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譯文]    看到街上不少人,綾羅綢緞穿滿身。仔細看看他們的模樣,沒有一個是養蠶的人。

  [出典]    北宋 張俞 《蠶婦》

  注:

  1、《蠶婦》張俞

    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

  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2、【注釋】

  ①蠶婦——養蠶的婦女。蠶,一種昆蟲,吐出的絲是重要的紡織原料,主要用來紡織綢緞。

  ②張俞——宋代詩人。字少愚,號白云先生。益州郫(今四川省郫縣)人。屢考進士不中,曾被推薦入朝作官,未應召,從此隱居四川青城山上的白云溪,過著閑適生活。著有《白云集》。

  ③市——做買賣,買賣貨物。這里是指賣出蠶絲。

  ④巾——手巾或者其他的用來擦抹的小塊布。

  ⑤遍身——全身上下。

  ⑥羅綺(qí)——絲織品的統稱。羅,素淡顏色或者質地較稀的絲織品。綺,有花紋或者圖案的絲織品。在詩中,指絲綢做的衣服。

  3、譯文1:

    昨天我進城去賣絲,回來時淚水濕透了手巾。為什么這么傷心?我看到了渾身穿綾羅、著綢緞的富人,他們竟沒有一個是養蠶的人。

    譯文2:

    一個住在鄉下的、以養蠶為生的婦女,昨天到城市里去趕集并且出售蠶絲。回來的時候,她卻是淚流不斷,傷心的淚水甚至把手巾都浸濕了。因為她在都市中看到,全身上下穿著美麗的絲綢衣服的人,根本就不是像她這樣辛苦勞動的養蠶人!

 

    4、張俞,一作張愈(《宋史》),字少愚,益州郫(今四川郫縣)人,祖籍河東(今山西)。史書上說他“雋偉有大志,游學四方,屢舉不第”,仁宗寶元初(1039),曾上書朝廷論邊防事。因人推薦,經試錄用為秘書省校書郎,但他把官職讓給父親,自己卻愿在家隱居。益州長官文彥博特別優待他,為出資買得青城山自云溪唐人杜光庭故居安置,他因此號稱“白云先生”。“喜弈棋,樂山水,遇有興,雖數千里輒盡室往。遂浮湘、沅,觀浙江,升羅浮,入九疑,買石載鶴以歸。杜門著書,未就,卒。妻蒲氏名芝,賢而有文,為之誄曰:‘高視往古,哲士實殷,施及秦漢,余烈氛氳。挺生英杰,卓爾逸群,孰謂今世,亦有其人。其人伊何?白云隱君。……’”(《宋史·隱逸傳》)確如蒲氏所言,像張俞這樣古風強烈的士人到宋代已是不多了,宋初柳開、張詠、寇準、石延年以至范仲淹等人猶見余習。蜀中因地處盆地,那里的士人身上保留的古風也相對多一些。“三蘇”中的老蘇與大蘇那豪邁高逸的風概也有這種古士之風的影子。

    北宋大詩人張俞為了宣傳縣籍三位杰出學者(即嚴君平、揚雄、李仲元),常借成都地區的佛教圣地之一中興寺寶地,宣講儒佛道相濟相通的思想。寺廟住持也對張俞的宣講給予了極大的支持。應住持之邀,張俞書寫了三人的選詩相贈,上世紀90年代仍供奉在寺內。

 

   5、張俞的詩歌作品并不很多,但是這一首《蠶婦》,使他在中國古典詩歌的大舞臺上占據了一席之地。

    《蠶婦》寫在北宋時期,充滿了對當時社會的諷刺和批判。當時的封建朝廷,在自己浪費無度的同時,又對外敵妥協,更加重了百姓的負担,人民生活痛苦難言。詩人就在這一大背景下,描寫了一位整日辛苦勞作,不經常進城,一直在貧窮的鄉下以養蠶賣絲為生的普通婦女的遭遇。整篇詩就好像是在講故事:婦人昨天進城里去賣絲,回來的時候卻是痛哭流淚。因為她看到,城里身穿絲綢服裝的人,都是有權有勢的富人。像她一樣的勞動人民,即使養一輩子蠶,也是沒有能力穿上“羅綺”的……

    這首詩揭露統治者不勞而獲的不合理現實,極有說服力。全詩沒有任何一字的評論,也沒有使用什么高深的聯想,但是讀者從字里行間,可以輕易地感受到詩歌的實際寓意,體會到詩人的思想感情。古詩充分表現出作者對當時社會的不滿,表達了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

 

    6、“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從這兩句可以看出在當時社會中,真正的勞動者過著的是窮苦的生活,連自己親自做的羅綺都不能穿。而那些達官貴族卻穿著綾羅綢緞。這一點表明了在當時平民與達官貴族之間,生活物品的相差和欺壓的平民的現象。

