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大國東亞地緣經濟戰略與東亞地區經濟合作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1 地緣政治與地緣經濟
  地緣政治是指國家間、地區間或民族間從地理位置出發的結盟或對立以至戰爭的發生、發展及演變的規律。地緣政治學這個術語最早由瑞典政治學家魯道夫·契倫(Rudolf Kjellen)(1846—1942)提出。契倫提出的地緣政治學的定義是:把國家作為地理的有機體或一個空間的現象來認識的科學。這是地緣政治最早的也是基本的理論觀念。
  19世紀末,地緣政治學家馬漢在他的著作《海權對歷史的影響》中,總結研究了有史以來的海上戰爭及其影響,提出了制海權決定一個國家興衰的思想,直接促成了德、美、日、俄諸海軍的崛起。繼馬漢以后,20世紀初,哈·麥金德(H.J.MACKINDER)(1861—1947 )在一系列論文中,首次提出了關于世界的“地理中樞”的概念,由此形成了他的地緣戰略學的理論。
  在麥金德理論的基礎上,本世紀30年代美國學者斯皮克曼,又提出了地緣戰略學中的“邊緣地帶論”。正是根據這一理論,美國在二戰以后,一直在“心臟地帶”的“邊緣地帶”建立基地和勢力范圍,以控制“心臟地帶”的蘇聯向外擴張,全面隔絕社會主義與世界主要市場的聯系,遏止蘇聯社會主義的經濟發展。所以,從歷史上看,地緣戰略總是與大國的全球戰略緊密聯系在一起。正如西方地緣學家常愛講的話,“由于對地理戰略的無知,給國家的利益造成的損失是難以估算的”。
  冷戰結束以后,地緣政治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地緣政治斗爭逐漸讓位于地緣經濟斗爭。地緣經濟是指國家間、地區間或民族間從地理位置出發的聯合(經濟集團化)、經濟對立乃至遏止、設置壁壘等。世界各國都把發展經濟作為中心任務,決定了各國向開放互惠的方向轉變,在競爭中追求合作與發展,開展國際合作與經貿交流,這就是世界經濟的區域化和集團化。區域集團化的根本目的在于,保護區域內的投資利益和商品市場,抗拒外來強有力經濟集團的侵入。地緣經濟如同地緣政治一樣,對地緣經濟的無知同樣也會給國家利益帶來重大的損失。
      2 美日歐的東亞地緣戰略
  進入70年代,被西方地緣政治學家視作“破碎地帶”的東亞地區,經濟迅速崛起,成為當今世界經濟的熱點地區。特別是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使得東亞地區成為世界潛力最大的市場,再加上南中國海豐富的自然資源和重要的海上通道,勢必使東亞這個地區成為全球地緣政治、經濟斗爭的焦點地區。美、日、歐都先后調整自己的地緣戰略目標,把目光投向了東亞地區。東亞地區雖然發生了嚴重的金融危機,但美、日、歐的總體戰略不會改變。
    2.1 美國的亞太地緣經濟戰略
  經濟安全概念首先是由美國總統克林頓提出的。克林頓把“經濟安全、軍事實力和促進民主”作為對外政策的三大支柱,明確地把經濟安全提高到國家安全的首要地位。其表現之一就是把對亞太地區的經濟戰略作為其亞太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美國亞太經濟戰略的目標就是奪取亞太經濟合作的主導權,維護其在亞太地區的經濟利益,其基本手段是打開亞太貿易市場和增加對該地區的投資。其表現之二就是經濟利益的考慮將成為美國處理和亞太大國關系的日益重要的因素,特別是處理與中日的關系。美國已經認識到,幫助陷入危機的國家盡快走出困境,維持亞洲地區的經濟安全,是本世紀美國對亞洲地區的重要戰略目標。因為亞太地區(特別是東亞)是美國主要的、迅速發展的市場。美國約有54%的世界貿易是與亞太國家進行的,相當于與歐洲貿易的一倍半,相當于拉美國家的兩倍。美國現有250 萬個就業機會依賴對亞太地區的出口。因此,克林頓提出要在亞太地區建立一個“分享力量”、“分享繁榮”的“新太平洋共同體”。
    2.2 日本的“東亞經濟圈”和“雁行模式”
