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詞后趨向補語和賓語的位置問題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0 引言
  0.1 對于動詞后出現的趨向動詞,有的,如“送去一本書”、 “爬上房頂”里的“去”和“上”,大家意見一致,都認為是補語(稱為趨向補語);而有的,如“拿本書出來”、“走出一個老頭兒來”里的“出來”和“來”,是不是補語,看法就不一樣了(注:有人把“拿了本書出來”里的“出來”、“走出一個老頭兒來”里的“來”看作補語;而有人把“拿了本書出來”和“走出一個老頭兒來”看作連動結構(亦稱連謂結構),不把上例中的“出來”和“來”看作補語。)。這里我們不準備討論這個問題,為了敘述的方便,我們暫且把上面舉到的例子里的“去”、“上”、“出來”和“來”一律稱作“趨向補語”,而這不影響下文的結論。
  0.2 動詞后面如果既有趨向補語又有賓語, 那么趨向補語和賓語的次序該怎么樣?雖然已有一些學者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探討研究,但說得還不是很周全、很嚴密,有的說法也不易讓人捉摸,所以至今仍是對外漢語教學中的一個難點。本文試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對動詞后面出現的趨向補語和賓語的次序作進一步的考察、分析、描寫,希望我們的研究成果能有利于對外漢語教學。為了讓讀者全面了解動詞后趨向補語和賓語的次序問題,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本文將不避重復。
  0.3 “買菜去”和“請他出來”,就詞類序列上看, 它們跟“拿本書出來”一樣,都是“動詞+名詞+趨向動詞”,但是“買菜去”是大家公認的連動結構(“我買菜去”是“我買菜,我去”),“請他出來”是大家公認的遞系結構(“我請他出來”是“我請他,他出來”),這跟0.1里所舉的“送去一本書”、“爬上房頂”和“拿本書出來”、“走出一個老頭兒來”性質不同。像“買菜去”和“請他出來”這類結構不在本文討論范圍之內。
   1 兩個基本情況
  1.0 為了搞清楚動詞后趨向補語和賓語的次序問題, 有必要先交待兩個基本情況:一是趨向補語的類型,二是動詞后趨向補語和賓語可能有的次序。
  1.1 趨向補語是指由趨向動詞所充任的補語。如“走出來”、 “拿進去”里的“出來”、“進去”就都是趨向補語。現代漢語里的趨向動詞到底包括哪些動詞,大家的看法也并不一致。例如有人把“到”歸入趨向動詞,(注:見劉月華(1988),張伯江、方梅(1996)。)有人把“入”歸入趨向動詞。(注:見張伯江、方梅(1996)。)這里我們不想就趨向動詞的范圍展開討論。我們僅根據一般人的看法,并考慮到趨向動詞作補語后是否有可能涉及到跟賓語的次序問題這個因素,將趨向動詞定為以下24個:“上、下、進、出、回、過、起、開、來、去、上來、下來、進來、出來、回來、過來、起來、開來、上去、下去、進去、出去、回去、過去”。在這24個趨向動詞中,“開來”只能作補語用。這24個趨向動詞可分為三組:
  (a)上、下、進、出、回、過、起、開 [8個]
  (b)來、去 [2個]
  (c)上來、下來、進來、出來、回來、過來、起來、·開來、 上去、下去、進去、出去、回去、過去 [14個]
  一般把(a)、(b)兩組的趨向動詞稱為單純趨向動詞,把(c )組趨向動詞稱為復合趨向動詞,(c)組復合趨向動詞是由(a)、 (b)兩組單純趨向動詞組合成的。(注:嚴格說,像復合趨向動詞“上來”、“下去”里的“上”、“來”、“下”、“去”應看作是語素,而不是詞。)這三組趨向動詞的關系可列如下表:
    上  下  進  出  回  過  起  開 來  上來 下來 進來 出來 回來 過來 起來 開來 去  上去 下去 進去 出去 回去 過去  —  —
  
  1.2 動詞帶上趨向補語后,還能帶賓語。 當賓語和趨向補語都在動詞后面出現時,趨向補語和賓語的位置將有X、Y、Z三種可能, 而具體實例則情況各異。舉例來看:
