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與港臺地區的經濟互動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在亞太經濟的整體發展中,包括中國大陸、香港(包括澳門)、臺灣在內的整個中國經濟,從70年代末開始,由相互隔離的獨立發展狀況迅速向一體化方向發展,出現了中國大陸與港、臺地區經濟互聯互動的格局。中國大陸借助于香港和臺灣所擁有的資金、技術、市場、管理和人才,極大地彌補了中國大陸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的不足;同時,香港和臺灣也借助于中國大陸的生產要素成本低和市場容量潛力極大的優勢,成功地進行生產過程轉移,提升了港、臺的產業結構。而且這種轉移和提升可以持續很長的時間,并對整個亞太地區的產業結構調整產生深刻的積極影響。
      一、中國大陸與香港互為對方最大的貿易伙伴和最大的外資來源
  中國大陸與香港的關系,特別是經貿關系,可以說是唇齒相依、息息相關。雙方互為對方最大的貿易伙伴和最大的外資來源。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貿易方向統計》1993年年報的資料:香港與大陸之間的貿易額從1980 年的49.23億美元增加到1993年的579.75億,13年間增長10.78倍,平均年遞增20.9%。 香港政府統計處的《香港統計月刊》1992年第2期提供了更為具體的數據:1988 年香港對大陸的進出口以及轉口貿易額占其進出口和轉口貿易總額的32.8%,居第一位;其中從大陸的進口額占其總進口額的31.2%,列榜首;對大陸的出口額占其出口額的17.5%,僅次于美國而居第二位;對大陸的轉口額占其轉口總額的47.8%,也獨占鰲頭。到1993年上述的比例相應提高為44.3%、37.5%、28.4%和57.6%。截止1996年11月底,香港與大陸間的有形貿易總額就達9591.46億港元。大陸是港貨出口的第二大市場,占其出口總額的27. 4%,亦是香港轉口貨物的最大市場,經香港轉口的貨物,約有34.5%是轉往大陸。同樣,大陸對外貿易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賴香港。據《貿易方向統計》的資料計算,1980年大陸對香港的貿易額占其外貿總額的13.1%,1992年上升到34.65%,超過了1/3。 香港作為大陸對外貿易的轉口基地,將大陸每年對港出口的95%轉口它地,并日益成為中國引進國外先進技術以及商業知識的轉口港。
  事實上,已有許多學者認為,中國大陸與香港兩地的貿易之所以能夠迅速成長起來,在很大程度上應該歸因于中國大陸的改革開放政策,使得香港的出口制造業的生產基地能夠順利逐步地遷入中國內地,尤其集中于“出口加工”為主的制造業。中國大陸的改革開放為香港解決了發展經濟所需的土地和勞動力資源兩大世界性難題,增強了香港在國際經濟競爭中的實力,僅就勞動力一項,就可使香港產品成本大大降低。據估算,港商在大陸的廠家雇傭大陸工人超過500萬, 而支出的工資僅為香港本地同類工資的10%。按此推論,僅此一項,一年中,香港廠商即可從中降低成本3240億港元。在此巨大誘惑力作用下,大量港資投資中國大陸。
  1979年以來,香港一直是外商向中國大陸投資的先導和主力。據外經貿部統計,從1979年至 1994年, 港商回大陸投資設立的企業已達13.9萬多家,實際投入金額高達600億美元, 約占全球外商直接投資項目和實際投資額的60%以上。迄今香港制造業已有4/5將勞動密集型的生產轉移到大陸,在大陸雇傭的工人要比香港多出五六倍,有5 萬多香港技術人員進入大陸工作。香港制造業的大量內遷,一方面,有利于香港制造業逐步向資本和技術密集型方向轉型;另一方面,由于香港已把80%以上的制造業內遷,制造業在其本地生產總值中所占的比重逐步下降,而第三產業在整體經濟中的比重則相應上升,以服務業為主導的香港經濟結構體系逐漸形成。