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程標準》教育觀再探

>>>  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精彩書評選  >>> 簡體     傳統


  自2001年6月國家教育部頒布《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基礎教育課程與教學改革正式啟動。同年7月,《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頒發,學習“新課標”、實踐“新課改”在我國形成了一次又一次的高潮。2004年8月,筆者在《教學月刊》(中學文科版)發表了題為《“語文課程標準”的教育觀》一文,該文從語文的課程觀、教學觀、學習觀、教材觀、教師觀、學生觀等六個方面闡述了《語文課程標準》的教育觀。同年12月人大復印資料《中學語文教與學》全文復印,在全國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認真學習“新課標”,筆者認為仍然有必要深入地探討《語文課程標準》教育觀。本文從語文的知識觀、訓練觀、實踐觀、整合觀、創新觀、生活觀等六個方面討論“新課標”的教育理念。
  一、語文知識觀
  傳統的語文教學特別重視“知識教學”,1961年我國語文界提出“加強雙基”的口號,1963年《語文教學大綱》又規定了語文學科的“工具性”本質,提出了“加強基礎知識教學和基本技能訓練”的教學原則。從此語文教學走上了“始于教師對語文知識的傳授,終于學生對語文知識接受”的以知識為中心的少、慢、差、費道路。
  葉圣陶說:“學習語文目的在于運用。”他反對把語法、邏輯、修辭之類的東西稱為“語文知識”,更反對通過“語文知識”傳遞而欲達到培養“語文能力”的做法,認為這是沒有因果邏輯關系的。《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不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顯示了明確的“淡化語文知識”教學的傾向。“新課標”還明確規定“語法、修辭知識不作考試內容”,為我們的語文教學評價指明了方向。
  但是必須指出:淡化語文知識,并不是不要語文知識。淡化知識,主要是淡化那些“無助于”語文能力形成的繁瑣的知識,軟化那些靜態的“陳述性知識”,弱化那些陳舊過時的間接性知識。至于“程序性知識”“策略性知識”“規律性知識”等有效的、應用性強的知識還是要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重視的。錢呂明指出:“20世紀語文教學研究的最大貢獻,就是建立了一套語文知識體系,這一套知識體系經過幾代人的努力,來之不易,輕易否定是不負責的……問題關鍵是應該用語文知識,而不是被語文知識所用。”
  《語文課程標準》的知識觀是明確的、清楚的:一方面強調“不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另一方面又把“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作為語文課程的“三維目標”。知識是能力的基礎,只要把語文知識用在培養語文能力、語文素養服務上,語文知識教學還是十分有必要的。關鍵的問題不是取消或淡化語文知識,而是教什么樣的語文知識,才有助于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
  根據王尚文的觀點,他認為語文學科“是研究言語的學科,是關于語言運用的學問體系。這個學問體系由關于言語主體、言語環境和言語作品的知識有機構成。這是一個以言語為核心范疇,以言語內容與形式、言語表達與理解、言語知識和能力為基本范疇的研究成果系統,給語文課程以學科支撐。”他認為語文知識教學主要不是教“語言知識”,更重要的是教“言語知識”和“語文文化知識”。我們認為這是很中肯的。
  二、語文訓練觀
  關于語文訓練,修訂的《語文教學大綱》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只用一句話加以表述:在小學,要求“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在中學,要求“科學地訓練技能”;新的《語文課程標準》則提出“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
  倪文錦指出:“從形式上看,新課程的確淡化了訓練,但從它強調‘基本訓練’和‘科學訓練’來看,新課程淡化的只是充斥于我們語文教學中的機械訓練和重復訓練。以往,我們的語文教學把教學內容分解成上百個知識點、能力點,然后圍繞這些點設計大量的習題,再讓學生反復機械地做練習,還美其名曰‘熟能生巧’。這是違背語文教學規律的,也是造成語文課程繁、難、多、舊的罪魁。對于這種訓練,學生苦不堪言,因為它不是有意義的言語實踐。”
  從現代課程與教學論上看,訓練不僅僅是知識的鞏固、學生獨立學習的過程,也是師生、學生之間的一種互動的交往過程,還是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社會建構過程。訓練不應成為教師懲罚、控制和鑒別學生的手段,而應是學生重要的發展方式。作為現代的教師,不單單要學生訓練,更要關注學生如何訓練,這訓練對學生發展起什么作用。一句話,要明確訓練的發展目的和功能,把訓練作為學生發展的方式,賦予學生自主訓練和作業的權利,通過訓練、作業為學生提供自我表現、自我反思的時空,為教師提供了解學生發展進程的途徑。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也就是說,語文課程的終極目標是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語文素養的形成,當然要靠“訓練”,這訓練顯然不是“機械的”“單一的”“僵化的”訓練,而是有目的的、有意義的、形式多樣的、有效的“訓練”。因此,我們可以把“訓練”看成是手段,是達成“語文素養”的必須中介和途徑。但我們必須從單一的著眼于鞏固知識的機械訓練向著眼于提高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和培養學生情感、態度、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訓練轉變。
  總之,我們設計訓練或作業,要充分突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訓練要努力體現趣味性、操作性、開放性、合作性和選擇性,要寓學科學習于學生自主探索學習之中,要始終關注學生個性、興趣和創造性,要重視學生親歷、體驗、感悟學習的過程而不強調最終的結果,要注重跨學科的訓練,內容和形式文理滲透、多科兼顧,具有綜合性,要給學生提供訓練與作業展示的舞臺,并及時進行激勵性評價。一句話,訓練要“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為了一切學生”。
  三、語文實踐觀
