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 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王安石
               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

     [譯文]    到了現在,那歌樓的女子,還把當年陳后主所作的那支《后庭花》唱了一遍又一遍。

     [出典]    王安石   《桂枝香》

     注:

     1、《桂枝香》   王安石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采舟云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

         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千古憑高對此,漫嗟榮辱。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芳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

      2、【注釋】

  (1)登臨送目:登山臨水,舉目望遠。

  (2)故國:舊時的都城,指金陵。

  (3)千里澄江似練:形容長江像一匹長長的白絹。語出.謝眺《晚登三山還望京邑》:“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澄江,清澈的長江。練,白色的絹。

  (4)如簇:這里指群峰好像叢聚在一起。簇,叢聚。

  (5)去棹(zhào):停船。棹,劃船的一種工具,形似槳,也可引申為船。

  (6) 星河鷺(lù)起:白鷺從水中沙洲上飛起。星河,指長江。

  (7) 畫圖難足:用圖畫也難以完美地表現它。

  (8) 豪華競逐:(六朝的達官貴人)爭著過豪華的生活。

  (9)門外樓頭:指南朝陳亡國慘劇。語出杜牧《臺城曲》:“門外韓擒虎,樓頭張麗華。”韓擒虎是隋朝開國大將,他已帶兵來到金陵朱雀門(南門)外,陳后主尚與他的寵妃張麗華于結綺閣上尋歡作樂。

  (10) 悲恨相續:指亡國悲劇連續發生。

  (11) 憑高:登高。這是說作者登上高處遠望。

  (12) 漫嗟榮辱:空嘆什么榮耀恥辱。這是作者的感嘆。六朝:吳、東晉、宋、齊、梁、陳六朝建都金陵。

  (13) 商女:歌女。

  (14) 《后庭》遺曲:指歌曲《玉樹后庭花》,傳為陳后主所作。杜牧《夜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3、譯文1:

        登上高樓憑欄極目,金陵的景象正是一派晚秋,天氣剛剛開始索肅。千里奔流的長江澄沏得好象一條白練,青翠的山峰俊偉峭拔猶如一束束的箭簇。江上的小船張滿了帆迅疾駛向夕陽里,岸旁迎著西風飄拂的是抖擻的酒旗斜出直矗。彩色繽紛的畫船出沒在云煙稀淡,江中洲上的白鷺時而停歇時而飛起,這妍麗的景色就是用最美的圖畫也難把它畫足。

  回想往昔,豪華淫靡的生活無休止地互相競逐,感嘆“門外韓擒虎,樓頭張麗華”的亡國悲恨接連相續。千古以來憑欄遙望,映入眼簾的景色就是如此,可不要感慨歷史上的得失榮辱。六朝的風云變化全都消逝隨著流水,只有那郊外的寒冷煙霧和衰萎的野草還凝聚著一片蒼綠。直到如今的商女,還不知亡國的悲恨,時時放聲歌唱《后庭》遺曲。

       譯文2:

     登高遠眺,六朝故都金陵此時正是深秋,天氣開始變冷。千里長江像條白綢,翠綠的山峰像箭頭一樣峭撥。船只在斜陽中往來穿梭,酒旗在西風中飄舞。彩舟仿佛浮游于去端,白鷺就像在銀河翩然飛起,即使多彩的筆也難以將如此美景繪出。

    想當初這里曾是繁華的六朝故都,可嘆的是隋軍已兵臨城下,陳后主和張麗華等愛妃還在樓頭酣飲,六朝亡國的悲恨一代代地繼續,卻沒人吸取教訓。古往今來,多少人來此登高憑吊,但面對這美麗景色也只能空發議論,徒然感慨滄海桑田,興亡榮辱。六朝的繁華都已隨著流水消逝了,如今只見煙籠寒水,衰草凝綠。可到現在那酒樓的歌女居然還一直在演唱陳后主的亡國之音!

