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

    [譯文]   腰間佩帶長劍啊手持秦制的大弓,身首雖然分離啊壯心依然不變。

   [出典]  戰國  屈原  《楚辭·九歌·國殤》

   注:

   1、 《九歌·國殤》 屈原

     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敵若云,矢交墜兮士爭先。

   凌余陣兮躐余行,左驂殪兮右刃傷。

   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

   天時懟兮威靈怒,嚴殺盡兮棄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

   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

     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亦兮為鬼雄。

   2、注釋:

      此詩是追悼陣亡士卒的挽詩。國殤:指為國捐軀的人。戴震《屈原賦注》:“殤之義二:男女未冠(男二十歲)笄(女十五歲)而死者,謂之殤;在外而死者,謂之殤。殤之言傷也。國殤,死國事,則所以別于二者之殤也。”

  操吳戈兮被(pī)犀甲:手里拿著吳國的戈,身上披著犀牛皮制作的甲。吳戈:吳國制造的戈,當時吳國的冶鐵技術較先進,吳戈因鋒利而聞名。犀甲:犀牛皮制作的鎧甲,特別堅硬。

  車錯轂(gǔ)兮短兵接:敵我雙方戰車交錯,彼此短兵相接。轂:車輪的中心部分,有圓孔,可以插軸,這里泛指戰車的輪軸。短兵:指刀劍一類的短兵器。

  敵若云:敵兵眾多如云。

  凌:侵犯。

    躐(liè):踐踏。

    行:行列。

  左驂(cān)殪(yì)兮右刃傷:左邊的驂馬倒地而死,右邊的驂馬被兵刃所傷。

  霾(mái)兩輪兮縶(zhí)四馬:戰車的兩個車輪陷進泥土被埋住,四匹馬也被絆住了。霾:通“埋”。

  援玉枹(fú)兮擊鳴鼓:手持鑲嵌著玉的鼓槌,擊打著聲音響亮的戰鼓。先秦作戰,主將擊鼓督戰,以旗鼓指揮進退。

  天時懟兮威靈怒:天地一片昏暗,連威嚴的神靈都發起怒來。天怨神怒。天時:上天際會,這里指上天。天時懟(duì):指上天都怨恨。懟:怨恨。威靈:威嚴的神靈。

  嚴殺盡兮棄原野:在嚴酷的廝殺中戰士們全都死去,他們的尸骨都丟棄在曠野上。嚴殺:嚴酷的廝殺。一說嚴壯,指士兵。盡:皆,全都。

  反:通“返”。

  忽:不分明。

    超遠:遙遠無盡頭。

  秦弓:指良弓。戰國時,秦地木材質地堅實,制造的弓射程遠。

    首身離:身首異處。

  心不懲:壯心不改,勇氣不減。懲:終止。

  以:且,連詞。武:威武。

  凌:侵犯。

  神:精神。

  鬼雄:戰死了,魂魄不死,即使做了死鬼,也要成為鬼中的豪杰。

 

 

   3、譯文1:

     手執吳戈銳呵身披犀甲堅,在車轂交錯中與敵人開戰。

  旌旗蔽日呵敵寇蜂擁如云, 箭雨紛墜呵將士奮勇向前。

  敵寇凌犯我軍陣呵踐踏隊列, 左驂倒斃呵右驂傷于刀劍。

  埋定車輪呵拉住戰馬,拿過玉槌呵擂動鼓點。

  戰氣蕭殺呵蒼天含怒, 被殘殺的將士呵散棄荒原。

  既已出征呵就沒想過要回返, 家山邈遠呵去路漫漫。

  帶上長劍呵操起秦弓, 縱使首身異處呵無悔無怨。

  真是英勇無畏呵武藝超凡, 你永遠剛強呵不可凌犯。

  既已身死呵將成神顯靈, 你是鬼中的英雄呵魂魄毅然。

    譯文2:

    手持吳戈啊,身披利甲,車輪交錯啊,短兵廝殺。
    旌旗蔽日啊,敵兵如云,將士爭先啊,亂射交叉。
    軍陣被侵啊,隊列遭踏,左驂慘死啊,右驂被扎。
    車輪深陷啊,絆住戰馬,揮動鼓槌啊,戰鼓猛撾!
    蒼天怨恨啊,神靈震怒,傷亡殆盡啊,尸橫荒沙。
    出征人兒啊,一去不返,野原茫茫啊,路途遙遐。
    身佩長劍啊,秦弓在手,身首分離啊,壯心無瑕。
    勇盈于衷啊,武彰于外,終顯剛強啊,不可凌加。
    身雖已逝啊,英靈永在,神魂剛毅啊,鬼雄堪嘉。

 

 

   4、“九歌”,原為傳說中一種遠古歌曲的名稱。《九歌》是一組祭歌,共11篇。《九歌》,中國古代詩歌集。《九歌》中的詩歌原為楚國民間在祭神時演唱和表演,屈原將其改編與加工,寫成格調高雅的詩歌。

   《九歌》相傳是夏代樂歌,屈原根據所祭祀神靈不同,共寫有十一篇,分別是:《東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東君》、《河伯》、《山鬼》、《國殤》和《禮魂》。其中《國殤》一篇專門用于祭奠在戰爭死去將士的英靈。馬承骕歸納《九歌》之作有五說,宗教歌舞、屈原自祭之辭、記事之賦、漢甘泉壽宮歌詩。

 

 

   5、讀屈原的這首《國殤》時,我還是少年,那敲擊心靈的鼓聲至今依然。越是品讀越是震撼,于是有些話不得不說。

  一、《國殤》最傷在何處?
  一般的解釋說“這是祭祀保衛國土戰死的將士的祭歌。詩中不僅歌頌了他們的英雄氣概和壯烈的精神,而且對雪洗國恥寄予熱望,抒發了作者熱愛祖國的高尚感情。”這也不錯,但是,這首詩畢竟是“國殤”,最要看的是“殤”。《小爾雅》:“無主之鬼謂之殤。”戴震:“在外而死者,謂之殤。”

  《國殤》是《九歌》中的一首,是招魂之歌。楚人之俗迷信鬼神,認為人死后靈魂依然存在。死則死矣,死國可矣,這正是詩中歌頌的。可是,詩中的戰士不僅僅只是為國犧牲了,而且是死后“棄原野”,“首身離”。不但是首身相離不得全尸,而且尸棄原野不得歸葬。這樣的人,是很難魂歸故里的。“出不入兮往不反”,他的靈魂是很難回家了。死亡固然可怕,而魂魄不得安生的戰士,連成為鬼都不可能。這樣的犧牲比通常的戰死要慘痛得多,而犧牲者對這樣的慘痛,是有心理準備的,為了國家,是寧可接受連正常的鬼都做不成的犧牲。《國殤》最要說的就是這個。

  《國殤》傷的是戰死而不能成鬼。

  詩人明知,這靈魂注定不得歸所,注定回不到家鄉,回不到楚國,甚至連靈魂都成為不了,但依然希望犧牲者能夠“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殷殷切切,雙目泣血,不忍再讀。

  二、“殤”的是誰?

  一般的解釋說“祭祀保衛國土戰死的將士“,也說是說,悼亡的是整體戰死將士。可我說不像。

  “左驂殪兮右刃傷”,“霾兩輪兮縶四馬”,這是戰斗中的個例,不可能所有的楚軍將士都遇到這樣的情況。這應該是指某一個人的遭遇。也不可能每一個烈士都“首身離”。特別是,“援玉枹兮擊鳴鼓”,在車戰時代,擊鼓是主將的事,擊鼓者就是“司令”,是指揮戰斗的人,其他人是無權擊鼓的。《左傳•哀公二年》趙簡子戰后爭功說:“吾伏弢嘔血,鼓音不衰……”這是說做為司令員,我帶傷堅持指揮。既然是“援玉枹兮擊鳴鼓”,《國殤》所祭的應該是一位戰地指揮員,而不是所有犧牲者。那么,這個人他是誰?