  “實踐”“活動”是“新課改”最為活躍的關鍵性詞語。《語文課程標準》多次提到并極力倡導現代語文教學的新型“實踐觀”、“活動觀”。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語文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應該……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給學生創設語文實踐的環境,開展多種形式的語文學習活動。”“能在老師的指導下組織有趣味的語文活動,在活動中學習語文,學會合作。”“策劃簡單的校園活動和社會活動,對所策劃的主題進行討論和分析,學寫活動計劃和活動總結。”
  從以上引文可以判斷,“新課標”反對單一的“傳遞——接受”式教學,主張開展多種多樣的實踐活動,由此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素養。自然主義教育家盧梭說:“我們主張我們的學生從實踐中去學習。”杜威曾指責傳統的學校是“靜聽的學校”,對傳統教育以教師為中心、以書本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進行了猛烈的批評。他主張開展有利于兒童生活的各種類型的活動,他說:“學校課程中相關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學,不是文學,不是歷史,不是地理,而是兒童本身的社會活動。”杜威的“從做中學”思想影響著整個20世紀,我國教育家陶行知主張“教學做合一”深得他的真傳,是我國提倡“活動教學”的奠基人。
  目前我國“新課改”積極倡導的“綜合性學習”“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就是在過去“課外活動”“活動課”基礎上發展完善起來的新型實踐性課程。國家設置的“綜合實踐活動”的主要內容包括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以及信息技術教育等四個彼此緊密聯系的要素。這四個要素又主要圍繞“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三種關系維度來確定活動主題、組織活動內容。《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綜合性學習主要體現為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溝通、書本學習與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它們的出現為學科課堂教學“活動化”“綜合化”鋪平了道路,為課外活動“課程化”“課堂化”奠定了基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設、綜合性學習的開展,反映了“新課標”明確而清晰的新型實踐觀和活動觀。
  四、語文整合觀
  有學者認為,此前的大綱側重于“小教學”,新課標則建立了“大課程”,它既是課程與教學的整合,又是理念與操作的整合。此前的大綱側重于傳統與本土,“新課標”則既是歷史經驗與現實基礎的整合,又是國際視野與本地背景的整合。《語文課程標準》整合了課程論學者、教學論專家等各方人士的意見,以課程與教學的結合催生新的理念。它是“課程”的“教學”大綱,又是“教學”的“課程”標準,是“課程”與“教學”的有機整合體。另外,《語文課程標準》的“整合觀”還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的“綜合”:
  1.強調語文課程的“綜合性”。《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在教學中努力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語文是綜合性很強的課程,它的教學內容無所不包,“上下五千年,縱橫九萬里”。所以有人說“語文是百科知識的總和”,還有人說“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它的教學目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是整合的,合而為一,由此培養完整的全面發展的人;它的教學任務是綜合的,傳授知識、培養能力、開發智力、進行思想教育和審美教育,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2.倡導“跨學科”、“跨領域”學習。《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溝通。”“提倡跨領域學習,與其他課程相結合。”過去的語文課程過于強調學科中心,教學以課堂為中心,脫離生活、社會、自然,為“語文”而“語文”,與其他課程相隔離,湮沒了語文課程的綜合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特質。
  3.主張“綜合性學習”。《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綜合性學習有利于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應該積極提倡。”在語文課程中設計綜合性學習,是因為僅僅強調學科和課程之間的整合還遠遠不夠,語文課程自身的特點決定了語文課程內部也必須加強整合,從而更加有利于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因此,鄭國民說:“語文綜合性學習是以語文課程的整合為出發點,強調語文課程內部的整合,強調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整合,強調語文學習與學生生活的結合,以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推進和全面發展的學習方式。”
  4.設置綜合實踐活動課程。1992年國家教委頒布了《全日制九年義務教育課程計劃》,要求中小學必須開設“活動課”。2001年教育部頒發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規定:綜合實踐活動課是中小學(3~12年級)學生的一門必修課。《語文課程標準》雖然沒有直接寫明要開設“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但它多次強調“實踐”“活動”“綜合性學習”,其精神與實質和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一致的。設計和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宗旨是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培養學生關心國家命運、社會問題、環境問題,關注社會需要并積極參與社會生活,服務于社會;培養愛國主義精神,形成社會責任感,加強學校教育與社會發展需要、科技進步、學生生活以及社會生活的聯系,加強德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總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要求學科之間的整合、學科內部的綜合、知識與生活世界的融合,這是歷史發展的趨勢,也是時代的需要。人類進入21世紀后,社會步入了知識爆炸時代,信息化、全球化越來越迅猛,社會需要大量專業人才的同時,更需要創造型、復合型、合作型、個性化的富有實踐能力的人才。這種人才的培養靠單一的知識傳授不能做到,它更需要通過“實踐”“活動”來發展,各國開設類似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
