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譯文]   空山杳無人跡,卻聽到人語聲。

  [出典]   王維   《鹿柴》

  注:

  1、《鹿柴》 王維 

    空山不見人,  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  復照青苔上。

  2、注釋:

    鹿柴:養鹿的地方,“柴”同“寨”。

  但:只。

    聞:聽見。

  反景:夕陽返照的光。“景”古時同“影”。

 

  3、譯文1:

    幽靜的山谷里不見人影,只能聽到那說話的聲音。

  落日的余輝映入了深林,返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

    譯文2:

    山中空空蕩蕩不見人影, 只聽得喧嘩的人語聲響。

  夕陽的金光射入深林中, 青苔上映著昏黃的微光。

    譯文3:

    空曠的山林里看不到一個人影,只是能聽到有人說話的聲音。

  一抹夕陽返照著茂密的深林,余光又投射到林中的苔蘚之上。

    譯文4:

    空山里見不著人蹤影,卻聽到人說話的聲音。

    西下的太陽回顧深林,馀光灑上了青青的苔徑。

 

   4、此詩反映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塵世官場的厭倦。王維“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酬張少府》)。《輞川集》中的作品,大多著力描寫自然景色的靜美境界,前人認為這些詩不談禪機而深得禪理,讀之身世兩忘,萬念俱絕。這反映了王維晚年對現實冷漠的消極思想,但這些詩“詩中有畫”的表現手法卻具有不朽的美學價值。

 

   5、 這是王維后期的山水詩代表作—— 五絕組詩《輞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四首。鹿柴(zhài寨),是輞川的地名。

  詩里描繪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時分的幽靜景色。第一句“空山不見人”,先正面描寫空山的杳無人跡。王維似乎特別喜歡用“空山”這個詞語,但在不同的詩里,它所表現的境界卻有區別。“空山不見人”,則側重于表現山的空寂清冷。由于杳無人跡,這并不真空的山在詩人的感覺中竟顯得空廊虛無,宛如太古之境了。“不見人”,把“空山”的意蘊具體化了。

  “空山不見人”之后緊接“但聞人語響”,境界頓出。“但聞”二字頗可玩味。通常情況下,寂靜的空山盡管“不見人”,卻非一片靜默死寂。啾啾鳥語,唧唧蟲鳴,瑟瑟風聲,潺潺水響,相互交織,大自然的聲音其實是非常豐富多彩的。然而,現在這一切都杳無聲息,只是偶而傳來一陣人語聲,卻看不到人影(由于山深林密)。這“人語響”, 似乎是破“寂”的,實際上是以局部的、暫時的“響”反襯出全局的、長久的空寂。空谷傳音,愈見空谷之空;空山人語,愈見空山之寂。人語響過,空山復歸于萬籟俱寂的境界;而且由于剛才那一陣人語響,這時的空寂感就更加突出。

  三四句由上幅的描寫空山傳語進而描寫深林返照,由聲而色。深林,本來就幽暗,林間樹下的青苔,更突出了深林的不見陽光。寂靜與幽暗,雖分別訴之于聽覺與視覺,但幽與靜往往連類而及。按照常情,寫深林的幽暗,應該著力描繪它不見陽光,這兩句卻特意寫返景射入深林,照映在青苔上。猛然一看,會覺得這一抹斜暉,給幽暗的深林帶來一線光亮,給林間青苔帶來一絲暖意,或者說給整個深林帶來一點生意。

  但細加體味,就會感到,無論就作者的主觀意圖或作品的客觀效果來看,都恰與此相反,一味的幽暗有時反倒使人不覺其幽暗,而當一抹余暉射入幽暗的深林,斑斑駁駁的樹影照映在樹下的青苔上時,那一小片光影和大片的無邊的幽暗所構成的強烈對比,反而使深林的幽暗更加突出。

