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 第十一章 治國平天下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本章朱本稱之為“傳之十章,釋治國平天下”。治國要有治國原則,這個原則就是治國者要有慎德。有了孝悌慈幼等標準,就可以推己及人,實施絜矩之道。“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天命是由民心決定的,“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正如朱熹所言:“此章之義,務在與民同好惡而不專其利,皆推廣絜矩之義也。能如是,則親賢樂利各得其所,而天下平矣。”
所以,達成道德的至境,德澤廣布,就會迎來美好和諧的大道,就會天下大同。
 
【原文】
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①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②;上恤孤而民不倍③。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④也。所惡⑤于上,毋以使下;所惡于下,毋以事上;所惡于前,毋以先后;所惡于后,毋以從前;所惡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惡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謂絜矩之道。
 
【注釋】
①老老:尊敬老人。
②長長:尊重長輩。弟:同“悌”。
③恤:體恤,周濟。孤:孤兒。倍:通“背”,背棄,背叛。
④絜(xié)矩之道:指言行要有規矩準繩,要有示范作用。推己及人,使上下四方均齊方正。絜,量度。矩,畫直角或方形用的尺子,引申為法度、規則。
⑤惡:厭惡,憎恨。
 
【譯文】
所謂平定天下在于先治理好自己的國家,是因為,在上位的人尊敬老人,老百姓就會興起孝順自己父母的風氣;在上位的人尊重長輩,老百姓就會形成尊重長者的風氣;在上位的人憐恤孤幼,老百姓也同樣不會背棄這一美德。所以,君子總是實行以身作則,推己及人的“絜矩之道”。凡是處于上位的人厭惡的行為,就不用這種做法去對待處于下位的人;凡是處于下位的人厭惡的行為,就不用這種做法去對待處于上位的人;我若厭惡前面的人的作為,就不用這種做法去對待后面的人;我若厭惡后面的人的某種做法,就不用這種做法去對待前面的人;我若厭惡右邊的人的某種做法,就不用這種做法去對待左邊的人;我若厭惡左邊的人的某種做法,就不用這種態度去對待右邊的人。這就叫做推己及人的“絜矩之道”。
 
【原文】
《詩》①云:“樂只君子②,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此之謂民之父母。《詩》③云:“節彼南山,維石巖巖④。赫赫師尹,民具爾瞻⑤。”有國者不可以不慎,辟則為天下僇矣⑥。《詩》⑦云:“殷之未喪師,克配上帝⑧。儀監于殷,峻命不易⑨。”道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⑩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外本內末,爭民施奪。是故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注釋】
①《詩》:此指《詩經·小雅·南山有臺》。
②樂:快樂,喜悅。只:語助詞。
③《詩》:此指《詩經·小雅·節南山》。
④節:高大。巖巖:險峻的樣子。
⑤師尹:太師尹氏。尹姓是周朝的世卿,祖先尹佚在武王時有功,尹吉甫輔佐宣王有功。此位尹大師因勾結小人,禍亂國政,是詩中譴責的對象。太師是周代的三公之一。具:通“俱”,都。爾:你。瞻:瞻仰,仰望。
⑥辟(pì):偏私,邪僻。僇(lù):通“戮”,殺戮。
⑦《詩》:此指《詩經·大雅·文王》。
⑧喪師:失去民眾。克配:能夠配合。
⑨儀:宜。監:鑒戒。峻命:大命。不易:指不容易保有。
⑩此:乃,才。
爭民:與民爭利。施奪:施行劫奪。
悖:逆。
 
【譯文】
《詩經·小雅·南山有臺》說:“使人心悅誠服的國君啊,是老百姓的父母。”老百姓喜歡的他也喜歡,老百姓厭惡的他也厭惡,這樣的國君就可以說是老百姓的父母了。《詩經·小雅·節南山》說:“巍峨的南山啊,巖石聳立。顯赫的尹太師啊,百姓都仰望你。”統治國家的人不可不謹慎,稍有偏頗,就會被天下人推翻。《詩經·大雅·文王》說:“殷朝沒有喪失民心的時候,還是能夠與上天的要求相符的。請用殷朝作個鑒戒吧,守住天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就是說,得到民心就能得到國家,失去民心就會失去國家。所以,君子首先注重修養德行。有道德才會有人擁護,有人擁護才能有土地,有土地才會有財富,有財富才能供使用。道德是根本,財富是枝末。假若輕根本而重枝末,那就會和老百姓爭奪利益而實行劫奪之術。所以,君王聚斂財富,民心就會失散;君王散財于民,民心就會聚在一起。這正如說話悖逆道理,也會有悖逆道理的話回報;財貨悖逆情理而來,也會悖逆情理地失去。
 
【原文】
《康誥》曰:“唯命①不于常。”道善則得之,不善則失之矣。《楚書》曰:“楚國無以為寶,唯善以為寶②。”舅犯③曰:“亡人④無以為寶,仁親以為寶。”《秦誓》⑤曰:“若有一介臣,斷斷⑥兮無他技,其心休休⑦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彥圣⑧,其心好之,不啻⑨若自其口出,實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孫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疾⑩以惡之。人之彥圣,而違之俾不通,實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孫黎民,亦曰殆哉!”唯仁人放流之,迸諸四夷,不與同中國。此謂唯仁人為能愛人,能惡人。見賢而不能舉,舉而不能先,命也。見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遠,過也。好人之所惡,惡人之所好,是謂拂人之性,災必逮夫身。
 
【注釋】
①命:天命。
②“《楚書》”句:《楚書》為楚昭王時史書。楚昭王派王孫圉(yǔ)出使晉國。晉國趙簡子問楚國有多少珍寶美玉。王孫圉答道:楚國從來沒有把美玉當作珍寶,只是把有德行的人,如觀射父(人名)這樣的大臣給予重視和珍惜。事見《國語·楚語》。漢代劉向的《新序》中也有類似的記載。
③舅犯:名狐偃,字子犯。晉文公重耳的舅舅,所以后來便以“舅”為姓,叫做“舅犯”。
④亡人:流亡的人,指重耳。魯僖公四年十二月,晉獻公因受驪姬的讒言,逼迫太子申生自縊而死。重耳避難逃亡在外。在狄國時,晉獻公逝世。秦穆公派人勸重耳歸國掌政。重耳將此事告訴子犯,子犯以為不可,對重耳說了這幾句話。語見《禮記·檀弓下》。
⑤《秦誓》:《尚書·周書》中的一篇。
⑥斷斷:真誠厚道。
⑦休休:寬宏大量。有容:能夠容人。
⑧彥圣:指德才兼備。圣,明。
⑨不啻(chì):不但。
⑩媢(mào)疾:妒忌。《尚書·秦誓》作“冒疾”。
違:阻抑。俾(bǐ):使。
放流:流放。迸:即“屏”,驅逐。四夷:四方之夷。夷,指古代東方的部族。
中國:指中原地區的諸侯國家。
命:東漢鄭玄認為應該是“慢”字之誤。慢,即輕慢。
拂:逆,違背。逮:及,到。夫(fú):助詞。
 
