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共和國的包容性與社會現代化轉型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中圖分類號:K27;F1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4283(2006)03—0101—06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包容性,是指國家以博大的胸懷、寬厚的氣度凝聚和統攬來自各方面有利于民族發展、社會進步的力量要素;是指在國家結構的各個層面里,在堅持其主體因素的同時,必須包含、容納諸多非主體因素。包容性具有整合功能,可以協調社會結構,保持社會穩定;包容性具有開放性體系又可以促使社會變革,促進社會發展。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以無產階級為領導、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但是,無論從國體、政體結構上,還是從經濟、政治、文化等領域中去研究,它都不是純粹、單一的形式,它宏大而深遠的包容性為中國社會從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轉型,創造了還將繼續創造出許多必要的條件。
  一、一體多元的包容性結構是中國社會現代化轉型的客觀基礎
  一體多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包容性結構的集中體現。在這種結構里,一體或是主流,或是本質,或是方向;多元或是基礎,或是內涵,或是補充。一體與多元相互依存,相輔相成,有機統一,為中國社會從傳統的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轉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首先,一體多元的中華民族結構,是中國社會現代化轉型的基本社會力量。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雖然漢民族人口眾多,是中華民族的主體,但各民族互相尊重,平等相處,共同發展,才創造出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特別是新中國建立以后,在黨的正確民族政策指引下,中華人民共和國包容著56個民族,組成了一個團結、和睦的民族大家庭。各個民族都是新中國的主人,由各個民族所形成的強大的社會合力,成為推動中國社會向前發展的根本力量。在56個民族中,由于各民族發展歷史不同、居住的自然環境不同、民族文化的差異,形成了各民族之間經濟與社會發展的不平衡。但是,改革開放以來,各民族都在積極發展經濟、努力實現社會現代化,并且在相互交流、相互幫助中匯集成中華民族強大的社會現代化力量源泉。
  其次,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結構,是中國社會現代化轉型的經濟基礎。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社會主義性質的國家,其生產資料所有制的結構形態必然是以公有制為主體,也就是以國家和全民所有為主體。但是,我們的社會主義是一個不發達的社會主義,僅僅才處在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因而,公有制的程度不可能太高更不能盲目地追求純粹與單一,在這一問題上,我們黨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犯過嚴重的錯誤,經歷過慘痛的教訓。更何況公有制的實現也絕非只一種形式。所以,允許其他經濟成分并存,讓個體經濟、合作經濟、合資經濟、獨資經濟等經濟成分廣泛而自由地發展,也是共和國包容性在經濟領域的表現。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結構,符合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中國國情,有利于經濟發展,更能夠促進中國社會由傳統的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轉型。
