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人的需要與價值追求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需要是人的一切活動的源泉與動力,人的一切活動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某種需要。人的價值追求活動,正是在一定需要的內在驅動之下,以主體需要作為其內在尺度和根據,通過實踐來實現的。弄清人的需要與價值之間的內在必然聯系,對于人們在現代生活中確立價值追求的理想目標——實現真、善、美的有機統一與人的全面自由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 人的需要是人的一切活動的原始動力
  馬克思指出:“人的每一種本質活動和特性,每一種生活本能都會成為一種需要。”(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153頁。)從心理學上講需要是人的一種匱乏而必需的攝取狀態,是人和社會生存與發展的客觀依據和各種積極形式的來源。如果把個體的人作為需要的主體,它則是指維持個體生存、延續種族和參加社會生活的客觀條件在人腦中的反映,以及由此而產生的欲求狀態。在哲學意義上,人的需要則是指主體對物質生活條件和精神生活條件的內在的自覺的指向。
  人的需要與動物的需要存在著本質的區別。其一,動物的需要完全是無意識的或本能的,而人的需要更多更主要的是有意識的,是對有利于自身生存、發展的對象的欲望與追求,是一種自覺的攝取傾向;其二,動物通過本能活動來維持其生態平衡及生命延續的自然生理需要,永遠不會超出與其生命形成直接相關的范圍,其需要對象(在沒有人干預的情況下)永遠指向自然物。人的需要則不同。人雖然也以食充饑,“但是用刀叉吃熟肉來解除的饑餓不同于用手、指甲和牙齒啃生肉來解除的饑餓”(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95頁。)。 人通過自覺的能動性,以積極的、創造地改造自然的生產活動來滿足,并在各種實踐的基礎上不斷豐富和發展。人的需要極大地超越了動物的自然生理需要,具有動物所不具有的廣闊的內容和屬性,有其人的需要的獨特性。
  第一,人的需要具有社會性。“由于他們的需要即他們的本性,以及他們求得滿足的方式,把他們聯系起來(兩性關系、交換、分工),所以他們必然要發生相互關系”(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514頁。)。人是通過勞動來滿足自己的需要的,而進行勞動必須結成一定的社會關系,滿足需要方式的社會性,決定了人的需要的社會性。人的需要是社會地生產出來的需要。
  雖然人的需要以其生理需要為基礎,但卻是由社會結構和社會規定性決定的,需要的對象和手段(表現為生產力)都是社會勞動的產物,而且作為人本身也是在社會中形成和發展的。因此,從根本上講,人的需要本質不是自然性,而是社會規定性。它是社會地生產出來的需要。這些需要首先取決于當時的生產力水平,不同的生產力水平決定了不同時期的人們具有不同的需要。如古代帝王,雖然住則瓊樓玉宇,食則山珍海味,但受生產力水平限制,他們不可能產生現代人才可能有的對彩電、冰箱、音響設備等的需要。就個人需要而言,也是由他在社會中所處的經濟政治地位、所受的文化教育以及社會、家庭等各種因素所決定的。
  第二,人的需要具有無限發展性和豐富性。這種需要的無限發展性和豐富性是與滿足需要的方式和能力相聯系的。除了少數對象(如陽光、空氣等)外,人的需要都是通過人自身的勞動、創造來滿足的。人的需要對象都是人的實踐活動的產物。人在勞動創造中不斷提高認識和改造自然、社會及自身的能力,開拓著認識和實踐的廣度和深度,人的需要對象、滿足需要的工具也隨之不斷擴大和更新。正如馬克思所說:“已經得到滿足的第一個需要本身,滿足需要的活動和已經得到滿足需要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33頁。) “需要—活動—滿足—新的需要”,這是一個不斷反復、永無止境的發展過程。人的需要的不斷發展,必然導致人的需要的日益豐富和全面。人的需要的豐富性表現為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的統一。人以吃、穿、住等直接物質需要為基礎,就是這種自然需要也擺脫了原始形式而不斷豐富。如食物不但滿足了充饑的需要,還有適合各種口味的需要,因而使食品的種類繁多;衣服也不僅僅是遮體御寒的需要,還必須以其款式、色彩等滿足一定的審美需要,故而服式新潮不斷涌現,爭奇斗艷。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精神需要的追求越來越豐富,越來越強烈,具體表現為對真、善、美的追求,包括對文化成果的享用和創造才能的發揮等。