  楚懷王二十八年,“秦與齊、韓、魏共攻楚,殺楚將唐昧”,“二十九年,秦復攻楚……殺將軍景缺”。祭祀時間離戰爭時間不會太遠,受祭者可以從唐昧、景缺中考慮。

  三、錯轂

  “車錯轂兮短兵接”,是戰斗開始的描寫。“車錯轂”,現在人們不大解釋,認為就是“車轂交錯”。這樣的理解,遠遠沒有到位。

  戰車時代,車錯轂是最常見的戰法。有三個乘員的戰車,前面是四匹馬,敵我面對面時,只能放箭,短兵相接是夠不著的。要想使用最常用的武器戈“短兵接”,只能從車側面下手,也就是,兩車相對馳來,車上戰士借馬的沖力各自從車側面以戈相掃。鉤著對方,車馳過去了;沒鉤中對方,車也過去了。要想再戰,就得轉大圈,掉轉馬頭。

  戰車有四匹馬,兩匹靠近轅的叫服,不容易受傷;外邊的兩匹叫驂,因為馬沒有武器,裝甲也不如人,最易受傷。“左驂殪兮右刃傷”,是說沖鋒時兩邊的驂馬被敵人的戈擊中。

  四、吳戈與秦弓

  通常解釋,吳戈:指吳國產的戈。秦弓:秦國產的弓。楚軍能夠用上吳國產的戈、秦國產的弓,應該有兩種情況:一是大量的武器進口。秦、吳都是楚國死敵,進口武器不大可能。二是大量繳獲,就像八路軍用三八大蓋一樣,這也不可能,楚國與這兩個國家打仗總是失敗,讓人家繳獲倒是可能的,繳獲人家可以有,但不可能多。

  準確的說,吳戈、秦弓,就是兩種品牌,或者是兩種工藝。是楚人按吳人技法造的戈,按秦人標準造的弓,是楚國自造的吳式戈、秦式弓。不能說,吳國產的戈、秦國產的弓。

 
 

  6、《國殤》是《九歌》中的一篇,是追悼為國捐軀的將士的祭歌。國殤(shang傷):指為國犧牲的將士。楚懷王在位期間,楚國同秦國幾次較大的戰爭,大多是楚國抵御強敵的自衛戰爭。

     在這首詩中,詩人對為國捐軀的將士的英雄氣概和威武不屈的崇高品質,給予高度評價,贊美他們活著是人中的英雄,死了是鬼中的豪杰。熱情歌頌了楚國人民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堅毅的性格。這首詩盡管是直賦其事,但既有比喻,又有想象,把強烈的英雄主義色彩和積極的浪漫主義精神融匯在全詩之中。風格悲壯,情調激昂,是《九歌》中一篇很有特色的作品。

     《國殤》是屈原為祭祀神鬼所作的一組樂歌——《九歌》中的一首,內容是追悼和禮贊為國捐軀的楚國將士的亡靈。樂歌分為兩節,先是描寫在一場短兵相接的戰斗中,楚國將士奮死抗敵的壯烈場面,繼而頌悼他們為國捐軀的高尚志節。由第一節“旌蔽日兮敵若云”一句可知,這是一場敵眾我寡的殊死戰斗。當敵人來勢洶洶,沖亂楚軍的戰陣,欲長驅直入時,楚軍將士仍個個奮勇爭先。但見戰陣中有一輛主戰車沖出,這輛原有四匹馬拉的大車,雖左外側的驂馬已中箭倒斃,右外側的驂馬也被砍傷,但他的主人,楚軍統帥仍毫無懼色,他將戰車的兩個輪子埋進土里,籠住馬韁,反而舉槌擂響了進軍的戰鼓。一時戰氣蕭殺,引得蒼天也跟著威怒起來。待殺氣散盡,戰場上只留下一具具尸體,靜臥荒野。作者描寫場面、渲染氣氛的本領是十分高強的。不過十句,已將一場殊死惡戰,狀寫得栩栩如生,極富感染力。底下,則以飽含情感的筆觸,謳歌死難將士。有感于他們自披上戰甲一日起,便不再想全身而返,此一刻他們緊握兵器,安詳地,心無怨悔地躺在那里,他簡直不能抑止自己的情緒奔迸。他對這些將士滿懷敬愛,正如他常用美人香草指代美好的人事一樣,在本篇中,他也同樣用一切美好的事物,來修飾筆下的人物。這批神勇的將士,操的是吳地出產的以鋒利聞名的戈、秦地出產的以強勁聞名的弓,披的是犀牛皮制的盔甲,拿的是有玉嵌飾的鼓槌,他們生是人杰,死為鬼雄,氣貫長虹,英名永存。依現存史料,我們尚不能指實這次戰爭發生的具體時地,敵對一方為誰。但當日楚國始終面臨七國中實力最強的秦國的威脅,自懷王當政以來,楚國與強秦有過數次較大規模的戰爭,并且大多數是楚國抵御秦軍入侵的衛國戰爭。從這一基本史實出發,說本篇是寫楚軍抗擊強秦入侵,大概沒有問題。而在這種抒寫中,作者那熱愛家國的熾烈情感,表現得淋漓盡致。《國殤》不是祭祀人鬼或人神的祭祀詩,而是一篇現實主義的敘事詩,是為悼念和歌頌為國捐軀的楚國將士而作的詩歌,是楚辭中的一篇兵學文獻,反映了先秦時期的戰爭狀況,對研究先秦時期的戰爭樣式、作戰方式、兵種構成、武器貿易、征兵制度以及《孫子兵法》的成書研究,都有重要的文獻價值,是研究古代兵學文化與軍事制度不可多得的文獻。