  再次,由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是實現中國社會現代化轉型的政治保證。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經過28年的艱苦奮斗締造的。共產黨是新中國的執政黨,是領導我們事業的核心力量。但是,在共和國里并不排除其他民主黨派的存在,而且創造條件,鼓勵其他民主黨派參政、議政。這些民主黨派隨著國內階級關系的變化,已成為各自所聯系的一部分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的愛國者的政治聯盟,成為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政治力量,是與共產黨密切合作的友黨。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合作關系,正是共和國包容性在國家領導體制中的體現。共產黨雖然在國家政權中處于領導地位,但黨的性質、綱領及組織原則決定了它必須團結其他民主黨派,建立廣泛的統一戰線,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去繪制和實施社會現代化的宏偉藍圖。在中國,只有共產黨才具有如此寬闊的胸懷、才能夠凝聚和吸引中華民族的精英、反映和代表全國絕大多數人民的利益和愿望,為早日把中國建設成繁榮、富強、民主、文明的現代化國家而奮斗。
  最后,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的主流文化,同時兼容其他異質文化的現代文化結構,是促進中國社會現代化轉型的文化條件。任何一個國家的主流文化必然首先反映統治階級的意志。當今中國的主流文化,也毫不例外地代表著無產階級及其廣大勞動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居于主導地位。這就是在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形態事實上是一個呈現多姿多彩、吸納千姿百態的文化海洋,她以渾厚的中國傳統文化為基礎,博采世界各國和各個民族的文化所長,學習和借鑒人類優秀文化遺產,以充實和發展自己。因而,與主流文化同時存在的,還有雖不體現社會主義精神,但卻是統一的中華文化不可或缺的愛國主義文化、體現先進科學技術與管理水平的資本主義文化以及雖然落后但卻能表現民族特色的小生產文化,這些亞文化(副文化)的存在和在一定程度上的發展,也正是共和國包容性在文化領域的表現。社會現代化,在一定意義上也是一種文化現象,它是人類文明的高度集中表現。所以,單一的文化是根本不可能促進現代化的,只有通過廣泛的民族交往和國際交流,切實實行對外開放,才能夠形成促進社會現代化發展的文化氛圍。
  以上,僅僅是共和國包容性一體多元結構在社會、經濟、政治、文化四個基本方面的表現和作用。其實,一體多元的包容性結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許多方面都有表現。像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和按生產要素分配相結合的分配原則;以現代機器化生產為主體和以手工業生產甚至是半原始狀態的農業生產相結合的生產力結構;以社會主義制度為主體允許特殊地區實行資本主義的“一國兩制”制度等,都體現了在堅持主體的同時,容忍非主體因素的存在和發展。共和國之所以這樣做,一方面,是由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有一個外延極其廣闊的“人民性”,它能夠將一切有利于國家富強、民族團結的社會力量包容在共和國之中。另一方面,是由于共和國經受過閉關鎖國、單一發展而招致失敗的災難,在痛苦的教訓中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道路,統攬著一切有利于實現社會現代化的因素。所以,一體多元結構的包容性就能夠成為社會現代化轉型的客觀基礎。
  二、包容性中的整合功能是協調中國社會現代化轉型的根本保證
  包容是整合的前提,整合是包容的生命,包容中如果沒有了整合,包容就無法存在。包容與整合互為條件,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在這里,我們是把整合作為包容性的基本功能看待的。所謂整合,是指通過制度、規范、價值體系等連接紐帶把各種不同的構成要素、互動關系及其功能調和統協為一個有機的整體。整合的本質功能是協調而不是同化,是濾析淘汰而不是消滅。在共和國的包容性中,就是通過國家和社會的整合力量,把社會結構和社會各個領域中的各種因素凝聚在一起,使其形成統一的力量,以促進中國社會良性運行和協調發展,為社會現代化轉型創造平穩過渡的條件。
  社會現代化既是一個社會歷史發展進步的過程,也是一個社會結構協調發展的過程。所以,僅僅把現代化理解為單純的經濟增長是遠遠不夠的,而且事實上現在社會現代化綜合發展與協調進步的基本特征表現得越來越突出。綜合發展本身就體現了包容性,若沒有諸多因素的共同存在、若沒有多種形式的多樣化發展,綜合便沒有對象、沒有基礎。在中國社會由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轉型的過程中,也就是在進行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共和國包容性中的整合功能,對社會結構的協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首先,協調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自然環境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物質基礎。