  第三,人的需要具有積極能動性。這種積極能動性就表現于“需要—實踐”的不斷發展過程之中。在這一過程中,人們不斷地創造出自己新的需要以及新的滿足需要的方式。其根源就在于人的需要總是通過人的意識引起的。像饑則食、渴則飲等生理需要,都是通過人的頭腦,“通過頭腦感覺到饑渴引起的,并且是由于同樣通過頭腦感覺到的飽足而停止。”(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228頁。)。人在需要的刺激下,制定出思想上的行動計劃,然后按計劃進行有目的的行動來滿足自己的需要。經過這樣的親身實踐和需要滿足的體驗,人們會在思想上對自己的需要有更加深刻的反映,又會產生新的需要,即創造了新的觀念上的需要對象,進一步推動人們為滿足新的需要而進行實踐。同時,需要既是人的從事實踐活動的起點,又是實踐活動的終極點。人們所進行的實踐都是為了滿足一定需要的實踐,所有的需要只有通過實踐才能得到滿足。馬克思指出:“沒有需要,就沒有生產。”(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冊,29頁。)需要是人們進行生產的動機,是人的動力和目的。人們實踐的結果產生的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通過消費等一系列行為,轉化為需求的實現。需求的滿足又引出新的需求,從而產生新的行為,使人作為勞動者不斷地投身到創造的勞動中去,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開創一個文明社會。需要與實踐相互作用,相輔相成,從而不斷地推動著人類社會向前發展。
  需要是人類一切生命活動的內在動力。人是生命有機體,生命力本身既是需要的一種外在表現,又是需要實現的結果。“生命是蛋白體的存在方式,這個存在方式的本質契機在于和它周圍的外部自然界的不斷的物質交換”(注:恩格斯《自然辯證法》,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284 頁。)。即經過同化作用把攝取的外界物質資料轉化為自身的建構和發展的物質和能量,經過異化作用釋放能量和排泄與自身的建構和發展無關的物質的新陳代謝過程。人在自然發展過程中,為了生命的維持和再生產的需要,必須不斷地從事生產勞動。正如馬克思所說:“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東西。”(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 卷,32頁。)人們最初的生產活動都是為滿足這些需要進行的物質資料的生產。“同時這也是人們僅僅為了能夠生活就必須每日每時都要進行的一種歷史活動。”簡單地說,人類最初的活動都是由生存需要推動的。人類活動的最初目的也是為了滿足人體自然的需要。人作為自然存在物,個體的需要是必須的,也是必然的,沒有需要便沒有生命和人的一切活動。
  需要是人類一切經濟活動的根本動機。人的需要被人意識到并以動機的形式表現出來。在社會主義國家,滿足勞動者的需要則是發展生產的內在動力。為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的需要,就要改變生產結構、生產方式和生產方法,不斷增加產品數量、品種、規格,提高產品質量。這就會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促進新的生產部門的出現和生產技術的改進,最終促進生產力的不斷發展。