     《國殤》是屈原贊頌為國捐軀的楚軍將士的一篇敘事詩,反映了戰國末期的戰爭情況,是楚辭中唯一描述戰爭的作品,是一篇重要的兵學文獻。一、《國殤》的主題不是祭祀人鬼或人神,而是敘述與歌頌楚軍對敵作戰與陣亡的將士,其風格不是浪漫主義祭祀詩,而是現實主義敘事詩《國殤》是屈原《九歌》中的一篇.《國殤》選自《楚辭》中的《九歌》。

    這篇作品反映了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濃厚的愛國思想和浪漫主義的創作風格,是一篇場面恢宏,情意慷慨激昂的愛國主義詩篇,主要寫作特征是:一、選材氣勢宏大,成功塑造了鮮明的群體形象《國殤》是追悼為國捐軀英勇將士的祭歌。屈原從戰爭敵勝我敗著筆,選材氣勢恢宏,場面龐大,情緒悲壯激昂,振聾發聵,給人以強烈的藝術感受。“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多么鮮明立體的人物形象,多么浩氣長空的英雄氣概!寥寥數句,讓我們體味到了古戰場上激烈拼殺的血腥場景,也讓我們看到了楚軍將士寧死不屈,人雖敗精神不倒的大無畏精神。這種選材充分體現了屈原對楚國的熱愛和對楚軍將士無限崇仰的真摯情感,成功地塑造了英雄戰士的集體群像。二、運用多種手法,生動再現悲壯激烈的戰斗場面.本詩戰斗場面的描寫異常出色。第一部分描寫戰斗過程,詩句不多,但內容豐富、筆法靈活。短短十句詩記敘了楚軍披掛上陣,與敵交戰,兵敗身死的完整過程。其中既寫了敵軍人多勢重,進攻兇猛,又寫了楚軍士氣昂揚,奮力死戰;既有短兵相接,箭矢交墜的細節描寫,又有天怨地怒、尸橫原野的氣氛渲染,既寫了士兵被堅執銳,奮力沖殺,也寫了將帥援枹擊鼓,臨陣指揮。從寫法上,作者采用了三個結合:把概括敘述和具體描寫結合,把動態描繪與靜止畫面結合,把暗寫敵人兇猛與明寫楚軍奮勇結合起來,使之互相補充,映襯,使當時戰斗場面如同浮雕般強烈地凸現在讀者面前。此外詩中還用夸張、比喻的修辭方法形容敵方的人多勢盛,渲染戰斗氣氛,對將士們面對強敵不畏懼的精神起到了側面烘托的作用。三、采用敘贊呼應,完滿表現了詩的中心思想.《國殤》顧名思義是為悼念死難的烈士而作的祭歌。但屈原所寫的這篇詩不僅僅是為了祭悼亡靈,抒發哀思,更重要的是用陣亡將士的戰斗精神和英雄氣概來激勵民心士氣,感召人們同仇敵愾,雪洗恥辱,以振興楚國。圍繞這個主題,這首詩在謀篇時采用了敘和贊前后呼應、緊密結合的方法。本詩第一部分描寫戰爭情況,第二部分贊頌烈士們的業績和精神。前者敘的內容是后者贊的依據,后者贊的詞句是前者敘的深化。兩者有機聯系,互相映襯,完滿地表現了詩的中心思想。四、句式齊整精練,增強了全詩的莊嚴肅穆感.屈原大多數作品的語言浪漫主義色彩濃厚,詞藻華美,花團錦簇,而在《國殤》這篇詩中,由于題材的肅穆感,屈原采用了質樸通俗、剛勁堅定的語句。句式上也是整齊精練,七字一句,每句中第四個字又都用“兮”字這樣相同的句式,不僅增強了詩的節奏感,也使情感表達越顯莊重,特別是最后兩句“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把作者對愛國將士們的崇敬感情推向了高潮, 增強了全詩的悲壯美。