  X.動+趨+賓 Y.動+賓+趨 Z.動+趨[,1]+賓+趨[,2](注:按本文所采納的補語說(即將“拿出一本書來”里的“來”分析為補語),應將“出來”一類復合趨向動詞看作離合式趨向動詞,賓語“一本書”是插在“出來”中間的。)
  (1)拿來一本書 拿一本書來 ——
  (2)飄來一股香味兒 ※飄一股香味兒來(注:本文用例頭上打有星號“※”的,是指不能成立的句法格式;打有問號“?”的,是指可能會有爭議的。) ——
  (3)※切來一個西瓜 切一個西瓜來 ——
  (4)送上一本書 ※送一本書上 ——
  (5)拿出來一本書 拿一本書出來 拿出一本書來
  (6)?拿出來書 拿書出來 拿出書來
  (7)※走回去教室 ※走教室回去 走回教室去
  (8)※掀開來被子 ※掀被子開來 掀開被子來……
  從上不難看出,有的,如例(5),X、Y、Z三種格式都能成立;(注:本文所謂“能成立”、“能采用”都不是指能單說。)有的,如例(2)、(4),只有X格式能成立;有的,如例(3),只有Y格式能成立;有的,如例(7)、(8),只有Z格式能成立;有的,如例(6),“拿出來書”,能成立不能成立,會有爭議。總之,情況不一。這其中有無規律可循呢?據我們初步考察,趨向補語和賓語的位置問題,還是有規律可循的,而這類位置問題,既跟動詞所帶的趨向補語的性質有關,也跟動詞的性質有關,既跟賓語的性質有關,而且也跟語境有關。下面試以趨向補語為綱,說明其中的規則。
   2 動詞帶(a)類趨向補語
  由于(a)類趨向補語是由(a)類單純趨向動詞充任的,所以從排列組合說,趨向補語和賓語的位置只有兩種可能性:或采取X格式, 趨向補語在前,賓語在后,如“拿出一本書”;或采取Y格式, 賓語在前,趨向補語在后,如“拿一本書出”。事實告訴我們,當動詞帶(a )類趨向補語時,不管動詞的性質如何,也不管賓語的性質如何,一律只能采用X格式,不能采用Y格式。所以上面舉的“拿出一本書”可以成立,但“※拿一本書出”就不說。下面再請看些實例:
   X Y
  (9)遞上一封信 ※遞一封信上
   滴下兩滴水 ※滴兩滴水下
   踢進一個球 ※踢一個球進
   走出房間 ※走房間出
   送回學校 ※送學校回
   跨過門檻 ※跨門檻過
   拿起一本書 ※拿一本書起
   推開窗戶 ※推窗戶開
   3 動詞帶(b)類趨向補語
  3.1 由于(b)類趨向補語是由(b)類單純趨向動詞充任的, 所以從排列組合說,趨向補語和賓語的位置也只有兩種可能性:或采用X格式,趨向補語在前,賓語在后,如“拿來一本書”;或采用Y格式,賓語在前,趨向補語在后,如“拿一本書來”。但情況比較復雜。
  3.2 首先,跟動詞的性質有關。就能出現在X或Y 格式里的動詞來看,有的動詞含有向著說話者或離開說話者位移的語義特征,我們稱之為“位移動詞”。例如:
  (甲)走、跑、爬、飛、游……
  (乙)送、運、傳[,1](傳來一個球)、扔、搬、寄、拉、拖、拽、帶、扛、抬、牽、交、還(huán)、借、搶、偷、買……
  (丙)拿、端、找、抱、搞、寫(寫來一封信)……
  (丁)滾、飄、漂、傳[,2](傳來一陣槍聲)、流……
  (甲)組動詞都表示動作者的位移;(乙)組動詞都表示受動者的位移;(丙)組動詞表面看似乎不含有位移的語義特征,但它一旦帶上趨向補語,位移的語義特征就顯示出來了,通常表示受動者的位移;(丁)組動詞都表示動作主體的位移。上面這四組動詞,從另一個角度看,也可以分為以下兩類:(甲)、(乙)、(丙)三組為一類,這一類動詞所表示的行為動作,動作者都是可以控制的,我們把這一類稱為“可控位移動詞”;(丁)組為一類,這一類動詞所表示的行為動作不是誰可以控制的,我們把這一小類動詞稱為“非可控位移動詞”。有的動詞則或者根本不含有位移的語義特征,或者雖也能使受動者發生位移,但不會發生向著說話者或離開說話者位移的情況。例如:
  (戊)(a)切、炒、煮、沏、泡、包(包餃子)……
   (b)割(割韭菜)、剝(剝花生)、剪(剪繩子)……(戊)里的(a)組動詞根本不含有位移的語義特征;(b)組動詞似乎含有位移的意思(如“割韭菜”,割了以后,韭菜就從本體上離開了),但這只是分離,而不是動作的受事整體位移,所以我們還是不把這些動詞放在位移動詞之內。整個(戊)組動詞我們都稱之為“非位移動詞”。這樣,能出現在X或Y格式里的動詞也可以分為這樣三類:(注:現代漢語中真正能帶趨向補語的絕大多數是單音節動詞,特別在口語里很少聽到雙音節動詞帶趨向補語。本文只談單音節動詞后所帶的趨向補語和賓語的位置問題,所得結論一般也適用于雙音節動詞。)
