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認同與中華民族的發展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中圖分類號:C95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6644(2003)04-0033-06
  民族認同是民族發展進程中的一種客觀現象。正確認識這一現象,有助于我們更好把握民族發展規律。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長期的歷史發展,各民族之間逐漸形成了“誰也離不開誰”的密切關系。各民族之間共同點不斷擴大,相互認同也在不斷發展中。正確把握這一發展趨勢,促進中華民族共同進步、繁榮,也需要我們在民族發展理論上不斷創新。本文以“民族認同與中華民族的發展”為題,在前人研究基礎上,進一步展開探討。
    一、關于民族認同理論的認識
  (一)何謂民族認同
  對此問題的認識,從目前獲得的信息,主要有幾種觀點:一是王建民先生提出來的民族認同是指一個民族的成員相互之間包含著情感和態度的一種特殊認知,是將他人和自我認知為同一民族的成員的認識。二是王希恩先生提出的民族認同即是社會成員對自己民族歸屬的認知和感情依附。三是鄭曉云先生提出的一個民族對于其文化及族體的認同,也就是民族認同。本人在此基礎上認為民族認同即指一個民族的人們對其自身及文化傾向性的認可與共識。它包含兩個層次的含義,其一,民族是一個人們共同體,對這一共同體中人們的相互關系的認同,是民族認同中的核心問題。也正是這種認同,我們就能區分此民族與彼民族的界限。其二,是民族自身文化的認同。民族發展中,一種文化體系以民族為載體,而民族以文化為聚合。一個民族的文化,包含了這個民族中人們的精神,行為與物質創造活動以及結果。對民族文化的認同,可以反映人們對以文化聯系起來的群體歸屬,即自己屬于哪一個民族,那么也就會認同于本民族的文化,從而也就帶來了相互之間的親近感。并在對民族文化認同的前提下,形成了與此相關的、復雜的民族心理活動,如價值、審美、好惡、感情、意識等。總體上看,第一層次是對人們之間作為一個民族的關系的認同,第二個層次則是對一個民族的具體表現形式——文化的認同。隨著時代的發展,民族認同更多的通過民族文化認同而表現出來。因為文化對一個民族來說,更具有強有力的內聚力與粘合劑。
  (二)民族認同的表現形式
  民族認同是民族發展中存在的一種形式。它既表現于人們的頭腦中,也通過文化活動體現出來。具體來說,民族認同表現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1)民族心理。一個民族的存在需要其成員有兩方面的認同,一是對民族本身的認同,二是對民族文化的認同。在具有了民族認同后,才具有與該民族相吻合的心理活動。因此,民族心理也反映了人們對民族的認同,如果人們不具有對一個民族的認同,或改變了對一個民族的認同,那么也就不會具有與這個民族相吻合的心理。因此,民族認同是民族心理的前提,民族心理是民族認同的結果。民族心理活動可隨著認同的變化而變化。當人們的民族認同發生變化時,如認同了新的文化與民族,那么原有的心理狀態也會隨之而調整到新的認同之下,與新的文化與民族相吻合。(2)民族意識。民族意識是一個民族內的成員關于自己民族的認識,包括民族的地位、尊嚴、前途等。民族意識的表現是有前提的。其一,認同于這一民族,才會產生有關這一民族的意識;其二,民族意識只有在民族與外部環境——這種環境可能是民族的、文化的、政治的、經濟的不同環境的接觸中,才可能產生。民族意識具有多方面的內容,多方面的表現。如表現在對本民族在社會中的意識,對民族的榮辱和民族發展前途的關注,在民族交往中對本民族尊嚴及相互間的關注、互助、承認、抵觸等心理體驗。民族意識還是一種動態存在。比如,當一個民族處于列強之中,受到不平等待遇時,爭取自己民族平等權力的意識就會增強,而當一個民族處于競爭的環境中,就可能激發這個民族的發展意識,加快自身發展步伐。總之,民族意識隨著民族自身的條件的變化,外部環境的影響,具有不同的內容與表現形式。民族意識作為人們民族認同的一種特殊的表現形式,對于維護人們對民族的認同,維護一個民族的存在,激發一個民族的發展可以起到積極的作用,同時也可能導致一個民族的封閉,保守與狹隘,甚至造成民族之間的沖突。(3)民族感情。民族感情是民族認同在人的情感世界中的一種表現形式,是相互認同于一體的人們之間的情感體驗。一個認同于某一個民族的人,對于生活于這一民族內總是感到親切、自如。因為這一民族的人們的感情表達與體驗方式與自己是一致的。從而對于同一民族的人,由此而懷有與其它民族相區別的感情。例如,維吾爾族在與親友、同事見面時,都要先握手,互問好。男子雙手摸須,躬后退一步,右手撫胸,再問候對方家屬平安。