     4、“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靡靡亡國音,拳拳愛國心,寫盡詞人對國家前途的憂慮。南北朝時期,陳國最后一位國君,后主陳叔寶在位時,北朝的隋文帝楊堅任賢納諫,整飭軍備,隨時準備攻占江南富饒之地。而陳后主卻無視隋文帝的勃勃雄心,和貴妃們日夕達旦地飲酒賦詩、征歌逐色,過著奢侈荒淫的生活。甚至在隋朝大將韓擒虎率軍兵臨城下時,陳后主還在金陵城中與寵妃張麗華尋歡作樂,演奏靡靡之音《玉樹后庭花》,杜牧為此寫下詩句“門外韓擒虎,樓頭張麗華”譏諷他們。

         如果只是商女不知亡國恨,或許無關大局。然而,現在卻是宋朝的統治者沒有吸取歷史教訓,他們不思改革,麻木不仁,整天宴飲玩樂,豪奢鋪張,這怎能不讓王安石憂心忡忡?他帶著一懷愁緒,在六朝故都登高遠眺,千古得失,時事云煙,一齊涌上心頭。他情不能已,唱出了這首沉雄悲壯的《桂枝香》。

        東吳開始,東晉、宋、梁、陳及南唐皆在金陵建都,也亡國于此,李白、劉禹錫、杜牧、韋莊,包括南宋辛棄疾等許多著名文人曾來此懷古憑吊,留下不少精美作品,但王安石的這首《桂枝香》立意高遠,筆力峭勁,氣象宏闊,雄渾深沉,被推為絕唱。連蘇軾讀完這首詞,也拍案叫絕。

        王安石一生的最大志向并非詩詞文章,而是政治改革。他對作詞持輕視態度,曾嘲笑晏殊:“為宰相而作小詞可乎?”因此,王安石存詞較少,但還是留下了《桂枝香(金陵懷古)》這樣意境開闊、風骨凜然的經典名篇。

        王安石為人剛正,處事敢于堅持己見,百折不撓,人稱“拗相公”。他身居宰相高位,仍清廉自守。黃庭堅稱贊他“視富貴如浮云,不溺于財利聲色”,是“世之偉人”。連政敵司馬光,也贊揚王安石“其人素有德行,平生行止無污點”。

        王安石時期的宋朝,社會危機四伏,階級矛盾、民族矛盾和統治階級內部矛盾交織在一起,國家越來越衰弱。嘉佑三年(1058年),王安石向宋仁宗上萬言書針砭時弊、要求改革,但沒有得到仁宗的支持。直到宋神宗即位,王安石才有了用武之地。宋神宗立志革新,他于熙寧二年(1069年)任用王安石實行變法,于是,在中國歷史上影響深遠的王安石變法,便大張旗鼓地開展起來了。

       王安石變法推行了幾十年,取得一些成績,但是,由于保守派的強烈反對,再加上改革本身的缺陷和用人不當,許多小人成了王安石的親信,舉著改革大旗為非作歹,為已謀利,百姓苦不堪言。王安石眾叛親離,二次被罷相,最后閑居江寧,過起隱居生活。

       宋哲宗即位后,此前的新法全部被廢除,王安石痛惜不已,悲憤難當,沒過多久便帶著深深的遺憾離開了人世。

     “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正如詞人所担憂的,腐朽保守、不思進取的大宋王朝在亡國之音的樂曲聲中,一步步走向衰亡。

         王安石生平見  何物最關情?黃鸝三兩聲。

 

      5、王安石是在神宗熙宗寧初出任江寧知府的(府治即今南京市),兩年后即入中樞為相。這首詞當作于任知府期間。作為一個偉大的改革家、思想家,他站得高看得遠。這首詞通過對六朝歷史教訓的認識,表達了他對北宋社會現實的不滿,透露出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

  《桂枝香.金陵懷古》可能是王安石治平四年(1067)出知江寧府時所作。據《歷代詩余》引《古今詞話》說,當時有三十多人用此調寫金陵懷古詞,“惟王介甫為絕唱。”