  (A)可控位移動詞,包括上面說的(甲)、(乙)、 (丙)三組動詞。
  (B)非可控位移動詞,即上面所說的(丁)組動詞。
  (C)非位移動詞,包括上面所說的(戊)組動詞。如果我們將上述三類動詞分別記為Va、Vb、Vc,那么這三類動詞的語義特征可分別表示為:
  Va[+位移,+可控]
  Vb[+位移,-可控]
  Vc[-位移,±可控]
  3.2.1 如果帶趨向補語和賓語的動詞屬于(A)類動詞,即Va,那么根據賓語性質的不同而有所區別。
  3.2.1.1 先說帶施事賓語的情況。 施事賓語只有(甲)組動詞能夠帶。一般采用X格式;至于Y格式,不能說絕對不用,但很少說,使用頻率較低。例如:
   X Y
  (10)走來(了)一個人 ?走(了)一個人來
  (11)飛來(了)一只蒼蠅 ?飛(了)一只蒼蠅來
  (12)(從隔壁)爬來(了)許多螞蟻 ?(從隔壁)爬(了)許多螞蟻來
  (13)游來(了)一只鴨子 ?游(了)一只鴨子來
  注意,帶施事賓語時,趨向補語只限于由“來”充任,似不能由“去”充任。我們不說:
   X Y
  (14)※走去(了)一個人 ※走(了)一個人去
  (15)※飛去(了)一只蒼蠅(注:似也有“飛去一只鳥”的說法,如:“樹上有五只鳥,飛去了兩只鳥,還有幾只鳥?”不過這里的“去”是“離去”的意思,在北京話里通常不說“飛去”而說“飛走”。)
   ※飛(了)一只蒼蠅去
  (16)※爬去(了)許多螞蟻 ※爬(了)許多螞蟻去
  (17)※游去(了)一只鴨子 ※游(了)一只鴨子去
  3.2.1.2 現在說帶受事賓語的情況。(乙)、(丙)兩組動詞都能帶受事賓語。如果帶受事賓語,X和Y這兩種格式都能采用,而且所帶的趨向補語可以是“來”,也可以是“去”。請看:
   X Y
  (18)送來(了)兩瓶酒 送(了)兩瓶酒來
  (19)送去(了)幾件衣服 送(了)幾件衣服去
  (20)扔來(了)一個球 扔(了)一個球來
  (21)(向他)扔去(了)一包煙 (向他)扔(了)一包煙去
  (22)搬來(了)兩張桌子 搬(了)兩張桌子來
  (23)他們搬去(了)一張床 他們搬(了)一張床去
  (24)寄來(了)一些錢 寄(了)一些錢來
  (25)寄去(了)幾張照片 寄(了)幾張照片去
  (26)借來(了)一把椅子 借(了)一把椅子來
  (27)他借去(了)兩本書 他借(了)兩本書去
  (28)她寫來(了)三封信 她寫(了)三封信來
  (29)他寫去(了)一封信 他寫(了)一封信去
  3.2.1.3 最后說帶處所賓語的情況。如果帶處所賓語,只采用Y格式,不采用X格式;而作趨向補語的可以是“來”,也可以是“去”。注意一般都得在末尾帶“了”。例如:
   X Y
  (30)※(蒼蠅)飛來房間里了 (蒼蠅)飛房間里來了
  (31)※(皮球)滾去床底下了 (皮球)滾床底下去了
  (32)※(那書)搬來我們系里了 (那書)搬我們系里來了
  (33)※(那破衣服)扔去垃圾桶里了(那破衣服)扔垃圾桶里去了
  3.2.2 如果帶趨向補語和賓語的動詞屬于(B)類動詞,即Vb,那么通常采用X格式,不大能采用Y格式。例如:
   X Y
  (34)忽然從前面滾來(了)個球 ? 忽然從前面滾(了)個球來(注:在調查中,有人認為,Y格式, 即“滾(了)個球來”等根本就不能說。)
  (35)飄來(了)一股香味兒 ?飄(了)一股香味兒來
  (36)傳來(了)一陣槍聲 ?傳(了)一陣槍聲來
  注意,(B)類動詞似也只能帶“來”這樣的趨向補語, 不能帶“去”那樣的趨向補語,不管是X格式還是Y格式。我們不說:
   X Y
  (37)※滾去(了)個球 ※滾(了)個球去
  (38)※飄去(了)一股香味兒 ※飄(了)一股香味兒去
  (39)※傳去(了)一陣槍聲 ※傳(了)一陣槍聲去
  3.2.3 如果帶趨向補語和賓語的動詞屬于(C)類動詞,即Vc,那么情形跟(B)類動詞正好相反,不能采用X格式,只能采用Y格式。此外,趨向補語只能由“來”充任;由“去”充任趨向補語的說法,不管是X格式,還是Y格式,似都不成立。例如:
   X Y
  (40)※切來兩個西瓜 切兩個西瓜來
   (※切去兩個西瓜 ※切兩個西瓜去(注:“切個西瓜去”這樣的說法,現代漢語里是有的,但不屬于我們所討論的“動+賓+趨”結構,而屬于一般所說的連謂結構。如“我切個西瓜去”,其中的“去”不是說明“西瓜”的位移,而是說明“我”的位移,整個句子意思大致相當于“我去切個西瓜”。))
  (41)※炒來盤兒木須肉 炒盤兒木須肉來
   (※炒去盤兒木須肉 ※炒盤兒木須肉去)
  (42)※煮來點兒綠豆湯 煮點兒綠豆湯來
   (※煮去點兒綠豆湯 ※煮點兒綠豆湯去)
  (43)※沏來壺龍井 沏壺龍井來
   (※沏去壺龍井 ※沏壺龍井去)
  (44)※泡來杯濃茶 泡杯濃茶來
   (※泡來杯濃茶 ※泡杯濃茶去)
  (45)※包來點兒餃子 包點兒餃子來
   (※包去點兒餃子 ※包點兒餃子去)
  (46)※割來點兒韭菜 割點兒韭菜來
   (※割去點兒韭菜 ※割點兒韭菜去)
  (47)※剝來點兒花生 剝點兒花生來
   (※剝去點兒花生 ※剝點兒花生去)
  3.3 其次,跟語境有關。 上面說如果帶趨向補語和賓語的動詞屬于(A)類動詞,即Va,那么X和Y兩種格式都能說。但那是在陳述句里,如果在祈使句里,那么我們只能使用Y格式,而不能使用X格式。例如:
   X Y
  (48)※老王,送來兩瓶酒! 老王,送兩瓶酒來!
  (49)※老王,送去幾件衣服! 老王,送幾件衣服去!
  (50)※老王,拿來包煙! 老王,拿包煙來!
  (51)※老王,搬來兩張桌子! 老王,搬兩張桌子來!
  (52)※老王,你們搬去一張床! 老王,你們搬一張床去!
  (53)※老王,寄來一些錢! 老王,寄一些錢來!
  (54)※老王,寄去些衣服! 老王,寄些衣服去!
  (55)※老王,借來一把椅子! 老王,借一把椅子來!
  (56)※老王,你寫來個材料! 老王,你寫個材料來!
  (57)※老王,你寫去一封信! 老王,你寫一封信去!
  3.4 在上文1.1里,我們把“上來、下來、進來、出來、回來、過來、起來、·開來、上去、下去、進去、出去、回去、過去”分別看作詞,稱之為“復合趨向動詞”。可是從某個角度說,我們也可以把它們處理為詞組——“上”類趨向動詞作述語、“來/去”類趨向動詞作補語的述補詞組,看作是一種特殊的帶趨向補語的述補詞組。這種帶趨向補語的述補詞組里的述語動詞(即“來”類趨向動詞)也可以帶賓語,但只能帶處所賓語,述語動詞后的處所賓語和趨向補語的次序只能取Y格式,即只能處所賓語在前,趨向補語在后。例如:
   X Y
  (58)※上來山 上山來
  (59)※下來樓 下樓來
  (60)※進來房間 進房間來
  (61)※回來老家 回老家來
  (62)※上去山 上山去
  (63)※下去農村 下農村去
  (64)※進去房間 進房間去
  (65)※回去工廠 回去工廠去
  讀者在閱讀了下文4.2.1之后,將不難發現,這個情況跟下文4.2.1所談的情況是一致的。
   4 動詞帶(c)類趨向補語
  4.1 由于(c)類趨向補語是由(c)類復合趨向動詞充任的, 所以補語和賓語的位置會有三種可能性:或采取X格式, 復合趨向補語在前,賓語在后,如“拿出來一本書”;或采取Y格式,賓語在前, 復合趨向補語在后,如“拿一本書出來”;或采取Z格式, 將賓語插在復合趨向補語中間,例如“拿出一本書來”。那么,是不是每個動詞、每種趨向補語、每種賓語都能采取這三種格式呢?答案是否定的。譬如前面已經舉到的,“?拿出來書”好像就不怎么說,而“※走出去教室”、“※走教室出去”就肯定不能說(這是就普通話而言的,有的方言里可以成立)。這其中的規律主要跟賓語的性質有關。
  4.2 能跟復合趨向補語共現(也就是一起出現)的賓語主要有三種:
  一種是施事賓語,即賓語所表示的是前面動詞表示的行為動作的動作者,例如:
  (66)走進一個人來
  一種是受事賓語,即賓語所表示的是前面動詞表示的行為動作的受動者,例如:
  (67)拿出一本書來
  一種是處所賓語,即賓語所表示的是處所(具體情況還各異),例如:
  (68)走進教室來/扔進教室去[賓語指明動作者或受動者位移的終點]
  (69)走出教室來/搬出教室去[賓語指明動作者或受動者位移的起點]