婦女則雙手扶膝,躬身后退,以示行禮。而塔吉克男子相見,一般互相親切握手,親密者要互吻手背,最親密的禮節是同輩互相擁抱。女子相見,長輩吻晚輩的眼睛,晚輩吻長輩的手心,平輩互吻面頰,親密者互吻嘴唇。這種不同的體驗是存在有共同的民族認同的人們之間的,這是一個民族內的相互之間的民族感情。一般來說,人們也往往通過節慶、歌舞、婚禮、喪葬、禁忌等活動的參與而共同享有一個民族的情感,表達自己的多種感情,尤其當一個人在他鄉聽到本民族的話語,看到本民族的歌舞繪畫,碰到本民族的人們,心中猶如“相見恨晚”的民族感情會瞬間展露出來。民族感情的體驗與表現不僅在一個民族中,在與異族的交往中也能獲得。在與異族的交往中,如果異族對自己的民族具有一定的認同感,那么雙方的感情就可能易于交融,并會逐步擴大到其它方面的密切交往。反之,對這一民族沒有認同感,或采取鄙視、抵觸行動,將會有損于這一民族的感情,雙方將會產生磨擦,甚至沖突。(4)民族成見、偏見。作為一個民族的成員,都有自己的民族及文化認同,而不同民族的人們又把自己的認同作為一種重要的價值來加以維護,從而體現出在民族及文化認同上的立場。作為一個民族的價值觀念、行為模式、情感體驗都會在其成員心中烙下深深的烙印,并產生一種成見、偏見。成見既是以對本民族傳統的價值觀為出發點的,又是一種傳統的思維方式與經驗。它表現在人們在對待事物,處理事物時慣于以既成的經驗與思維方式為準。成見對于民族傳統的維護有其積極的作用。但對于一個民族接受新的事物是有較大限制的,它可能造成民族的因循守舊。民族偏見是一種不客觀的對于其它民族的看法。往往是以自己民族的認同為尺度去加以衡量。當另一個民族的文化與其自己不相符合時,便從自己民族的基準出發去加以否定,并形成固定的看法。民族偏見一經形成就可能在族際間長期存在并代代相傳,影響民族間的交往與團結。(5)民族歧視。民族歧視表現在站在本民族的立場上對于另一個民族的不平等的看法。這可表現在對于另一個民族的風俗習慣、體格特征、審美意識、價值觀念等持歧視態度,如自認為本民族“先進”、“文明”、“高貴”,而它民族“落后”、“野蠻”、“低賤”。持歧視態度的一方從民族的角度來說是站在自己民族認同的立場上,把自己民族作為一種至高無上的價值來衡量被歧視民族。
  (三)民族認同的特點
  1.個體性與群體性
  民族認同首先是從個人開始的。人的一生在與其所處的文化的相互關系中形成認同。而在兒童的成長時期,其所處的文化環境已在潛移默化,而又強制性的使其認同。從基本的生活行為規范逐步擴大到倫理道德、思維、價值觀念,在其逐步成長過程中,升華為一個民族的情感、意識等。同時,由于一個民族社會構成的多樣性,男女性別、年齡差異、社會的開放度等因素的作用、影響,個人的對民族及文化的認同是有較大差異的。一般說來,青年人在對自身民族認同時,也在不斷認同異民族的文化。民族認同的群體性,不是以個人的意志與愿望為轉移,而是與群體的利益與價值取向、文化存在的環境為準則的。群體的認同一旦形成,個人就將不斷地調適自己的認同,去認同文化中已形成的因素。群體認同的形式除了其依托的物質環境的影響外,文化同源,群體的利益,宗教信仰,文化交融中的各種因素等都是影響群體認同的因素。
  2.民族認同的漸進性和層次性
  民族認同是一個漸進過程,在民族形成、發展初期,在民族共同體內,血緣關系不斷被打破,形成共同的地域環境,生存空間,彼此交流,使用共同語言,形成共同的生活習慣。即民族認同的第一步。民族的發展,情感、觀念、意識、行為,構成一種共同的價值,而穩定發展成民族認同。即民族認同的升華。發展到今天,民族認同則在一個國家政體內展開,民族認同的同時,也在不斷擴大對他民族的認同,即文化的交融。由民族認同的逐步發展過程,則體現出民族認同的層次性,即由語言、地域、經濟的認同發展到價值觀念、審美意識、道德、宗教的認同。由對自身民族的認同擴大到異民族的認同。
  3.民族認同的積極性和消極性
  民族認同的積極性表現為一個民族的人們能積極、自豪地看待自己的族屬,對自己民族的語言、文化和歷史傳統等充滿感情,能站在本民族立場上認識、處理各種問題。這種認同使得本民族有著強大的內聚性,能有效維系民族內部的團結和統一。積極認同在主體民族、發達民族中表現突出。民族認同的消極性是積極認同的負面表現,它可以存在于整個民族之中,也可以存在于一個民族的部分成員之中。具有消極認同的民族或民族成員總是以消極、頹傷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族屬,他們往往對自己的語言、文化和歷史傳統等充滿自卑,對自己的民族屬性背負著一種沉重的污名感。在當今民族交往中,有的民族不敢在眾人面前說本族語言,極力掩飾自己的族屬身份,不愿穿戴本民族的服飾等都是消極認同的表現。
  從以上表現和特點的分析,可以看到民族認同對民族發展有重要的影響,表現在:
  (1)民族認同是民族存在與發展的重要因素。作為一個民族共同體的人們,認同了本民族,必然對本民族的生存、發展特別關注,都表現出對本民族的強烈責任感,都會把民族的興衰榮辱與自己命運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并為此奉獻自己的一切。如果喪失了民族認同,則表現出民族已缺乏一種內聚力、互聚力,不僅談不上民族的發展,等待著它的就是消亡,即為他民族所同化。
  (2)民族認同是繼承民族文化傳統,維系民族精神紐帶的保障。每個民族認同本民族文化,則表現出對民族文化的特殊感情。從表層看,對民族的服飾、飲食、傳統等習俗都會特別鐘情,并體現在日常生活之中。從深層看,禮儀、道德、倫理、審美觀念、宗教信仰等都作為自己的人生準則、行為規范,加以遵循。
  (四)民族認同與民族同化、民族涵化
  民族同化是指一個民族在交往過程中,接受另一個民族的特征,喪失本民族特征,最后變成另一個民族的現象。民族同化是一個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由現象到本質、由形式到內容,即由量變到局部質變再由局部質變發展到根本質變的漸進過程。這種變化最先始于語言、風俗(如服飾)、飲食、傳統、交通、娛樂等,然后到倫理道德、價值、宗教信仰,最后到族屬意識的改變,即認同于別的民族。從這一意義上認識,民族認同強調民族自我存在、自我意識,民族同化則否定民族自我存在、自我意識。民族認同的消失,也即民族同化的實現。
  民族涵化是各民族之間的文化因素在長期接觸交往過程中,發生某種文化變異現象。民族涵化的結果可表現為接受、適應、抗拒。接受,就是一民族對另一民族文化因素的認同。適應,就是在認同的前提下,民族間的協調、調適、融合。抗拒則意味著不認同,各民族仍保持自身文化相對的特性。
  二、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發展與中華民族認同
  (一)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發展
  中華民族是中國務民族的總稱,包括定居于中國全體內的所有單一民族,也就是指現在中國疆域里具有民族認同的十三億人民。中華民族作為一個自覺的民族實體,是近百年來中國和西方列強對抗中出現的,但作為一個自在的民族實體,則是幾千年的歷史過程中形成的。它的主流是由許許多多分散存在的民族單位經過接觸、混雜、連接和融合,同時又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個你來我去,我來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個性的多元一體,即復合民族。從整個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發展來看,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時期。在西起帕米爾高原,東到太平洋西岸諸島,北有廣漠,東南是海,西南是山的中華大地上,自新石器時期起,就有不同的人們集團分別在不同的地區創造了各具特色的文化,這些文化的相互交流和融會,形成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起點。經過夏、商、周三代,在黃河中游出現了若干民族集團匯集和逐步融合的核心,被稱為華夏。華夏不斷把周圍其它民族吸收進去,像滾雪球般越滾越大。在其擁有黃河和長江中下游的東西平原之后,被其他民族稱為漢族。與此同時,與中原漢族農耕區相應,在北方游牧區也出現了在匈奴人統治下的大一統局面,而南北兩個民族統一體的匯合則奠定了中華民族作為一個民族實體進一步完成的基礎。在中原漢族農耕區和北方其他民族游牧區的相互對峙而非對立的歷史長河中,由于經濟文化類型的差異,兩大民族集團之間,雖有大量記載于史料的戰爭和劫掠,但更重要的卻是經常性的“茶馬互市”,即充分體現兩種經濟文化類型互補和相互依存的文化交流與經濟往來。在此交往過程當中,漢族作為一個具有凝聚力的核心,向周圍各族輻射,而北方民族不斷向畜牧業經濟轉向半農半牧經濟,從而不斷給漢族輸入新鮮血液。另一方面,漢族也同樣充實了其他民族,并且隨著漢族不斷向南擴展,引起了西部的民族流動和民族分化。在數千年的中國封建社會的歷史上,既有過鼎盛時期的漢、唐王朝將北方游牧民族遠遠趕向漠北和中亞,也有過將華北農田變成農場,并部分或全部征服了農耕民族的南北朝各代政權和版圖空前廣大的元王朝。但無論是漢武帝、唐太宗,還是成吉思汗、忽必烈都沒能把中華民族的農牧兩大集團真正結合在一個實體之中。只是到了清朝中葉,漢、滿、蒙、回、藏等各大民族集團統一在清王朝下,才真正結合成一個穩定的政治、經濟實體,從而標志著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最終形成。
