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力形態論與生產力標準觀  ——再論完整、準確地理解和運用“生產力標準”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一論,生產力實質論與生產力標準觀〔1〕, 主要是從生產力自身的固有本質和生產力發展的確切涵義兩個方向上,論述了生產力標準作為“標準”,得以確立的前提、內在蘊含的要求和據之衡量的尺度,某種意義上,具有總論的性質。再論,則是想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著重從生產力諸形態辯證運動規律的視角,論證正確處理物質文明建設與精神文明建設之間的相互關系,已是現時代發展社會生產力所必須解決的一個根本問題。就整組文章系列而言,可以說,它還只是切入分論之后的第一篇。
  生產力所標志的“人對自然的關系”,具有深刻、豐富的歷史內容,是一個充滿著精神與物質、主體與客體、未來與現實之間對立統一矛盾運動的辯證演進過程。不同社會發展階段,生產力的性質不同,因而矛盾的表現形態、主要方面、解決方式也各具特點。古代手工生產力時期,整個生產力系統的矛盾運動還遠遠沒有充分展開,還主要表現為物質形態的生產力內部諸要素之間的矛盾、斗爭和轉化。十八世紀中葉誕生的近代機器生產力,既是生產力內部矛盾運動長期發展的歷史結果,又是這一矛盾運動歷程中劃時代的根本轉折。手工時代所存在的物質生產力內部諸要素之間的矛盾、斗爭,開始轉化為社會生產力的諸種不同形態——精神生產力與物質生產力、主體生產力與客體生產力、未來生產力與現實生產力之間的矛盾和斗爭。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過程,愈益表現為精神生產力與物質生產力之間的轉換,主體生產力與客體生產力之間的互化,未來生產力與現實生產力之間的推移;精神、主體和未來的因素,越來越成為生產力發展過程中的主導因素。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才剛剛產生、目前正得到蓬勃發展的現代科學生產力,更是以其全新的本質,空前強化了精神生產力、主體生產力和未來生產力在整個生產力系統內部矛盾運動中居于矛盾主要方面的歷史地位;它們的發展狀況,已經成為而且還將愈益成為左右整個生產力發展的決定因素。精神“生產”必須先于物質“生產”,智能開發必須先于物能開發,主體準備必須先于客體準備,開始成為現時代社會生產力本身生產與再生產的前提條件,因而,不同國家、不同民族圍繞發展生產力所展開的競爭便隨之演變為精神生產力、主體生產力和未來生產力是否領先的競爭。直接造就這三大形態生產力的精神文明建設,必須擺在首位,必須適度先行,也因此而成了支配現代生產力發展的首要的與基本的規律。
  肯定“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發展生產力”,確認“是否有利于發展生產力,應當成為我們考慮一切問題的出發點和檢驗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一個題中固有之義,就是要依照現代生產力發展的這個首要的與基本的規律,來處理兩個文明建設之間的相互關系,切實貫徹精神文明建設適度領先的原則。但是,許多時候、許多情況下,我們卻都沒有能夠真正貫徹這個原則。理論上,我們雖然也曾一再強調“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努力建設精神文明”,但更多地只是把它當作上層建筑領域的任務而并沒有從生產力系統內部矛盾運動規律的戰略高度,直接把它作為當前歷史條件下實現生產力現代化的根本問題來加以認識和對待。實踐上,我們不但沒有自覺地把精神文明建設的適度先行作為發展生產力的根本要求予以重視和落實,而且在相當一段時間內,“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發展生產力”和堅持生產力標準竟直接成了忽視、貶低精神文明建設的“依據”和借口。出現這些問題,根子當然不全在理論。但不可否認,不能從馬克思主義的整個科學體系中來把握其生產力論,不能從精神與物質、主體與客體、未來與現實的矛盾運動及其在近、現代的歷史演進中來把握科學的生產力范疇,確實是形成此類失誤的最直接、最重要的理論原因。針對這個原因,全面恢復馬克思主義對有關問題的本來論述,具體分析近、現代世界生產力發展的歷史事實,借以深入揭示生產力系統內部諸形態的矛盾運動規律,達成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必須適度領先的科學共識,無疑既是完整、 準確地理解、 運用生產力標準的一個極其重要的方面,又是正確處理兩個文明建設之間的相互關系、切實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十分必要的主觀前提。