  (70)游過河去/扔過墻去[賓語指明動作者或受動者所經過的處所]
  4.2.1 如果跟(c)類趨向補語共現的是處所賓語,那么情況比較簡單,在普通話里只能采用Z格式,不能采用X格式或Y格式。 (注:在有些方言里,如粵語、閩語,在新加坡華語和臺灣國語里,X和Y這兩種格式都能說。)請看:
   X Y Z
  (71)※走進來教室 ※走教室進來 走進教室來
  (72)※爬上去屋頂 ※爬屋頂上去 爬上屋頂去
  (73)※飛回去北京 ※飛北京回去 飛回北京去
  (74)※走下來樓 ※走樓下來 走下樓來
  (75)※跑出去學校 ※跑學校出去 跑出學校去
  (76)※游過去河 ※游河過去 游過河去
  (77)※拿進去房間 ※拿房間進去 拿進房間去
  (78)※送上去樓 ※送樓上去 送上樓去
  (79)※抬進來教室 ※抬教室進來 抬進教室來
  (80)※扔過去墻 ※扔墻過去 扔過墻去
  上述情況從性質上說,跟上文3.4所談的情況是一致的。
  4.2.2 如果跟復合趨向補語共現的是施事賓語, 情況相對來說比較復雜一些,還得看賓語的情況和補語的情況,還得看動詞帶不帶“了”。
  4.2.2.1 先說動詞不帶“了”的情況。 這還得按賓語帶不帶數量成分,分為兩種情況。
  如果賓語帶有數量成分,當補語屬于“(~)來”時,從接受程度說,首推X格式,其次是Z格式,Y格式列最后。請看:
   X Y Z
  (81)走進來一個孩子 ?走一個孩子進來 走進一個孩子來
  (82)爬上來一個人 ?爬一個人上來 爬上一個人來
  (83)飛進來兩只蒼蠅 ?飛兩只蒼蠅進來 飛進兩只蒼蠅來
  (84)走下來一個外國人 ?走一個外國人下來 走下一個外國人來
  (85)跑出來一條狗 ?跑一條狗出來 跑出一條狗來
  (86)游過來一個人 ?游一個人過來 游過一個人來
  當補語屬于“(~)去”時,那么只能采用X格式,不能采用Y和Z 格式。請看:
   X Y Z
  (87)走進去一個孩子 ※走一個孩子進去 ※走進一個孩子去
  (88)爬上去一個人 ※爬一個人上去 ※爬上一個人去
  (89)飛進去兩只蒼蠅 ※飛兩只蒼蠅進去 ※飛進兩只蒼蠅去
  (90)走下去一個外國人 ※走一個外國人下去※走下一個外國人去
  (91)跑出去一條狗 ※跑一條狗出去 ※跑出一條狗去
  (92)游過去一個人 ※游一個人過去 ※游過一個人去
  如果賓語不帶有數量成分,不管補語是“(~)來”還是“(~)去”,X格式不能采用;Y和Z這兩種格式有時可以采用, 但都不能用于現實句。(注:非現實句如:“如果爬人上來,怎么辦?”“別開窗,要不會飛蒼蠅進來的。”“這么高的城墻,不可能爬上人來。”“小心飛進蒼蠅來!”)請看:
   X Y Z
  (93)※爬上來人 ?爬人上來 ?爬上人來
  (94)※飛進來蒼蠅 ?飛蒼蠅進來 ?飛進蒼蠅來
  (95)※走下來外國人 ?走外國人下來 ?走下外國人來
  (96)※跑出來狗 ?跑狗出來 ?跑出狗來
  (97)※游過來人 ?游人過來 ?游過人來
  (98)※走進去孩子 ?走孩子進去 ?走進孩子去
  (99)※爬上去人 ?爬人上去 ?爬上人去
  (100)※飛進去蒼蠅 ?飛蒼蠅進去 ?飛進蒼蠅去
  (101)※走下去外國人?走外國人下去 ?走下外國人去
  (102)※跑出去狗 ?跑狗出去 ?跑出狗去
  (103)※游過去人 ?游人過去 ?游過人去
  4.2.2.2 現在說動詞帶“了”的情況。這也得按賓語帶不帶數量成分,分為兩種情況。
  如果賓語帶有數量成分,當補語屬于“(~)來”時,那么X、Y、Z這三種格式都可以采用,有人認為Z格式的使用度要差些。請看:
   X Y Z
  (104)走進來了一個孩子 走了一個孩子進來 走進了一個孩子來
  (105)爬上來了一個人 爬了一個人上來 爬上了一個人來
  (106)跑出來了一條狗 跑了一條狗出來 跑出了一條狗來當補語屬于“(~)去”時,那么Z格式不能采用,X和Y 這兩種格式可以采用。請看:
   X Y Z
  (107)走進去了一個孩子 走了一個孩子進去 ※走進了一個孩子去
  (108)爬上去了一個人 爬了一個人上去 ※爬上了一個人去
  (109)跑出去了一條狗 跑了一條狗出去 ※跑出了一條狗去