  第二個階段是從鴉片戰爭到新中國建立之前,這一階段,一方面,帝國主義列強的入侵給中華各族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使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從而給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面臨挑戰和危機;另一方面,在反抗帝國主義列強和新老殖民主義者的侵略壓迫的共同斗爭中,各民族同舟共濟、同仇敵愾、并肩戰斗,中華民族一體的思想和精神更加明確和深化,中華民族作為帝國主義的對立物,作為政治上的堅強實體,更加突出出來,從而由一個自在的民族實體轉變成為一個自覺的民族實體。中華民族所體現出來的凝聚力、向心力、感召力、自豪感、責任感也日益突出。
  第三個階段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50余年中,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各民族廣大人民獲得翻身和解放,隨著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的建立,隨著各民族在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中取得的光輝成就和發展進步,中華各民族的團結與統一得到了鞏固和發展。在各民族當中,既表現為對本民族(單一民族)的強烈感情和認同感,同時又充分表現為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的強烈感情和對整個中華民族的歸屬感與認同感。各民族正是在自我認同、相互認同中不斷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并不斷走向新的統一。
  (二)當代中華民族認同的主要體現
  在當代中國新的社會發展時期,伴隨著改革開放的全面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完善,國家綜合實力的不斷增強,中華民族“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誰也離不開誰”的血肉聯系得到進一步升華。中華民族作為一個有機整體,在各方面體現出來的相互認同又有更大的拓展和延伸,具體體現在:
  第一,在政治上,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維護各民族大團結和國家統一,成為各民族人民共同的愿望和奮斗目標。
  (1)民族工作的廣泛開展,平等、團結、互助的新型民族關系的不斷鞏固,為各民族相互認同奠定了基礎。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徹底糾正在“文革”時期,把民族問題與階級斗爭等同起來,“民族問題實質是階級問題”來指導解決中國社會主義時期民族問題的實踐的錯誤做法。1980年之后,中共中央先后召開了西藏、新疆、內蒙古、云南等工作座談會,認真總結了中國幾十年來的民族工作的經驗教訓。強調指出在中國這樣一個多民族國家里,要搞好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必須加強民族大團結。各民族要互相尊重、幫助、合作,要充分保障少數民族的平等權益。隨著黨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的恢復、貫徹、執行,民族工作的普遍開展,我國新型的民族關系不斷得到完善和發展。各民族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積極性普遍高漲,共同點也逐步擴大。
  (2)民族團結活動廣泛開展。民族觀的正確樹立,是中華民族廣泛認同的保證。從1982年新疆率先開展創建民族團結先進縣、民族團結進步活動后,全國各地也紛紛結合實際,創建總結出了許多好形式、好方法。如開展培訓班、講座、報告會、聯歡會、談心會,以及豐富多采的民族知識競賽,民族風情圖片展等,使全國各地的民族團結進步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生動有趣。1988年,1994年,1999年,全國三次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勝利召開,不斷把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推向前進,在全社會形成了爭創民族團結模范單位、模范個人的良好氛圍,并成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內容。以維護國家利益、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為榮,以損害國家利益、破壞國家統一、制造民族分裂為恥,已成為各民族人民的共識和認同。