  首先,這首詞寫景奇偉壯麗,氣象開闊綿邈,充分顯示出作者立足之高、胸襟之廣。開頭三句是泛寫,寥寥數語即交代清楚時令、地點、天氣,并把全詞置于一個憑欄遠眺的角度,一片秋色肅殺的氣氛之中,氣勢已是不凡。以下“千里澄江似練”寫水,“翠峰如簇”寫山,從總體上寫金陵的山川形勢,更給全詞描繪出一個廣闊的背景。“征帆”二句是在此背景之下對景物的具體描寫。在滔滔千里的江面之上,無數征帆于落日余暉中匆匆駛去。這景色,與“斜陽外,寒鴉數點,流水繞孤村”(秦觀《滿庭芳》)相比,雖遼闊者同,然而,前者壯麗,后者凄清,風格迥異。而長江兩岸眾多參差的酒旗背著西風飄蕩,與杜牧的“水村山郭酒旗風”相比,濃烈與俊爽之差別則顯而易見。至于“彩舟云淡,星河鷺起”,如同電影鏡頭的進一步推開,隨著征帆漸漸遠去,詞人的視野也隨之擴大,竟至把水天上下融為一體,在一個更加廣漠的空間寫出長江的萬千儀態。遠去的征帆象是漂漾在淡淡的白云里,飛舞的白鷺如同從銀河上驚起。讀到這里,不禁使人想起王勃的《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一為千古傳誦的駢文警句,一為前所未有的詞中創境,實在是異曲而同工。

  此詞景物有實有虛,色彩有濃有淡,遠近交錯,虛實結合,濃淡相宜,構成一幅巧奪天工的金陵風景圖。其曠遠、清新的境界,雄健、壯闊的風格,是那些“小園香徑”、“殘月落花”之作所無可比擬的。

  其次,立意新穎,高瞻遠矚,表現出一個清醒的政治家的真知灼見。《桂枝香》下片所發的議論,絕不是慨嘆個人的悲歡離合、閑愁哀怨,而是反映了他對國家民族命運前途的關注和焦急心情。前三句“念往昔豪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所念者,是揭露以金陵建都的六朝統治者,利用江南秀麗山川,豪華競逐,荒淫誤國;所嘆者,是鄙夷他們到頭來演出了一幕又一幕“門外樓頭”式的悲劇,實在是既可悲又可恨。“千古憑高”二句則是批判千古以來文人騷客面對金陵山川只知慨嘆朝代的興亡,未能跳出榮辱的小圈子,站不到應有的高度,也就很難從六朝的相繼覆滅中引出歷史的教訓。而現在,六朝舊事隨著流水逝去了,眼前只剩下幾縷寒煙籠罩著的毫無生機的衰草。這“寒煙衰草凝綠”顯然流露出作者對北宋王朝不能勵精圖治的不滿情緒。全詞重點在結句:“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所謂“后庭遺曲”,是陳后主所制艷曲《玉樹后庭花》。此意唐人杜牧也寫過:“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然而,作者不似杜牧那樣去責怪商女無知,而是指桑罵槐,意在言外:歌妓們至今還唱著亡國之音,正是因為當權者沉湎酒色,醉生夢死。然而,“玉樹后庭花,花開不復久”,如再不改弦易轍,采取富國強兵的措施,必然如六朝一樣悲恨相續。此結句無異于對北宋當局的警告。有人說,張升的《離亭燕》是王安石《桂枝香》所本。如果從語言、句法來看,王詞確受張詞影響不小。然而,張升對六朝的興亡只是一種消極的傷感:“多少六朝興廢事,盡入漁樵閑話。悵望倚層樓,寒日無言西下。”兩詞的思想境界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第三,章法上講究起承轉合,層次井然,極類散文的寫法。上片首句“登臨送目”四字籠罩全篇,一篇從此生發。次句“故國”二字點明金陵,為下片懷古議論埋下伏筆。以下寫景先從總體寫起,接著是近景,遠景,最后以“畫圖難足”收住。既總結了以上寫景,又很自然地轉入下片議論。安排十分妥貼、自然。下片拓開一層大發議論:金陵如此壯麗,然而它正是六朝相繼滅亡的歷史見證。“念往昔”三句表明了對六朝興亡的態度,“千古憑高”二句寫出了對歷來憑吊金陵之作的看法。以下即轉入現實,結句又回到今天。首尾圓合,結構謹嚴,逐層展開,絲絲入扣。詞有以景結,如晏殊的《踏莎行》:“一場愁夢酒醒時,斜陽卻照深深院”,寫的是莫名其妙的春愁;有以情結,如柳永的《鳳棲梧》:“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表現的是專一誠摯的愛情。而《桂枝香》卻以議論作結,其中寄托著作者對重大的現實政治問題的看法。《桂枝香》在章法結構方面的這些特色,反映了詞的發展在進入慢詞之后,以散文入詞出現的特點。