【譯文】
《尚書·康誥》說:“只有天命是不會常保的。”這就是說,行善便會得到天命,不行善便會失去天命。《楚書》說:“楚國沒有什么是寶,只是把善人當做寶。”舅犯說:“流亡在外的人沒有什么是寶,只是把仁愛親人當做寶。”《尚書·秦誓》說:“假若有這樣一位大臣,忠厚老實而沒有什么特別的本領,但他心胸寬廣,有容人之量;別人有本領,就如同他自己有一樣;別人德智兼備,他心悅誠服,不只是在口頭上說說,而是實實在在能容納,用這種人,是可以保護我的子孫和人民的,而且還是有利的啊!相反,假若別人有本領,他就妒忌、厭惡人家;別人德智兼備,他便想方設法壓制、阻撓,使君主不知道他的才德,這實實在在是不能容人。用這種人,不僅不能保護我的子孫和人民,而且可以說是很危險!”因此,有仁德的人會把這種容不得人的人流放,把他們驅逐到邊遠的四夷之地去,不讓他們與自己同住在中原。這說明,有仁德的人能愛護好人,也能憎恨壞人。發現賢才而不能選拔,選拔了而不能優先重用,這是輕慢。發現惡人而不能罷免,罷免了而不能把他驅逐得遠遠的,這就是過錯。喜歡眾人所厭惡的,厭惡眾人所喜歡的,這是違背人的本性,災難必定要落到他的身上。
 
【原文】
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驕泰①以失之。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②,則財恒足矣。仁者以財發身③,不仁者以身發財。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義者也,未有好義其事不終者也,未有府庫④財非其財者也。孟獻子⑤曰:“畜馬乘不察于雞豚⑥,伐冰之家⑦不畜牛羊,百乘之家⑧不畜聚斂之臣。與其有聚斂之臣,寧有盜臣⑨。”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長國家⑩而務財用者,必自小人矣。彼為善之,小人之使為國家,災害并至。雖有善者,亦無如之何矣!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
 
【注釋】
①驕泰:驕橫放縱。
②疾:快,迅速。舒:舒緩。
③發身:修身。發,發達,發起。
④府庫:古時國家收藏文書或財物的地方。
⑤孟獻子:魯國大夫,姓仲孫,名蔑。
⑥畜:養。乘(shènɡ):指用四匹馬拉的車。畜馬乘,是士人初做大夫官的待遇。察:關注。
⑦伐冰之家:指喪祭時能用冰的人家,是卿大夫類高官的待遇。
⑧百乘之家:擁有一百輛車的人家,指有封地的諸侯王。
⑨聚斂之臣:搜刮錢財的家臣。聚,聚集。斂,征收。盜臣:盜竊府庫財物的家臣。
⑩長(zhǎnɡ)國家:成為國家之長,指君王。
無如之何:沒有辦法。
 
【譯文】
所以,做國君的人有正道:必定遵循忠誠信義,以獲得天下;若驕奢放縱,便會失去天下。生產財物也有正道:要讓生產財物的人多,消費財物的人少;要讓生產財物的人勤奮,消費財物的人節儉。這樣,國家財富便會經常充足了。仁愛的人散財以提高自身的德行而得民,不仁的人不惜以生命為代價去聚斂財物。沒有在上位的人喜愛仁德,而在下位的人卻不喜愛忠義的;沒有喜愛忠義,而做事卻半途而廢的;國庫里沒有用仁德而得來的財物不是屬于國君自己的。孟獻子說:“具備馬匹車輛的士大夫之家,就不該再去計較養雞養豬的小利;祭祀能夠用冰的卿大夫家,就不要再去養牛養羊牟利;擁有百輛兵車的諸侯王,就不該豢養搜刮民財的家臣。與其有搜刮民財的家臣,還不如有偷盜財物的家臣。”這意思是說,一個國家不應該以財貨為利益,而應該以道義為利益。做了國君卻還一心想著聚斂財貨,這必然是有小人在誘導。而那國君還以為這些小人是好人,讓他們去處理國家大事,結果是天災人禍一齊降臨。這時雖有賢能的人,卻也沒有辦法挽救了!所以,一個國家不應該以財貨為利益,而應該以道義為利益。
 
【史例解讀】
 
宰相偷布
楚國的江乙,在郢都做官時,楚王的王宮里失了竊。楚國宰相以為這是江乙治理地方不善的緣故,便在楚恭王的面前說了一聲,把江乙免了官。
過了不久,江乙的母親遺失了六丈四尺的布匹,就親自去見楚王,說是相國偷了她的布匹。
楚王說:“我不相信!宰相怎么會偷走你的布呢?”
江乙的母親回答:“不是宰相親自偷,而是他差人來偷的。因為宰相的耳目不明,治理不善,以致盜賊公然出現,偷走我的布。這樣說來,和他派人來偷我的布,又有什么分別呢?”
楚王贊許她善于辭令,說得頗有道理,就叫官吏賠償她的布匹,又把金子賜給她。
江乙的母親說:“我哪里是為了貪這一點小小的東西,來和大王斗氣呢?我不過怨宰相治國不善罷了!”說完話就走了,始終不肯接受楚王的賞賜。
后來,楚王把江乙召來,再讓他做官。
 
樂善好施
嚴世期,南朝宋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心性善良,熱心幫助周濟窮人。同鄉張邁等三人,家境貧困,無以為生。時值災荒,無法養活幼小的子女,準備拋棄。嚴世期知道后,給他們分別送去衣服、糧食,在他的接濟資助下,三家得以度過災荒,孩子得以長大成人。
災荒年景,人們都外出逃荒要飯,而老弱病幼只能困守在家。同鄉之中潘伯等十五人先后被餓死。因為其家人不知下落,無人給他們安葬,嚴世期便買來棺材安葬死者,并且收養照顧他們的孩子長大。
元嘉四年,朝廷賜匾給嚴世期,上寫“義行嚴氏之聞”,予以表彰,并且免除他應服的徭役和十年的租稅,以嘉獎他樂善好施的德行。
 
怎么樣從政
季康子問政于孔子,說:“怎么樣從政?”孔子回答:“政就是走正路的意思,你本人帶頭走正道,那么還有誰不走呢?”在古代,“正”字是有從政的意義的,可見先民對于政的原始解釋是要行得正,公正。這樣,才能從政,從而才能上行下效,政通人和。
如果每個為政者都能夠行得正,那么從政有什么難的呢?
 
承担道義的責任
晏嬰,生年不詳,卒于公元前500年,山東省高密市人,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外交家。以有政治遠見和外交才能,作風樸素聞名諸侯。他愛國憂民,敢于直諫,在諸侯和百姓中享有極高的聲譽。
晏嬰勸諫齊莊公,莊公不聽,晏嬰于是出外隱居,后來聽說齊莊公被崔杼所殺,晏嬰不顧個人安危,毅然帶著隨從前往齊都去吊唁齊莊公。晏嬰來到崔杼家門前,他身邊的下人担心地問他:“您將為國君殉而葬嗎?”晏嬰說:“難道是我一個人的國君,我應該為他而死?”隨從又說:“那么我們何不逃跑呢?“晏嬰說:“難道國君的死是我的罪過,我要逃跑?”“那么我們還是回去吧?”晏嬰說:“國君都死了,我回到哪里去呢?作為萬民之主,難道只是為了利用他的地位來高踞于百姓之上?應當主持國政!作為君主的臣下,難道只是為了獲取俸祿?應當保衛國家!所以君主為國家而死,那么臣下就應該為他而死;君主為國家而逃亡,臣下就應該跟他逃亡。如果君主只是為自己的私欲而死,為個人的事情而逃亡,不是他寵愛的人,誰敢承担責任,為他而死,為他而逃亡呢?可是我現在又能回到哪里去呢?”說罷,晏嬰徑自闖進崔家,脫掉帽子,捶胸頓足,不顧一切地撲在齊莊公的尸體上,號啕大哭了一場,然后起身離去。崔杼的左右欲殺掉晏嬰,崔杼對晏嬰也早已恨之入骨,但是有所顧忌,便對身邊的人說:“他是百姓所景仰的人,殺了他,就會失去民心。”晏嬰遂從容離去。
 