  需要是人類發展,完善超越自身的動因。人是有思想、有激情的理性存在物,追求豐富多彩、文明高雅的精神生活是其本質所在。人的需要總是隨著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發展需要的層次發展的。生存需要是人求得自身生命存在的欲望和要求,包括維持主體生命存在和活動的衣食住行等生理和生活的需要以及為了保證生命安全的安全需要,為了繁衍后代的兩性關系的需要,為了良好環境的社會交往需要等等。“人的需要中最基本的、最強烈、最明顯的一種,就是對生存的需求”(注:戈布爾(美)《第三思潮:馬斯洛心理學》,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年版,40頁。)。因而,它是人的活動的最基本的、最強大的動力。生存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滿足后,就會產生享受需要,即不斷改善自己的生存條件,以使自己能夠過得較為舒適愉快的欲望和要求。享受需要是一種提高生活質量,即人對舒適的物質生活和愉悅的精神生活的需要。在物質和精神財富相對豐富的條件下,人們要求吃得好,穿得美,住得舒適,同時還追求精神上的充實,如需要天倫之樂,參加娛樂活動,渴望得到相互間的理解、友愛,追求真理等等。享受需要追求人的勞動與享樂的統一,表明人們更會生活,更能意識到世界的美。正是這種生存需要相對滿足基礎上產生的享受需要,推動著人類的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的發展。而發展需要則是高層次的,它是人企求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能,實現自我價值的欲望和追求。它包括個體主體的全面發展,即智力和體力達到自我人格的完善,還包括為社會和全人類的事業進行創造性的勞動,盡自己的義務,甚至奉獻自己的一切。表現為參加體育活動、求知活動和加強品德修養,發揮創造潛能和實現人的價值的需要,是人的內在本質力量的必然表現。馬克思和恩格斯把人的需要分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發展需要,是從人類需要的系統發生以及把人作為一個社會的動態整體系統來看待的,是從主體人的發展過程和主體人的需要的發展過程來考察的,為我們更深入研究需要在人的發展中的作用提供了基礎性理論。
      二 人的需要是價值追求的內在尺度
  在人的需要問題上,當我們進一步注入歷史唯物主義精神時,就會發現人的需要有合理與不合理的區別。所謂合理的需要是指能滿足并促進人和人類社會生存、發展和完善的需要,而那些對人和人類社會起阻礙和破壞作用的需要則是不合理的。這樣,就必須要提出一個關于價值的問題。
  什么是價值?價值是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關系范疇,它體現的是人的活動中的主客體統一狀態。哲學上講的價值指的是以主體的內在尺度為特征的主客體關系。在這一關系中,客體是否按照主體的尺度滿足主體需要,是否對主體的生存、發展和完善具有肯定的作用,這種作用和關系的表現就是價值。從這種意義上講:價值就是客體對主體需要的肯定或否定關系,是客體屬性價值化過程及其結果。因此,價值的本質在于主體性和客體性的統一,主體需要和客體屬性的統一。從客體方面來看,客體的屬性、功能是價值的物質承担者,是主體和客體之間形成價值關系的客觀基礎。沒有客體的存在也就沒有價值、價值關系產生存在的被動性條件。價值的質的種類和量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取決于價值客體的內容。但客體及其屬性本身并不就是價值,因為離開主體和主體特定的需求及其因素,即沒有和人的需要構成對象性關系而自在存在的事物和屬性,只是潛在的尚未價值化的東西,這種自在的存在物便無所謂價值,我們也無法確定它有何價值。從主體方面來看,主體和主體的需求活動是價值生成的主動性前提或驅動力,沒有主體和主體的需求活動就不可能有任何價值、價值關系的產生和存在。但主體的需要本身也不就是價值,主體需要固然是引起追求這種需要的主體欲望的根源,但它的滿足卻不能停留在主體本身,而只能超出主體,由主體之外的客體來提供。價值的產生是主體需要對象化的結果。從主體與客體二者統一的角度來看,由于主體與客體作為矛盾的兩個方面總是不可分離的,因而價值的本質既不僅僅是由主體和主體的需要決定的,也不僅僅是由客體和客體的屬性決定的,而是由主體需要和客體屬性二者的統一所決定的。在二者的統一中、主導的方面是主體需要。因為從矛盾關系的兩個方面來看,主體需要是主動的,客體屬性是被動的,主體不僅可以在意識在觀念上要求客體屬性與主體需要相適合相一致,而且在自己的需求活動中實際地使客體屬性與主體需要達到一致。因此,主體需要是主體和客體關系中的重點、出發點和落腳點。