  第四,用典貼切自然。“千里澄江似練”乃化用謝朓《晚登三山還望京邑》詩句:“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星河鷺起”用的是李白《登金陵鳳凰臺》:“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詩意。“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用的是隋滅陳的典故:當隋朝大將韓擒虎兵臨城下時,全無心肝的陳后主還正在和寵妃張麗華歌舞作樂。杜牧《臺城曲》曾詠此事:“門外韓擒虎,樓頭張麗華。”而王安石巧妙地只借用“門外樓頭”四個字,“門外”言大軍壓境,“樓頭”說荒淫無恥,就極其精煉而又形象地表現了六朝的覆滅。“悲恨相續”四個字則給南朝的歷史作了總結。結句化用杜牧《泊秦淮》詩句,但賦予了它更為深刻、精辟的思想內容。短短的一首詞而四用典,在王安石之前實不多見。

  王安石的這首《桂枝香》的內容是金陵懷古。上闋寫景。“澄江”、“翠峰”、“征帆”、“酒旗”、“彩舟”、“鷺起”,構成一幅雄偉壯麗的金陵晚秋圖。下闋通過懷古,揭露了六朝統治階級“繁華競逐”的奢侈生活。結句“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則是對當道者的警醒。這首詞語言蒼勁,意境開闊,擺脫了當時綺靡詞風的影響。在藝術風格上擺脫纖細、綺靡的詞風,“一掃五代舊習”,有著極大的獨創性;在意趣和識度上,一反千古謾嗟榮辱的悲嘆,站得高,看得遠,隱喻現實,寄興遙深,所以被推為金陵懷古詞的絕唱。難怪蘇軾見了,贊嘆“此老乃野狐精也。”

 

      6、詞人在金陵勝地,登高望遠,便興起了滿懷愁緒:日月之遷流, 仕途之坎坷,家國之憂患,人生之苦辛,涌凝筆端,寫成了名 篇佳作,歷久長新,此等例真是舉之不盡,而王安石的這一闋 《桂枝香》,實為個中翹楚。

  全詞開門見山,寫作者南朝古都金陵勝地,于一個深秋的傍晚,臨江攬勝,憑高吊古。他雖以登高望遠為主題,卻是以故國晚秋為眼目。“正”、“初”、“肅”三個字逐步將其主旨點醒。

  以下兩句,借六朝謝家名句“解道‘澄江凈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之意,點化如同已出。即一個“似練”,一個“如簇”,形勝已赫然而出。然后專寫江色,縱目一望,只見斜陽映照之下,數不清的帆風檣影,交錯于閃閃江波之上。細看凝眸處,卻又見西風緊處,那酒肆青旗高高挑起,因風飄拂。帆檣為廣景,酒旗為細景,而詞人之意以風物為導引,而以人事為著落。一個“背”字,一個“矗”字,用得極妙,把個江邊景致寫得栩栩如生,似有生命其中。

       寫景至此,全是白描,下面有所變化。“彩舟”、“星河”兩句一聯,頓增明麗之色。然而詞拍已到上片歇處,故而筆亦就此斂住,以“畫圖難足”一句,抒贊美嗟賞之懷,頗有大家風范。“彩舟云淡”,寫日落之江天:“星河鷺起”,狀夕夜之洲渚。