 

 

   7、屈子的詩篇自以《 離 騷 》 為最,我卻偏愛《 九 歌 》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帶女蘿,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那神態多美;“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那景色多美;“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身既死兮魂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那精神多么偉大,千載下仍然感人至深。總觀我們的文學發展,實覺得對浪漫主義繼承得太少了。

 

 

   8、一般認為,從夏代起,中國已經進入了青銅時代,而且夏代出現了成熟的青銅禮器和武器,但奇怪的是,武器中卻沒有銅劍的影子。

  到了商代,中原地區進入了青銅鑄造的繁榮期,安陽殷墟出土的大量精美青銅器是其最好的證據。而商人最熱衷于青銅禮器的制作,著名的“后母戊鼎”和“四羊方尊”就是這個時代的巔峰之作。然而商文化自身也沒有銅劍,武器中占主導地位的仍是青銅戈。但同時期,在中國北方長城地帶,銅劍已經廣泛流行。目前中國境內考古發現中最早的一件銅劍,出土于上世紀70年代內蒙古伊金霍洛旗朱開溝遺址1040號墓中。從伴出的器物看,這把銅劍的年代應該在商代早期。到了商代晚期,北方地區的銅劍分布范圍和數量都大量增加,流行的銅劍劍柄大都略微彎曲,有較窄的一字形劍格,柄首往往做成獸頭形或鈴形,因此也被稱為“鈴首劍”和“獸首劍”。

     到西周初期,中原地區的周人已經開始使用銅劍了。《史記・周本紀》曾記載,武王伐紂攻入商都朝歌(今河南淇縣,一說在河南湯陰縣)時,紂王已經***而亡,武王“至紂死所,自射之,三發而后下車,以輕劍擊之,以黃鉞斬紂頭,懸大白之旗。”與商代晚期北方地區的鈴首和獸首劍不同,周人使用的是一種扁莖柳葉形銅劍,這種銅劍在周人的老家――關中地區以及分封的諸侯國故地都有發現,甘肅靈臺白草坡、陜西長安張家坡、陜西岐山賀家村、北京房山琉璃河等地的考古發現中也皆有所見。

     東周時期,整個中國都進入了銅劍制造的巔峰時期。中國北方、東北和巴蜀等地區的銅劍都得到了空前發展,僅近年在北京延慶軍都山東周墓地的發掘中,就出土了近百件銅劍。但如果從鑄造水平來看,中原和吳越地區的東周銅劍就要大大高于其他地區,其中尤以吳越出產的銅劍最為上乘。《周禮・考工記》記載到:“吳越之金錫,此材之美者也。”歐冶子、干將、莫邪等鑄劍師,著名的越王勾踐劍和吳王夫差劍也都是出現在這一時期的吳越地區。此時中原和吳越等地銅劍的形制也基本定型,不僅銅劍數量增多,劍體也加長了,《楚辭・國殤》云:“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足以說明長劍在這一時期流行的普遍性。但東周之后銅劍逐漸衰落了,到兩漢時期已經完全被鐵劍取代。

 

 