  我在這里,就是想首先由對精神生產力與物質生產力矛盾運動的分析入手,來嘗試著進行這個工作。
  “一切生產力即物質生產力和精神生產力”。馬克思的這個科學論斷,首先從滿足人類需要的不同方向上劃分了社會生產力的部類,同時又從對自然關系的不同形式上區別了社會生產力的形態。〔2 〕精神生產力與物質生產力之間的矛盾運動,就是內含著社會生產力內部兩大基本部類之間和兩大基本形態之間各自的對立統一關系的雙重歷史運動。它所涵括的這雙重歷史內容,各有自己的特殊矛盾,但又共同具有精神文明建設必須適度先行的客觀要求。
  社會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相互關系及其矛盾,是精神生產力與物質生產力矛盾運動所涵括的第一重歷史內容。人類社會的存在和發展,不僅有物質方面的需要,而且還有精神方面的需要。不斷取得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持續滿足這兩方面的需要,只能通過生產,只能依賴一定的社會生產力。生產領域不同,滿足人類需要的方向不同,相應生產力的所屬部類也必然不同。物質生產是對人類生活所必需的物質資料的生產,是人們創造物質財富、改造物質環境的活動和過程。形成于這個過程中的人類協調和改造自然的客觀物質力量,就是物質部類的生產力;它提供人們的物質生活資料。精神生產是人們通過大腦的創造思維所進行的社會意識和社會意識形態方面的生產。它既是觀念形態的理論產品和感性形態的藝術產品的創造過程,又是人的精神方面與社會環境的改造過程。形成于此一過程中的人們運用思維器官對精神生產資料進行創造性加工、制造的能力,就是精神部類的生產力;它提供人們的精神生活資料。人類生存、發展的兩大需要以及為滿足這兩大需要而形成的兩大不同部類生產力之間,存在著深刻的辯證矛盾。一方面,物質生產及其現實力量社會物質生產力是整個社會生產運動的基石,是“整個現存感性世界的非常深刻的基礎。”〔3〕它在歸根結底的意義上制約、 決定著精神生產及其現實力量社會精神生產力。“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然后才能從事政治、科學、藝術、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質的生活資料的生產,因而一個民族或一個時代的一定的經濟發展階段,便構成為基礎。”〔4〕只要物質生產停頓哪怕只有一年, 這個基礎便不復存在,整個人類本身的生存就已絕無可能,自然也就更談不上進行任何精神生產。因此,較之精神生產力,物質生產力就不能不占有某種優先地位。同時,“意識在任何時候都只能是被意識到了的存在,而人們的存在就是它們的實際生活過程。”〔5〕人們作為自己的觀念、思想的生產者,必然要受自己的物質生產力的一定發展以及與這種發展相適應的特定生產關系的制約;物質生產的一定形式所產生出的一定的社會結構和人對自然的一定關系,決定著人們的精神方式和人們的精神生產的性質。〔6〕因而,精神生產力的狀況在最終根源的意義上, 也就不能不以物質生產力的狀況為轉移。社會精神生產力所必須具備的上述存續前提和它必然要承受的上述現實約制,表明了它確實依賴并最終決定于社會物質生產力。但這只是問題的一面。另一方面,精神生產力在最終由物質生產力決定的同時,又具有自己相對獨立的運動規律,因而,基于一定物質基礎之上的精神生產力的適度超前發展,就不僅具有可能性而且具有必然性。人與動物的根本區別,不僅在于動物的生產是片面的,人類的生產是全面的;而且還在于,“動物只是在直接的肉體需要的支配下生產,而人甚至不受肉體需要的支配也進行生產,并且只有不受這種需要的支配時才進行真正的生產”;“動物只是按照它所屬的那個種的尺度和需要來建造”而人則“按照美的規律來建造。”〔7〕貫串于人類生產活動始終的這個為人類所獨具的根本特性,決定了人類永遠不會在物質需求全部滿足之后才顧及精神需求;永遠不會只是機械地跟在物質生產的后面進行滯后的爬行式的精神生產。一定的物質基礎上,精神生產在自身規律允許范圍內的適度超前,是人類生活和生產的永恒的自然規律。它不但不會因物質生產的決定作用而失效,反而恰恰在與物質生產決定作用的比照下才發揮作用、顯示出來。“決定”在這里是確定涵義、確定范圍內的“決定”;“超前”在這里也是確定涵義、確定范圍內的“超前”。它們之間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正相補充。精神生產力的發展確實必須以物質生產力的發展為“基礎”,但我們所引證的恩格斯的論述已清楚地表明,這只是指精神生產力的存在和發展要以物質生產力已能夠基本解決人們的吃、喝、住、穿問題為前提。只要具備了這個前提,精神生產力就能夠在自身固有規律的支配下進行獨立運動,實現獨立發展。