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特征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一個人是需要一點精神的,一個民族也同樣需要一點精神。在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趨勢日益明顯、民族沖突和文明沖突日趨尖銳的今天,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對于中華民族在未來的生存和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要弘揚中華民族精神,就要正確地認識中華民族精神,并對其基本特征有一個整體性的把握。
    民族精神是民族性格、習性之上的一個概念,是民族性格和習性的精華。一個民族的性格和習性具有多面性,既有積極的、正面的性格和習性,也有消極的、負面的性格和習性。人們常說的民族劣根性,就是特指民族的負面性格和習性而言的。民族精神則與此不同,是指優秀的民族性格、習性、意識和優秀的民族文化和傳統的凝結,是一個民族在長期的發展歷史中所創造的文明的精華,是一個民族區別于其他民族的精神特質和精神品格。
    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如果沒有自己的民族精神,就像一個人沒有靈魂。一個民族沒有優良的精神,沒有優良的品格,就會在民族競爭中喪失競爭力,因而也就不可能長久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最終會被歷史所淘汰。
    中國是舉世聞名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其文明史源遠流長。中華文明之所以根深蒂固,歷久而彌新,是與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一個民族的精神是否優越,不憑口說宣傳,而要看這種民族精神具有什么樣的本質特征,要看這種民族精神孕育了什么樣的民族人物,以及這些民族人物又為這個民族貢獻了什么樣的思想和精神。
    中華民族精神具有追求和諧共生的基本特征。《易傳》說,“天地之大德曰生”。在中國古代哲學觀念中,天地之間有兩種力量,一種被稱之為“陽”,一種被稱之為“陰”。這兩種力量相吸相斥,相推相摩,不斷地推動新事物的產生。因此,天地是一個生生不息的大系統,宇宙間沒有任何一個地方是死寂的,都是處在生生不已的狀態之中。天地有好生之德,故人應效法天,使萬物不斷地發育生長。這個原則被古代思想家概括成仁。仁是愛,愛就是使人生、使物生。損害別人、戕害他物以滿足自己的生命需要,是自私自利的表現,為中國人所不齒。正如漢代思想家董仲舒所說,仁在愛人,不在愛我。人不被其愛,雖厚自愛,不予為仁。自己遂其生,使他人亦遂其生,使萬物各遂其生,才算得上是仁。孔子所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墨子所謂“強不執弱,眾不劫寡,富不侮貧,貴不敖賤,詐不欺愚”,孟子所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戴震所謂仁是生生之德,“一人遂其生,推之而與天下共遂其生,仁也”等等,無不秉承的是天地的生生精神。
    中華民族把天下共生視為天經地義,把“贊天地之化育”、助天地之生生看成是人的義務和責任。我們常說,中華民族是一個愛好和平的民族,中華民族強大了不僅不會稱霸世界而且還會促進世界和平,增進全人類的幸福,就根源于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確立的這種和諧共生觀念和仁愛精神。
    中華民族精神具有尊道貴德尚義的基本特征。我們知道,天地之間的萬事萬物的變化是有規律的,古人把現象界背后的規律稱之為“天道”。人作為天地的產物,當然就要遵循天道。在中華民族的傳統觀念中,遵行天道是正,違逆天道是邪。正和邪的分別,就在于行道與否。中國思想史上的不同學派,雖然對于天道、地道、人道各有不同的認識,但無一不強調行道、得道的重要。歷史上的思想家們俯而讀,仰而思,辯而爭,無一不是為了求道。中華民族正是出于對天地正道、天地正氣的尊崇和景仰,才形成了尊道而貴德的偉大傳統。
    直道而行,不趨邪曲,居仁由義,尚禮貴信,急公義而賤私利,成為中華民族數千年來一貫的精神傳統。“以德配天”、“太上立德”、“明明德”、“止于至善”被看成是最大的不朽事業,成為人們的最高追求。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講是是、非非、善善、惡惡。孟子所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陸九淵所說“輕重榮辱惟義與否”,文天祥所說“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等,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在歷史上,中華民族涌現出了無數仁人志士,他們不畏強暴,為維護天下正義而不惜拋頭顱,灑熱血,都是出于對天地之間的道義和正氣的維護。他們的事跡和精神因道義而不朽,被后人永遠景仰和尊祟。