  (110)游過去了一個人 游了一個人過去 ※游過了一個人去
  如果賓語不帶有數量成分,那么當補語是“(~)來”時,X 格式不說,Y和Z格式可以說。請看:
   X Y Z
  (111)※爬上來了人 爬了人上來 爬上了人來
  (112)※飛進來了蒼蠅 飛了蒼蠅進來 飛進了蒼蠅來
  (113)※跑進來了狗 跑了狗進來 跑進了狗來當補語是“(~)去”時,X和Z格式都不說,只有Y格式可以說。請看:
   X Y Z
  (114)※爬上去了人 爬了人上去 ※爬上了人去
  (115)※飛進去了蒼蠅 飛了蒼蠅進去 ※飛進了蒼蠅去
  (116)※跑出去了狗 跑了狗出去 ※跑出了狗去
  4.2.3 如果跟復合趨向動詞共現的是受事賓語,情況跟施事賓語稍有不同。現在還是分動詞帶“了”不帶“了”兩種情況來談。
  4.2.3.1 先說動詞不帶“了”的情況。這還得按賓語成分帶不帶數量成分分為兩種情況。
  如果賓語帶有數量成分,當補語屬于“~來”時,那么X、Y、Z 三種格式都可以采用,其中Y格式可用于祈使句。請看:
   X Y Z
  (117)抬上來一桶啤酒 抬一桶啤酒上來 抬上一桶啤酒來
  (118)扔下來一個酒瓶 扔一個酒瓶下來 扔下一個酒瓶來
  (119)搬進來一張桌子 搬一張桌子進來 搬進一張桌子來
  (120)拿出來一本詞典 拿一本詞典出來 拿出一本詞典來
  (121)買回來兩件衣服 買兩件衣服回來 買回兩件衣服來
  (122)搬過來一把椅子 搬一把椅子過來 搬過一把椅子來
  (123)撈起來一條鯉魚 撈一條鯉魚起來 撈起一條鯉魚來當補語屬于“~去”時,那么X、Y這兩種格式都可采用,至于Z格式,有人認為不能使用,有人認為也可以使用,只是使用頻率極低; 其中Y格式可用于祈使句。請看:
   X Y Z
  (124)抬上去一桶啤酒 抬一桶啤酒上去 ?抬上一桶啤酒去
  (125)扔下去一個酒瓶 扔一個酒瓶下去 ?扔下一個酒瓶去
  (126)搬進去一張桌子 搬一張桌子進去 ?搬進一張桌子去
  (127)拿出去一本詞典 拿一本詞典出去 ?拿出一本詞典去
  (128)買回去兩件衣服 買兩件衣服回去 ?買回兩件衣服去
  (129)搬過去一把椅子 搬一把椅子過去 ?搬過一把椅子去
  如果賓語不帶有數量成分,不管補語是“~來”還是“~去”,Y格式可以采用,而且能單獨成句(一般為祈使句);Z格式也能采用,但不能單獨成句;X格式則不能采用。(注:也有人認為,X格式也并非絕對不說,如可以說:“我剛拿出來詞典,就被他搶去用了。”但多數人認為,上面這句話一般得說成:“我剛把詞典拿出來,就被他搶去用了。”)請看:
   X Y Z
  (130)※抬上來啤酒 抬啤酒上來 抬上啤酒來……
  (131)※扔下來酒瓶 扔酒瓶下來 扔下酒瓶來……
  (132)※搬進來桌子 搬桌子進來 搬進桌子來……
  (133)※拿出來詞典 拿詞典出來 拿出詞典來……
  (134)※買回來衣服 買衣服回來 買回衣服來……
  (135)※搬過來椅子 搬椅子過來 搬過椅子來……
  (136)※撈起來鯉魚 撈鯉魚起來 撈起鯉魚來……
  (137)※抬上去啤酒 抬啤酒上去 抬上啤酒去……
  (138)※扔下去酒瓶 扔酒瓶下去 扔下酒瓶去……
  (139)※搬進去桌子 搬桌子進去 搬進桌子去……
  (140)※拿出去詞典 拿詞典出去 拿出詞典去……
  (141)※買回去衣服 買衣服回去 買回衣服去……
  (142)※搬過去椅子 搬椅子過去 搬過椅子去……
  4.2.3.2 現在說動詞帶“了”的情況。
  如果賓語帶有數量成分,不管補語屬于“~來”還是“~去”,那么X、Y、Z這三種格式都可以采用。請看:
   X Y Z
  (143)抬上來了一桶啤酒 抬了一桶啤酒上來 抬上了一桶啤酒來
  (144)扔下來了一個酒瓶 扔了一個酒瓶下來 扔下了一個酒瓶來
  (145)搬進來了一張桌子 搬了一張桌子進來 搬進了一張桌子來
  (146)拿出來了一本詞典 拿了一本詞典出來 拿出了一本詞典來
  (147)買回來了兩件衣服 買了兩件衣服回來 買回了兩件衣服來
  (148)搬過來了一把椅子 搬了一把椅子過來 搬過了一把椅子來
  (149)撈起來了一條鯉魚 撈了一條鯉魚起來 撈起了一條鯉魚來