  作為主體需要與客體屬性相統一的價值,是通過價值活動來創造并實現的。所謂價值活動,就是人作為主體為滿足自身需要所采取的利用體力、智力而進行的使客體價值化的活動,也即是指在實現和創造價值過程中的主體的各種活動。價值活動是溝通主體需要和客體屬性相互聯系的中介。在價值關系中,只有通過價值活動,才能把主體的需要和客體的屬性直接聯系起來,促使價值主體和價值客體進行物質、能量和信息的交換,從而達到二者的有機統一,實現主體的價值需求。價值活動包括價值認識活動和價值實踐活動,其中價值實踐活動是價值和價值關系形成的基本途徑。“人為了自己的需要,通過實踐和外部自然界發生關系;他借助自然界來滿足自己的需要,征服自然界,同時起著中間人的作用”(注:《列寧全集》第38卷,348頁。)。因此, 價值實踐活動在價值生成中起著巨大的作用。第一,實踐活動促使價值關系的形成。主體的需求和客體的屬性是無限多樣的,并不能一下子都進入現實的價值關系之中。什么樣的客體和客體的哪些屬性能進入價值關系而成為價值客體?主體的哪些需求能進入價值關系而成為價值需求?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主體的實踐能力和實踐活動。只有在實踐活動中,才能選擇那些是有現實可能性的能滿足主體特定需要的客體屬性,并使它們發生直接的現實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聯系,把主體需求和客體屬性融為一體,形成現實的價值關系。第二,實踐活動導致價值的生成。現實價值關系的確立,既表明主體已有明確的價值目標,也表明主體的需求并未完全實現。這就必然驅使主體去變革客體、占有客體、變客體的潛在價值為現實價值,從而實現價值目標的追求。因此,離開了價值實踐活動,客體就不可能自動地轉化為價值。價值實踐活動既是主體的客體化、主體需要的對象化和現實化的過程,又是客體主體化和客體屬性價值化的過程。價值正是在這個雙向運動過程中生成的。第三,實踐活動創造價值。在實踐活動中,人們不僅創造了價值的要素,而且創造了價值的形式與結果。人們不但通過改造客體,使其形態、結構或功能發生變化以滿足主體多方面、多層次的復雜需要,從而創造客體的價值,而且通過改造主體,即通過改善人的需要、知識、能力以及生理和社會素質諸多方面而創造客體價值來滿足他人或社會的需要,從而使活動主體自身也由此獲得價值。人的實踐活動既創造了客體物的價值,又創造了主體人的價值,因而人的實踐活動本身也是有價值的,是有創造價值的價值。正是通過實踐,在活動價值的基礎上,人的價值和物的價值聯系在一起,三者構成完整的價值系統。
  總之,價值是在滿足人的需要的價值活動過程中生成、發展、創造和實現的。但由于價值活動是聯系價值客體和價值主體的中介,因而價值活動自身要受到兩個方面的制約:一是客體的規律,二是主體的需要。客體規律和主體需要是人類價值活動的兩種尺度。人類正是遵循客體的規律和主體的需要這樣兩種尺度去創造和追求價值的。馬克思曾經指出:“動物只是按照它所屬的那個種的尺度和需要來建造,而人卻懂得怎樣處處都把內在的尺度運用到對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規律來建造。”(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97頁。)在這里,馬克思十分明確地提出了人的活動與動物活動在尺度方面的不同。動物的活動只有一個它所屬的物種的尺度,即自然本能活動的尺度。而人的活動都不受自身物種的限制,它能夠“按照任何一個種的尺度”進行生產,不論何種事物,人只要掌握了它的本質特征和內在規律,就能夠把它生產出來。不僅如此,人的活動還有一個“內在的尺度”,即需要的尺度,是按照自己的需要進行的。人的“內在尺度”包括“美的尺度”,即人的生產“也按照美的規律來建造”。按照物的“種的尺度”活動,是指活動的合規律性,在于求真;按照人的“內在尺度”活動,主要是指活動的合需要的目的性,在于向善;而按照“美的規律”活動,則是指活動的合規律性與合需要的目的性的統一,在于愛美。求真、向善與愛美,既是價值創造與追求必須遵循的根本尺度,也是價值創造與追求的理想目標。