  這首詩寫一座人跡罕至的空山,一個古木參天的樹林,意在創造一個空寂幽深的境界。全詩用反襯手法。前兩句描寫山的空寂,卻給深山加進了隱隱約約的人語之聲,讓它打破空山之靜,這神秘的不知來處的人語聲,愈發襯托得山林寂靜。后兩句寫深林幽暗,反而給林中投射一束夕陽的余輝。這束冷淡的陽光艱難地透過密林的重重遮擋斜射進來,散成微弱的金黃光斑,灑落在冷得發青的斑駁青苔上,劃破深林中的陰暗,但隨著夕陽的沉沒,這一點亮光也將最終消失。

  這樣,密林的幽暗就愈發可感。這樣的境界,這樣的寫法,可謂開前人所未有,顯示了王維寫景的驚人才能。清人李锳《詩法易簡錄》評論說:“人語響是有聲也,返景照是有色也。寫空山不從無聲無色處寫,偏從有聲有色處寫,而愈見其空。嚴滄浪:所謂‘玲瓏剔透’者,應推此種。”

  這首詩不拘泥于“鹿”的字面,從空山不見人而聞人語,深林中苔翠陰陰而反景照入,讓人想象這幽深冷僻之山林,定是麋鹿來往之場所。

  詩人王維在《鹿柴》中創造如此幽深空寂的境界,究竟要說明什么呢?陳允杏先生說,這是“極力強調自然現象不過是瞬息即逝的幻覺”,即禪宗最為尊奉的《金剛般若經》所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參見《論王維山水詩中的禪宗思想》)。史雙元先生說,這首詩創造了“一種幽深而光明的象征性境界”,“表現了作者在深幽的修禪過程中的豁然開朗”(《禪境畫意入詩情》,載《南京師院學報》1983年第1期)。詩中雖有禪意,卻并不訴諸議論說理,而全滲透于自然景色的生動描繪之中。禪宗要義在于當下妙悟,必須不立文字,不落言銓,不涉理路,不作推闡。王維此詩表現禪意而不著痕跡,正是臻于禪趣之境的上乘佳作。

  王維是詩人、畫家兼音樂家。這首詩正體現出詩、畫、樂的結合。無聲的靜寂、無光的幽暗,一般人都易于覺察;但有聲的靜寂,有光的幽暗,則較少為人所注意。詩人正是以他特有的畫家、音樂家對色彩、聲音的敏感,才把握住了空山人語響和深林入返照的一剎那間所顯示的特有的幽靜境界。而這種敏感,又和他對大自然的細致觀察、潛心默會分不開。(劉學鍇)

 

   6、詩里描繪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的傍晚時分的幽靜景色。第一句“空山不見人”,先正面描寫空山的杳無人跡。王維似乎特別喜歡用“空山”這個詞語,但在不同的詩里,它所表現的境界卻有區別。“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山居秋暝》),側重于表現雨后秋山的空明潔凈:“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鳥鳴澗》),側重于表現夜間春山的寧靜幽美;而“空山不見人”,則側重于表現山的空寂清泠。由于杳無人跡,這并不真空的山在詩人的感覺中竟顯得空廓虛無,宛如太古之境了。“不見人”,把“空山”的意蘊具體化了。

  如果只讀第一句,也許會覺得它比較平常,但在“空山不見人”之后緊接“但聞人語響”,卻境界頓出。“但聞”二字頗可玩味。通常情況下,寂靜的空山盡管“不見人”,卻非一片靜默死寂。啾啾鳥語,唧唧蟲鳴,瑟瑟風聲,潺潺水響,相互交織,大自然的聲音其實是非常豐富多彩的。然而,現在這一切都沓無聲息,只是偶爾傳來一陣人語聲,卻看不到人影(由于山深林密)。這“人語響”,似乎是破“寂”的,實際上是以局部的、暫時的“響”反襯出全局的、長久的空寂。空谷傳音,愈見空谷之空;空山人語,愈見空山之寂。人語響過,空山復歸于萬籟俱寂的境界;而且由于剛才那一陣人語響,這時的空寂感就更加突出。

