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盾 春秋時晉國執政

>>>  民初歷史變遷觀察  >>> 簡體     傳統

    趙盾,即趙宣子,謚號宣孟,亦稱趙孟。春秋時晉國執政。


    趙盾與趙同、趙括、趙嬰產為異母弟,父為趙衰。“驪姬之亂”,趙衰,狐偃保重耳奔狄。狄伐Z咎如,獲叔隗,季隗。公子重耳娶季隗,生伯修、叔劉,以叔隗妻趙衰,生趙盾。可知其生年在重耳至狄之初的前653年左右。卒年約在魯宣公八年(前601年)至魯宜公十年之間。《史記》云:“晉景公時趙盾卒”,《左傳》魯宣公六年,晉趙盾侵陳,可見此時在世。《左傳》宣公八年載:“S缺為政,廢胥克,使趙朔(盾子)佐下軍”,由此知其約卒于魯宣公八年,享年約50多歲。


    趙盾生在狄國,童年及少年時代也是在狄地度過的。僖公十六年(前644年),在趙盾不滿1O歲的時候,趙衰隨重耳離狄,踏上了充滿險阻艱難的流亡旅途,客居異鄉的叔隗母子也飽嘗了離別后的寂寥、凄清和惆悵索莫的愁苦。直到僖公二十四年(前636年),在趙衰原妻趙姬(晉文公女)一再懇求下,叔隗母子才回到晉國。這時趙盾已是年及弱冠的聰穎博達的青年了。不恃寵固位的趙姬深明大義,又固請于公,以趙盾為嫡子,“而使三子下之”。其賢如是,實屬難能可貴。典籍中,叔隗雖無過多的記載,也一定賢淑可風,教子有方,自是不言而愉。趙姬明義,叔隗賢惠,趙衰溫厚,在這種家庭環境的薰陶下,使趙盾知書達禮,溫文爾雅;而早年在狄地的閱歷,又使他養成了強悍勁直,豁達大度的性情,這兩種互相矛盾的品質在趙盾身上有機地結合起來,并在他執政后得到充分出體現。


    晉襄公六年(前622年),趙衰卒。由于趙氏家臣陽處父鼎力相助,越盾取狐射故(賈季)而代之,將中軍,執晉國政,時年30歲左右。趙盾初執國政,便在內政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革新措施,表現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和膽識。他“制事典,正法罪”, 補充和完善原有的法律條文,使賞罚量刑有明確的客觀標準可循;“辟獄刑,董逋逃”,昭雪沉冤積案,監督揖拿逃犯,穩定社會秩序;他還“續常職,出滯淹”,選賢任能,賦職任事,罷免那些庸才和政績平平的官吏。并將所制定的“事典”授予太傅陽子和太師賈佗,在晉國頒布執行, “以為常法”。這對于晉國政局的穩定,對于法家思想在三晉的孕育產生,都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趙盾是個十分活躍,在當時各國有較高名望的政治活動家,有―定的政績可稱。靈公元年(前621年),晉君尚幼,趙盾代表晉君與齊、宋、衛、鄭、曹、許君盟于扈,為大夫主盟之始。靈公二年,會諸侯大夫盟于衡雍。靈公六年,秦以令狐(今山西臨猗西)之役伐晉,趙盾將中軍御之。靈公八年,趙盾以諸侯之八百乘納捷譙ァA楣輳跫爸H虢濾燁炙危遠藶示瘸隆⑺危嵊陟沉幀J曇洌髏蘇髡劍ㄗ恐H歡遠苤鶻酰騫心馨芮厥τ巹(今河南洛寧縣北),再敗秦師,取秦地汪及彭衙,使“秦終為晉弱……遂霸西戎”,不敢向東發展。南方楚國北進的步伐也受到遏止。及至魯宣公元年(前608年),楚鄭合兵侵陳、宋,與晉爭霸,晉卻屢敗于楚,宜公十一年,楚入陳,次年圍鄭,大敗晉師于;宣公十四年,楚人圍宋,晉弗能救,楚莊霸業告成。從此,“晉辟楚”,晉文公霸業就此告終。這個責任究竟誰負,無疑,執晉國政的趙盾難脫干系。趙氏專權,晉政權不能統一,終于使晉國維持霸主地位的愿望落空。但靈公荒淫無道,大興土木,晉國力日衰,政局不穩,當是主要原因。“靈公侈,宣子驟諫而不入,遂不競于楚。”確實有一定道理。