人類對自然環境認識的程度不同,決定了人類與自然環境結合的方式不同,對待自然環境的態度也不同。如果我們以人與自然結合的方式為標志,去劃分人類社會的歷史進程,那么,現代化社會就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高級階段。現代社會要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要求人類在開發利用自然資源的同時尊重自然、保護自然以達到經濟與社會的持續發展。在我國,資源浪費、環境污染的問題是十分嚴重的。“全國1/5的耕地受到污染,干旱、半干旱地區40%的耕地嚴重退化。土地荒漠化每年直接經濟損失達540多億元。”[1]7 由于亂砍濫伐,毀林開荒,“近10多年來,全國森林面積減少了23%,森林蓄積量和采伐量下降了22%”[1]7,若按此下降速度,到2055年將失去全部森林。地下水資源危機更為嚴重,由于生態平衡被破壞,地下水源減少,加上生產和生活用水的嚴重浪費,致使全國300多個城市供水嚴重不足。污染問題更為突出,中國有“60%的人口飲用水質不良的水,有2/3的人口飲的是次生污染的水”[1]8。垃圾圍城,全國666座城市有200座陷入垃圾包圍。我們就是在這樣的環境狀態下進行社會現代化建設,可以想象,如果不迅速扭轉這種惡劣的環境狀況,不僅社會現代化難以實現,恐怕再發展下去連我們生存的基本條件也保證不了。
  值得慶幸的是,近年來國家日益重視環境問題,并通過法律、制度、規劃和宣傳教育,從觀念上調整人與自然的關系,努力創造人與自然協調發展、和諧統一的理想局面。不斷整合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把客觀世界強加給我們的一切自然環境因素包容在一個共同體中,因勢利導,趨利避害,在尊重自然規律的基礎上進行社會現代化建設。我們堅信,隨著人們環境保護意識的不斷提高,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才可能逐步實現,社會現代化也才可能全面健康發展。
  其次,協調社會中各個利益群體之間的關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的階級和階層發生了重大變化,原來按照經濟關系與政治態度劃分階級的標準被收入標準和職業標準所替代。在鼓勵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政策驅動下,出現了利益群體之間的差別。加上分配不公,于是不同利益群體便會逐步形成對改革開放的不同態度和不同要求。要協調他們之間的關系,縮小他們之間的差別,統一他們之間的思想和步調,就必須通過共和國包容性中的整合功能,去尋找和強化他們之間的共同點,填補因收入不平而形成的隔閡。為此,國家在以下三個層面上采取了措施。其一,在思想教育方面鼓勵和號召先富起來的人和地區幫助后富起來的人和地區。并且表彰和樹立了一批先進典型,借以促成一種良好的社會風氣。其二,加大稅收調整力度,讓收入高低與納稅多少成正比。并且支持和保護通過勤勞致富而取得的合法收入,打擊和限制違法、違規等不正當經營而牟取暴利的暴發戶。其三,加大扶貧力度,逐漸縮小地區性貧富差距。我國幅員遼闊,東西部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而產生的區域性貧富差距很大,就是同一地區,因自然環境因素形成的社會發展不平衡,而造成的貧富不均也是很明顯的。從20世紀80年代初國家開始實施的扶貧計劃,已經取得了舉世公認的成就,國家先后投入200多億,每年脫貧1千萬人左右,到目前,貧困人口已從1978年的1億5千萬減少到3千5百萬左右。而且國家開始把開發重點向中西部轉移,我們相信,區域性貧富差距隨著中西部的進一步開發,將會逐步縮小。與此同時,國家正努力健全現代社會保障體制,以公平、效益的保障原則去調整人與人之間的貧富差距。
  再次,協調產業結構。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但是,以種植業為主的傳統農業,生產手段陳舊、生產方式落后、品種單一、技術含量低,要實現農業現代化必須改造傳統農業,逐步建立現代大農業。改革開放以來,國家通過以家庭為主的聯產承包責任制,調動了億萬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使農業連續多年獲得了好的收成。與此同時,國家又大力扶持鄉鎮企業、養殖業、林特產業和家庭副業,加大對農業的科技投入,使中國的農業產業結構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變。農民不再是僅僅與原始、半原始的種植業相聯系的小生產者,他們完全可以在鄉鎮企業中與現代化大機器生產相聯系,在進入城市打工后學習現代化生產和生活方式,從而逐漸培養現代化意識。