香港已成為全球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高度發展的服務型經濟中心,其中圍繞制造業外移所形成的轉口貿易又成為香港服務業經濟的核心。從發展趨勢看,香港工業發展將轉向技術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使港制產品向多元化及高檔化方向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和低技術的加工制造業仍會向大陸轉移,以降低產品成本,提高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對中國大陸而言,香港對內地的投資,彌補了內地生產建設資金的不足,幫助引進了一些先進技術和科學管理經驗,增加國家稅收和勞動就業機會,促進內地特別是東南沿海地區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國民經濟的發展。
  在香港資本大量投資中國大陸的同時,大陸在香港的投資90年代亦繼續迅速增加。截至1996年底,大陸在香港的企業約為1818家,在港直接投資累計已逾250億美元,中資僅次于英資, 成為香港第二大外來資本。中銀、華潤、招商局、中旅、中信、光大、中遠等七大集團,在香港的經濟活動令人矚目。近年來,一些國有企業在香港的陸續上市,成為中資企業的新組成部分,對香港股市的發展起著積極的作用。與此同時,在港中資也已提出“一個中心,兩個扇面”的經營思想,即立足香港,把觸角伸向內地和海外,充分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開拓國內外兩個市場,向集團化、國際化的現代企業發展。
  中國大陸的內地因素不僅直接推動著香港對外貿易的發展,而且還以香港直接依存的腹地作用,吸引各國商賈赴港投資。外商看好香港,是因為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和由12億人口組成的廣闊市場,對其有著巨大的吸引力。香港作為聯系中國與世界的橋梁,被外商視為走向中國大市場的跳板,“立足香港,進軍大陸”已成為許多跨國企業的經營方針。據統計,外商在香港直接投資已超過600億美元,有76 個國家和地區的4317家公司在香港登記注冊,有1850個跨國企業在港設立分公司或辦事處,其中有700多家跨國公司的地區總部設在香港。全世界100家最大銀行,已有85家在香港設立分行或辦事處。外商在港投資,加強了香港與世界各國的貿易聯系,帶動了香港的制造業和服務業及對外貿易的發展。
  隨著“九七”香港回歸,香港與中國大陸內地市場的聯接將更加緊密,其作為國際金融和貿易中心的服務功能將進一步提升。對于中國大陸內地市場來說,高度自由化的香港是對中國貿易和投資開放度不足的有力補充。無論中國進入WTO(世貿組織)與否, 在可預見的時間內(10年)其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仍將落后于大部分亞太地區經濟體。這就為香港繼續作為中國大陸內地市場和亞太地區其他經濟體之間的通道和轉口樞紐提供了最重要的條件。“九七”以后香港對內地的投資將從勞動密集型的中小企業轉向技術—資金密集型的大中型企業,并且可能兼并或收購一部分具有技術優勢的內地企業,這樣將能夠較快地改變香港制造業競爭力下降的趨勢。而內地一部分具有高技術優勢的企業在走向世界其他地區之前,將首先投資于香港,利用香港的樞紐地位、商業網絡和廣泛的科技信息優勢來開拓國際市場。中國大陸海外投資高潮的序幕將首先在香港揭開。香港的服務業優勢和內地的制造業實力可以在更高的起點上結合起來,這也是大部分東亞國家所沒有的互補優勢,理應成為“九七”以后香港經濟結構優化的主要方向。
  正是因為有了中國的因素,“九七”后的香港,不僅是中國走向世界,世界進入中國的中介和橋梁,而且將在充當這種中介和橋梁的過程中,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其在亞太經貿關系中的獨特地位和作用,成為亞太地區經貿發展的橋頭堡和排頭兵。