為人清廉,為官正直
呂蒙正,北宋政治家。幼年寒微貧苦,孜孜好學。太平興國二年舉進士第一,通判升州,召直史館,遷知制誥、翰林學士,擢左諫議大夫,參知政事。三度任相,輔佐兩朝,封許國公。大中祥符四年卒,年六十六,謚“文穆”。
根據民間傳說,呂蒙正年少時家境貧寒,父母亡故,孤苦無依,風餐露宿,饑寒交加,淪為乞丐,寄居寺廟破窯,凄涼悲慘至極。所以民間談論到誰貧窮時,常以“窮過呂蒙正”作為比喻。但也正是因為呂蒙正出身苦難,以此激勵自己奮發苦讀,終于考上狀元,直至位登宰相。
呂蒙正任吏部尚書時,皇上召集群臣,討論戰爭征伐的軍國大事。皇上說:“我打算興兵討伐戎狄,安定邊境,為民除暴。可能有人會說這是好大喜功、窮兵黷武。但是,如果不能征服他們,那么天下百姓就不能有一個安定的生存環境,以至于人民將會全部離我而去。”呂蒙正回答說:“隋、唐兩朝,四次征伐遼國,前后用了數十年時間,百姓苦不堪命。結果,隋煬帝全軍覆沒,唐太宗自運土木攻城,最終也以失敗告終。而治理國家最關鍵的是上下同心把內政搞好。如果國內政治清明,百姓擁戴,生活富裕,那么遠方的人自然就會歸順,國家自然安定,哪里用得著勞師征伐呢?”
呂蒙正胸襟寬闊,豁達大度。據司馬光《涑水紀聞》記載,呂蒙正因政聲清廉升任參知政事后,有一位官員對他很不服氣,故意在朝堂簾內指著呂蒙正說:“這小子也配當參知政事?”呂蒙正裝作沒有聽見,平靜地走了過去。呂蒙正的同事卻感到受了侮辱,十分憤怒,下令追查,但被呂蒙正制止了。下朝以后,同事們仍然憤憤不平,堅持要徹底查問。呂蒙正說:“何必在意一句話的責難呢?如果真的知道了那個人的姓名,那么雙方必然都很為難,終身心存芥蒂,相互猜忌,還不如不知道為好。何況,就這么一句話,對我來說也沒有什么損失和影響。”人們聽了后,都從心里佩服呂蒙正的度量。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呂蒙正為官、做人、處事的態度是“吾直道而行,無所愧畏,風波之言不足慮也”。
宋太宗年老后喜歡聽歌功頌德之詞。一次盛宴之后,很怡然地對呂蒙正夸耀說:“京城致此繁盛,乃知理亂在人啊!”呂蒙正當即正色說:“我常見都城外不過數里,因饑寒而死的百姓很多,京城的繁盛只是表面的,實際并不盡然。愿陛下視近以及遠,那則是天下蒼生的幸運啊!”太宗當即命令有關官員救助窮人,賑濟饑民,從而使很多處在饑困之中瀕死的災民得以保全性命。
 
失刑則刑,失死則死
李離,春秋時晉國晉文公的獄官,主管刑獄。有一次,李離在審理一件案子時,由于聽從了下屬的一面之詞,致使一個人冤死。真相大白后,李離準備以死贖罪,晉文公說:“官有貴賤,罚有輕重,況且這件案子主要錯在下面的辦事人員,又不是你的罪過。”李離說:“我平常沒有跟下面的人說我們一起來當這個官,拿的俸祿也沒有與下面的人一起分享。現在犯了錯誤,如果將責任推到下面的辦事人員身上,我又怎么做得出來?”他拒絕聽從晉文公的勸說,伏劍而死。
 
君子有絜矩之道
陳囂,西漢時期的山陰(現如今的浙江省紹興縣)人。以七十歲高齡,被朝廷征召,出任太中大夫,為九卿中光祿勛里一個職員,秩俸比一千石。每次上朝皇帝總以師傅之禮來敬待他,還賞賜給他座椅和拐杖。
陳囂本來是一個普通人,能做到高官和受到皇帝的尊敬和他的道德是分不開的,他的一生可以說做到了:不以惡小而為之,不以善小而不為。當時的山陰有個姓車的老婆婆,年紀大了,沒有子女,聽說陳囂是個講仁義的人,就想要陳囂為她養老送終。但是陳囂考慮到車婆婆還有一點財產,不敢答應下來。就去問年高長者,他們都說這是好事情呀,應該做的。于是陳囂就把車婆婆迎到了家中,每天早晚都去探望、問候,就像對待自己的親人、親娘一樣,一切費用都不用她負担。等到車婆婆壽終死去,陳囂辦好殯葬一應事后,又讓家中仆人守墓,自己也穿衣守孝三個月。車婆婆的財物,除了部分隨葬,其余都送給她的一些遠房親戚。這件事使陳囂的敬老名聲一下子傳遍了全國。
陳囂有個鄰居,叫紀伯。有一次紀伯趁夜色偷偷地把陳家土地的標記移動了一下,目的是為了擴大自己的土地。不料,這一幕恰巧被陳囂看到了,陳囂不作聲響,等到紀伯走了,他自己悄悄地把標記拔起來,又往后面退出了一丈土地,把更多的土地給了紀伯。紀伯發覺了這件事后,羞愧萬分,不但返還了多占的土地,而且也后退了一丈。太守知道了這件事后,覺得陳囂真是一個具有高風亮節、高尚品德的人,就在他們那里立起了石牌坊加以表揚,稱這兒為“義里”。還有一個小故事,說的是陳囂年輕時候的事。他到城郊外面的自家的湖里捕魚,發現有人偷魚。偷魚的人遠遠看到了陳囂,就扔下魚躲到蘆葦草叢中去了。陳囂連忙追上去,把魚送給那個偷魚的人,那人感到非常慚愧,怎么也不肯接受了,從此以后,那個人再也不偷竊了,這個湖里也不再發生偷魚的事了。
陳囂的事跡傳到了朝廷,被皇帝知道了,特地派車來把陳囂接走,以七十高齡官拜太中大夫。這件事也教化了當時的人們,一時間敬老盡孝、以鄰為善、以德化怨……美德不斷,也為我國的傳統美德寫下了重重的一筆。
 
君行仁義,感化國人
堯做了天子,推行仁政,教養孤兒和寡婦,救助貧困;存心于天下,對窮苦的人特別關照:先寬恕,而后推行教化;慈悲顯著,而且道義建立;德育深厚,教化寬廣。所以不必獎賞,人民就自然向善;不必懲罚,國家就能治理得很好。他在位一百年,逝世后,百姓哭得很傷心,宛如父母過世一般。堯逝世三年內,全國各地都沒有舉行慶祝活動,可見他們多么思念堯帝!
舜二十歲時就以孝聞名于世,帝堯知道他的仁德,便推薦他接受天子的職位。他做了皇帝以后,敬畏天命而愛護人民,體恤遠方的百姓而且親切地對待自己的親屬和族人。他治理國家的要領是對待屬下不繁文縟節,對待大眾盡量寬厚。四海之內都稱贊他的德政。舜在位四十八年天下大治,而且享年一百一十二歲。
 