它的發展高度和速度并不直接取決于同一時期物質生產力的發展高度和速度;它的運行順序也決不只能是物質生產力發展在先,精神生產力發展于后。物質生產力在這里雖然仍舊具有“優先”地位,但卻并不一定表現于在兩大基本部類生產力的發展中時時處處都必須“領先”和能夠“領先”。世界歷史上一再發生的物質生產力發展相對落后的國家和民族卻在精神生產力的發展上演奏第一小提琴的情況,早已雄辯地證明了這一點。精神生產力在最終意義上也確實要為物質生產力所決定,但我們引證過的馬克思的論斷已確切地指明,這種“決定”只限于“人們的精神方式和人們精神生產的性質。”已經具備此一性質的精神生產力本身的發展速度和高度并不在“決定”的范圍之內。起“決定”作用的同一生產方式下,與之適應的精神生產力的發展速度和高度由于自身規律的支配、其他非經濟因素的影響和主體努力程度與素質高低的差異而并不相同,有時甚至相去甚遠,就已提供了對這一點的極為有力的歷史證明。它告訴我們,“決定”不等于“命定”,尤其不等于對發展方式與發展速度的“命定”。不要說本不屬于決定范圍之內的發展速度與高度,即使確實是屬于“決定”范圍之內的“人們的精神方式和人們的精神生產的性質”,也并不存在與特定物質生產形式的一一對應的線性因果關系。物質生產的一定形式的“決定”作用在這里只表現為“決定”一個“可能性空間”。究竟采取什么樣的精神方式,形成什么性質的精神生產力,還是要取決于人們在這個“可能性空間”范圍內的主觀創造和主觀選擇,取決于直接支配精神生產本身的那些客觀規律。同一性質的、處于“決定”地位的生產方式之上,可以產生不同乃至對立的社會意識形態,就是明證。已經由一定物質生產方式賦于某一性質的精神生產力的發展速度和高度,與這個物質生產方式的發展速度與高度之間,更不存在一一對應的線性因果關系,因而它便更要取決于人們的自覺追求和主觀努力。物質生產力對精神生產力的“基礎”和“決定”作用所提供的這個十分廣闊的“非決定”的歷史空間,就是精神生產力在發展速度和發展高度上能夠借助一定條件而超前于同期物質生產力發展的堅固可靠的客觀現實基礎。社會主義的內在本質、發展特征和最終使命,決定了它必須充分利用歷史規律所提供的這個“廣闊”而又有限的客觀舞臺,依據精神生產本身的規律,導演出精神生產力適度超前發展的活劇。人類有史以來,社會主義是唯一現實存在的以“保證社會全體成員的福利和自由的全面發展”為目標的社會制度。它的這種內在本質,決定了它必須“用在高度技術基礎上使社會主義生產不斷增長和不斷完善的辦法,來保證最大限度地滿足整個社會經常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的需要”〔8〕“高度技術”, 是精神生產的直接產物。 沒有精神生產力的適度超前,社會主義達到自身生產目的的“ 基礎”就無從奠定,它的內在本質當然也就無從實現。“最大限度”是由社會主義內在本性所生出的對物質和精神兩大不同部類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共同要求。可能“超前”而不去爭取“超前”,自然就是沒有盡到“最大限度”,是對社會主義內在本質的背離。因而,實現精神生產力發展的適度超前,可以說正是由社會主義內在本質所決定的客觀要求。社會主義又是人類有史以來唯一在科學理論指導下由歷史活動主體通過自覺地有組織的奮斗而建立和發展起來的社會制度。它的建設和發展一刻也離不開馬克思主義這一科學理論體系的指導。充分利用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為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普及、成長、發展所提供的空前有利的歷史條件,適度超前發展馬克思主義的精神生產力,強化馬克思主義的思想上層建筑,用以指導社會主義建設、發展的其它一切方面,既是社會主義社會形態自身發展的一個重要特征,又是它能夠沿著正確軌道發展的一個基本條件。因而,精神生產力發展的適度超前,可以說又是由社會主義的發展特征所產生的客觀要求。社會主義還是人類有史以來唯一達到的由必然王國步入自由王國的入口。它的內在發展趨勢,就是使整個社會的全部生產(物質生產、精神生產、人口生產)在精神生產力普照之光的照耀之下從結構到形態全部發生根本質變,進而使人不但成為自然界的主人,成為自己的社會結合的主人,而且也成為自己本身的主人。實現這個趨勢,進入自由王國,肯定離不開物質生產的高度發展;但在這一整個歷史進程中,發展高度發達的物質生產力卻愈益帶有手段的性質。馬克思說,“自由王國只是在由必需和外在目的規定要做的勞動終止的地方才開始;因而按照事物的本性來說,它存在于真正物質生產領域的彼岸。”社會主義的最終使命就是要在物質生產領域這個必然王國的彼岸來實現“作為目的本身的人類能力的發展”,進入這個“真正的自由王國”。它要大力發展物質生產力,只是因為“這個自由王國只有建立在必然王國的基礎上,才能繁榮起來”而決不是由于發展物質生產力就是社會主義的目的本身。