  (150)抬上去了一桶啤酒 抬了一桶啤酒上去 抬上了一桶啤酒去
  (151)扔下去了一個酒瓶 扔了一個酒瓶下去 扔下了一個酒瓶去
  (152)搬進去了一張桌子 搬了一張桌子進去 搬進了一張桌子去
  (153)拿出去了一本詞典 拿了一本詞典出去 拿出了一本詞典去
  (154)買回去了兩件衣服 買了兩件衣服回去 買回了兩件衣服去
  (155)搬過去了一把椅子 搬了一把椅子過去 搬過了一把椅子去
  如果賓語不帶有數量成分,不管補語是“~來”還是“~去”, X、Y、Z三種格式也都可以采用,但都是黏著的,即都不能單獨成句。請看:
   X Y Z
  (156)……抬上來了啤酒 …抬了啤酒上來… 抬上了啤酒來……
  (157)……扔下來了酒瓶 …扔了酒瓶下來… 扔下了酒瓶來……
  (158)……搬進來了桌子 …搬了桌子進來… 搬進了桌子來……
  (159)……拿出來了詞典 …拿了詞典出來… 拿出了詞典來……
  (160)……買回來了衣服 …買了衣服回來… 買回了衣服來……
  (161)……搬過來了椅子 …搬了椅子過來… 搬過了椅子來……
  (162)……撈起來了鯉魚 …撈了鯉魚起來… 撈起了鯉魚來……
  (163)……抬上去了啤酒 …抬了啤酒上去… 抬上了啤酒去……
  (164)……扔下去了酒瓶 …扔了酒瓶下去… 扔下了酒瓶去……
  (165)……搬進去了桌子 …搬了桌子進去… 搬進了桌子去……
  (166)……拿出去了詞典 …拿了詞典出去… 拿出了詞典去……
  (167)……買回去了衣服 …買了衣服回去… 買回了衣服去……
  (168)……搬過去了椅子 …搬了椅子過去… 搬過了椅子去……
  X格式的使用場合如:
  (169)叫他們把桌子抬上來,可是他們桌子沒有抬上來, 卻抬上來了啤酒。
  Y格式的使用場合如:
  (170)他們桌子沒有抬上來,卻抬了啤酒上來。
  (171)你們抬了啤酒上來以后就沒有事兒了。
  Z格式使用場合如:
  (172)當時,抬上了啤酒來以后我就下樓去了。
  4.2.4 最后說一下由“·開來”作趨向補語時跟賓語共現的情況,因為比較特別,所以需要單獨說說。“·開來”這個趨向動詞不能單說,也不能作別的句法成分,只能作補語。動詞帶上“·開來”這一趨向補語后,只能帶受事賓語。而當“·開來”這一趨向補語跟受事賓語共現時,不管動詞帶“了”不帶“了”,也不管賓語帶不帶數量成分,都只能采用Z格式。請看:
   X Y
  (173)※打開來(了)(一個)箱子 ※打(了)(一個)箱子開來
  (174)※推開來(了)(一扇)窗戶 ※推(了)(一扇)窗戶開來
  (175)※拉開來(了)(一個)抽屜 ※拉(了)(一個)抽屜開來
  (176)※掀開來(了)(一條)被子 ※掀(了)(一條)被子開來
  (177)※揭開來(了)(一個)鍋蓋 ※揭(了)(一個)鍋蓋開來
  (178)※挪開來(了)(一張)桌子 ※挪(了)(一張)桌子開來
  (179)※拿開來(了)(一個)石塊 ※拿(了)(一個)石塊開來
  (180)※翻開來(了)(一本)書 ※翻(了)(一本)書開來
  (181)※撕開來(了)(一個)信封 ※撕(了)(一個)信封開來
   Z
  (173) 打開(了)(一個)箱子來…
  (174) 推開(了)(一扇)窗戶來…
  (175) 拉開(了)(一個)抽屜來…
  (176) 掀開(了)(一條)被子來…
  (177) 揭開(了)(一個)鍋蓋來…
  (178) 挪開(了)(一張)桌子來…
  (179) 拿開(了)(一個)石塊來…
  (180) 翻開(了)(一本)書來…
  (181) 撕開(了)(一個)信封來…
  不過所形成的Z格式都是黏著的,不能單獨成句。 像“打開(了)(一個)箱子來”等都不能單說,它們后面一定還要跟上別的詞語,例如:
  (182)打開(了)(一個)箱子來一看,原來里面都是書。
  (183)打開(了)(一個)箱子來看了看就算檢查了。
  (184)翻開(了)(一本)書來一看,書里盡是裸體畫。
  (185)他翻開(了)(一本)書來假裝在那里看書。
  (186)他翻開(了)(一本)書來看了幾行字,又合上了。
   5 結語
