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譯文]  學習過的好東西時常復習,不也令人高興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快樂嗎?

      [出典]    《論語》

      注:

      1、原文: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2、注釋:

         學,是仿效。凡致知力行,皆仿效圣賢之所為,以明善而復其初也。

        習,是溫習。 說,是喜悅。朋,是朋友。樂,是歡樂。

        慍,是含怒的意思。君子,是成德的人。

     3、【譯文】1

        孔子說:學習修養自己和福國利民的學問,又能夠適時地實行,豈不是很令人欣喜嗎?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豈不是很快樂嗎?當自己的道德學問有成就時,即使旁人不知道,心里也沒有絲毫怨恨,這不正是一個君子的,風范嗎?

      【譯文】2

        孔子說:“學習而經常實踐,不是很愉快嗎?有朋友從遠方來相聚,不是很快樂嗎?沒有人了解自己,并不煩惱怨怒,這不才是君子嗎?”   

      【譯文】3

     孔子說:“學習知識,進而按時溫習它,不也是令人高興的事嗎?有朋友從遠方而來,不也是令人快樂的事兒嗎?我有才學,別人不了解我,可是我自己并不惱怒,不也是品德高尚的人所具有的嗎?” 

      4、作為論語首章,并不必具有深意。但由于首章突出的“悅”、“樂”二字,似可借此簡略談論(《今讀》的一個基本看法:即與西方“罪感文化”、日本“恥感文化”(從RuthBene-dict及某些日本學者說)相比較,以儒學為骨干的中國文化的精神是“樂感文化”。“樂感文化”的關鍵在于它的“一個世界”(即此世間)的設定,即不談論、不構想超越此世間的形上世界(哲學)或天堂地獄(宗教)。它具體呈現為“實用理性”(思維方式或理論習慣)和“情感本體”(以此為生活真諦或人生歸宿,或日天地境界,即道德之上的準宗教體驗)。“樂感文化”“實用理性”乃華夏傳統的精神核心。

  作為儒學根本,首章揭示的“悅”、“樂”,就是此世間的快樂:它不離人世、不離感性而又超出它們。學習“為人”以及學習知識技能而實踐之,當有益于人、于世、于己,于是中心悅之,一種有所收獲的成長快樂。有朋友從遠方來相聚會,舊注常說“朋”是同學(“同門曰朋”),因此是來研討學問,切磋修養;在古希臘,“朋友”也是關于哲學、智慧的討論者。其實,何必拘泥于此?來相見面,來相飲酒,來相聊天,不也愉快?特別又從遠方來,一定是很久沒有見面了,在古代,這就更不容易,當然更加快樂。這“樂”完全是世間性的,卻又是很精神性的,是“我與你”的快樂,而且此“樂”還在”悅”之上(并見6.11)。“悅”僅關乎一己本人的實踐,“樂”則是人世間也就是所謂“主體間性”的關系情感。那是真正友誼情感的快樂。(李澤厚)

     5、 孔子提倡:學習不只是限于在書本上的學習,更重要的是學習做人的道理。“學而時習之”,即知識傳授是從外到內的學思過程,練習則不止于認識范圍,而是自我修煉成為習慣的行為;由學思到習,是外內于知而內化,再轉化為主體對外表現的過程。

    修身的“習”是批道德習慣反復練習而形成,是隨時、隨地、隨事的自覺學習,不斷實踐,精進不舍。這是孔子提出修身要舒心習結合、重在“時習”的見解,此乃遠見卓識也!

    “有朋自遠方來”,就是有志同道合的人從四面八方而來,交流學習求益的心得,切磋做人的體會,探索做人的道理,砥勵學行,這豈不可樂!

    學習是為了做一個有道德有知識才能的人,如果人家不了解自己,不舉用自己,就該無怨無艾。在君子眼里,自己的學習與別人的知與不知無關,人家不了解自己,并不應影響到一個有修養的人(君子)的情緒。這話雖是好說,但做起來并非容易,因為這已經進入消解名利的“自在境界”,只有君子才可能做得到。

      6、這三名話連起來看,照字面講,凡是中國人,無論老少,一定都知道。照古人的注解,學問是要大家隨時練習它。“不亦說乎”,“說”是古人借用字,就是高興的那個“悅”字,是很高興的。假如這是很正確的注解,孔子因此便可以作圣人了,那我是不佩服的,連大龍峒孔子廟我也不會去了。講良心話,當年老師、家長逼我們讀書時,那情形真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苦’乎”。孔子如果照這樣講,我才佩服他是圣人,因為他太通達人情世故了。

  至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是似通非通的,什么道理呢?從一般人到公務員,凡靠薪水吃飯的,是“富不過三天,窮不過一月”,遇上了窮的那幾天,朋友要來家里吃飯,當褲子都來不及,那是痛苦萬分的事。所以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慘’乎。”絕不是不亦樂乎。

  第三句話“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所謂“慍”,就文字解釋,是放在心中的怨恨,沒有發出來,在內心中有煩厭、厭惡、討厭、怨恨之感。那么,別人不了解我,而我并不在心中怨恨,這樣才算是君子。那我寧可不當君子,你對我不起,我不打你,不騙你,心里難過一下總可以吧!這也不可以,才是君子,實在是 做不到。

  根據書上的字面,順著注釋來看,就是這樣講的。所以幾百年甚至千多年以來,不但是現在的年輕人對四書反感,過去的讀書人也對四書反感。因為它變成了宗教的教條,硬性的法律,非遵守不可。

  事實上不是這么一回事,等到真正了解了以后,就知道孔子真是圣人,一點也沒錯。

  “學而時習之”,重點在時間的“時”,見習的“習”。首先要注意,孔子的全部著述講過了,孔子的全部思想了解了,就知道什么叫作“學問”。普通一般的說法,“讀書就是學問”,錯了。學問在儒家的思想上,不是文學。這個解說在本篇里就有。學問不是文學,文章好是這個人的文學好;知識淵博,是這個人的知識淵博;至于學問,哪怕不認識一個字,也可能有學問——作人好,做事對,絕對的好,絕對的對,這就是學問。這不是我個人別出心裁的解釋,我們把整部《論語》研究完了,就知道孔子講究作人做事,如何完成作一個人。 

       可見,古人在個人的修為上已經達到了一定高度。然而這些,都是現代人所不屑一顧的。現代人忙著賺錢,忙著生機,機關算盡,哪有閑功夫讀這些不實用的東西。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5:48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1 楼 2023/5/21 下午 05:35:56 | 食屎拉你
食屎拉你

2 楼 2017/2/24 上午 08:51:06 | 暫無
學而時習之,光這句就很多人不懂了,
在孔子的年代,時=時機,這在易經裡就找得到,
習=做,實際去做它,(實習)
所以這整句應該是,
學了然後在某個時機點去做它,印証所學,
比如你現在有一個工作,內容是在牆上畫一個圓,
於是你想到了曾學過的(不囿於時段、不囿於地方),
然後你用了你曾學過的方法,順利地在牆上畫了一個圓,完成了工作,
這不是件很愉悅的事嗎?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