包青天
包拯(999—1062),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漢族。出身于官僚家庭。包拯做官以斷獄英明剛直而著稱于世,后世則把他當做清官的化身——包青天。他曾說:“后世子孫做官,有犯貪污之罪的,不得踏進家門,死后不得葬入大墓。不遵從我的志向,就不是我的子孫。”包拯認為,普通百姓是國家的根本,只有老百姓日子好過了,不受貪官酷吏欺壓了,國家才能富強和太平無事。
包拯在朝廷為人剛毅,貴戚宦官為之收斂,聽說過包拯的人都很怕他。以前的制度規定,凡是告狀者不得直接到官署庭下。包拯打開官府正門,使告狀的人能夠直接到他面前陳述是非曲直,使胥吏不敢欺騙長官。朝中官員和世家望族私筑園林樓榭,侵占了惠民河,因而使河道堵塞不通,正逢京城發大水,包拯于是將那些園林樓榭全部拆掉。有人拿著地券虛報自己的田地數,包拯都嚴格地加以檢驗,上奏彈劾弄虛作假的人。包拯的一生不僅是為了宋朝天下的長治久安,而且以他的實際行動造福人民,為后世所稱道。
 
為民請命
石抹元毅,名神思,金代咸平(今遼寧省開源東北)人。以蔭補吏部令史,歷任景州寧津令、同知亳州防御使事、汾陽軍節度副使、同知武勝軍節度使事軍職。
石抹元毅任景州寧津令時,有強盜白天大肆劫掠,為害百姓。元毅組織吏卒百姓設防,幾經相持,盜賊終無所獲,自行解散逃走。明昌初年,石、嵐之間賊黨嘯聚山林,肆行剽掠,朝廷命令元毅剿捕,山賊聽到元毅大名,畏懼遠逃。元毅追剿奔襲,將盜賊全部消滅,于是境內安定。
河東北路地區,山岳連綿,農田多在山坂之上,土地貧瘠,條件艱苦。以前,由于未做實地調查,情況不清,朝廷只以耕地數量規定這里的百姓按最多的數額繳納賦稅,致使百姓生活特別貧困。石抹元毅上任后,將情況上報朝廷,要求降低稅賦,朝廷予以批準,讓他根據當地農田的實際情況合理確定賦稅數額。元毅就把土地質量分為三等,然后根據土地的不同等級讓百姓繳納相應的賦稅,百姓因此受益,生活得到改善。
元毅性情沉穩忠厚,勇武過人,“每讀書見古人忠義事,未嘗不嗟嘆賞慕,喜動顏色,故臨難能死所事云”。授任撫州刺史,會邊將失守,糧草馬牛焚剽殆盡,元毅奉命率領吏卒三十余人出城籌辦軍餉,中途突然與敵軍相遇。隨從兵吏建議退守,以待時機。元毅說:“我們的責任就是守衛邊境,遇到敵軍就逃跑,那么誰來保護老百姓?縱使得以自身安全,又有何面目向朝廷述職!”于是舉著弓箭,身先士卒,號令殺敵。隨從被其忠勇感召,奮勇殺敵,前仆后繼,爭先死戰。元毅奮力爭戰,箭無虛發。敵軍退去,調集更多的援兵包圍了元毅。元毅斗志更加堅定,雙方鏖戰不息,終因寡不敵眾,戰死疆場。后贈信武將軍。
 
女中堯舜
宋英宗的皇后高氏,日常生活很儉樸。皇帝想把皇后的弟弟高士林升官,高后就說:“不要因為我的緣故,違背了祖宗的法度!”于是皇上就沒給皇后的弟弟升官。
神宗做了皇帝,尊她為皇太后。哲宗做了皇帝,又尊她為太皇太后。那時候,她就同哲宗在延和殿里,垂著簾子,在簾子里面辦理國家的政事。
高后所行的政策都很好,例如:以前把民間叫來修京城的百姓,一個個都叫他們回去;減少皇城里面所用的偵探;把皇宮里奢侈無益的工作,都停止了;宮里的三十多個宮人或近侍,都放了出去;警戒朝廷里面和外邊的官吏,不要用苛刻、暴虐、貪婪的手段去對付百姓;把奢靡的物品廢除;又把王安石所行的新法,叫百姓按戶計算產業,替皇家養戰馬的事,廢止或者放寬期限。這些完善的措施,都出自高后一個人的命令,沒有其他大臣參與,所以百姓稱她是女中的堯舜。
 
體貼人情的父母官
宋朝的曹彬當徐州的州長(知州事)時,有一位官吏犯了罪,曹彬過了一年后才處罚他。有人問:“您這么做是什么原因呢?”
曹彬回答:“我聽說這個人剛娶妻子,如果我以木杖打他,他的父母一定以為媳婦不好,而早晚責罵或鞭打她,使她不能自存,所以我才延緩處罚,而律法也沒因此變得不公正!”
像處罚那么微細的事情,曹彬都那么體貼人情,可見其慈愛之心,如果不是非常有愛心的人,怎么能做到這樣呢?
 
孟子論識人
孟子(前372—前289)(生于周烈王四年,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漢族,山孟子東鄒城人,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有一次,齊宣王向孟子請教:“怎樣才能去識別那些缺乏才能的人而舍棄他呢?”孟子答道:“國君選拔賢才,如果迫不得已要用新人,就要把卑賤者提拔到尊貴者之上,把疏遠的人提拔在親近的人之上,對這種事情一定要慎重。左右親近之人都說某人好,不可輕信;眾位大夫都說某人好,也不可輕信;要全國的人都說某人好,然后去了解,發現他真有才干,才任用他。同樣道理,要罷免一個人,左右親近之人都說某人不好,不要聽信;眾位大夫都說某人不好,也不要聽信;要全國的人都說某人不好,然后去調查,發現他真不好,再罷免他,這樣才可以做百姓的父母。”
 
國家和人民本是一體
許有壬(1287—1364),字可用,元代湯陰(今河南省湯陰縣)人。延祜二年進士,授同知遼州事。至正中累官集賢大學士,改樞密院副使,拜中書左丞。自仁宗至順帝,歷事七朝,輔政五十年,遇國家大事,無不盡言,“明辯力諍,不知有死生利害”。謚“文忠”。善筆札,工詞章,著有《至正集》《圭塘小稿》。
英宗至治年間,許有壬任江南行臺監察御史,他巡視廣東時,發現廣東道廉訪司副使哈只和蔡衍二人營私舞弊,“黷貨無厭”,便立即彈劾,將其罷免。
泰定元年,許有壬任中議大夫,很快又改任中書左司員外郎。這年京師一帶發生大災荒,糧食無收,百姓因饑餓而死的人很多。許有壬請求朝廷立即給予賑濟。有人反對說:“你用心善良,提議雖然很好,只是救濟了災民,虧損了國家,國庫空虛怎么辦?”許有壬說:“你說的不對。國家和人民本是一體,人民是國家的根本,哪有救濟了災民而虧損了國家的道理。有人民才有國家,沒有人民,國家又如何能夠存在呢?”許有壬堅持自己的意見,經丞相轉奏皇上,于是批準調撥國庫糧食四十萬斛賑濟災民,很多人因此保住了性命。
 