    中華民族精神具有昂揚向上、與時俱進的基本特征。《易傳》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意思是天道剛健,運行周而復始,永無止息。人作為天地之間之一物,就應該效法天道,不斷進取。從此,“自強不息”就成為人們耳熟能詳的一個成語,意為努力向上,永不懈怠。在這方面,古人給后人樹立了榜樣。孔子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墨子兼愛天下,雖枯槁不舍。廣大的勞動人民更是勤勞敬業,發奮圖強,使中華文明不斷地發展與進步。
    自強不息表現為在逆境中百折不撓的頑強意志和奮斗毅力,更表現為一種與時俱進,不斷創新,不斷進取的精神,還表現為一種勇于正視自己的弱點的自省意識。三千多年前,商朝君主商湯在他的洗臉盆上刻上九個字:“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這就是著名的“湯之盤銘”。意思是說每天都有新氣象,每天都有新創造。臉是天天要洗的,同樣,心也需要天天洗。既除去身上的污垢,又除去內心的渣滓,人才能不斷進步。因此,自強不息也包含著自新的意思。在中國思想史上,有很多的修身、治心的思想。古人把進德和修業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使德業相互促進,日日都有新發展。
    鄧小平說,“發展才是硬道理”。優秀的民族精神,從來就是開放、與時俱進的,像天象的運行那樣一刻也不停滯。中國人民在實踐中,不斷地豐富著民族精神的時代內容。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紅巖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鋒精神、抗洪精神、抗擊非典的精神、航天精神等等,都鮮明地展現著中華民族精神的與時俱進性。
    中華民族精神具有博厚恢宏的基本特征。《易傳》說,“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大地是博厚的,可以容納和承載萬事萬物。中華民族從大地那里吸取了這種博厚能容的品質,形成了寬容的精神。老子所謂“有容乃大”,《論語》所謂“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荀子所謂“賢而能容罷,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淺,粹而能容雜”等等,都展示了中華民族精神的博厚恢宏特征。中華作為泱泱大國,不僅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其精神和思想也有海納百川、地承萬物的氣勢。
    許多人把龍作為中華民族的象征。龍本身就體現了寬廣能容的特點。龍完全是虛構出來的神物。人們對它的形成、演變和發展,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我更欣賞龍來源于中華民族最古老的圖騰崇拜的說法。相傳最初的華夏部落的圖騰崇拜物是一條蛇。憑借當時最高水平的生產力,華夏部落不斷地發展壯大,不斷地融合接納它周圍其他的部落。華夏部落每把一個部落融納進來,就把這個部落的圖騰的一部分加在本部落的圖騰——蛇的身上。這樣,當中原各部落最終統一的時候,一個新的圖騰形象——龍也就定型了:駝首、鹿角、兔目、牛耳、鱷吻、蛇身、虎齒、蟒鱗、鷹爪、鯉須、麒尾……它幾乎匯聚了各種靈物最雄美的部件,因而顯得異常神奇,極其獨特。龍的誕生本身就體現著中華民族和諧一致、寬廣能容、敦厚能載的博大胸懷。在后來的歷史進程中,北方的少數民族,印度的佛教,西方的文明,毫無例外地都容溶于中華文明的汪洋大海之中了。這種大海般、大地般的氣度,在其他的民族中是不多見的。
    中華民族精神具有以人為本的基本特征。古人認為,人是天地之間最優越的事物,可以順天之時,因地之利,可以贊助天地之化育,可以與天地并而為三。因此,人被稱之為“四大”之一,“三才”之一。這樣,“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敬鬼神而遠之”,注重現世、尊重民意的以人為本觀念,就成為中國人的最基本的觀念和思想。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中國古代的思想家都強調“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強調要“利民”、“裕民”、“養民”、“惠民”,使百姓足食。自周公提出“敬德保民”,孔子提出“仁者愛人”,到孫中山倡導“民主、民權、民生”的“三民主義”,到中國共產黨人提出并努力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無一不豐富和發展著中華民族精神中以人為本的內涵。