  戰后日本經過20年的經濟高速增長,到60年代末已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經濟大國。進入70年代,美國經濟蕭條,日本經濟增長快于歐美。經濟實力的增強,勢必想要由地區性大國走向世界性的大國,由經濟大國走向政治大國。所以,日本也要與美國抗衡,占領東亞市場,于是從“脫亞入歐”,到“脫歐入美”,最后“重返亞洲”,這是歷史性的大轉變,也符合日本的地緣政治、經濟戰略。
  1988年日本竹下內閣提出了“東亞經濟圈”。其核心內容是以東亞地區作為實施其全球戰略的重要立足點和出發點,憑借其強大的經濟技術實力,以增強對東亞地區的直接投資、技術轉讓,擴大對東亞地區的進出口貿易和發展援助為手段,全方位地參與東亞地區的經濟合作;通過加深與東亞各國的經濟聯系、區域內的雙邊多邊合作關系,以及和區域內各國經濟政策協調,促進東亞地區經濟一體化,鞏固以日本為主導的東亞經濟合作體制,從而達到既保持日本經濟穩定增長,又增強與歐洲統一大市場及北美自由貿易區抗衡能力的目的,最終建立“雁行模式”為基礎的東亞經濟圈。
  “雁行模式”的致命弱點在于其因襲了舊的垂直分工,也就是靜態的垂直分工體系。這是因為日本想控制其他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實現其“環太平洋合作構想”的戰略目標。但這與發展中國家想打破舊的分工,吸收先進的科學技術,實現其產業結構升級的目標相矛盾,必然遭到發展中國家的反對。80年代中期,以日元大幅度升值為背景,伴隨資本的流動和產業的轉移,東亞地區不同層次和地區結構產業調整與產業升級過程在加速,也使“雁行模式”逐步由垂直分工向垂直與水平分工并存的局面擴展。
    2.3 歐洲共同體的“新亞洲戰略”
  面對美、日在東亞地區的競爭,歐洲共同體也不示弱。1994年末,歐洲共同體聯盟理事會制定了“新亞洲戰略”,明確提出了發展與亞洲(主要是東亞)關系的框架。1995年9 月在新加坡舉行了歐洲和東亞經濟首腦會議,來自歐亞700多名政府官員和企業負責人聚會一起, 討論的主題,用挪威首相布倫特蘭的話說,就是歐洲也必須趕上亞洲這趟車。1995年歐盟又提出了對華政策,希望擴大與深化和中國的合作關系。一些歐洲國家也先后調整對亞洲、對中國的政策。這表明歐洲對亞洲特別是東亞地區給予了極大的關注。
  由上述美日等的地緣政治可知,它們都在試圖建立以它們自己為主導的東亞地緣政治經濟格局,進而實現它們的全球戰略。美日的地緣戰略不符合東亞發展中國家的利益,也不符合中國作為發展中大國的利益。中國是亞太地區特別是東亞地區舉足輕重的最大地緣政治經濟板塊,在蘇聯解體以后,其戰略地位更顯突出。麥金德提出的“地理中樞”及斯皮克曼提出的“邊緣地帶論”在此可以得到很好的應用。中國是東亞地區乃至亞太地區的“地理中樞”,而南中國海區、朝鮮半島、臺灣、東南亞等為其邊緣地帶,這些地帶的經濟、政治、領土、主權、宗教等問題都可以引發區域矛盾,并激化到國際爭端,影響到中國自身的主權、安全及戰略地位。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今后中國面臨的地緣政治經濟的形勢仍然很嚴峻。面對大國的地緣政治經濟戰略,中國的唯一正確選擇就是,加強與周邊地區的經濟合作,特別是與東亞發展中國家的地區經濟合作,以此來制衡美日等大國的地緣經濟戰略。東亞經濟必須逐漸擺脫在美國倡導的貿易秩序下的以美國市場為軸心的單純的出口導向型經濟,即單純的雁行模式。東亞各國必須加強東亞區域一體化,相互開放市場,盡早形成統一的東亞大市場。東亞國家應加強與中國的合作,從而更好地加強與美日等的經濟技術的合作,建立新型東亞區域分工體系。
      3 東亞地區的經濟合作