漢景帝為太子慎重選輔臣
周亞夫(?—前143),西漢時的著名將軍,沛縣(今屬江蘇省)人。為漢景帝的股肱重臣,他在平定七國之亂的時候立下了赫赫戰功,以后又官至丞相,為漢景帝獻言獻策,忠心耿耿。可是漢景帝在選擇輔佐少主的輔政大臣的時候,還是把他拋棄了,原因何在呢?
在古代的時候,每個皇帝年老之后,皇位的繼承問題就空前復雜起來,每個皇帝都會費一番心血,漢景帝就碰到了這個問題,當時太子才剛剛成年,需要輔政大臣的輔佐,漢景帝為此考察了一次周亞夫。
一天,漢景帝宴請周亞夫,給他準備了一大塊肉,但是沒有切開,也沒給他準備筷子,周亞夫看了,很不高興,就回頭向主管筵席的官員要筷子,漢景帝笑著說:“丞相,我給你這么大一塊肉你還不滿足嗎?還要筷子,真是講究啊。”周亞夫一聽,趕緊摘下帽子,向皇帝跪下謝罪,漢景帝說:“起來吧,既然丞相不習慣這樣吃,那就算了,今天的宴席就到此了。”周亞夫聽了,羞憤不已,不情愿地向景帝跪下謝罪。景帝剛說了個“起”,他就馬上站了起來,不等景帝再說話,就自己走了,快步出了宮門。漢景帝目送他離開,嘆息著說:“看他悶悶不樂的樣子,怎么能輔佐少主呢?”
因為少主的年輕氣盛,萬一有什么做得過分的地方,只有具有長者風范的人,才能包容這些過失,一心一意地忠貞盡責。從周亞夫的表現來看,連老皇帝對他不禮貌的舉動,他都不能忍受,一副很不高興的樣子,以后又怎么能包容少主的過失呢?
 
蘭考人民的父母官焦裕祿
焦裕祿,1922年8月16日出生在一個貧農家庭里。參加過革命戰爭,建國后當過工人。1962年12月,焦裕祿被調到蘭考縣先后任縣委第二書記、書記。他上任之后帶領全縣人民進行封沙、治水、改地的斗爭。焦裕祿身先士卒,以身作則:風沙最大的時候,他帶頭去查風口,探流沙;大雨瓢潑的時候,他焦裕祿帶頭踏著齊腰深的洪水察看洪水流勢;風雪鋪天蓋地的時候,他率領干部訪貧問苦,登門為群眾送救濟糧款、醫藥。他經常鉆進農民的草庵、牛棚,同普通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在群眾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去關心群眾、幫助群眾。他把群眾同自然災害斗爭的寶貴經驗,一點一滴地集中起來,成為全縣人民的共同財富,成為全縣人民戰勝災害的有力武器。
焦裕祿的心里裝著全縣的干部群眾,唯獨沒有他自己。他經常肝部痛得直不起腰、騎不了車,即使這樣,他仍然用手或硬物頂住肝部,堅持工作、下鄉,直至被縣委強行送進醫院。
1964年5月14日,焦裕祿被肝癌奪去了生命,年僅四十二歲。他臨終前對組織上唯一的要求,就是“把我運回蘭考,埋在沙堆上,活著我沒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著你們把沙丘治好”。
焦裕祿誠懇待人,愛護關心人民群眾,幫助人民群眾解決具體困難,是真正的人民父母官。獲得了人民群眾的愛戴,和永遠的懷念。
 
得民心者得天下
劉邦、項羽都是名載史冊的英雄,可前者成就了千古偉業,后者卻無奈自刎烏江,這難道真如項羽所言“此乃天意”嗎?并非如此。考校劉邦、項羽二人的德能,不難發現,項羽比劉邦更有才能,但項羽恃才傲物,胸懷器度促狹,一意孤行,只逞匹夫之勇,行婦人之仁,最終走向了滅亡。相反,劉邦雖然沒有什么過人的個人才能,但他善于聽取良言,以德帥眾,身邊謀士云聚,豁達坦蕩,有著超常杰出的人格魅力,能與天下才德之士共謀善舉。因此,他最終成為楚漢之爭的勝者。
劉邦斗轉星移,到了康熙時期,作為皇帝的玄燁,有著比劉邦更為出眾的才華,有著比項羽更為強健的體魄,照說他可以安安穩穩地坐上龍椅,安享太平。但是,他卻遭到了關內百姓的強烈反抗。只因為他是滿人,他統治下的臣民卻大多是漢人。在漢人的眼中,他永遠是夷人,是外來者。因此,各地的反清斗爭綿延不絕,這也成了康熙的一塊心病。一次,他去長城察看城墻的毀壞情況,面對破落的長城,大臣中有人認為要進行加固,以防來襲。康熙卻堅定地說:“我要修筑的是百姓心中的長城,這比真正的長城堅固好幾倍!”康熙多次微服私訪,體察民情,用自己的真誠打動了百姓,最終贏得了百姓的認同,迎來了天下的安定。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綜古觀今,我們不難看出:成就大業,一統天下,取決于民心所向,民樂則君樂,民憂則國憂,得民心者得天下。
 
心戰為上,兵戰為下
馬謖(190—228),字幼常,三國蜀襄陽宜城人(今湖北宜城縣南),侍中馬良之弟。初以荊州從事跟隨劉備取蜀入川,曾經任綿竹、成都令,越太守。后因失守街亭,被諸葛亮揮淚斬首。
馬謖“才器過人”,諸葛亮對其很是器重,任命他為參軍,常常引見談論軍事,自晝達夜。
建興三年,諸葛亮征討南中,馬謖送了數十里。諸葛亮說:“雖然我們謀劃這么多年,今天可有更好的策劃嗎?”馬謖回答說:“南中依仗地勢險阻,不歸順中原的歷史已經很久了,即使今天打敗他,明天他就又反叛了。現在,丞相集中精力,將要舉行北伐,與強賊搏斗,后防的鞏固十分重要。如果他們知道國內空虛,那么他們就又會立即反叛了。假若把他們全部消滅,以除后患,那樣做既不是仁者應有的行為,也不是短時間內能夠辦到的。用兵的原則是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希望您能讓他們心服就行了。”諸葛亮接受了馬謖所提出的策略,對孟獲七擒七赦,終于平定南方,直到諸葛亮去世,南方再沒有任何動亂,為北伐奠定了安定的后方基地。
馬謖雖然向來以“紙上談兵”聞名于世,但他關于“心戰為上,兵戰為下”的軍事見識是非常高明的,以至于被后人總結為“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如戰”的重要經驗,而廣為流傳。
 
有德之人,秦兵避境
魏國的段干木,品行很高尚,不肯做官,拜卜子夏作老師。
有一天,魏文侯要去見他,已經走進大門,段干木就爬過墻,逃避而去。
魏文侯經過段干木的門口,一定行一個敬禮。為魏文侯駕馬車的人問道:“段干木只是一個平民百姓,您做諸侯,是一國的君主,您從他家門口經過行禮,不會太過分嗎?”
魏文侯說:“段干木所榮耀的是道德,我所榮耀的是土地。段干木所富有的是義氣,我所富有的是錢財。這樣兩兩比較起來,我比他差得多,怎么敢不去禮敬他呢?”
有一次,段干木高臥在草原上的一間小茅屋里,秦國的軍隊來攻打魏國,聽到段干木的德行和操守,便退兵而不到魏國來了。
 