  社會現代化是建立在現代工業基礎之上的,中國的現代工業解放初在整個國民經濟中只占10%,新中國成立后,逐步建立起自己完整、獨立的工業體系。但是,隨著世界新技術革命帶來的產業結構的巨大變革,使我國原有的薄弱而傳統的工業體系,早已無法成為現代化的基礎,傳統工業化的道路也不能繼續走下去。昔日一度被認為是高度工業化象征的諸如紡織、鋼鐵、機器制造等傳統工業,必然被電子技術產業、信息產業、生物工程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工業所替代。為此,我國實施了工業化與發展高新技術并舉的戰略方針,提出了新型工業化道路,也就是在逐步改造和淘汰傳統工業的同時,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在企業改革中,國家依靠市場引導企業轉產、轉軌、轉型,并遵循優勝劣汰的市場法則,鼓勵兼并,規范破產,以此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不僅如此,為了迎接知識經濟的挑戰,我國還在近年來積極倡導建立科技產業,并在科技體制改革中逐步實施。在對農業和工業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的同時,國家還著力發展了第三產業,初步建立起了一整套現代社會服務體系,為我國從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轉型,創造了進一步的條件。
  最后,協調人口結構與職業結構。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由于人口過多而造成的社會問題長期以來成為制約我國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國家把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增長作為基本國策,取得了偉大的成就,人口自然增長率已經被控制在千分之十三以內,今后還將繼續努力。但是,人口問題不僅是多少的問題,更重要的還有人口結構問題。人口結構不僅是性別結構、年齡結構,重要的還在于人口素質結構以及分布結構。為了給社會現代化轉型提供一個良好的人口結構條件,國家在實行計劃生育的同時,日益重視人口素質的提高,從創造優生優育的環境條件到豐富老人的文體生活;從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到普及成人在職教育;從全社會的精神文明教育到實施科教興國的偉大戰略,無不是把提高人口素質結構擺在了重要的位置。經過近年來的努力,在我國總人口中接受過大專以上教育的人口比率與改革開放以前相比,已有成倍增長,文盲比率減少了近5個百分點。而且, 全民健康狀況有了很大改變,死亡率降低,平均壽命提高。我國人口分布極不合理,東南沿海地區人口稠密而西北荒漠地區人口稀少;城市人口稠密而農村人口稀疏,加上人口的不合理流動,致使高級專業人才多向發達地區集中,造成了因人口分布結構的不合理而產生的社會發展不平衡。近年來,國家制定了一系列鼓勵人才向中西部流動的政策,又通過了把開發重點向中西部轉移的戰略,人口分布不合理的影響將會逐漸縮小。
  人口的職業結構,其實是衡量一個社會現代化程度高低的重要指標。在職業結構中,如果從事現代科技、現代產業以及現代社會組織管理和社會服務的職業比例呈上升趨勢,而傳統職業比例(像種植業、養殖業、手工業)在不斷下降,說明該社會的現代化程度在不斷提高。改革開放以來,雖然共和國里包容了大量的傳統職業,但是,整合功能依據社會進步的原則,使職業結構發生了重大的變化。一是隨著農村鄉鎮企業的崛起,產生了一大批農業工人,他們離土不離鄉,與現代大機器生產相結合。二是1億5千萬農村剩余勞動力中的一部分流入城市,產生了一大批農民工,他們直接加入到城市化建設中,并且成為城市建設的重要力量。三是適應城市現代化的要求,產生了一批以前沒有的社會服務職業,他們活躍在交通運輸、旅游服務、文化娛樂、家庭服務以及社區服務等許多領域中。四是在高新技術、行政管理、司法管理等領域產生了一大批新的職業。以上這些新職業的出現和不斷發展,使中國社會的職業結構發生了重大的變化,這種新變化,充分體現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的發展進步。
  在上述關系和社會結構協調中,正是共和國包容性中的整合功能所發揮的作用。倘若沒有包容性的存在,諸多因素、關系和結構就無法共處于一個統一體中,也就無法依據發展進步的原則、和諧統一的原則以及公平效益、優勝劣汰的原則進行卓有成效的整合。
  三、共和國包容性的開放體系是不斷促進社會現代化轉型的動力