〔9〕 我們現在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距離實現社會主義的全部使命確實還很遙遠。但我們既然已經爭得了社會主義這個人、社會和自然合諧發展的現實的社會形式,就不僅應該而且必須順應社會主義發展的內在趨勢,努力為實現社會主義的全部使命而奮斗,于發展物質生產這個必然王國的同時,充分利用一切可能包括客觀規律所提供的適度超前的可能,來致力于自由王國因素的創造。因而,精神生產力這一“作為目的本身的人類能力的發展”的適度先行,可以說也是社會主義的內在趨勢和最終使命所蘊含的客觀要求。馬克思主義所說的“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發展生產力”,是包含著這些客觀要求的“發展生產力”;馬克思主義所主張的生產力標準,也是包含著這些客觀要求的“生產力標準”。只講物質生產是目的、精神生產要為物質生產服務而不講物質生產又是達成“作為目的的人類能力的發展”的手段、要為精神生產服務;只講精神生產要以物質生產為基礎、要為物質生產所決定而不講精神生產在一定物質條件下可以而且必須適度超前,都是對社會主義根本任務和科學意義上的生產力標準的誤解、曲解和破壞,都在根本上違背了社會物質生產與精神生產相互關系的本來的客觀辯證法。
  問題當然還不僅僅是發生在這個領域。許多時候、許多情況下,我們面對的現實情況都是,不僅在社會生產力兩大基本部類的意義上不承認、不致力于精神生產力的適度先行發展,而且在社會生產力兩大基本形態的意義上也不承認、不致力于這種先行發展。于是,我們就還必須回答這樣一個十分尖銳的問題——目前歷史條件下,沒有精神生產力發展的適度超前,物質生產力本身的持續、穩定、高速發展和它的最終現代化是否能夠實現?比之前面所論及的兩大基本部類生產力之間的相互關系問題,它顯然更深地觸及到了社會生產力的內在本質,也更加具有現實針對性;因而需要我們著重加以分析。    (未完,待續)
                  (作者單位:太原社科院)*
  注:
  〔1〕發表于《城市研究》1989年第6期,次年,被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編輯的《復印報刊資料·政治經濟學(總論)》 1990年第3期全文載錄。
  〔2〕馬克思《經濟學手稿》(1857—1858)。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第46卷上冊第173頁。直接從字面上看,馬克思這句過于簡短的話似乎并沒有包含這么復雜的內容,但只要聯系其揭示生產力實質的完整論述,就完全可以證實我們對之所作的引述,恕不一一引證。
  〔3〕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識形態》,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第3卷第50頁。
  〔4〕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第19卷第374頁。
  〔5〕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識形態》,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第3卷第29頁。
  〔6〕馬克思《剩余價值理論》,《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第26卷第1冊第296頁。
  〔7〕馬克思《一八四四年經濟學哲學手稿》,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第42卷第96—97頁。
  〔8〕斯大林《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 《斯大林選集》下卷第569頁。
  〔9〕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 版第25卷第926頁—927頁。
  
  
  
城市研究太原11-15F13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高寶柱19961996 作者:城市研究太原11-15F13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高寶柱19961996

網載 2013-09-10 21:46:29

[新一篇] 瑤族源流探索

[舊一篇] 生命之巔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