    胡錦濤總書記明確強調,“以人為本”的“人”是人民,“以人為本”重在人民的根本利益,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在以人為本問題上與前人不同的理解。在歷史上,不乏輕君重民的思想家,不乏愛民如子、為民請命的清官,但都不能與共產黨人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相比。對于共產黨人而言,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為了革命的事業,人民的解放,紅軍爬雪山,過草地,進行了艱苦卓絕的二萬五千里長征;靠小米加步槍,進行了長達八年的抗日戰爭,終于把侵略者趕回了日本老家;為了民富國強,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進行改革開放、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在新的社會主義時代,焦裕祿、雷鋒、孔繁森等等無數優秀共產黨人,以自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實際行動對以人為本進行了全新闡釋。一些在乎凡崗位上工作的同志,以自己出色的工作使以人為本更加鮮明。房屋維修工人徐虎,在平凡的掏馬桶、通管道的崗位上,披星戴月,十幾年夜間為民義務服務3700多天,為市民解決2161個生活難題,被市民譽為“夜行天使”、“晚上七點鐘升起的太陽”。公交車售票員李素麗,她對自己平凡的本職工作要求是“多說一句,多看一眼,多幫一把,多走一步”,她每天的勞動量比同行的很多人要多得多,她在平凡崗位上向人們袒露的永遠是真摯親切的笑顏、和藹溫婉的話語和傾盡心力仿佛從不倦怠的細致服務,詮釋出以人為本不是一句口號,而是行動,是精神。
    中華民族精神具有崇尚公忠的基本特征。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中,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因而人應當效法天地,尚公而不尚私。先秦儒家講“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法家講公私相背,尚公義而克私義。《呂氏春秋·貴公篇》提出:“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陰陽之和,不長一類甘露時雨,不私一物;萬民之主,不阿一人。”《忠經》提出“忠者,中也,至公無私。天無私,四時行;地無私,萬物生;人無私,大享貞。”顧炎武提出“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孫中山提出,忠于民族,忠于人民。共產黨人提出并踏實地踐行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全心全意為人民。雷鋒說:“一個人的作用,對于革命事業來說,就如一架機器上的一顆螺絲釘。……我愿永遠做一個螺絲釘。”這自古至今的思想和實踐都體現了中華民族精神的崇尚公忠的特點。
    胡錦濤總書記深刻指出:“中華民族是具有偉大民族精神的民族。千百年來,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歷經磨難而不衰,飽嘗艱辛而不屈,千錘百煉而愈加堅強,靠的就是這種威力無比的民族精神,靠的就是各族人民的團結奮斗。越是困難的時候,越是要大力弘揚民族精神,越是要大力增強中華民族的民族凝聚力。”中華民族精神是古代中國人與現代中國人共同鑄造的,是中華各族人民共同鑄造的,它具有十分豐富的內涵和卓而不群的特點。中華民族精神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偉大的中國人,一代又一代的偉大的中國人又不斷地發展、提升著中華民族精神。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實現民族偉大復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京13~15G2思想政治教育焦國成20042004在傳統道德中,“忠”是愛國主義的核心內容。要“忠”必然“公”。“忠”是為國之本,“公”是治國之本,而“忠”與“公”的實現別在于“義”和“廉”。“忠”與“公”屬于理念的范疇,“義”和“廉”則屬于實踐范疇,如果說“胸懷天下,忠公為國”是愛國主義思想的最高境界,那么,“義”和“廉”便是愛國主義行動的最高表現。本文為2002年湖北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階段性研究成果。濮嵐瀾張增元 河北沙河市實驗LOSS AND GAIN焦國成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宗教學系主任、教授 作者: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京13~15G2思想政治教育焦國成20042004在傳統道德中,“忠”是愛國主義的核心內容。要“忠”必然“公”。“忠”是為國之本,“公”是治國之本,而“忠”與“公”的實現別在于“義”和“廉”。“忠”與“公”屬于理念的范疇,“義”和“廉”則屬于實踐范疇,如果說“胸懷天下,忠公為國”是愛國主義思想的最高境界,那么,“義”和“廉”便是愛國主義行動的最高表現。本文為2002年湖北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階段性研究成果。濮嵐瀾

網載 2013-09-10 22:00:30

[新一篇] 試論中華民族整體觀念的形成與發展

[舊一篇] 試論中國對外貿易的兩重性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