  東亞地區經濟合作具有多層次、多形式的特點。就合作的范圍來講,有涉及整個亞太地區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還有次區域和小區域的合作。次區域有東盟自由貿易區、東北亞地區的合作,小區域的有東盟國家間的各種“增長三角”等。就合作的形式來講,有集團式的緊密型合作,也有論壇式的松散型的合作。前者如東盟自由貿易區,后者如亞太經合組織。東亞地區之間的經濟合作的多層次、多形式的特點符合東亞地區的實際。東亞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差異性較大,意識形態非常復雜,客觀上要求經濟合作只能分階段來進行。當前,最重要的是發展次區域的合作,特別是東北亞地區的經濟合作,以及南中華經濟區與東盟自由貿易區之間的經濟合作,最終促成東亞經濟合作組織的建立。
    3.1 東北亞經濟圈
  包括中國(重點區域是東北、華北、華東)、日本、韓國、朝鮮、蒙古、俄羅斯(重點是亞洲地區),該范圍的人口約8億, 國民生產總值5—6萬億美元(中國、俄羅斯按重點區域計),到2010年這個區域國民生產總值為15萬億美元,可能占全球的1/5。
  東北亞地區各國之間在社會和經濟制度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所以,經濟合作只能分階段來進行。首先應該加強環日本海的經濟合作,即實現中、日、韓之間的經濟合作與聯合;然后把其它三個國家吸引過來,最終實現東北亞合作體的設想。在實現中、日、韓之間的合作過程中可以貿易、技術和投資合作為先導,逐步實現關稅及金融領域的合作發展。
  中日之間的經貿關系發展很快。1994年,中日雙邊貿易和日本對華投資創歷史最高記錄。1995年,中日貿易額已超過570億美元, 中國成為日本第二大貿易伙伴。1994年日本對華投資協議額為44.4億美元,實際投入額20.7億美元。日本對華投資大部分集中在長江以北的沿海地區,僅環渤海、黃海地區就占50%以上。
  中韓兩國經貿關系發展很快,據統計,1990—1994年的5年, 雙邊貿易額年平均遞增56.8%。1994年雙邊貿易額達117.2億美元。 韓國已成為中國第五大貿易伙伴。韓國的對華投資發展很快,截止1995年上半年,中國共批準韓國企業來華投資5726項,協議金額達51.22億美元,實際使用16.72億美元,中國已成為韓國近年來第一大投資國, 韓國對華的投資大部分集中在山東、遼寧、天津等地區。
  東北亞地區的經濟合作較之亞太其他地區的合作具有良好的客觀基礎和更為深遠的意義,不僅具有重要的經濟意義,而且具有重要的政治意義,它可以消除朝鮮半島緊張因素,改善東北亞各國的關系。東北亞地區的經濟合作要想取得進一步的發展,必須采取經濟和技術合作并重,水平與垂直分工并存的發展模式,只有這樣,才能既促進經濟技術低層次國家的發展,又能促進技術高層次國家的提高。這是一種相互依存、共同發展的模式。
    3.2 南中華經濟區
  該經濟區由中國大陸(主要承担區域為長江三角州及以南的地區,包括西南地區)和臺灣、香港、澳門組成,是亞洲也是世界發展最快的經濟區域。1990年對外貿易額達4020億美元,占全球5.68%。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它在今后10年將壯大到與美、日、德相抗衡的經濟“第四極”。這次東亞金融危機中,中華經濟圈所受損失最小,中國保持了人民幣匯率穩定,香港維護了港元的聯系匯率制,臺灣損失也較小,所以,在東亞金融危機以后,中國的國際地位得到很大提高,中華經濟區在東亞地區的地位也相應得到提高。中國大陸和香港、澳門及臺灣之間的經濟合作是一個國家內所形成的自然經濟結合,是不可逆轉的。在經濟合作中,三地的經濟得以迅速發展,產業結構也得以調整和升級。
  3.2.1 經濟合作促進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
  首先,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大陸經濟得以迅速發展。1981—1995年GDP年平均增長10.2%,1991—1995年第八個五年計劃, 年平均增長12%。大陸經濟的發展離不開港、澳、臺的華僑、華人、華裔向大陸的投資和貿易。據1993年統計,在累積外商直接投資中,港臺投資占72.7%;又據1995年統計,在當年外商直接投資中,港臺占61.7%。截止1995年底,在大陸實際利用外商投資累積達1333.7億美元, 其中港臺商投資為867億美元。同時,香港、 臺灣的經濟發展也離不開大陸這個廣大的腹地。香港經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賴大陸進出口經香港的轉口貿易。1995年大陸經香港轉口貿易總額達8857.2億港元,占當年香港對外貿易總額24207.22億港元的35%,大陸是香港的最大的貿易伙伴。臺灣的發展主要依靠出口來帶動。1995年出口總額占GDP的比重達44%, 臺灣對大陸出口的比重為16%,貿易順差高達148.1億美元。