    詩中不著一字議論,完全訴諸形象——以養蠶為生、深居僻鄉的勞動婦女,初次進城,竟發現了自己貧困終生的根源,難怪她要悲傷,要“淚滿巾”了。那位蠶婦的神態、見聞、感受都寫得繪聲繪色、有血有肉,就以這么一個生活細節,來深刻揭露封建社會制度的極端不合理,立意既深,構思也巧,顯示了詩人對生活的敏銳洞察力和高度概括力。

 

   7、“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當時的社會背景,是個身份及其不平等的社會,人分為三六九等。端坐于社會上層,靠父輩庇蔭的寄生蟲更是多多(看看相隔千年,人類為平等、自由付出千年后,我們社會進步了多少呢)。一生勞動,看到素質、人品不如自己的所謂社會名流官宦顯要等等(就是認識幾個字,這樣做起壞事來方便,壞心眼子的36計也能看明白)錦衣玉食。而勤勞之人反被輕視,在城市中找不到自己自尊,回來傷心有何不可?

    其實話又說回來,這也是一種分工和合作,如果生活水平提高了,不論是養蠶的還是種茶葉的或種稻谷的,都能心安理得,安然,無憂,高興的享受自己和別人的勞動果實和收獲,這就是一種不錯的生活啦。

   8、該詩在書本里出現,至少起到警示社會的作用:從古到今,盡管大家追求正義的分配,但是至今還沒有實現。那么: 昨日入一汽,歸來淚滿巾,出入奧迪者,不是造車人。 昨日去政府,歸來淚滿巾,身居高位者,不理咱窮人。 昨日吃海鮮,歸來淚滿巾,魚翅鮑魚者,不是打魚人。 昨日去征婚,歸來淚滿巾,刊登啟示者,都是已婚人。 昨日入網巴,歸來淚滿巾,整天聊天者,沒有成年人。 昨日住賓館,歸來淚滿巾,身睡套間者,不是出差人。 昨日去理發,歸來淚滿巾,走進發廊者,不是剃頭人。 昨日去唱歌,歸來淚滿巾,左擁右抱者,都只是情人。 昨日跑長途,歸來淚滿巾,攔路收費者,都是官家人。 昨日去公園,歸來淚滿巾,不買門票者,都是公家人。 昨日去見工,歸來淚滿巾,負責面試者,都要找情人。 昨日看廣告,看完淚滿巾,當托騙錢者,都是有名人。 昨日看足球,看完淚滿巾,連進八球者,不是中國人。

     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其實,仿佛魔咒一樣,大多數的人都逃不過這個命運,都享受不到自己直接勞動成果。

    我早應該明白這個道理,我終于懂得,在辛勤地耕種、灌溉和施肥,大樹結出的果實,園丁不一定有緣采食。 

 

 

   9、曾在蠶農家看到的情景讓我對這首詩有了進一步的理解,一家人再加上親朋好友的幫忙,個個手腳不停、汗流夾背,他們家里家外、渾身上下沒有一處是干凈的,為了保證蠶不斷食,再大的風雨,人也得進地采桑,蠶上架吐絲時,人得夜間看守,他們就這樣蓬頭垢面、胼手胝足的勞作一年下來并沒有多少收入,僅能維持生計,有的蠶農可能還入不敷出,但他們勤勞樸實的精神讓人深深感動,我們的民族精神在他們身上依舊炯然閃爍,他們才是這個時代真正的英雄。

   縞白纖弱的蠶縷縷吐出的絲線,根根在闡釋著這個產業的純潔與神圣。

       “遍身羅綺者”在享用綾羅綢緞的同時,也應顧及“養蠶人”的苦辛,至少不要打白條、亂攤派或者“多收了三五斗”反而豐收成災。

   如果現在的你是養蠶人,那么要盡自己的努力去養好蠶;如果現在的你是遍身羅綺,那么請別忘記了養蠶的人。

  10、“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除去制度因素,經濟規律也決定了只從事單純的農業生產是很難走上富裕之路的!

   產糧大省河南不能甘心做“糧食基地”,而要想方設法因地制宜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向糧食深加工,品牌化發展。

 

  11、在電影《2012》中,導演將拯救人類命運的“一部分”任務(苦力活)交給了中國農民工,結果造船的農民工沒有資格躲進方舟避難。真讓人心酸,看來“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古今中外都是這樣啊!

   12、現在有的干部,自認為是人民的“父母官”,不對,完全錯了;官絕不是人民的父母,相反,人民確實是官的衣食父母。中國歷代志士仁人是非常清楚這點的。張俞寫的《蠶婦》:“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梅堯臣寫的《陶者》:“十指不沾泥,鱗鱗居大廈。”還有李紳寫的《憫農》、范仲淹寫的《江上漁者》、白居易寫的《觀刈麥》等等。一切都是從人民血汗中出來的,自己是屬于人民的。屬于人民,就應該為了人民,應該為人民服務,而且,要為了人民,那就應該相信人民、依靠人民。  楊叔子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4:59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