    9、湖北位于長江中游,自戰國時代起,就形成了與其他地域文化不同的荊楚文化。從思想特征上看,荊楚文化比之黃河流域諸文化更富有一種想象、思辨、浪漫的力度,把人的內在的主體自覺與生命力強烈地凸顯出來,從而使人在現實生活世界中挺立起來。“吾令羲和弭節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楚國詩人屈原的這些詩句,在天與地、生與死之間凸顯了“吾”與“心”,正集中體現了荊楚文化中所特有的人的自我意識的覺醒與張揚。在以后的歷史歲月中,這種思想文化的特殊性,在湖北地區逐漸形成了源遠流長的心學傳統,出現了諸多對心學發展作出過重要貢獻的人物及其著述。可以說,湖北文化對于中國哲學發展所作出的最具特色的貢獻,莫過于這一心學傳統。

 

 

    10、琴箏疾奏,天馬揚鬃,利劍脫鞘,不怒自威。

   作為冷兵器中的“百兵之君”,劍自古以來就是慷慨激越、恣肆奔騰的象征,其別樣的卓越特質賦予了它自身獨特的內涵。而文人對劍的特殊情結,又使其綻放出了耀眼的人文光芒。

   傳統詩文中,“劍”往往喻示著文人們報國從軍的壯志雄心和以天下為己任的救世情懷。在《莊子?說劍篇》中,莊子以劍士的身份去游說喜好擊劍卻不惜劍士生命的趙文王,旨在開悟君王治國之道,“巧論三劍,一言定邦”。劍也寄托著古代文人的使命感和責任心。從屈原的“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至李白的“撫劍夜吟嘯,雄心日千里”,再到龔自珍的“來何洶涌須揮劍”,文人們寄予了劍旺盛的生命力。在他們的詩文中,劍已不再是簡單的兵器,不再是適度污濁的斗爭工具,而是代表著文人們的積極精神,成立他們心中崇高理想的重要物象!

  文人,或豁達,或迂腐,或慵惓,或抑郁,而一劍在手,則煥然揚眉,豪氣干云。劍之于文人,體現著他們內心自覺地用鐵肩担負起世開太平的歷史責任和文化使命。那里有不惜犧牲性命而秉筆直書的史家,有面折廷爭、犯顏直諫的諍臣,也有不向異族入侵者屈膝的志士。其相同的高風亮節、錚錚鐵骨,打造了中國獨特的仁人君子的氣節和風采。而這種勇往直前的豪邁氣概,不正是以劍為象征的剛毅精神的體現嗎?

  風歌仗劍走天涯。劍,成了文人兼濟天下、奮發追求的心靈載體。

 

 

    11、在八年全面抗戰中,國軍和日軍有很多次大的會戰,國軍官兵整連、整營、整團地為國捐軀者,屢見不鮮。例如,在一九三七年的淞滬抗戰中,國軍官兵每小時的死傷數以千計,主力各師補充兵源竟達四、五次之多,團級以下軍官和士兵傷亡高達三分之二,旅、團長傷亡竟達半數以上。淞滬抗戰國軍先后投入兵力達七十萬左右,傷亡人數竟達二十萬。其犧牲的壯烈,在中華民族和世界各民族抗敵御侮的歷史上鮮有其例。

    以下是八年全面抗戰時期國軍陣亡師級以上將軍名單及其陣亡的時間、地點:


  空軍將領

  高志航空軍少將,驅逐司令 ,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河南周家口


  陸軍將領
 
  佟麟閣上將(追授),二十九軍副軍長 ,一九三七年七月二十八日,北京南苑   趙登禹上將(追授),一三二師師長 ,一九三七年七月二十八日,北京南苑
  郝夢齡上將,九軍軍長 ,一九三七年十月十六日,山西忻口
  饒國華上將,一四五師師長 ,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三十日,安徽廣德(自殺)