  大陸與港臺的經濟合作主要是在垂直分工中進行的。香港從80年代初開始,80%的勞動密集型的工業向珠江三角州和大陸其他地區轉移,使香港的產業結構發生變化。制造業在GDP中的比重由19.8 %下降到1994年的8.7%;而第三產業則由1988年的74%上升到1994年的84%, 臺灣也一樣,到1995年,臺灣以技術及資金密集型產業已取代勞動密集型產業成為制造業成長的主要源泉。與此相聯系,在高科技產業中,信息與電子產業發展很快,在制造業中比重達18.7%。大陸的產業結構也發生了變化,以廣東省為例,1978年三次產業的比重為29.9∶46.4∶23.7,1995年為16.4∶50.41∶38.54。
  3.2.2 為進一步推動大陸及港澳臺的經濟合作, 應加強次區域經濟合作
  一是建立以香港、廣州為兩極,包括澳門在內的大珠江三角洲經濟區。香港與珠江三角洲的經濟,已經以“前店后廠”的模式融為一體。今后應在更高的層次上進行合作,逐步實現經濟一體化。可以預料,大珠江三角洲經濟區將成為廣東、華南經濟的龍頭,成為全國乃至東亞和亞太地區的經濟增長點之一。二是逐步建立臺閩經濟區。閩東南的福州、廈門、漳州、泉州、莆田五市經濟發展很快,五市國內生產總值占福建省的74%,形成一個發達的經濟圈和城市圈。首先在廈門和高雄之間發展經濟合作,逐步擴大到臺北、臺中、臺南、高雄與福州和廈門、泉州、漳州、莆田,再擴大到臺灣和福建的經濟合作,最終建立臺閩經濟區。
  中國大陸和港、澳、臺的經濟合作具有重要的經濟和政治意義。在中國沿海和沿江地區,目前已形成以上海為龍頭的長江三角洲,以香港、廣州為兩極的珠江三角洲,以武漢為中心的長江中游,以重慶、成都為中心的長江上游,由北京、天津、大連、青島為多極的環渤海經濟區。未來必將形成以廈門和高雄為多極的經濟區。沿海和沿江經濟區加強彼此的經濟合作,形成巨大的經濟合力,必將深刻地影響中國在東亞、亞太乃至世界的地緣政治經濟的格局。這也是中國和東亞地區進行經濟合作和促進東亞經濟合作組織形成的前提和必要條件。
    3.3 發展東盟自由貿易區與南中華經濟區之間的經濟合作,逐步建立東亞經濟合作組織
  東盟擴大以后,經濟實力將進一步接近我國的水平,在亞太地區僅次于美國和日本。東盟是亞太地區特別是東亞的重要一極。擴大后的東盟對東亞及中國的地緣政治經濟格局產生極為深刻的影響。這次東亞雖然發生了嚴重的經濟危機,但只要能認真總結經驗和教訓,在不久將來,東亞奇跡一定會再現。所以,從未來來講,東盟仍是亞太地區的重要一極。中國和東盟作為亞太地區特別是東亞地區的最重要的兩極,為了維護東亞地區的繁榮和穩定,制衡大國的全球戰略,雙方應從戰略的高度出發,積極發展地區經濟合作,以最終促成東亞經濟合作組織的建立。
  首先,東盟的擴大將進一步促進臺灣、香港對東盟的投資,促進東盟各國的經濟持續發展。近幾年,香港、臺灣對東南亞投資的迅速增加。1991年,臺灣已成為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的最大投資者;在越南的最大投資者不是日本、美國,而是臺灣,其占越南全部外來的投資的25%。香港在東南亞的投資一直占重要的地位,1990年香港在泰國的投資已超過日本,躍居首位。中國大陸在東盟的投資也逐年增加,但相對來說,數量仍很少。隨著投資的進一步增加,中華圈和東盟圈貿易額也將會逐年增加。