  當然,在現實中要達到價值追求的理想境界,是一個艱難曲折的過程。由于人們生存的空間不同,受制約的社會關系不同,加之對外開放,西方的價值觀念及生活方式、文化思潮等的影響,國內改革中政治、文化、社會結構等方面的變化影響以及個人思想素質等等不同,在價值追求與選擇中存在很大差異。從本質上看,存在積極與消極、先進與落后兩種類型和兩種性質的價值觀念。前者,比如義兼顧、開拓進取、德才并重、注重能力、奉獻與獲取統一、集體與個人兼顧的價值觀是在真、善、美的軌跡上奮爭。后者,比如唯利是圖、金錢至上、享樂至上、個人至上的價值觀念等,則是一種負價值效應追求,它表現為我國經濟、政治、文化領域中的腐敗現象、假冒偽劣商品泛濫、權錢交易、封建迷信、吸毒販毒、賣淫嫖娼等等現象。這些現象既污染社會,又腐蝕著人們的靈魂。因此,在價值追求問題上,必須注意給予正確的評價和引導。
  首先,從總體上講,在各種價值取向中占主導地位的是以功利、效率、公正、平等、競爭、合作等觀念為主要內容的價值取向。因為這種價值取向不僅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而且能夠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完善;不僅能夠為社會轉型期中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的建設注入巨大而持久的活力,而且將在推動社會發展的同時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個體道德的自我完善。反之,拜金主義、利己主義等消極價值取向,則因其與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和馬列主義意識形態以及我國歷史和國情相背離,不可能占主導地位。
  其次,堅持正確的價值導向。任何一個民族、國家都需要有一個統一的價值觀念,凝聚起全民族的共同理想、信念、精神力量,才不致于造成思想混亂。我們要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需要全體人民的齊心協力,團結奮斗,就更需要有正確有效的價值觀導向,相對地統一系統的價值觀。所謂正確價值觀,就是要適應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及改革開放的新的價值觀念,符合于社會主義本質要求和某些合理的傳統價值觀念。在我國現階段,應當承認,集體主義價值觀仍然是價值導向的主要內容之一。因為集體主義既是中國傳統特色也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它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兩者在本質上和目標上是一致的。
  當然,集體主義也是一個歷史范疇,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它賴以產生的社會歷史背景不同,人們對集體主義的認識與心理接受也不同。社會主義的集體主義價值觀,具有新時期的內涵。其一,集體主義的“集體”應該是“真實的集體”而不是“虛假的集體”,真實的集體應使每個人在其中得到全面而自由的發展。其二,社會主義階段上的集體主義不排斥個人的正當合理的利益,并主張要從長遠、根本和總體上滿足大多數的個人利益。其三,在集體和個人的利益相沖突時,要求首先滿足和服從集體利益,以集體利益為根本。其四,在實踐上,集體主義表現為多樣的層次性,至少三個層次:不損公,不害人;公私兼顧,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大公無私。因此,全民族都接受并遵循集體主義的價值觀念,走向真、善、美的價值境界就不是一句空話了。
      三 價值追求的理想境界是真、善、美的有機統一
