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惡之心,人皆有之。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羞惡之心,人皆有之。

rn

      [譯文]     對自己犯了錯誤覺得羞恥和對別人干了壞事感到憎惡的心情,是人人都有的。

rn

      [出典]     《孟子·告子》

rn

      注:

rn

      1、【釋 義】指做了錯事、壞事而感到羞恥、憎惡的心情,人人都是有的。

rn

      2、《孟子·告子上》:“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

rn

      3、所謂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四心”又叫作良心和本心。良心就是善心,本心就是原本具有之心。

rn

      4、譯文] (孟子說:)“同情別人的心,人人都有;知道羞恥的心,人人都有;對別人恭敬的心,人人都有;明辨是非的心,人人都有。同情心屬于仁,羞惡心屬于義,恭敬心屬于禮,是非心屬于智。這仁義禮智,不是外人強加給我的,是我本來就有的,不過是沒有去思考追求罷了。” 

rn

      5、惻隱之心,就是同情之心,乃是“仁”的開端,使它燃燒、擴充,即形成中國的“大道”,這是社會和諧的根基。

rn

      6、“羞惡之心”指人們的“羞”、“惡”兩種既聯系又區別的情感活動。羞,指羞愧、羞恥、內疚;惡,指憎惡、嫌惡、討厭、不滿等等。二者往往聯系在一起,不能截然分開。惡由羞產生、引起,而惡又能強化羞的心理感受。“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表明,義的規范作用是以羞惡的情感活動為基礎,通過羞惡的情感體驗及其心理活動來實現的;同時也表明,義和內在主體發生聯系,成為主體的作用和表現。值得注意的是,作為一種心理情感,羞惡并非直接與義相關,相反,它是人們違反義時所產生的諸如內疚、慚愧、羞恥、自責等情感活動。但在孟子看來,羞惡之心本來就是善的表現。當一個人違背義的時候,能夠表現出羞惡之心,正表明他對義的尊重和理解。因此,羞惡雖然與“不義”直接相關,但卻構成“義”的根源和基礎。在羞惡之心的作用下,人必然會對自己行為進行調整、矯正和彌補,使之合乎義的規范。

rn

     7、“無恥者無畏”——“我是流氓我怕誰?” 當到了不顧廉恥,甚至以恥為榮的時候,這樣的人他還有什么畏懼呢?

rn

        有人說過:人類是唯一有羞恥感的動物。我們的老祖宗孟夫子說過: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辭讓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這“羞惡之心”就是所謂的“羞恥感”。在人類社會中,最為人所不齒的就是“無恥”,所謂“寡廉鮮恥”、“厚顏無恥”、“無恥之徒”、“無恥之尤”,被人指責到這個份兒上,其人格之低下,其人品之卑劣,也就到了極點了。

rn

      8、所謂“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這種善的天性,就是人的“本心”。“本心”不可小視,因為它們分別是仁義禮智這幾種道德的萌芽形態:“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意近“恭敬”)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義之端也。”人應該推求本心,順著“本心”的方向發展,并將它發揚光大,從而成為道德上完善的人。因此,放到《告子下》全文里看,本文講的是每個人都有“本心”,無論在什么情況下,人都應該保有自己的“本心”。只要“本心”在,即使在生死關頭,人也能經受住考驗;而如果喪失了“本心”,人就會做出有損于人格的事來。

rn

     9、恥感文化對于一個社會十分重要,如果包括官員在內的眾多社會群體不知“羞恥”二字,道德滑坡必然招致倫理災難。恥感來自每個人的內心,基于道德自覺和文化修養。從時下某些人恥感缺失癥日益嚴重的情形來看,重塑我們的恥感文化勢在必行,只有營造濃厚的知榮明辱、知恥洗恥的氛圍,無恥無畏者才會“曲低和寡”失去市場,直至被社會規則淘汰出局。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3:39

[新一篇]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舊一篇] 群臣進諫,門庭若市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