  三四句由上幅的描寫空山中傳語進而描寫深林返照,由聲而色,深林,本來就幽暗,林間樹下的青苔,更突出了深林的不見陽光。寂靜與幽暗,雖分別訴之于聽覺與視覺,但它們在人們總的印象中,卻常屬于一類,因此幽與靜往往連類而及。按照常情,寫深林的幽暗,應該著力描繪它不見陽光,這兩句卻特意寫返景射入深林,照映的青苔上。猛然一看,會覺得這一抹斜暉,給幽暗的深林帶來一線光亮,給林間青苔帶來一絲暖意,或者說給整個深林帶來一點生意。但細加體味,就會感到,無論就作者的主觀意圖或作品的客觀效果來看,都恰與此相反。一味的幽暗有時反倒使人不覺其幽暗,而當一抹余暉射入幽暗的深林,斑斑駁駁的樹影照映在樹下的青苔上時,那一小片光影和大片的無邊的幽暗所構成的強烈對比,反而使深林的幽暗更加突出。特別是這“返景”,不僅微弱,而且短暫,一抹余暉轉瞬逝去之后,接踵而來的便是漫長的幽暗。如果說,一二句是以有聲反襯空寂;那么三四句便是以光亮反襯幽暗。整首詩就象是在絕大部分用冷色的畫面上摻進了一點暖色,結果反而使冷色給人的印象更加突出。

  靜美和壯美,是大自然的千姿百態的美的兩種類型,其間本無軒輕之分。但靜而近于空無,幽而略帶冷寂,則多少表現了作者美學趣味中不健康的一面。同樣寫到“空山”,同樣側重于表現靜美,《山居秋暝》色調明朗,在幽靜的基調上浮動著安恬的氣息,蘊含著活潑的生機;《鳥鳴澗》雖極寫春山的靜謐,但整個意境并不幽冷空寂,素月的清輝、桂花的芬芳、山鳥的啼鳴,都帶有春的氣息和夜的安恬;而《鹿柴》則不免帶有幽冷空寂的色彩,盡管還不至于幽森枯寂。

  王維是詩人、畫家兼音樂家。這首詩正體現出詩、畫、樂的結合。無聲的靜寂、無光的幽暗,一般人都易于覺察;但有聲的靜寂,有光的幽暗,則較少為人所注意。詩人正是以他特有的畫家、音樂家對色彩、聲音的敏感,才把握住了空山人語響和深林入返照的一剎那間所顯示的特有的幽靜境界。但是這種敏感,又和他對大自然的細致觀察、潛心默會分不開。

  此詩是一首流傳廣泛、婦孺皆吟的名詩,作者利用“聽而不見”的視聽差異,充分調動了讀者的想像力,既然“空山不見人”,卻又是“但聞人語響”;既然“反景”,說明太陽已在視覺范圍之外,又“復照青苔上”,這是詩人在誘導讀者自我幻想出各自的林蔭場景,因人而異。總之,這是一首典型的詩畫相融佳作!

 

   7、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我們走進深山密林都有這樣的經驗:山中分明杳無人跡,卻突然聽到有人說話的聲音,前后左右環視尋覓,又見不到一絲人影。詩的前兩句,寫的就是這種情境。能聽到話語,人應在不遠之處,然而竟不得見,可見山林之茂密幽深。

    山越深,林越密,就越寂靜。按常理,寂靜的空山盡管“不見人”,卻非一片死寂。瑟瑟風聲,潺潺水響,啾啾鳥語,唧唧蟲鳴,大自然的聲音其實是非常豐富多彩的。然而,詩人讓這些聲音都消隱了,只是緊緊抓住偶爾傳來的一陣人語聲。在一切都杳無聲息之中,這突然而至的“人語響”,顯得格外清銳,似乎一下就打破了山中的寂靜。可是,正如南朝王籍的詩所描繪的,“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空谷傳音,只會愈見空谷之空。這短暫的“響”,反襯出的是長久乃至永恒的空和寂。待人語響過,山林復歸于靜,而由于剛才的那一陣“響”,此時的空寂便會更加觸人心目。