    賈季說趙盾為“夏日之日”,盛夏酷日確實令人生畏。然而,趙盾卻不是冷酷無情毫無同情心一流。他嚴厲、峻急,卻又寬宏、忠厚。宣子代成季任國政二年,晉襄公卒,趙盾欲立襄公弟雍。雍時在周,他“好善而長,先君愛之,且近于秦,秦故好也。”趙盾認為,“立善則固,事長則順,奉愛則孝,結舊好則安。”可見,趙盾立雍完全是為了晉國大局著想,但由于賈季的反對,特別是夷皋母穆贏“啼于朝”,大鬧公堂,逼趙盾立夷皋為君時,趙盾競動了惻隱之心,改變了納公子雍的決定,背先蔑以御秦師,敗秦師于令狐。太子夷皋繼位,是為靈公,終于釀成爾后晉國霸勢日衰,“不競于楚”的結局。


    趙盾不僅憐憫同情弱者,對自己的政敵也往往能以禮相待。一次,趙盾到絳都(今山西翼城),途中見桑蔭餓人,當趙盾知道他是“歸而糧絕,羞行乞而憎自取”,故至于此時,深受盛動,“益與之飯肉”。后來,靈公欲殺趙盾,正是這位武士感恩圖報,救了趙盾一命。


    賈季怨陽處父“改L于董,易中軍”, 魯文公六年(前621年),派家臣續簡伯殺陽處父.十一月,晉殺續簡伯,賈季奔狄,其妻卻留在晉國,趙盾非但沒有株連賈季的妻子,還派叟駢送她到狄國,同丈夫相會。《左傳》魯文公六年,杜預注:“宣子以賈季中軍之佐,同官故。”以同官而不殺賈季及妻,足見趙盾是個虛懷若谷,篤定禮教的仁義之士。


    趙盾性情勁直,疾惡如仇。靈公繼位十四年,愈發驕奢淫逸,晉國民怨沸騰。趙盾犯顏驟諫,靈公懼,派I霓殺趙盾。卻見趙盾凌晨“盛服將朝”,“坐而假寐”。I霓被趙盾忠公親國的精神所感動,不忍殺死趙盾,又不愿棄君之命,遂觸槐而死。成為春秋時期士大夫階層忠于國事的一段佳話。


    這年九月,靈公同趙盾炊酒,伏甲士于官庭四周,欲殺趙盾。由于右提彌明以死相救,趙盾逃出晉都。隨后,趙穿殺靈公于桃園。宣子未出晉境而歸,擁立公子黑臀為君,是為成公。關于靈公與趙盾間沖突的原因,今人看法不盡一致.有學者認為,這是趙氏專權,而“靈公長,思收政權”所致,并進而得出結論,靈公被殺,明是趙盾與趙穿的“預定陰謀”。這種看法未免失之偏頗。趙氏專權是不可否認的歷史事實,但靈公之“侈”,典籍也有確鑿的記載,趙盾力諫失君之道的靈公,招來殺身之禍也在情理之中。靈公被殺時,趙盾逃奔在外,豈能預謀弒君?至于太史董狐所書:“趙盾弒其君。”明是對趙盾的不公。連孔子也為趙盾惋惜,“趙宣子,古之良大夫也,為法受惡,惜也,越競乃免。”晉景公三年(前597年),司寇屠岸賈欲誅趙氏家族,曾說:“盾雖不知,猶為賊首。”可見,趙盾確實不知道弒君一事。


    自“驪姬之亂”后,晉無公族。成公繼位,以“宦卿之適子而為之田,以為公族”,趙盾又使異姓大夫代為公族,晉公室之弱,自此方始。魯宣公八年(前601年),趙盾卒。四年后,趙氏遭“下宮之難”,元氣大傷。但趙盾所開的異姓卿族代晉同姓宗族為公族的先河卻不可遏止。爾后,六卿益強,終于導致韓、趙、魏之家分開,三晉成為孕育法家文化的搖籃。使春秋時期的晉國在社會變革的廣度和深度上遙遙欲先于其它國家,趙盾的一生基本上還是應該予以肯定的。


網載 2013-09-10 21:25:03

[新一篇] 趙毋恤 戰國七雄之一趙國的創始人

[舊一篇] 趙衰 早年即有賢士的名聲
回頂部
寫評論
相關閱讀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