  下片另換一幅筆墨,感嘆六朝皆以荒淫而相繼亡覆的史實。寫的是悲恨榮辱,空貽后人憑吊之資;往事無痕,唯見秋草凄碧,觸目驚心而已。“門外樓頭”,用杜牧《臺城曲》句加以點染,亦簡凈有力。

  詞至結語,更為奇妙,詞人寫道:時至今日,六朝已遠,但其遺曲,往往猶似可聞。此處用典。“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此唐賢小杜于“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時所吟之名句,詞人復加運用,便覺尺幅千里,饒有有余不盡之情致,而嗟嘆之意,千古彌永。

 

 

      7、上闋約50個字,就出現了一大串的意象:故國、秋、天氣、澄江、翠峰、歸帆、斜陽、西風、酒旗、彩舟、云、星河、鷺,為我們描繪出了一幅深秋黃昏遠望之圖景。 登上臨江的一座高樓,望此舊都金陵,一片秋氣肅殺之象。無窮盡之揚子江也不似夏之洶涌,漸漸靜了下來,澄清,如同千里白練一般,江邊的翠綠的山峰卻似箭簇般尖銳。正是作者之感情在此肅殺天氣下看似冷靜卻千里不絕,恰似江岸山峰翠色卻存尖銳。歸去的帆船停止了劃槳,背著西風,順江而下。而在同樣的血色殘陽和西方來風下,一面酒家之旗斜斜地飄動。這句里有幾個字很耐人尋味。歸帆去棹,“去棹”,可以說,是失去動力的一艘船,在殘落的太陽光輝下,任由“西風”擺布,似乎有把衰落的宋王朝比作“殘陽之帆”之意,槳已無力劃動,受著西域之敵的壓迫,無力抗擊,而酒旗,這商市繁華之物,也在這背景下,斜著,無力飄動,如同這繁華背后的衰落。而上闋末句似乎又筆鋒一轉,“彩舟云淡,星河鷺起”,最后一個“畫圖難足”更是巧妙,一幅暗暗帶有衰敗之意的晚秋美景,令人想像無窮。

        下闋寫了南朝陳后主之典故。念往昔,想起了昔日的無比繁華。可嘆已是兵臨城下之時,陳叔寶仍舊在宮內樓頭之上,賞美女歌舞,盡美酒之歡。“悲恨相續”,亡國苦恨悲凄相續,自從那以后,多少文人雅士登高憑吊此事,“謾嗟榮辱”,“謾”一字,用得很現實,能有幾人,能真正領悟亡國背后真正的教訓呢?大多數人不過輕率地感嘆一下興亡榮辱,在表面上賣弄一下風騷,題詞作詩罷了。六朝那些興衰舊事,早已隨著這滾滾長江水,流過便不再回來,只留下“寒煙之凝”與“衰草之綠”,而此景不正是此情嘛,無不體現了作者對此之感傷與悵惘。 更可悲的是,在這讓人感傷懷古之地,從南朝亡國至今,酒樓上的歌伎,仍在不停地演唱,演唱那陳后主的《玉樹后庭花》之亡國遺曲! 而沉醉在這靡靡之音中的,不正是方才吟詩作賦、謾嗟榮辱的文人官仕嗎!亡國的血的歷史教訓仍未被吸取,人們卻仍沉浸在這虛無空洞的繁華影子中,這正是最可悲之處!

        作者王安石先生充滿沉郁而深刻地以此教育和警示世人: 謾嗟榮辱,只會讓悲恨相續!