     王銘章上將(追授),一二二師師長, 一九三八年三月十七日, 山東藤縣

  張自忠上將(追授),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 一九四○年 五月十六, 湖北南瓜店
  唐淮源上將,三軍軍長, 一九四一年五月十二日, 山西縣山
  李家鈺上將,三十六集團軍總司令, 一九四四年五月二十一日,河南秦家坡
  劉家麒中將,五十四師師長, 一九三七年十月十六日, 山西忻口
  吳克仁中將,六十七軍軍長, 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九日,上海松江
  夏國章中將,一七二師副師長 ,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浙江湖州
  吳國璋中將,七十五師副師長, 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浙江湖州
  肖山令中將,憲兵副司令,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二日, 江蘇南京
  劉震東中將,第五戰區第二路游擊司令,一九三八年二月二十二日, 山東莒縣
  周元中將,一七三師副師長 ,一九三八年五月九日, 山東蒙城
  李必蕃中將,二十三師師長, 一九三八年五月十四日, 山東菏澤(自殺)
  方叔洪中將,一一四師師長 ,一九三八年六月,山東馮家場
  馮安邦中將,四十二軍軍長,一九三八年十一月三日,湖北襄陽
  李國良中將,軍訓部輜重總監 ,一九三九年三月七日,陜西西安
  張?行中將,第一戰區副參謀長,一九三九年三月七日,陜西西安
  陳安保中將,二月九月軍軍長 ,一九三九年五月六日, 江西龍里
  馬玉仁中將,江蘇第一路游擊司令 ,一九四○年一月三日,江蘇望鄉臺
  丁炳權中將,一九七師師長, 一九四○年一月二十五日, 江西武寧
  鄭作民中將,二月軍副軍長 ,一九四○年二月三日, 廣西昆侖
  關鐘毅中將,一七三師師長, 一九四○年五月九日,湖北蒼臺(自殺)
  戴民權中將,豫南游擊第五縱隊司令 ,一九四○年五月, 河南遂平
  王竣中將,新二十七師師長 ,一九四一年五月九日, 山西臺寨
  寸性奇中將,一十二師師長 ,一九四一年五月十三日,山西毛家灣
  石作衡中將,七十師師長 ,一九四一年九月六日, 山西絳縣
  賴傳湘中將,一九○師副師長 ,一九四一年九月二十四日, 湖南梁家段
  李翰卿中將,五十七師步兵指揮官 ,一九四一年九月二十七日, 江西上高
  武士敏中將,九十八軍軍長 ,一九四一年九月二十九日, 山西東峪
  朱士勤中將,暫三十師師長 ,一九四二年五月四日, 山東潘莊
  戴安瀾中將,二百師師長, 一九四二年五月二十六日,緬甸茅邦村
  周 復中將,魯蘇戰區政治部主任, 一九四三年二月二十一日, 山東城頂山
  彭士量中將,暫五師師長 ,一九四三年十一月十五日,湖北石門
  許國璋中將,一五○師師長, 一九四三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湖北諏市(自殺)
  孫明瑾中將,預一十師師長, 一九四三年十二月一日, 湖南常德
  王甲本中將,七十九軍軍長, 一九四四年九月七日, 湖南東安
  闞維雍中將,一三一師師長, 一九四四年十一月十日, 廣西桂林(自殺)
  陳濟恒中將,桂林防守司令部參謀長 ,一九四四年十一月十日,廣西桂林(自殺)
  齊學啟中將,遠征軍 新38師副師長 ,一九四五年五月十三日,緬甸仰光
  姚中英少將,一五六師參謀長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二日, 江蘇南京
  司徒非少將,一六○師參謀長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二日 ,江蘇南京
  鄒紹孟少將,一二四師參謀長, 一九三八年三月十七日, 山東藤縣
  趙渭濱少將,一二二師參謀長, 一九三八年三月十七日, 山東藤縣
  范庭蘭少將,豫北別動隊第五總隊總隊長 ,一九三八年三月二十八日,河南修武
  劉桂五少將,騎兵第六師師長, 一九三八年四月二十二日, 內蒙黃油干子
  黃啟東少將,二十三師參謀長 ,一九三八年五月十四日,山東菏澤(自殺)
  付忠貴少將,魯北游擊司令, 一九三八年九月二十三日,山東
  林英燦少將,一五二師副師長, 一九三八年一月十三日, 廣東清遠
  王禹九少將,七十九軍參謀處長, 一九三九年三月二十六日, 江西高安
  張唐聚五少將,東北游擊司令, 一九三九年五月十八日, 河北平臺山
  韓炳宸少將,山東第十三區保安副司令,一九三九年一月九日, 山東萊陽
  張敬少將,三十三集團軍高參, 一九四○年五月十六日, 湖北南瓜店
  梁希賢少將,新二十七師副師長 ,一九四一年五月九日,山西臺寨(自殺)
  陳文杞少將,新二十七師參謀長, 一九四一年五月九日,山西臺寨
  金崇印少將,十七軍參謀長, 一九四一年九月十六日,山西橫水鎮
  朱實夫少將,新三師副師長, 一九四一年九月二十五日,甘肅
  郭子斌少將,暫三十師副師長, 一九四二年五月四日, 山東潘莊
  王鳳山少將,暫四十五師師長 ,一九四二年六月二十三日,山西張翁村
  胡義賓少將,九十六師副師長, 一九四二年七月, 緬甸埋通
  張慶澍少將,魯蘇戰區高參, 一九四二年八月,山東唐王山
  張少舫少將,一一三師參謀長 ,一九四三年二月二十一日, 山東城頂山
  高道先少將,山東鐵道破壞總隊長, 一九四三年五月, 山東
  江春炎少將,一一四師參謀長, 一九四三年七月四日, 山東鄒縣
  盧廣偉少將,騎八師副師長, 一九四四年五月五日, 安徽穎上
  陳紹堂少將,一○四師步兵指揮官, 一九四四年五月二十一日,河南秦家坡
  周鼎銘少將,三十六集團軍副官處長, 一九四四年五月二十一日, 河南秦家坡
  王劍岳少將,八師副師長, 一九四四年六月, 河南靈寶
  呂旃蒙少將,三十一軍參謀長, 一九四四年十一月十日, 廣西桂林
  胡旭盱少將,第三戰區第一突擊隊司令 ,一九四五年六月 浙江孝豐   