      二、海峽兩岸已開始形成互補型的產業協作體系
  90年代以來,海峽兩岸的經貿交流逐步公開化,形成了兩岸貿易和資金并舉的局面。1993年兩岸的貿易額與1987年相比已增長了3倍, 約達60億美元。1994年底臺灣和祖國大陸的貿易額已占當年大陸對外貿易總額的13.4%,臺灣和祖國大陸互為第四大貿易伙伴。1995年兩岸貿易發展迅速,兩岸貿易總額為178.8億美元,比上一年增長9.5%。到1996年12月為止,累計兩岸貿易總額為965.7億美元, 其中祖國大陸自臺灣進口總額為817.9億美元,對臺灣的出口總額為147.8億美元。臺灣對大陸的貿易順差為670.1億美元。 大陸已取代美國成為臺灣貿易順差的主要來源地。隨著近年來祖國大陸經濟持續穩定高速的增長,臺商對大陸的投資熱有增無減。據外經貿部的一份報告顯示,1995年臺商在大陸投資達4778項,協議金額為57.77億美元,實際投入金額為30.04億美元。1996年1月到12月投資項目為3184個,協議金額為51.4億美元, 實際投入金額為34.75億美元。到1996年12月為止,累計投資項目為35000個,協議金額353.22億美元,實際投入資金150.6億美元。 目前臺商在大陸投資已超過美商和日商,僅次于港商。臺灣百大企業已有1/3在大陸投資興業。從發展趨勢看,臺灣大企業將可能成為臺商投資大陸的主導力量,并會帶動島內相關產業來大陸投資,進一步促進兩岸經貿的發展。貿易結構和項目投資都已由原來的初級原料與工業產品的交易逐步轉為工業生產的分工與交易,兩岸之間已開始形成互補型的產業協作體系。
  迄今為止,臺商到祖國大陸的投資主要涉及勞動密集型、環境利用型、土地開發型、市場占領型、技術合作型和天然資源開發型等6 種類型,這些投資類型反映了兩岸各自的比較優勢。近年來,臺灣土地、勞工、環保等成本高漲,勞動密集型產業及低附加值產業優勢逐步消失。隨著近年世界經濟區域化和集團化加速發展,國際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祖國大陸豐富的資源和原材料、領先的基礎科技、富余的勞動力、低廉的地價和潛在的市場正是臺灣經濟發展所欠缺的;而臺灣所擁有的充足資金、較先進的技術、經營管理能力和從事國際運作的經驗是祖國大陸企業所需要的。生產要素優勢的互補是兩岸產業合作的基礎,而兩岸產業結構、制造業結構及某些產業發展速度上的差距,也為兩岸產業的進一步合作創造了機會,有利于兩岸貿易從部門間貿易發展到部門內貿易,有利于兩岸由垂直型分工發展到水平型分工。祖國大陸中、西部的開發,能源、交通等基礎設施、服務領域的進一步對外開放,更將為臺灣的產業轉移,資金、技術的運用開辟廣闊的前景。
  海峽兩岸產業合作與經濟整合對臺灣的總體經濟整合具有重大的影響。臺灣“經建會”經濟研究處處長蕭峰雄撰文指出:“臺海兩岸間的經貿活動,由初期單純的貿易行為,衍生為投資與貿易結合互動的經濟活動,兩岸彼此的經貿依存關系日益增強,并進而影響雙方產業結構的變動。因此如何規劃兩岸經貿事務,建構兩岸產業分工體系,以發揮兩岸互利互惠之最大利益,應是當前刻不容緩的課題”。近年來臺灣提出了“建設臺灣成為亞太營運中心”的計劃。單從經濟方面考察,不能不說此一計劃確是一個富有創造性的構想。事實上,未來臺灣經濟可能也必定要沿著此類的方向發展,然而在此一發展中,臺灣經濟以大陸為腹地仍是一個不可回避的前提。從臺灣希望建成制造、海運、空運、金融、通信及傳播活動六大中心來看,臺灣不與祖國大陸“三通”,其海運、空運中心就不可能建成,通信及傳播中心缺少經濟腹地也不可能成功。因此臺灣目前先致力于發展制造和金融中心。臺灣在發展制造中心上有一定優勢,但在金融方面,與新加坡、香港地區差距很大,短期內不易改變。從目前狀況看,臺灣只可能建成六大中心中的制造中心。如果兩岸關系惡化,臺灣的經濟腹地只能變為東南亞,臺灣就要與世界競爭力排名第一的新加坡競爭,其亞太營運中心的設想就會成為泡影。反之如果兩岸關系進一步緩和,實現“三通”,那么祖國大陸就為臺灣在經濟腹地上提供了保證,而且也大大改善了交通運輸條件,為臺灣建成多功能的亞太營運中心創造可能。