 翠峰如簇

       8、“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秋高氣爽,作者在古老的都城金陵勝地,天色傍晚,他在此意境之間,臨江攬勝,登高懷古。詞開門見山,表明時間地點。詞以登高望遠為主題,卻是以故國晚秋為詞眼。一個“正”字領起,一個‘初”字吟味,一個“肅”字點醒,筆力遒勁。

“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描寫金陵金秋的壯麗景色,千里長江,水色澄清碧透,好似一條彩練,江畔翠綠的山峰,層疊蒼郁,就象是攢聚在一起。詞借六朝謝家名句——“解道‘澄江凈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一個“似練”,一個“如簇”,比喻手法使讀者如臨其境,展現了金陵城外的壯觀景象,營造了金秋氛圍。

 

“征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接著詞著眼于江色,縱目一望,只見斜陽映照之下,數不清的帆風檣影,交錯于閃閃江波之上。更一凝睛細審,卻又見西風緊處,那酒肆青旗高高挑起,因風飄拂。帆檣為廣景,為“宏觀”;酒旗為細景,為“微象”;兩句描述了江上水邊的人事情景。王安石以金陵風物為導引,而以人事風物為著筆處。一個“背”字,一個“矗’宇,寫出了秋風的動感。

 

“彩舟云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這里用了白描的手法,顯示了卓越的文采,并在此基礎上給景物宜稍稍刷色。“彩舟”“星河”兩句一聯,頓增明麗。“星河鴛起”,南京西南面的長江里有白鷺洲,這句是寫白鷺洲的夕景。“畫圖難足”一句,說美景非詩筆可以描繪,表現了作者贊美嗟賞之懷。

 

詞至下闋,便另換一幅筆墨,“念往昔、繁華競逐,” 通過懷古,揭露六朝統治階級“繁華競逐”的腐朽生活,感嘆六朝皆以荒樂而相繼覆滅。其間說到了悲恨榮辱。“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想起過去那些統治者,花天酒地,過著荒淫無恥的生活,最后都免不了一個又一個地遭受象陳叔寶那樣亡國的慘禍。作者引用典故“門外韓擒虎(敵已通門),樓頭張麗華(猶戀美色)”,用杜牧《臺城曲》句以為點染,生動簡潔地表達了作者的諷喻本意。“千古憑高對此,謾嗟榮辱。”登高臨遠,憑吊這個古老的都城,感嘆朝代的興亡,實在也是必然的。

 

“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往事無痕,瞧見秋草凄碧,觸目驚心而已。只看見幾縷帶著寒意的云煙和一片毫無生意的枯草。“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時至今日,六朝已遠,但其遺曲,往往猶似可聞——“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這是唐代杜牧“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時所吟的名句,在此引用,說明直到如今,那班歌女還時常在唱那亡國之音的歌曲。嗟嘆故都興亡的情感,更增添了譏諷時事的力度。

 

9、“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所謂《后庭》遺曲,是指由南朝陳后主陳叔寶所創制的《玉樹后庭花》,后人多以其為亡國之音的代稱,詞人在此引用唐人杜牧的句子最有深意:歌伎們何以至今伊然唱著那亡國之音呢?難道不是當權者沉湎酒色,醉生夢死的結果嗎!倘若和別的感慨六朝興亡的詞來比一比,就不難發現,王安石的《桂枝香》在立意上,境界要高遠的多:它不是一種簡單的消極的傷感,而是一種積極的、沉重的吶喊,這種吶喊是足以振聾發聵的,這或許也只有具備政治家品格的王安石才做的出吧!

 

王安石不僅是位學識淵博,才華橫溢的文學家,他還是位以天下為已任,具有矯時匡世之志的改革家、政治家。淵博的學識,使其熟稔金陵古今人物故事,可謂入乎其內;以天下為已任,矯時匡世的政治家品格,又能使他站在歷史的高度,洞察是是非非,把握歷史走向,跳出一般傳統文人徒然感喟家國興亡的悲情圈子。面對北宋積貧積弱的嚴酷現實,借歷史以警戒當世,寄寓豐富的時代內容,可謂出乎其外。這篇有著鮮明時代感的作品,被當代詞學大家周汝昌先生稱為“個中翹楚”,也就事出有因了。

 

9、閱讀李白,敬仰他的“安能摧眉事權貴”的傲岸;閱讀杜甫,感動著“大庇天下俱歡顏”的胸襟;閱讀王安石,警醒著“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的告誡。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2:12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