    在如此寂靜的山中,傳入詩人耳朵的,是不知從何處而來的人語;映入詩人眼簾的,又是什么呢?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景”,日光,“返景”,夕陽返照的余暉。

    深林本就幽暗,林間樹下有青苔,更強調了其幽暗。夕陽斜斜地投進深林,又透過枝葉間的縫隙,照映到青苔上。初初讀來,會覺得這一抹余暉,給幽暗的深林帶來了一線光亮,給冷冷的青苔帶來了一絲暖意。但稍加體會就會感到,實際恰與此相反。斜暉帶來的那一小片光影,和大片的無邊的幽暗所構成的強烈對比,反而使深林的幽暗更加突出。這就譬如作畫,在大幅冷色的畫面上摻進一點暖色,在四周冷色嚴嚴的包裹下,暖色只會顯得微弱和孤立無援,絕不會改變整幅畫的基調,而被襯托后的冷色,反而會帶給人更深刻的感受。

 

    評 解

    有人將詩歌稱為“時間的藝術”,因為好詩總是擷取最富表現力的瞬間,通過藝術的點化,使之成為永恒。王維的這首《鹿柴》便是如此。詩人以他特有的敏感,把握住了“空山人語響”和“返景入深林”的一剎那間,營造出一種永恒的幽靜空寂的意境。明李東陽《懷麓堂詩話》評曰:“淡而愈濃,近而愈遠,可與知者道,難與俗人言。”

    明人胡應麟和清人王士都曾說,王維《輞川集》諸詩“字字入禪”。此言雖或有夸張,但王維的山水詩的確常常透出一種“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的禪意,讀來使人“身世兩忘,萬念皆寂”。因為王維是以一顆清凈、虛空的心去觀照自然,這使得他的這類詩中,雖然有聲有色,有響有動,卻始終是以寂靜為旨歸的。這種寂然的心境,自然與王維長期受佛教尤其禪宗思想影響有關。也正因如此,后人尊王維為“詩佛”。

    對于這首詩中的“禪意”,今人李澤厚作過進一步的生發。他在評《鹿柴》和《辛夷塢》、《鳥鳴澗》三首詩時說:“一切都是動的。非常平凡,非常寫實,但它所傳達出來的意味,卻是永恒的靜,本體的靜……這便是在‘動’中得到的‘靜’,在實景中得到的虛境,在紛繁現象中獲得的本體,在瞬刻的直感領域中獲得的永恒。自然是多么美啊,它似乎與人世毫不相干,花開花落,鳥鳴春澗,然而就在這對自然的片刻感悟中,你卻感到了那不朽者的存在……運動著的時空景象,都似乎只是為了呈現那不朽者——凝凍著的永恒。”或許,正是在詩中所描繪的那一瞬間,詩人再次頓悟到了生命的本質——那就是“永恒的靜,本體的靜”。

 

   8、 第一句“空山不見人”,平鋪直序,順鋒入筆,反映王維平靜恬淡的心態和悠閑的生活。第二句“但聞人語晌”,頓時讓意境靈動起來。靜靜的山林忽然有人語傳來,打破了周圍的平衡。在這里作者用了“但聞”二字很妙,為什么聽人語而不見其人呢?因為山林過于密集之故,人語之后,四周又歸于沉寂。人語偶爾的聲音,更反襯山之靜。用靜襯動,是王維喜歡用的手法。 

    第三四句是描寫夕陽的光線透過林間照在蒼苔的情景。關于這一點,本人有深刻的感觸。我在家村長大,村南有一條小河,河岸邊有一片楊樹林,潮濕的季節地上滿是綠色蒼苔。每到夕陽夕下,斜斜的光線照過來,照在綠苔上和樹干一邊甚至樹葉的下面。那份幽靜令人沉醉。一般人寫這樣的情景時,總是不斷喧染山林如何靜等,更多的是描述。但王維卻用一束光線來反襯林間之幽暗,用筆實在是妙。