  (3)民族意識不斷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不斷鞏固。在當今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的環境中,中華民族作為一個曾經飽受歷史屈辱、滄桑的民族,越來越自覺的認識到必須奮發圖強,實現國家現代化,增強國家綜合國力,才能真正躋身于世界民族之林。中華民族的憂患意識、責任意識、奮斗意識也在不斷增強。中華民族在1998年與洪水抗爭中,2003年在與“非典”戰斗中,就表現出眾志成城、團結互助,勇于戰勝困難,共創美好未來的氣魄和勇氣。而當1999年我駐南斯拉夫大使館遭到轟炸,2002年美軍事偵察機侵犯我領空,撞毀我國飛機時,無數中華兒女都表現出無比的憤怒,表現出不信邪的勇氣,都表現出一股強烈的振興中華的愿望和強大動力,而這一切正是中華民族自覺意識的充分體現,是中華民族認同的升華。
  第二,在經濟上,加快國家現代化建設,推進西部大開發戰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促進地區經濟協調發展和各民族共同發展繁榮是解決中國民族問題的根本途徑,是中華民族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保證,并成為各民族人民的共識、認同。
  (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和不斷完善,為促進各民族在經濟上的相互聯系奠定了基礎。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各民族人民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積極參與市場競爭,促進資本、技術、人才、信息、資源、勞動力等生產要素的自由活動和優化組合。在各民族相互交往、聯系中,相互學習和借鑒,促進各種物資、商品有效供給和地區間族際人口的有序流動。
  (2)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全面實施,是加快西部民族地區現代化建設步伐,逐步縮小民族地區間差距,增強各民族經濟發展動力的重大舉措。這一戰略得到了各民族人民的廣泛支持和認同。目前正在實施的“西氣東送”、“西電東送”、“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還草”、“青藏鐵路”等各項工程項目的全面啟動建設,東部地區的各種資金、技術、人才、信息等正不斷流向西部地區,與西部地區豐富的各種資源相結合,它產生出來的宏觀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正逐步顯現出來,企業間、族際間、地區間正以各種形式進一步加強溝通、聯系,共謀發展。
  (3)擴大對外開放,加強與周邊國家及世界各國在經濟貿易聯系,學習借鑒他國的先進技術,先進管理經驗、模式,不斷增強自身發展能力和經濟實力,使中華民族真正躋身于世界之林,已成為各民族共同的選擇。從東海之濱到天山南北,從大興安嶺到雪域高原,都已呈現出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中華大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步伐大大加快。
  第三,在文化上,中華各民族優秀文化得到繼承、弘揚、展現,各民族間相互學習,相互借鑒,相互認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點不斷擴大。
  (1)國家舉辦各種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如“中國藝術節”,“全國少數民族文藝匯演”,“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評獎”,“全國少數民族題材電視電影藝術評獎”,“全國青年歌手大賽”,“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等,各地也開展了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化擂臺、經貿唱戲的活動。如廣西南寧的國際民歌大賽,海南椰子文化藝術節,貴州凱里國際服飾及蘆笙文化藝術節,安順蠟染文化藝術節,內蒙古那達慕大會,云南三月街民族節,楚雄火把節,西雙版納潑水節等。各種文化藝術活動的廣泛開展,展示了中華各民族優秀文化,促進了各民族經濟上的聯系,增進了各民族人民之間相互了解、交流、尊重,有利于相互接近,相互認同;