  其次,東盟的擴大也將促進中國大陸與東盟的合作。東盟的擴大與東盟不同層次的產業的良性循環為地區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東南亞國家產業將形成四個層次,即新加坡、文萊;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及新增的層次,印支國家和緬甸。同時,中國為使產業層次和布局合理化,開始注重汽車、化工、冶金等支柱產業的發展,并加強對中西部落后地區的開發,使產業結構和布局合理化。中國和東盟國家在經濟往來中,不同產業之間存在著互補和合作的機會。如中國的機電產品、成套設備等產業技術已較成熟,適合向東盟國家輸出,在高新技術產業方面,中國在航天、核能、生物工程等領域中也獨具優勢,可以為東盟客戶提供服務,雙方也可以進行技術開發方面的合作。
  因此,從長遠的觀點來看,東盟自由貿易區和中華經濟圈合作的潛力是巨大的。但不可否認,因為雙方的經濟結構、產業結構及貿易結構相似,都處于工業化初級階段,對資金需求很大,必然增加彼此的競爭。但競爭不應成為合作的障礙,應該是經濟發展的一種動力,日本就是靠競爭發展起來的,亞洲“四小龍”開始的產業結構也是相似的,但也是靠競爭共同發展起來的。所以,中國和東盟要在競爭中合作與發展,這才是最佳的選擇。
    3.4 加速中國與東亞經濟一體化, 促成東亞經濟合作組織的最終形成與東亞產業結構的升級換代
  東亞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的特征是中國作用的加強,這從貿易和投資就可反映出來。統計資料顯示,中國對東亞的進出口總額、出口總額、進口總額的增長率比對世界的三項指標的增長率分別高7.22、1.26、18.08個百分點,而且,中國對東亞的三指標占對世界的三比例在1995年分別為67.5%、62.31%、61.53%。所以,中國的市場對東亞經濟通過貿易特別是進口具有強大的拉動力。在投資方面,世界對中國的直接投資及其它投資在1995年增長了2.16倍,而東亞對中國的投資數卻增長了6.12倍。其中,日本增加了0.4倍,“四小龍”增加了2.35倍, 東盟增長了25.42倍。東亞占中國吸收外資的89.21%。東亞對中國的投資一方面為中國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活力,另一方面也從中國方面得到了產業結構的升級,開辟了市場的拉力。所以,從長期來說,中國對東亞國家加速產業升級及擺脫低效益產業的擴張具有重要的作用。
  總之,世界經濟區域化和集團化以及新貿易保護主義的興起,要求中國和東盟必須加強合作,從而制衡美日的地緣戰略,建成新型的區域分工體系;中國與東亞要謀求經濟的發展,需要穩定的周邊環境,同時,為了解決臺灣和南中國海的主權問題等地緣政治問題也需要中國與東亞國家通過地緣經濟的合作來得以解決。最后,中國與東亞國家的經濟合作也是建立東亞經濟合作組織的需要。中國與東亞國家的經濟合作具有重要的意義。
經濟地理長沙22~26K92世界地理段進軍/陸大道19991999本文從歷史的角度,說明地緣戰略是大國實施其全球戰略的重要手段。在此基礎上指出,冷戰后,國際政治格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地緣政治斗爭逐漸讓位于地緣經濟斗爭。東亞雖然發生了嚴重的經濟危機,而東亞奇跡確是不可爭辯的事實。所以,從長遠來看,東亞地區仍將是美、日、歐等大國地緣政治經濟斗爭的焦點地區。各大國紛紛提出了自己的東亞地緣戰略,特別是美日的東亞地緣戰略,其目的在于主宰東亞地區的經濟發展,最終實現其控制全球的戰略目標。為了制衡美日的地緣戰略,唯一正確的選擇就是根據東亞地區的實際,加強東亞地區的經濟合作,特別是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經濟合作,以促成東亞經濟合作組織的建立。