  什么是真、善、美?所謂“真”,一般指的是認知、知識、思想內容的真理性,即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是主體認識客體的一種理想。真的本質在于合規律性,也就是主觀符合客觀,主體和客體在觀念上達到統一。所謂“善”,一般指的是在社會實踐中,人們的行為及其結果符合人的目的和意愿,滿足了人的需要。它是人們“對外部現實性的要求”,也即是以主體的“內在固有尺度”來改造客體,使客體滿足主體的需要,帶來現實的利益。在這個意義上,善的本質在于合目的性,是主體改造客體的一種理想。它說明了客體已經達到或實現了主體的目的和要求,通過實踐,在現實的形態上達到了主體和客體的統一。所謂“美”,就是人們運用客觀規律,在改造客觀世界的活動中,使自己的能動創造作用得以實現,成為現實的對象化的成果。這就是說,在社會實踐中,人們創造出與自己目的相一致的、凝結著人的智慧、才能和力量的,引起主體愉悅感的感性具體形式,并因此喚起人的美感。美,作為一種客觀的對象,既是客觀世界本質和規律的具體表現,又是人的有目的能動創造的結果。美,作為人的一種主觀的體驗和感受,是客觀對象滿足了主體的審美需要,使主體感受到自由創造的喜悅,得到強烈的精神心理上的滿足。因此,美的本質在于既合規律又合目的,即在真與善的基礎上,在審美活動中達到主客體的高度統一,標志著主體在主客體關系中的一種自由的境界。
  真、善、美從三個不同的方面代表了主體的思想,表現了主體的心理需要。人的心理主要由知、情、意所組成,因而人的心理活動就主要是認知活動、情感活動和意志活動,人的心理層面的內驅力也主要是認知力、情感力和意志力。人的這三種心理因素、活動和內驅力便相應產生三種心理需要,即認識需要、情感需要和意志需要。認識需要驅使人們追求真,能夠滿足認識需要的便表現為真;情感需要驅使人們追求美,能夠滿足情感需要的便表現為美;意志需要驅使人們追求善,能夠滿足意志需要的便表現為善。因此,人的知、情、意的心理需要,在其內容上也就是對真、善、美的需要。滿足這種需要的活動,也就是追求真、善、美的活動,滿足這種需要的客體,也就是具有真、善、美等價值的客體。對真的需要是認識世界和認識人自己的需要,包括對科學、文化以及對哲學的需要。熱愛真理、探索和追求真理、為真理而獻身的精神,是人類特有的精神。對善的需要是人在同他人的聯系以及同自然的聯系、同自身的聯系中,理解和被理解、尊重與被尊重、愛與被愛的需要。向善的努力本質上是人在人與他人、人與自然和人與自身的關系中追求自由的努力。它的滿足是人與周圍環境協調發展的前提。對美的需要是人的自我解放的需要。美感的形成,美的獲得才真正開始使人的活動相對擺脫某種實際需要和超越某種功利目的,使人不斷獲得解放,走向理想的人生境界。所以,對于真正具備了主體能力的人來說,對真、善、美的需要是最根本的需要,對真、善、美的追求是人的最根本的價值追求。
  真、善、美作為人的活動的三種理想和主客體統一的三種狀態,本身就是三種不同的價值表現形式,是價值系統中人類價值的具體表現和確證。它們三者的彼此滲透、相互作用和相互補充,構成了人類價值的現實性和理想性。人類價值追求在一定層次上就是追求真、善、美。因為價值的本質特征決定了價值追求不能主觀任意地實施,而要立足“真”,按照“真”的方向合乎規律地探索、求證;又要根據“善”的要求來自我調節和約束;同時還要接受和追求“美”的力量和影響,也就是說,價值追求能夠而且必須按照真、善、美的尺度進行,進而達到三者的統一。只有這樣,才能實現主體和客體在觀念形態與實在形態、主體自身素質與對象化了的本質力量的積極統一,達到至真、至善、至美和諧一致的價值追求的理想境界。當然,價值追求的這種理想境界不是一下子就可以達到的。因為真、善、美的統一是一個相對的不斷接近的動態過程,是一個不斷產生和解決主體與客體、認識與實踐等多方面矛盾的過程。因此,當人們實現了特定的真、善、美的價值目標,達到一定的境界后,又會提出新的真、善、美的價值目標,由此往復,以至無窮。人們只有不斷地探索、努力地追求,才能實現真、善、美統一的更高的理想境界。