  5.1 趨向補語,根據其所表示的語法意義,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一是實指的趨向補語,即實實在在表示與述語動詞所表示的行為動作相關的事物位移的趨向的,如“走進來一個老頭兒”,趨向補語“進來”是表示“走”的施事老頭兒位移的趨向;“扔過去一個啤酒瓶”,趨向補語“過去”是表示“扔”的受事啤酒瓶位移的趨向。二是非實指的趨向補語,即一般所謂的“趨向補語的引申意義”,如“下起雨來了”、“我愛上他了”里的趨向補語“起來”、“上”。本文所說的趨向補語都只限于實指的趨向補語。
  5.2 關于動詞后的趨向補語和賓語的次序問題,本文只進行了如實的描寫,未作任何解釋,更未從認知的角度加以深入而又合理的解釋。解釋工作有待于別人或以后去做。
  5.3 上述描寫只是說明一個大致的趨勢,不一定很準確,希望同仁,特別是北京人多提意見。
  5.4 上述內容,本人曾在日本講學中試用過,效果還比較好。當然,我們跟外國學生講解時,絕不能將上面所講的內容一股腦兒全講給學生聽。脫離教學實際,傾盆大雨式的講解會把學生講糊涂,會把學生講怕的。我們應該根據學生的學習實際,采用“點撥式”的講解方法,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關于“點撥式”的講解方式,參見陸儉明(1998)。
世界漢語教學京5~17H1語言文字學陸儉明20022002動詞后面如果既有趨向補語又有賓語,那么趨向補語和賓語的次序該怎么樣?有無規律可循?根據前人的研究,當賓語和趨向補語都在動詞后面共現時,趨向補語和賓語的位置將有三種可能:X.“動+趨+賓”,Y.“動+賓+趨”,Z.“動+趨[,1]+賓+趨[,2]”。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對上述問題作了更全面的考察、分析和描寫,發現趨向補語和賓語的位置,受多種因素制約——既跟動詞的性質有關,也跟動詞所帶的趨向補語的性質有關,既跟賓語的性質有關,而且也跟動詞帶不帶“了”有關,有時還跟語境有關。文章以趨向補語為綱,并注意到上述幾方面的制約因素,詳細描寫說明了其中的規則。本研究結果應用于對外漢語教學將會取得比較好的教學效果。趨向補語/賓語/語序/動詞語義本文寫作過程中,晁繼周、劉一之、張伯江三位(均為北京人)對本文提出了很好的修改意見,在此深表謝意。陸儉明,男,1935年出生,江蘇省吳縣人。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北京大學漢語語言學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計算語言學研究所副所長、中國語言學會常務理事、世界漢語教學學會會員。研究方向為現代漢語語法、對外漢語教學、中文信息處理以及中學語文教學等。著有《現代漢語虛詞散論》(合著)、《八十年代中國語法研究》、《現代漢語句法論》、《陸儉明自選集》等,發表論文180余篇。 作者:世界漢語教學京5~17H1語言文字學陸儉明20022002動詞后面如果既有趨向補語又有賓語,那么趨向補語和賓語的次序該怎么樣?有無規律可循?根據前人的研究,當賓語和趨向補語都在動詞后面共現時,趨向補語和賓語的位置將有三種可能:X.“動+趨+賓”,Y.“動+賓+趨”,Z.“動+趨[,1]+賓+趨[,2]”。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對上述問題作了更全面的考察、分析和描寫,發現趨向補語和賓語的位置,受多種因素制約——既跟動詞的性質有關,也跟動詞所帶的趨向補語的性質有關,既跟賓語的性質有關,而且也跟動詞帶不帶“了”有關,有時還跟語境有關。文章以趨向補語為綱,并注意到上述幾方面的制約因素,詳細描寫說明了其中的規則。本研究結果應用于對外漢語教學將會取得比較好的教學效果。趨向補語/賓語/語序/動詞語義本文寫作過程中,晁繼周、劉一之、張伯江三位(均為北京人)對本文提出了很好的修改意見,在此深表謝意。

網載 2013-09-10 21:42:19

[新一篇] 動物:象征與禁忌

[舊一篇] 動詞重疊研究概述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