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悠悠君莫問,回頭。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往事悠悠君莫問,回頭。

  [譯文]  往事如流水再莫提起,回頭啊。

  [出典]  北宋  王安石  《南鄉子》

  注:

   1、 《南鄉子》 王安石

     自古帝王州,郁郁蔥蔥佳氣浮。四百年來成一夢,堪愁,晉代衣冠成古丘。

     繞水恣行游。上盡層樓更上樓。往事悠悠君莫問,回頭。檻外長江空自流。

   2、注釋:

     佳氣:指產生帝王的一種氣,這是一種迷信的說法。

     李白《登金陵鳳凰臺》詩中的名句:“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把晉代與吳宮并舉,明確地顯示出后代詩人對晉朝的向往。

     恣:任意地、自由自在地。

     更:再,又,不只一次地。

     語出唐代詩人王勃的《滕王閣詩》中的名句:“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3、譯文1:

     帝王之地扔在,卻已過去400年曾經絢麗光鮮的衣冠已變成蒼涼的墳丘,怎堪回首!

     江水邊,孤獨漫步,上了高臺,回想起悠悠往事,罷了,什么都不問,什么也不想。只看見窗外滾滾長江。

    譯文2:

   自古以來,這金陵就是帝王州,一片郁郁蔥蔥、云蒸霞蔚似錦繡。近四百年的帝王業績早已成為南柯一夢——這真叫人憂愁,那晉代的百官也早已化作荒冢古丘。

   我盡情地繞著江邊閑行賞游,登高望遠,已經上到城樓的最高層還想再上一層樓。往事悠悠,請君莫問——還是趁早回頭,看那直欄橫檻外的長江空自淌流!

   4、王安石生平見 何物最關情?黃鸝三兩聲。 和 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


   5、此詩亦為王安石晚年謫居金陵,任江寧知府時所作。在表面的表達昔盛今衰之感的同時,把自己非常復雜的心境,也暗含于詩作之中。

  金陵城自古以來便是帝王之州,唐代劉禹錫曾作《西塞山懷古》一詩:“王睿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然而,王安石看到的與劉禹錫所見大不相同,這里是一片郁郁蔥蔥的王氣正盛之地,佳氣上浮。但那是晉代的事情,已經過去四百年了,晉代的白衣勝雪,衣冠之族,已經成為一座座古墓,回首往事的時候,這些是怎堪回首呀。末句借用李白《登金陵鳳凰臺》中的名句,表達的是同樣的昔盛今衰的悵然之情。將自己的理想寄托在過去的時代里,這是詩歌中常用的寫法,借此來表明自己對現實的不滿,同時使詩歌具有一種“高古”的氣象。

  作者獨自一個人繞著江水邊上行游,然后登上高樓。“繞水游”是排遣心中的愁緒或不平事的一種辦法,在這里,作者借這種典型的動作來表現內心的無邊愁緒。好在這種“繞水游”并不受外在任何事物的限制,可以“恣行”,隨意地到處走走。但是,這是一種多么無奈的自由啊,王安石所追求的,是推行新法,實現強民富國的愿望,而現在,只能是“繞水游”而已,慨嘆之聲,達于紙上。古人在詩中所抒寫的,常常不是“達則兼濟天下”的順境,而是“窮則獨善其身的”逆境,但到底心還被“達”的愿望所牽絆,所以讀這樣的詩句的時候,要看出作者表面閑適的背后,是無窮的凄涼與熱切的期盼。“上盡層樓”含有中國古代的“登高懷遠”“登高而愁”的文化密碼。從南北朝時期的王粲寫《登樓賦》開始,這個動作就被賦予了思念故國之情。而唐代王之渙的一首《登鸛雀樓》則是從人生哲學意味上詮釋了這一個典型的動作、典型的場景。在這里,作者是思念故國(首都)呢,還是“欲窮千里目”呢?通過上文的表面閑適與內心焦慮,我們可以看到他所思念的,正是重回故國,再造宏業;通過后文的回憶往事,我們又可以知道作者這時的心理是放棄思念故國的想法,而注重對往事的追尋,注意對往事從文化意義上進行思考;我們還可以認定,作者是想“登高望遠”,而這里的“遠”,不是空間上的,而是時間上的,表明作者獨特的意趣和別具懷抱。國學大師陳寅恪曾說:“詩若只有一種解釋便不是好詩。”一首真正的好詩,就是可以這樣多方面地甚至地矛盾地刺激讀者去思考,去與自己的人生體驗結合起來,思考詩歌的同時,也思考人生的選擇甚至人類的境遇。“更上樓”,不是上到樓的頂端再往上走,而是不斷地一次又一次地登樓。往事悠悠而去了,你不要問我在想些什么,回頭看過去的時候,只能看見窗外的長江,在日夜不息地向東流去。結句也是化用唐人詩句,王勃的《滕王閣詩》,作者在這里卻別有懷抱:可以理解為,歷史是無情的,就像東流之水,一直向前,或許人類所為的一切只是這水的片刻停留,沒有太大的意義;也可以理解為,不論目前我的遭遇如何,但我所做的一切,都如長江水一般,是一種永恒的存在;或者聯系《滕王閣詩》原文前一句:“閣中帝子今何在?”的反問,問當今的皇帝“今何在”,表達自己期待著重回朝廷的愿望。但似乎一切都不重要了,就像長江水,一直流著,流著。