  價值追求的理想境界雖然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但人類每向它靠近一步,它就會在相應的程度上推動著人類的進步,促進著人的全面自由的發展。這是因為:價值中的“真”,既是一種知識境界,也是一種道德修養境界,它體現著人與人的和諧統一。人對“真”的價值追求,是為了理解客體、把握客體,實現人對客體的主體性,因而追求“真”是極有意義的人生活動。“真”可以轉化為無窮的實用財富和功利價值,造福于人類和推動社會的文明進步,幫助人類改善自己的實際處境,凈化人們的心靈和完善人的德性,從而使人們從必然王國升華到自由王國,并確證人的本質力量,體現人的創造智慧、才能和生命,促進人的全面自由發展。價值中的“善”,可以維系行為主體之間的同構共識,調整行為主體之間的合作關系,保持社會生活安定有序。也可使行為主體按照一定的社會規范行事,以保證人的活動目的、方式、過程及其結果的合正當性和合社會性,從而保證實踐創造活動的合理性質。“善”還有強化行為主體的社會責任感、義務感和使命感,堅定他們揚善抑惡的進取意志和內心信念,提高他們的理想境界,塑造他們的理想人格,從而創造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人與自我彼此協調和諧的氛圍,使人全面地實現自己的價值和尊嚴。價值中的“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著一個社會的文明發展程度,集中地標志著一個社會的進步水平,表現著一個社會認識和改造世界的力量。對“美”的追求和選擇,有利于全面強化人的本質力量,促使智慧的開發,激發自由探索精神和帶來無窮的創造力量;可以豐富人們的生活,美化社會環境,提高勞動生產質量,促使勞動者的身心全面發展,陶冶人們的道德情操,升華人們的精神境界,提高社會與人自身的文明程度,塑造更加完善的人的世界。
  在振興經濟,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今天,倡導追求真、善、美有機統一的價值理想目標,對于我們摒棄過去那種以窮為榮、視富不義,安于現狀、不求進取,與世無爭、不冒風險,重義輕利、不求效益,無視科學、貶低知識的舊的價值觀念,確立勤勞致富、敢于冒尖,銳意改革、勇于開拓,義利并重、講究效益,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等新的價值觀念,以進一步促進人的全面自由發展和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等諸方面的進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因此,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積極投身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去,按照真、善、美的尺度,既要勤于實踐,又要勇于改革和創新,不斷豐富和發展人的多方面多層次的需求,不斷追求并實現真、善、美和諧統一的價值理想目標,從而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健康穩步地向前發展。
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科版成都25~32B1哲學原理譚俊杰19981998人的需要是人的一切活動的原始動力,具有社會性、無限發展性和豐富性以及積極能動性。價值是在滿足人的需要的價值活動過程中生成、發展、創造和實現的,人的需要是價值追求的內在尺度。人的需要有合理與不合理的區別。合理的需要能滿足并促進人和人類社會生存、發展和完善。人根據需要的“內在尺度”進行價值追求,其理想境界就是真、善、美的有機統一。人的需要/主體/客體/價值追求作者是四川師范大學政法系進修學者,指導教師吳軍副教授 作者: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科版成都25~32B1哲學原理譚俊杰19981998人的需要是人的一切活動的原始動力,具有社會性、無限發展性和豐富性以及積極能動性。價值是在滿足人的需要的價值活動過程中生成、發展、創造和實現的,人的需要是價值追求的內在尺度。人的需要有合理與不合理的區別。合理的需要能滿足并促進人和人類社會生存、發展和完善。人根據需要的“內在尺度”進行價值追求,其理想境界就是真、善、美的有機統一。人的需要/主體/客體/價值追求

網載 2013-09-10 21:31:32

[新一篇] 論人的自我價值理解應有的主體維度

[舊一篇] 論人類公認的價值理念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