     屈原國殤,不禁潸然淚下!

      國 殤
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敵若云,矢交墜兮士爭先。
凌余陣兮躐余行,左驂殪兮右刃傷。
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樞兮擊鳴鼓。
天時懟兮威靈怒,嚴殺盡兮棄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
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
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
 
 
   12、“先義而后利者榮,”可是人們為了金錢已經沒有人格,如何去維護國家民族的尊嚴?民族一旦失去其內在的精神靈魂,人人將沒有道德和忠勇,人人即將喪失支柱和信仰。

  “世治則以義衛身,世亂則以身衛義。”所以必須在全社會進行道德觀、榮辱觀、價值觀的普及教育,加強國民精神和榮譽的崇高追求。
 
    忘記歷史的血淚,就會有更多血淚的歷史!中國歷史淵源留長,歷史典籍浩如煙海,可是我們總是在忘記歷史。我們不能再做一個健忘麻木的阿Q民族!

  “忘記過去又將重蹈覆轍”。從隋朝、南陳的醉生夢死、歌舞升平,到南宋、明末的茍且偷生,直把杭州當汴州,隔岸猶唱后庭花;而滿清后期的逐漸積弱,到民國的軍閥混戰,自相殘殺,終招外患。“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國比自伐,然后人伐之。”如果國家再起戰端,我們如何再外御強敵?到時可能又將出現無數個汪精衛,千百萬個漢奸大軍。

  從英法聯軍入侵中國,火燒圓明園;到甲午戰爭、八國聯軍分割中國,直到抗日戰爭的民族生存之戰,無數次的血淚教訓和告戒我們,遺忘就會衰落,落后就要挨打。“天下雖安,忘戰必危”,我們必須居安思危,發奮圖強。想要不再重演歷史的血淚,就必須牢記血淚的歷史;我們不僅需要先進的飛機和導彈,更需要永久的民族精神。想要中華民族不再受盡屈辱,就必須祭奠我們的民族之魂!

  記憶的思弦不時在撥動,腦海中涌現出許多金戈鐵馬的悲壯和慘烈;思緒透過歷史那發黃的紙頁,仿佛看到了幾千年前中國偉大詩人屈原在祭奠和追悼那些為國捐軀的將士英靈。

  “……

  出不入兮往不反,

  平原忽兮路遙遠;

  帶長劍兮挾秦弓,

  首身離兮心不懲;

  誠既勇兮又以武,

  終剛強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靈,

  子魂魄兮為鬼雄。”
 
*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6:37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

    © 2022 - 民初思韻 - 清末民初傳奇時代的發現   探討傳統簡明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