    6、“回頭”句有將今天于往昔聯想、對比的意思,也更能凸顯那中“驀然回首”、時過境遷的意境。于后句“檻外長江空自流”(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也遙相對應,一種悲涼之感,呼之欲出。


    7、三國時期是一個波濤洶涌驚濤拍浪的時代,亂世風云,變幻莫測。自古以來,都是時勢造英雄,三國亦如此。于是有了曹操劉備孫權,有了諸葛亮周瑜司馬懿,有了關羽張飛趙云馬超。一時間群雄并起,逐鹿中原,王圖霸業,似乎唾手可得,每個人都妄圖分一杯羹。動蕩的歲月中總是會有幾抹亮麗的色彩,每一個人物都會有走上舞臺的機會。形形色色的人物在歷史的舞臺上走過來走過去,妄圖給歷史留下點什么,然而歷史卻依舊按照它一成不變的軌跡向前流動,將一切都風化在歲月的風塵中。

    或許對于諸葛亮來說,南陽躬耕隴畝的那段日子,才是最自由,最快樂的!只是,往事悠悠,回頭,都化作一縷輕煙,隨風而逝了!

    我們今天讀著“三分魏蜀吳,兩晉前后延”,簡簡單單的十個字,可是那里,當年有著怎樣的輝煌的故事,有著多少凄涼的夢,有著多少未竟的事業,有著多少死不瞑目的靈魂,我們不知道,一切早已經是幽幽流水,縷縷輕煙了!我們看到的和看不到的都淹沒在歷史的洪流中了!

     耳畔依稀還在縈繞著那千古傳誦的名句“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8、“自古帝王州,郁郁蔥蔥佳氣浮。四百年來成一夢,堪愁,晉代衣冠成古丘。繞水恣行游,上盡層樓更上樓。往事悠悠君莫問,回頭。檻外長江空自流。”王安石老先生曾在此留下了這般慨嘆,今日親臨南京,撫今追昔,感觸良多。“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秋風庭院蘚侵階。一任珠簾閑不卷,終日誰來?金劍已沉埋,壯氣蒿萊!晚涼天凈月華開。想得玉樓瑤殿影,空照秦淮。”厚實的古城墻鋪滿了苔蘚,秦淮河畔依舊夜夜笙簫,中山陵挺拔的松柏無言地訴說著逝去的歷史,言說的瞬間歲月的流沙不覺從指縫間滑落,鐫刻成青石板上永不磨滅的印記。兩千五百年來,多少王朝先后在這里駐足留念,又有多少帝王將相在這里粉墨登場,他們本想在這片人杰地靈的土地上一統千年,可終究天命難違,一個個短命的王朝只能淪為歲月的陪葬。過于頻繁的歷史更迭,南京并沒有留下太多的歷史古跡,如果單單從這方面來說,“六朝古都”的美名恐怕要難副其實了。


   9、站在獅子山的閱江樓上,望大江浩浩蕩蕩洶涌磅礴地滾滾東去之時,注入此般的感慨更充胸臆。在導游的指點中,我們仿佛看到寬闊浩瀚的長江上,一幕幕聞名于世的歷史畫卷依次展開。那些記載著民族與個人興衰榮辱的一瞬間早已定格在史冊中。多少人,在那個瞬間或流芳百世,或遺臭萬年,并未隨滔滔江水流走消逝。只是,無論是成已為王的乞丐皇帝還是簽署辱國條約的清臣,亦或是站在別國領土上大肆屠城的武夫們,今可安在?不滅的是國魂,是民族魂,是人類一切不屈從暴行的人性。

  自古帝王州,郁郁蔥蔥佳氣浮。四百年來成一夢,堪愁。晉代衣冠成古丘。繞水恣行游,上層樓更上層樓。往事悠悠君莫問,回頭,檻外長江空自流。想起王安石的《南鄉子》,回味金陵的盛衰,堪嘆人生的無常與無奈。


     10、意外的,遇到兩位熟人。

    一曾經的舊同事,午后的陽光中駕車而來尋另一同事,無意中看到。淡淡的聊了幾句,感慨著時光和歲月。不過瞬間,你和我,都在時光里,成熟、老去。曾經的青春消逝在曾經的風里,曾經的歡笑也遺留在曾經的風里。再相見,人事紛飛。

    一轉折了的親戚,生意上做得風聲水起,令我驚訝的是他竟然有著那樣的磨難。人生,大概是幸和不幸同行,成功和磨難同在的吧。午后的明媚陽光中,他和我笑著告別。說:什么時候有空聚聚。
   
    往事悠悠君莫問,回頭。人生太多無法預料,生命太多無法預測。


   11、往事悠悠君莫問,回頭,檻外長江空自流。
  
  一片紅葉,靜靜置于枝頭,只為戀人的提攜,成為千古佳話。
  
  但愿牽子之手,與子共老!
  
  風起了,一直停留在寒冷街口,不知道在等待什么?也不知道在期盼什么?
  
  反反復復聽著這首歌,沒有思緒,亦沒有任何感情,只是熟悉而已,習慣罷了。
  
  可惜疏林不做美,濃煙暮靄總遮蔽,夕陽古道已無人。
  
  日晚倦落筆,物非人亦,無語淚已落,茫茫人海,卻載不動些許愁!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6:58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