  共和國的包容性并不是一個封閉、凝固的整體,而是一個耗散結構、開放體系。它不斷吸納人類優秀的文化成果,不斷學習世界各國的先進經驗,不斷調整自身結構,淘汰和摒棄過時的因素,時刻關注著時代的變化,及時收集最新信息。而中國社會現代化轉型是一個較長的過程,既需要與世界接軌,又需要追趕時代、適應時代,更需要團結、調動一切有利于社會現代化建設的力量和因素,才可能逐步完成。包容性的開放體系完全適應社會轉型的這些需要,因而能夠成為現代化轉型的動力。它對社會現代化轉型的推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包容性的開放體系,促進了社會的多樣性發展。人類社會的發展歷史證明,單一社會結構和排斥異質文化的國家和民族,必然經濟落后,社會變遷緩慢,難以進入現代化發展階段。一部中國封建社會史,就足以說明了這一點。兩千年漫長的中國封建社會,基本上是一個單一而又封閉的高度中央集權社會。經濟上奉行“重農抑商”政策,長期以農業為主,商品經濟一直沒有發展起來;政治上實行專制統治,無民主可言;文化上以儒家文化為主體,其他文化均被視為異端邪說,一概排斥;對外關系上,自我中心,閉關鎖國。當然,在中國封建社會某個朝代的某一時期,由于某個皇帝的開明,而出現的政治上相對寬松、外交上比較開放、經濟有所發展的階段也曾有過,像“文景之治”、“開元盛世”、“貞觀之治”等。但凡這些階段,都是社會結構適度整合、國家包容性比較突出的階段,也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到了中國封建社會的后期,由于傳統式小農經濟自給自足發展體系的穩固性,財政政策的單一性,中央高度集權,以及民間經濟勢力的被抑制,加上思想文化領域內的嚴密控制,因而國家幾乎完全喪失了包容性,整個社會變成了高度同質性機械聯系的社會。由于人們相似的生活、相似的經歷,形成了人們情感上、信仰上、價值判斷標準上的高度統一,同時也形成了對異質文化的拒絕、排斥甚至視為異端邪說的習慣。這種包容性程度較低的社會,只能是“低度均衡”的社會,表面上似乎很平穩,實際上是以社會結構要素單一、同質和與外界隔絕為特征,以停滯發展為代價。所以,馬克思早就說過,“從遙遠的古代直到19世紀最初10年,無論印度過去在政治上變化多么大,它的社會狀況卻始終沒有改變”[2]。在這里馬克思雖然說的是印度,但是中國的情況與印度相比,只能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與中國單一結構式的農業社會相比,西歐形成的是多層次、多樣化的封建農業社會。正是這種多元型結構的社會,才具有較強的包容性、具有較大的適應變遷的彈性、流動性、開放性和內在活力。也才能夠為內在的新興經濟力量突破單一、封閉的封建社會外殼提供較為有利的前提條件。因此,最早在西歐出現了原初現代化。而古代文明出現較早的中國,卻由于在單一社會結構的道路上越走越窄、包容性越來越小,結果在人類現代化進程中落伍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后,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傳統的社會結構,開始突破單一農業經濟的固定模式,積極探索工業化發展道路,并在多方面體現了一體多元的包容性結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國家擴大了包容性的外延,以有利于生產力的發展、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有利于提高綜合國力為標準吸收、引進、消化、利用了一切國內外積極因素,使共和國呈現出了多姿多彩的多樣化發展特征,從而加快了中國社會現代化轉型的進程。
  其次,包容性的開放體系,能夠促進中國走向世界。包容性的開放體系不僅是對內擴大包容、對內開放,而且主要是對外包容、對外開放。社會現代化是人類的共識,是世界潮流。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和全球化的趨勢,任何一個國家和民族都不可能孤立地發展,更不可能脫離世界而實現社會現代化。所以,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已成為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能不能堅持對外開放,其關鍵在于能不能包容發達國家現代化建設的成功經驗、能不能包容人類優秀的文化遺產。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政府改變了“文化大革命”期間閉關鎖國的對外政策,摒棄了以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決定外交方針的“左”傾錯誤做法,敞開胸襟接納世界各國朋友。并實事求是地重新認識資本主義,虛心學習資本主義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大膽引進資本主義的設備與資金,積極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并不斷創造條件歡迎世界各國商人來華投資開辦企業。與此同時,中國在國際事務中越來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冷戰結束后世界格局正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和平與發展已成為當代世界的兩大主題。但是,霸權主義依然存在,冷戰思維并未杜絕,個別大國仍然企圖獨霸世界,操縱國際事務,因而局部地區的戰爭與沖突接連不斷,世界范圍的社會現代化進程屢遭干擾與破壞。中國在對外開放,發展自己的同時,在穩定地區性局勢、化解亞洲金融危機、支持發展中國家等方面,主動承担了國際義務,做出了重要貢獻,國際地位越來越高。加上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突飛猛進的進展,世界離不開中國也已成為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所以,中國必須堅定不移地包容世界、包容人類,在不斷對外開放中促進社會現代化的發展進程。