地緣政治/地緣經濟/地緣戰略/經濟合作  geographical    politic/geographical   economy/globalstrategy/economic cooperation收稿日期:1999-01-11LARGE COUNTRIES GEOGRAPHICAL ECONOMICS STRATEGIES OF EASTASIA AND ECONOMIC COOPERATION OF EAST ASIA  Institute  of Geograph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101The article expound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geographicalstrategy and the global strategy from the angle of history.Then points out geographical strategy is the important wayfor the big countries to implement their global strategy.After that,it elaborates the political pattern of the worldhas changed after the cold war. The fight by the way ofgeographical politic gives the place to way of geographicaleconomy. East Asia will be the focus point where the bigcountries fight in the area of geographical politic andeconomy, because the East Asia develops very quickly.  Everylarge country has puts forward its geographical strategy inEast Asia. In order to ballance the geographical targets ofAmerican and Japan, the only right choose is to enforce thecoopetation of economy according to the truth of East Asia,especially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The purpose of this is to form the organization of East Asiain economic cooperation.段進軍、陸大道,中科院地理研究所, 北京  100101 作者:經濟地理長沙22~26K92世界地理段進軍/陸大道19991999本文從歷史的角度,說明地緣戰略是大國實施其全球戰略的重要手段。在此基礎上指出,冷戰后,國際政治格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地緣政治斗爭逐漸讓位于地緣經濟斗爭。東亞雖然發生了嚴重的經濟危機,而東亞奇跡確是不可爭辯的事實。所以,從長遠來看,東亞地區仍將是美、日、歐等大國地緣政治經濟斗爭的焦點地區。各大國紛紛提出了自己的東亞地緣戰略,特別是美日的東亞地緣戰略,其目的在于主宰東亞地區的經濟發展,最終實現其控制全球的戰略目標。為了制衡美日的地緣戰略,唯一正確的選擇就是根據東亞地區的實際,加強東亞地區的經濟合作,特別是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經濟合作,以促成東亞經濟合作組織的建立。地緣政治/地緣經濟/地緣戰略/經濟合作  geographical    politic/geographical   economy/globalstrategy/economic cooperation收稿日期:1999-01-11

網載 2013-09-10 21:31:37

[新一篇] 論城鄉消費結構變動的差異及其市場影響

[舊一篇] 論大學排序的價值取向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