  (2)各民族相互交錯居住,族際間通婚,族際語、多語現象日益普遍。當前隨著人口流動加快,城市化發展,不同民族共居于一地,共同生產(或工作)、生活,越來越多,不同民族間通婚比例也在上升,各民族互相學習語言,講多種語言的人也在增多,各民族有特色的小吃飲食也被更多的人所喜歡。如新疆烤羊肉串,延邊州的泡菜、冷面,貴州凱里酸湯魚,云南西雙版納的竹筒飯等,都成為人們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3)某一民族的傳統的節日,越來越成為當地各民族共同歡慶的節日。如甘、寧、青的花兒會,貴州的四月八,廣西的三月三,云南的三月街、火把節、潑水節,內蒙古的那達慕,新疆的古爾邦節等。中國最隆重,影響最大的民族節日——春節,現已成為中華各民族辭舊迎新,歡慶豐收,合家團聚的節日。
    三、中華民族認同需要認識的幾個問題
  (一)中華民族整體認同與中華56個民族自我認同
  中華民族整體認同是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是當代中國民族問題的具體體現,社會主義制度不斷完善,各民族共同繁榮進步事業的發展,中華民族認同也將在內容上更加豐富,形式上更加多樣,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格局,同時,中華56個民族在平等、團結、進步的新型民族關系條件下,民族自我意識也在增強。整合民族內部因素,繼承優秀文化,提高整體素質,增強自我發展能力是每一個民族共同的目標,也是每一個民族自我認同的升華。應該說二者是對立統一的過程。中華56個民族自我認同的發展,是中華民族認同的前提、基礎,中華民族整體認同的發展,是中華56個民族認同的必然選擇,同時又不斷為中華56個民族自我認同創造良好環境。當然,片面強調任何一方面的認同,而忽視另一方面的認同,都是不正確的。在當代中國這樣一個民族眾多,自然歷史、地理、經濟文化背景差異性仍明顯的時期,尤其要更多關注人口較少,經濟文化發展滯后,自我發展能力較弱的民族的發展。在民族自我認同中,應努力幫助樹立起民族發展的自信心,消除民族心理失衡的障礙,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增強民族發展的內在動力。同時,我們也要高度關注一些民族因經濟實力增強,社會發展水平得到提升,民族消極認同、民族自我意識盲目膨脹,不能正確認識自我,要求分享更多政治權力,而導致對中華民族整體認同的傾斜、曲解,引起整個社會的動蕩的態勢。
  (二)國家現代化的逐步實現與中華民族認同的發展
  現代化是以經濟發展為基礎,以工業化為動力,以科技發展為先導,以人的全面發展為主題,涉及政治制度、社會結構、組織管理、生活方式、人類活動空間許多領域的、革命性、全球性、整體性的發展與變遷的過程。我國的現代化進程是在生產力水平較落后、經濟文化發展不平衡的條件下層開的。應該說過去的50余年,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過各民族人民共同努力奮斗,已初步建立起現代化的政治基礎、經濟基礎、工業基礎、科技教育文化基礎。為今天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一步推進國家現代化進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中華各民族在平等、團結、互助、共同繁榮發展、進步等民族政策指引下,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學習,互相支持,互相諒解,所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血肉聯系也進一步緊密。多年來,國家在民族地區所進行的各種資源項目開發和基礎設施建設,都普遍受到各民族人民的擁護,支持,得到他們積極的參與,而這一切大大加快了民族地區現代化建設的步伐。在今天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發展時期,我們要進一步加快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努力使國家現代化與民族地區現代化有機統一起來,相互促進。可以確信,國家現代化的逐步實現,是各民族共同繁榮進步的保證,是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的根本動力,而各民族也只有積極參與到國家現代化建設中來,才能獲得更大的發展。正是在這種相互作用過程中,使各民族更加接近,共同點更加擴大,中華民族整體認同不斷得到升華。要堅決克服只強調國家利益,忽視各民族實際利益;只強調國家認同,而忽視各民族自身認同的傾向。