用人要德才兼備
諸葛亮(181—234),字孔明,號臥龍,瑯邪陽都(今山東沂南)人,蜀漢丞相,謚曰忠武侯。諸葛亮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一位德才兼備的棟梁之才,他以其隆中策預見天下三分,顯示其大才;以其鞠躬盡瘁盡忠蜀漢,顯示其大德。其人如此,其擇官也以德才兼備為準則。
諸葛亮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向劉禪上疏,即《前出師表》,疏中說:“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
桓帝、靈帝是東漢末年的皇帝,二人都信任宦官,大興黨錮之禍,殺戮賢臣,以致社會動蕩不安。諸葛亮上《前出師表》時,劉備已去世,由他執政輔佐劉禪,故在出征前總結了先漢與后漢興亡的經驗教訓,諄諄告誡劉禪,不要學桓、靈二帝“親小人,遠賢臣”,要學先漢“親賢臣,遠小人”,才能使蜀國興隆,以復興漢室。
諸葛亮在《十六策》里指出:“治國之道,務在舉賢。若大國危不治,民不安居,此失賢之過也。夫失賢而不危,得賢而不安,未之有也。”因此,諸葛亮在治理蜀國時特別重視選拔德才兼備之人。
他推薦董允為侍中,領虎賁中郎將,統宿衛重兵,負責宮中之事。劉禪欲增加后宮嬪妃,董允認為古時天子后妃之數不超過十二人,今已足數,不應增加。劉禪寵愛宦官黃皓,黃皓為人奸佞,想干預政事,董允上則正色匡主,下則數責黃皓,他在時,黃皓不敢胡作非為。
蔣琬、姜維都是諸葛亮精心選拔的接班人。蔣琬入蜀,開始時任于都縣令。劉備前去巡視,正看見蔣琬飲酒醉倒,不理政事,非常生氣,要殺掉他。諸葛亮深知其人,為之說情:“蔣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為政以安民為本,不以修飾為先,愿主公重加察之。”
劉備敬重諸葛亮,聽到他所言,沒有懲罚蔣琬。后來諸葛亮提拔蔣琬為丞相府長史,每次出征,他都足食足兵保障供給。諸葛亮經常贊蔣琬為人“忠雅”,可與他一起輔佐蜀漢大業。諸葛亮死前,秘密上表給劉禪:“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
諸葛亮死后,蔣琬執政,其人大公無私,胸懷廣闊,能團結人。同時他能明知時勢,使得國治民安。
姜維繼諸葛亮復興漢室之志,屢次北伐,雖無大勝,但魏兵也不能侵入。等到司馬昭派大軍伐蜀,劉禪昏庸,不聽姜維派兵扼守陰平的主意,終于使鄧艾得以偷渡而直搗成都。劉禪獻城投降,并命令姜維也投降。姜維想假借投降的機會,殺掉鐘會,復興蜀漢,最后沒有實現。其夙愿雖未實現,足見其忠烈。
 
以德立人
婁師德(630—699),字宗仁,鄭州原武(今河南原武西)人,唐朝大臣、名將。
婁師德自幼才思敏捷,弱冠便以進士及第授江都(今江蘇揚州)縣尉。婁師德的才能很快便使揚州(治江都縣,今江蘇揚州市)長史盧承業感到驚異。為此,盧承業對他說:“吾子臺輔之器,當以子孫相托,豈可以官屬常禮待也?”
婁師德善于舉薦人才。狄仁杰當宰相之前,婁師德曾在武則天面前竭力推薦他,但狄仁杰對此事卻一無所知。他認為婁師德不過是個普通武將,很瞧不起他,一再排擠他。武則天察覺此事后,便問狄仁杰:“師德賢乎?”狄仁杰說:“為將謹守,賢則不知也。”武則天又問:“知人乎?”狄仁杰說:“臣嘗同僚,未聞其知人也。”武則天笑著說:“朕用卿,師德薦也,誠知人矣。”并隨手拿出以往婁師德推薦狄仁杰的奏章,讓狄仁杰觀看。狄仁杰看后,十分慚愧,嘆息道:“婁公盛德,我為所容乃不知,吾不逮遠矣!”后來,狄仁杰也向婁師德學習,努力物色人才,隨時向武則天推薦。
 
臥薪嘗膽
春秋末年,吳王闔閭打敗楚國,成了南方霸主。公元前496年,越國國王勾踐即位。吳王趁越國剛剛遭到喪事,就發兵攻打越國。吳越兩國在槜(zuì)李(今浙江嘉興西南)地方,發生一場大戰。
吳王闔閭滿以為可以打贏,沒想到打了個敗仗,自己又中箭受了重傷,再加上年紀大了,回到吳國,就咽了氣。
吳王闔閭死后,兒子夫差即位。闔閭臨死時對夫差說:“不要忘記報越國的仇。”夫差記住這個囑咐,叫人經常提醒他。他經過宮門,手下的人就扯開了嗓子喊:“夫差!你忘了越王殺你父親的仇嗎?”
夫差流著眼淚說:“不,不敢忘。”過了三年,吳越兩國的軍隊在太湖一帶打上了。越軍果然大敗。越王勾踐帶了五千名殘兵敗將逃到會稽,被吳軍圍困起來。勾踐一點辦法都沒有了,他跟范蠡說:“懊悔沒有聽你的話,弄到這步田地。現在怎么辦?”
范蠡和文種建議勾踐求和,于是,勾踐派文種到吳王營里去求和。
文種回去后,打聽到吳國的伯嚭是個貪財好色的小人,就把一批美女和珍寶,私下送給伯嚭,請伯嚭在夫差面前講好話。經過伯嚭在夫差面前的一番勸說,吳王夫差不顧伍子胥的反對,答應了越國的求和,但是要勾踐親自到吳國去。
文種回去向勾踐報告了。勾踐把國家大事托付給文種,自己帶著夫人和范蠡到吳國去。勾踐到了吳國,夫差讓他們夫婦倆住在闔閭的大墳旁邊一間石屋里,叫勾踐給他喂馬,范蠡跟著做奴仆的工作。夫差每次坐車出去,勾踐就給他拉馬,這樣過了兩年,夫差認為勾踐真心歸順了他,就放勾踐回國。
勾踐回到越國后,為了收攬民心,下詔罪己,說是因為他的處置不當而使老百姓遭受災難。為了報仇,他唯恐眼前的安逸消磨了志氣,在吃飯的地方掛上一個苦膽,每逢吃飯的時候,就先嘗一嘗苦味,還自己問:“你忘了會稽的恥辱嗎?”他還把席子撤去,用柴草當做褥子。這就是后來人傳誦的“臥薪嘗膽”。
勾踐決定要使越國富強起來,他親自參加耕種,叫他的夫人自己織布,來鼓勵生產。因為越國遭到亡國的災難,人口大大減少,他訂出獎勵生育的制度,免除稅收等措施。人民看到自己的國君親自耕作,并且免去了賦稅,都想為國君復仇。勾踐叫文種管理國家大事,叫范蠡訓練人馬,自己虛心聽從別人的意見,救濟貧苦的百姓。全國的老百姓都巴不得多加一把勁兒,好叫這個受欺壓的國家成為強國。過了幾年,越國的人民都富裕起來了。就在越國勵精圖治時,吳國的政治卻日趨腐敗。過了一段時間,越王勾踐覺得時機成熟,便號召伐吳,當時越國全國互相勉勵,母親勉勵兒子,妻子勉勵丈夫,兒子勉勵父親……
于是越王勾踐乘吳王北上參加黃池之會時,出動大兵五萬人奔襲吳國,打敗了吳國的軍隊,并殺死了吳國的太子。公元前473年,越軍又一次大破吳國,吳王夫差被包圍在姑蘇山上。越王勾踐接受了范蠡的勸告,拒絕了夫差求和的要求,一舉滅掉了吳國。
 