  從兩岸暨港、澳地區關系看,臺灣擁有大量外匯儲備,企業擁有對外運作經驗和經營管理能力,在高科技產業方面有一定基礎;香港擁有金融服務優勢、營銷優勢、航運優勢,祖國大陸則擁有廣闊的市場、大量優秀科技人才、廉價勞動力和豐富的原材料。如果臺灣致力于發展制造中心,兩岸暨港、澳地區就會優勢互補;如臺灣致力于發展金融中心、轉運中心,就會與香港和上海形成競爭關系。但從目前看,臺灣在貿易、金融方面不如香港,在轉運方面不如香港甚至不如上海,如祖國大陸不與臺灣合作,其在金融中心、轉運中心方面也難有作為;相反,如兩岸暨港、澳地區相互揚長避短,則互補性能相得益彰。
  由此可見,海峽兩岸經濟已是合則兩利,分則兩傷。兩岸政治分歧非短期間所能解決,倘若因此而阻礙兩岸經濟的發展,實非兩岸人民所愿。1995年年中兩岸關系惡化以來,臺灣當局一再表示要大幅緊縮兩岸經貿,調整各種原來計劃開放的規劃。李登輝在1996年8 月有關“亞太營運中心非西進大陸依據”的談話,更讓原本開放的大陸政策緊急剎車,臺灣當局有意整合經貿資源以進行長期的政治對抗的行徑,令臺灣工商各界及民眾感到普遍的不滿和憂慮。有識之士一再疾呼:大陸改革是中國的希望,兩岸交流,臺灣才有前途。應當看到,大陸與港臺地區的經濟互動,是市場經濟下追求利潤與擴大市場的誘因驅動所致,在兩岸共同增進與分享經濟利益的情況下,兩岸的交流不再是互見勝負,而互贏互利。臺灣民進黨籍“立委”王拓認為:“事實上,今天對兩岸關系的思考應當揚棄留守資金盲目投資國內的心態,選擇優勢產業做重點式發展,以調整國內的產業結構及加速產業升級,同時制定明確的投資大陸策略,擴展兩岸產業分工的規模以達成兩岸在經濟利益上的互賴共利。”王拓并非經濟學家,但此意見代表了相當一部分學商界人士的觀點,可說是頗有見地。可喜的是,1997年1~8月份,兩岸貿易金額達120.8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1%,其中祖國大陸對臺灣出口金額為20.2億美元,增長16%;祖國大陸自臺灣進口100.6億美元,增長5.4%。這表明,盡管臺灣當局采取許多不合理的作法,企圖限制兩岸經貿發展,但兩岸經貿的發展勢不可擋。從長遠看,海峽兩岸經濟的互動將會成為21世紀祖國大陸與臺灣關系發展的基礎和橋梁。這種互動既是廠商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的反映,也是資源尋求最優配置的結果,更是社會時代發展的必然,這種互動將成為兩岸經濟互利、互惠、互贏,最終走向整合的開始。
  中國大陸經濟增長和結構性轉變新階段所孕育的巨大的“中國機會”,促進了大陸和港臺地區經濟的分工、市場、投資、技術和經濟周期的更深的咬合和聯動,從而推動整個中國經濟內部化、整體化的增長,而港臺經濟的穩定和繁榮又反過來擴張巨大的“中國機會”。香港回歸后,隨著中國內地市場在貿易、投資自由化和國際化方面的加速進行,中國的三個經濟體——大陸、香港(包括澳門)、臺灣之間將形成一種特殊的經濟聯合體。這種聯合體不同于國家之間的區域集團化,其特點在于它既具有全方位開放即對世界各個市場開放的環境,同時又是由三個經濟體本身的結構優勢和文化認同所推動的。盡管三個經濟體在政治體制和國家統一的目標上仍有不同,但是市場互補所產生的內在動力將大大超過政治因素所產生的阻力。因此,中國大陸、香港和臺灣三個經濟體結合對亞太地區的貿易、投資、金融、制造業等各領域的市場趨勢所產生的影響,將在2000年以后越來越顯示出來。
石油大學學報:社科版東營33~36F52外貿經濟、國際貿易丁又雙19981998作者單位:上海師范大學地域研究所 作者:石油大學學報:社科版東營33~36F52外貿經濟、國際貿易丁又雙19981998

網載 2013-09-10 21:26:54

[新一篇] 中國大陸與港臺地區信息產業發展的比較分析

[舊一篇] 中國大陸與香港地區CPI的內涵與編制方法的比較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