    總之,這首詩前面寫聲音,反襯空山之寂靜,后面寫顏色,反襯林間之幽靜。王維是詩人又是畫家,他的詩也是畫。此詩就是這種詩中有畫的具體表現。

 

   9、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王維的這首《鹿柴》,以其“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顯著特點,千百年來,為歷代的人們所喜愛。不過,在我看來,除此之外,這首詩還另有其美妙的地方,那就是動景與靜景的相互映襯。

    前兩句寫“山林談笑”,是動景,但動中有靜。作者采用“欲擒故縱”的手法,在寫“山林談笑”的動景之前,先寫“空山不見人”,為后面的“但聞人語響”作鋪陳。山谷空曠,人跡罕至,猶如世外仙境,真是空寂至極!

    但作者所要表達的,并不是山林的空寂,而是人們在這個地方的活動和對這個地方的喜愛。所以,緊接著的“但聞人語響”就峰回路轉,出人意料地表現出在這樣空寂至極的山林中,卻隱逸著縱情山水的人,這些人在山林之中又說又笑,其樂融融。此句寫人而不見人,而是用聲音來進行巧妙地烘托,表現出了山林中人的活動和對這個地方的喜愛。前兩句的巧妙之處就在于:為寫動景先寫靜景,讓靜中寓動,動中有靜,動靜和諧,相得益彰。

    后兩句寫“山林夕照”,是靜景,但靜中有動。不管是“入深林”,還是“照青苔”,都是在寫日光的動。日落時分,夕陽透過樹隙映入幽深的山林之中,繁茂的樹木以及樹木叢中潮濕土地上的一片片青苔,與柔和的晚霞相互輝映,構成一幅絢爛迷人的景色!這樣的動靜相映,給人的是一種安詳、和諧、靜謐的美感。

    全詩就是這樣,先寫動景,后寫靜景,在寫動景時用靜景作鋪襯,在寫靜景時用動景來映襯,這樣的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相互映襯,勾勒了一個動靜和諧的幽美意境,讓人感受到《鹿柴》所描寫的確確實實是一個靜謐安詳、景色秀麗而又充滿生機的地方。

 

   10、這首詩歌,是“詩佛”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國古代禪詩的經典。

   此詩是以非常簡潔的語言和意象,來表現非常深邃的禪意和證悟的這種禪意不是純粹的佛教說理,而是一種蘊含禪理趣味的優美意境

    在隱居終南山的歲月里,王維終日“以寂為樂”,在品讀經書之余,所做的唯一事情就是品讀山水。所以,他對于自然的感覺領受力非常敏銳

    “空山不見人”。山空乎?心空也。禪者之心高遠而純凈。

    “但聞人語響”。世界之人大凡以眼睛看人、辨物。但是,眼睛之能力受一定的色彩,一定的距離,一定的角度等等的限制,所以,認識事物也非常局部。佛教提倡的是,以一種超具體感官的混合意識來把握事物真相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處于禪定狀態的詩人,他的意識已經不是存在于渺小的肉身之內了,而是處于山林的高空,在瀏覽俯視著萬物。所以,對于山中光影的變幻,他能有如此敏銳細致的體會

    宗白華先生說:“禪是動中的極靜也是靜中的極動,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動靜不二,直探生命的本原。”

    這首詩歌里,禪者王維的肉身看似寧靜寂然,但意識卻在游歷八方,高遠銳利。

    對佛教教義透徹的參悟,對生命內蘊的深度復歸,使得王維的這首詩歌,有著別人難以企及的靜美、澄曠、寂悅------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3:04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

    © 2022 - 民初思韻 - 清末民初傳奇時代的發現   探討傳統簡明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