德性是根本
廉希憲(1239—1280),字善甫,號野云,元代杰出的政治家。出生時,正值其父拜燕南諸路廉訪使,遂以官為姓,于是子孫皆姓廉。其祖上為高昌世臣。成吉思汗崛起,其父布魯海牙依附蒙古。廉希憲十九歲入侍元世祖,累官中書平章政事。至元中以平章行省事于荊南。后復召為相,元世祖至元十七年,在上都病故,謚“文正”。大德八年,追封魏國公,加封恒陽王。倡導孟子性善義利之說,禁剝奪,興商販,興利除害。
當初元世祖還是親王時,廉希憲就得到元世祖的信任。廉希憲愛好讀書,常常手不釋卷,一次正在讀《孟子》,元世祖有事召見他,廉希憲未及放下書,就帶著《孟子》急忙趕去。元世祖于是就問《孟子》是一部什么書,書中講的是什么,廉希憲便給元世祖詳細講解了《孟子》的宗旨,元世祖稱廉希憲為“廉孟子”。
廉希憲奉命去荊南行省主持政務,勵精圖治,率民治水墾田,興利除害,為民所擁戴。
他剛到任,就立即下令禁止強取豪奪,保護正當的商業貿易,使軍民相安以處,官吏各司其職。然后登記原來的南宋官員,量才任用,給予信任。
當時,凡是在宋朝做過官的人,在進見元朝太守以上的官員時,必須先送上珍貴的珠寶文物,才能被接待,但只有廉希憲不這樣做。他對來拜訪的人說:“你們以前如果是清廉為官,那么可以繼續担任原職,甚至有可能得到破格錄用。你們應當明白,這是我朝皇上對你們的恩德,要以加倍地努力做事來作為報答。你們不必拿那么多寶物給我,如果這些寶物本來就是你們的祖先傳下來的,我收下歸為己有,那么就不合乎道義;如果這些寶物是你們做官時利用職權從官府中占取的財產,我收下后,那么我就如同你們一樣成為偷竊的合謀了;如果這些寶物是你們從百姓中間搜刮來的,我如果收下,那么這就是有罪的。希望你們善自珍重。”那些受時風所迫而送禮的宋朝官員聽了之后,心里十分感激。
在任期間,廉希憲開發護城河用于御敵的河水,發展灌溉;將數萬畝良田分給貧民耕種;遇到災荒,及時發糧救濟饑民。在地方秩序恢復穩定后,廉希憲就興辦學校,親自講課,訓導激勵學生學以報國,使當地經濟和社會生活很快呈現了勃勃生機,從而使那些遠在西南地區的宋將聞風歸降。元世祖聽到后,感慨地說:“先朝用兵不能征服的,現在廉希憲不用一兵卻讓幾千里外的人都來奉送土地,廉孟子其名不虛啊!”
廉希憲厭惡奸邪,不禮權貴,對儒士則十分尊重,以禮善待。宋朝降臣劉整已被任命為行省、都元帥,前來求見,廉希憲有意給以羞辱,不予理睬。他對劉整說:“這是我的家宅,你如果有公事需要匯報,那么,明日就到政事堂來見。”但是,當那些流落京城、饑寒困頓的南宋儒士持詩求見時,他立即鋪設桌椅,親自出門迎接,整備酒茶款待。他的弟弟對此很不理解:劉元帥為皇上所任命,你反而菲薄鄙視,卻對江南窮秀才禮遇如此。他說:“我作為國家大臣,言行舉止,無不關系天下重輕。劉整雖然官居富貴,但他是出賣國家的叛逆貳臣,因此給以折辱,使他明白君臣義重。而天下寒士,他們誦讀圣賢之書,是孔夫子的門徒。在宋朝時,公朝沒有位置,公宴無資格參與,但他們卻滿腹經綸,胸懷乾坤,因此應當禮敬尊崇。況且現在國家崛起于朔漠,讀書人已經很少了,我如果不能對他們尊重禮敬,那么儒術就將斷送了。”廉希憲先后舉薦、啟用人才很多。在這些人才的輔助下,他的政聲治績得到人們的稱頌。
 
財散民聚
平原君,名趙勝(?—前253),戰國時期趙國人,趙武靈王之子,趙惠文王之弟,號平原君。有一次,秦軍攻擊趙國的邯鄲,邯鄲告急。邯鄲傳舍吏之子李同提議說:“現在形勢十分危急,但你的姬妾數百人仍穿好吃好,如果趙國被攻破,你還能這樣嗎,不如讓夫人以下的人都幫助守城,把家里的東西都拿來犒勞士兵,如果守得住,還愁沒有這些東西嗎?”平原君于是將家財散盡,犒賞軍隊,募得敢死之士三千人,由李同率領攻擊秦軍,秦軍退卻三十里,李同在此役中戰死。楚、魏的援軍隨后趕來,解了邯鄲之圍。
 