  最后,包容性的開放體系,將不斷促進社會內部的新陳代謝,推動社會健康發展。共和國的包容性絕不是一個無所不包的大雜燴,他特有的開放體系實際上是一個選擇、淘汰不斷創新的矛盾運動過程。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實現社會現代化為目標,包容了國內外一切有利于中國社會現代化的因素。但是,每個因素在進入包容圈之前和之后均經歷過還將繼續經歷一個比較、選擇、發展完善的過程。例如,我們在否定計劃經濟模式,選擇新的經濟形式時,就經過以計劃調節為主,市場調節為輔——計劃經濟與商品經濟相結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樣一個過程。又如,在否定原有的單一所有制形式,選擇新的所有制形式時,也曾經歷過一個以公有制為主體,以其他所有制形式為補充——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結構這樣一個過程。這些過程說到底是一個不斷創新的過程,而不斷創新正是包容性開放體系的生命所在。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在包容圈內,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舊有的因素將逐漸被淘汰,新的增長著的因素將不斷產生和完善,中國社會就將在這樣的創新過程中一步一步完成其現代化轉型。
  收稿日期:2005—06—03
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社版西安101~106K4中國現代史王繼20062006
中華人民共和國/包容性/社會現代化/社會轉型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toleration/social modernization/social transformation
On the Toler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and the Transfromation of Social Modernization
Toler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refers to her capacity of gathering and uniting the varied progressive factors in society with broad mind and unusual courage and the different levels of the state structure not only controlling the dominant elements of their own but also tolerating and accepting different nondominant elements. The republic embodies her toleration and its promoting function in the one-body but many-dimension tolerating structure, the synthesizing capacity in toleration, and the tolerative open system.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包容性,是指國家以博大的胸懷、寬厚的氣度凝聚和統攬各方面有利于民族發展、社會進步的要素;是指在國家結構的各個層面,在堅持其主體因素的同時,必須包含、容納諸多非主體因素。包容性的表現和促進作用主要體現為:一是一體多元的包容性結構,是中國社會現代化轉型的客觀基礎;二是包容性中的整合功能,是協調中國社會現代化轉型的根本保證;三是包容性的開放體系,是促進社會現代化轉型的動力。
作者: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社版西安101~106K4中國現代史王繼20062006
中華人民共和國/包容性/社會現代化/社會轉型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toleration/social modernization/social transformation

網載 2013-09-10 21:59:50

[新一篇] 論先進文化與民族精神的培育

[舊一篇] 論列寧斯大林的知識分子思想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