  五、語文創新觀
  《語文課程標準》有10余次提到“創新”“創意”“創造”。概括起來,涉及六個方面。第一,課程方面:“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而富有創新活力的。”第二,教師方面:“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創造性地開展各類活動。”“教師應轉變觀念,更新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應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第三,學生方面:“語文綜合性學習……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新精神的主要途徑。”“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第四,教學方面:“正確處理基本素養與創新能力的關系。”第五,閱讀方面:“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創意的閱讀。”第六,寫作方面:“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特征,力求有創意的表述。”
  從以上引用可以推斷,“新課標”是十分重視“創新教育”的,不但強調教師要“創造性”地教學,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創新教育的提出和強調,從深層上講是社會經濟發展對培養人才提出的新要求。我們這個時代,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社會生產力不斷進步,“知識經濟”初見端倪,需要千千萬萬的創造型勞動者。可以說,創造、創新是現代人的基本品質和生活方式。
  創新教育有四大任務:第一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激發創造動機;第二是培養創新精神,形成創造性人格;第三是培養創新能力,發掘創造潛能。創新能力的培養是創新教育的核心任務。“創新能力作為一種復雜的、高層次的智慧活動,它需要發散思維與復合思維的共同參與,需要分析思維與頓悟思維的協同配合,需要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的相互協調。此外,它還離不開奔放的想象力,少不了對自身思維過程的了解、監控與調整等認知能力的參與。”因此,創新教育是全面發展學生智慧品質的教育,是素質教育的核心要義所在。第四是培養學生創造技能和創新方法。
  語文教育注重學生整體素養的提高,就必須重視“創新教育”。語文的創新教育應該在教學過程中重視人才多元因素的協調發展,讓靜態性陳述性知識和體驗性知識平衡,單一性知識和跨學科性知識融合,讓操作型技能和智力型技能相隨,讓理解型思維和創造型思維相伴,讓專業性修養和綜合學術性修養共生,讓文化修養和道德修養并舉。總之,讓知識、能力和修養三方面因素相互協調、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只有這樣,語文的創新教育才會有效、高效。
  六、語文生活觀
  所謂語文生活觀即語文教學對“語文”與“生活”關系的基本態度、看法。溫立三指出:“面對火熱的社會生活,語文與生活的關系似乎從來沒有像現在這么密切。……只有充分認識語文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才能克服語文學習的長期性、普遍性與事實上的課時有限之間的矛盾,把學生的語文學習引向廣闊的社會生活。”
  美國教育家科勒斯涅克有句名言:“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是啊,生活有多么廣闊語文就有多么廣闊,生活處處有語文,社會時時學語文、用語文。這也是《語文課程標準》的語文生活觀的基本觀點。《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能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特別是“綜合性學習”的專題開設,極大地拉近了語文與生活關系。另外,“新課標”將聽、說綜合為“口語交際”,強調口頭言語在生活情境背景下的學習,也大大促進了生活與語文的整合。《語文課程標準》說:“努力選擇貼近生活的話題,采用靈活的形式組織教學。”“鼓勵學生在各科教學活動以及日常生活中鍛煉口語交際能力。”這些都非常清楚地強調了語文與生活的融合。
  語文教育與個人生活具有天然的本質聯系。語文是個體生活最重要的工具和生存方式。通過生活進行語文教育,在語文教育中走進自然、走入社會、走向生活,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因此,我們反對語文教學純粹“學科化”、絕對“課堂化”,我們主張語文教學“生活化”“實踐化”“活動化”。在生活中學語文,在活動中學語文,在實踐中學語文,體驗語文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感悟語文對認識自然、認識社會、認識人生,以及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獨特價值。
  “大語文”教育觀認為,語文學習是開放式的,是全方位的,是終身性的。從橫向說,有家庭語文、學校語文、社會語文學習;從縱向說,有學前語文、課堂語文、畢業后語文學習。張孝純“大語文”教育的實驗,證明了生活言語實踐、課外學習語文的高效性。在生活中學習,在實踐中提高,這是一條母語學習不變的規律,語文教育必須遵循這條規律。

現代語文曲阜7~9G311中學語文教與學(初中讀本)彭小明20062006
彭小明,浙江溫州大學人文學院。
作者:現代語文曲阜7~9G311中學語文教與學(初中讀本)彭小明20062006

網載 2013-09-10 21:17:31

[新一篇] 《語文課程標準》關鍵詞解讀

[舊一篇] 《語文課程標準》獻疑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