  (三)中華民族認同的發展趨向
  黨的十六大明確指出: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進步。已成為新時期解決中國民族問題的指導方針。從當前中國民族問題的主要表現以及民族問題發展規律來看,中華民族認同的發展趨向主要有幾個方面:第一,國家現代化步伐不斷加快,國家綜合實力不斷增強,中華民族所表現出來的凝聚力、向心力、感召力、自豪感、責任感的體現也將更加充分。中華民族認同也將進一步升華。第二,民族團結活動廣泛開展,各民族合法權益有效維護,使平等、團結、進步,發展成為各民族人民相互關系的主旋律,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學習、互相支持、互相諒解成為各族人民共同遵守的行為準則,為中華民族認同將創造更加寬松、和諧的社會環境。第三,中華民族整體認同與中華56個民族認同在相互促進中,都將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各民族“誰也離不開誰”的密切聯系將在內容和形式上獲得更大的拓展。各民族共同點將進一步擴大。第四,各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在相互認同中不斷得到弘揚、光大,各民族特點也將得到進一步體現。第五,中華各民族在相互認同中,共同與國際和國內的民族分裂分子進行長期的斗爭,共同維護國家的統一和各民族的大團結。
  收稿日期:2003-02-13
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社版貴陽33~38D5民族問題研究劉吉昌20032003民族認同是民族發展必然出現的客觀現象,正確認識這一現象,有利于對民族發展規律的正確認識。本文就民族認同的概念、表現形式、特點進行分析,并結合中華民族發展進程,闡述了當代中華民族認同及其需要認識的幾個問題。民族認同/中華民族  Ethnic recognition/and the Chinese people.Ethnic Recogni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People  Lin Ji-chang  (Department of Teaching Affairs,Guizhou University for EthnicMinorities,Guiyang,Guizhou Province 550025)Ethnic recognition is an inevitable outcome of history.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is phenomenon leads to that of the law of ethnic development.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analysis of notions,forms and features in ethnic recognition,and illustrates a number of issuse concerned.劉吉昌(1965-),男,貴州民族學院教務處副處長、副教授。貴州民族學院教務處,貴州 貴陽 550025 作者: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社版貴陽33~38D5民族問題研究劉吉昌20032003民族認同是民族發展必然出現的客觀現象,正確認識這一現象,有利于對民族發展規律的正確認識。本文就民族認同的概念、表現形式、特點進行分析,并結合中華民族發展進程,闡述了當代中華民族認同及其需要認識的幾個問題。民族認同/中華民族  Ethnic recognition/and the Chinese people.

網載 2013-09-10 21:58:15

[新一篇] 民族文化建設與民族文化的哲學研究

[舊一篇] 民族音樂學作用于歷史研究的理論思考和實踐嘗試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