焚燒債券贏來民心
孟嘗君,名叫田文,是田嬰的兒子。田嬰在孫臏指揮的馬陵戰役中担任過副將,因作戰有功,齊國把他封于薛地(今山東滕縣東南),稱為薛公。田嬰死了以后,田文繼承了父親的官位和封地,號稱孟嘗君。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的重臣喜歡收養各種各樣有一定本領的人,做他們的“門客”,給他們出謀劃策,并借此提高自己的聲望,維持和鞏固自己的地位。孟嘗君就是其中之一,他和當時的魏國的信陵君、楚國的春申君、趙國的平原君,合稱為戰國“四公子”。
孟嘗君知道,收養大量門客,能夠獲得很多人的擁護和支持,這對于鞏固自己的地位是很必要的。于是他到處搜羅人才,不論貴賤,只要有一技之長,都以客相待。這樣,他愛慕賢人的名聲就慢慢地傳開了。別的國家的一些豪杰之士,甚至一些逃跑的犯人也來投奔他,把他當做知己朋友,為他辦事。
有一次,一個衣著破舊、腳穿草鞋、身材魁梧的大漢腰里系著一把劍,求見孟嘗君。他自稱名叫馮諼,齊國人。孟嘗君看他那副打扮,腰里系的劍,連劍鞘也沒有,知道是個窮苦人,就問他:“先生找我有何見教?”馮諼說:“我窮得活不下去,到您這兒找口飯吃。”“你有什么本事呢?”“我什么本領也沒有。”孟嘗君笑了起來,說:“那你就先住下吧。”孟嘗君手下的人看馮諼這么窮,又沒本領,都看不起他,把他安排在下等房間里住,天天給他粗飯吃。
沒過幾天,孟嘗君問起:“那個馮諼在干什么?”回答說:“他呀,天天彈那把劍,邊彈還邊唱:劍啊!咱們回去吧,這兒吃飯沒魚蝦。”孟嘗君覺得這話傳出去,自己沒臉面,就讓人把馮諼搬到中等房間里住,給他魚蝦吃。沒過多少日子,馮諼又唱了:“劍啊!咱們回去吧,這里出門沒車馬。”有人把這話報了孟嘗君,孟嘗君吩咐再給他一套車馬。
又過了幾天,孟嘗君帶著微笑問手下總管門客的說:“這次馮諼可滿意了?”
誰知總管說:“馮諼仍舊天天唱哩,什么‘劍啊!咱們回去吧,沒錢不能養活家。’我看此人只是為了混飯的騙子!”
孟嘗君聽后眉頭皺了起來,不過還是說:“這個人是有點過分,不過既然這樣,那就再派些人去慰問供養他的母親,這又算得了什么呢?”
于是,孟嘗君派人經常給馮諼的老母親送錢用。馮諼這才不彈不唱了。
過了一年光景,孟嘗君名氣越來越大,這時候,他的門客已經有三千人了。養活這么一大幫人,得多少錢啊!盡管他收入不少,可也感到力不從心。他想來想去,想到在薛城還放了一大筆高利貸,已經快一年多沒收上利息來了,決定派人去收一下。這收債可是個費力不討好的差事,還得懂一套會計業務,門客沒人愿意去,倒叫孟嘗君作了難。有人推薦馮諼,說:“這家伙身材高大,又很會說話,別的本事沒有,收債也許還行。”孟嘗君就把馮諼找來,對他說:“我平時太忙,對先生照應不夠,請您原諒。現在請您上薛城去一趟,替我收債,不知道您愿不愿意去?”馮諼很爽快答應:“行,我去。”于是準備車馬,收拾行裝,帶著債券,就出發了。臨走的時候,他問孟嘗君:“債收了以后,要買點什么回來嗎?”孟嘗君說:“你看我家缺什么就買什么吧。”
馮諼到了薛城,那些比較寬裕的人跑來還了利錢,那些還不起債的窮人家早躲得無影無蹤了。馮諼用收上來的錢,買了幾頭大肥牛和十幾壇美酒,辦了幾十桌酒席,邀請所有的債戶來喝酒,并且通知說,不管還得起還不起的都要來,還不起不要緊,來核對一下債券就行了。聚會那天,債戶們都來了,馮諼熱情地招待他們。喝過酒,馮諼同債戶們一一核對了債券,問明了情況。凡是當時能給利錢的,就收下他們的錢;一時沒錢的,就約好歸還的期限;窮得實在還不起的,就干脆把他們手中的債券收回,當著大家的面,一把火把那些債券都給燒了。債戶們看了真是又驚又喜,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這時候,馮諼站起來說:“咱們孟嘗君借錢給你們,是看到大家沒有本錢務農經商,難以度日。本來他是不想收利錢的,可是他手下有一大幫門客要養活,所以叫我來收利錢。如今核對了債券,能付的都付清了,暫時沒錢的都約定了歸還的期限,請務必按期交付,實在付不起利錢的,孟嘗君說,連本帶息都奉送了。所以我把這些人的債券全燒了。這都是孟嘗君的恩典,大伙可別忘了啊!”一番話,說得大家歡呼起來,都萬分感激孟嘗君的恩德。
孟嘗君聽到馮諼焚燒債券的消息,不由得火冒三丈,立刻派人把馮諼叫回來,氣呼呼地責備他:“好哇,我要你去收利息,你收了錢,就殺牛買酒,大擺宴席,還把債券給燒了。你搞的是什么名堂?”馮諼不慌不忙地回答說:“公子您別急!請您想一想,不辦酒席怎么能把債戶全都找來呢?債戶不來,怎么知道誰付得起利錢,誰又付不起呢?現在,付得起的,已經定好期限,到期準能交上。付不起的,就是再過十年八年,他還是付不起。逼急了,他索性跑到別的地方去了,那些債券還有什么用處呢?您要是硬逼著他們,得錢不多,倒落個不好的名聲,這劃得來嗎?我把這些沒用的債券燒了,使薛城百姓對您感恩戴德,到處頌揚您的美名,這不是大好的事情嗎?我臨走的時候,您囑咐我揀您家缺少的東西帶回來。我看您這兒金銀財寶,山珍海味,什么都不缺,唯獨缺少對窮苦人的情義,所以我就把情義給您買回來了。”
孟嘗君聽了覺得還有點道理,雖然心里很可惜那些錢,但也沒有辦法,只好對馮諼拱手謝道:“先生的眼光真是長遠啊,謝謝。”不過從此,對馮諼又冷淡了。
隨著孟嘗君的名聲越來越大,在齊國也受到了重用:做了國相。秦昭襄王知道這些以后,認為孟嘗君是秦國的后患,就派人離間,說:“孟嘗君,到處收買人心。現在,天下人連齊王都不知道啦,就知道孟嘗君。過不了多久,孟嘗君就要取代齊王了。”
齊王聽到這些謠言,心中很不高興。于是,齊王罷免了孟嘗君,打發他到薛城去。這樣,他的門客們也都紛紛散去了,只有馮諼還跟著孟嘗君。馮諼替孟嘗君趕著車馬來到薛城。薛城的百姓聽說孟嘗君來了,都站在城門外來迎接。他們有的提著雞,有的拿著酒,都爭著向孟嘗君獻酒食,問候長短。孟嘗君見到此情景激動不已,連連向馮諼稱謝。
馮諼說:“沒有什么,現在只有薛城是你安居的地方,俗話說:狡猾的兔子有三個洞,才能免遭死患;現在您只有一個洞,還不能把枕頭墊得高高地躺著(指放松戒備)。請讓我再去為您挖兩個洞吧。并且此行必定能夠使你官復原職,俸祿增加。”
孟嘗君說:“一切盡憑先生。”就給馮諼五十輛車子,五百斤黃金。馮諼向西去魏國活動,他對魏惠王說:“齊國放逐他的大臣孟嘗君,哪位諸侯先迎來孟嘗君,可使其國家富庶而軍事強大。”于是惠王空出上位(指相位),讓原來的相做了上將軍,派使者帶著黃金千斤,百輛車子,去聘請孟嘗君。馮諼先趕車回去,告誡孟嘗君說:“千斤黃金,很重的聘禮了;百輛車子,這算是很顯貴了,但你不能答應。因為齊國君臣也會聽說這事,會再來請你的。”魏國的使臣往返了三次,孟嘗君堅決推辭而不去。
齊王聽說這一消息,君臣上下十分驚恐,派遣太傅攜帶千斤黃金、繪有文采的車子兩輛、佩帶的劍一把,封好書信,向孟嘗君道歉說:“我沒有福氣,遭受了祖宗神靈降下的災禍,深信于巴結逢迎的臣下,得罪了您。我不值得您來輔佐,希望您顧念齊國先王的宗廟,姑且回到國都來,治理全國的百姓吧。”馮諼告誡孟嘗君道:“希望你向齊王請求賜予先王傳下來的祭祀祖先使用的禮器,在薛地建立宗廟。”宗廟成就,馮諼回報孟嘗君:“現在三個洞已經營造好,您可以高枕作樂(無后顧之憂)了。”
那些走掉的門客聽說孟嘗君重新當上了相國,又來投奔他。孟嘗君很惱火,對馮諼說:“我失勢的時候,他們不幫助我,都溜了。多虧先生竭力奔走,我才得以重新担任相國。他們有什么臉再來見我呢?如果誰再來見我,我就唾他的臉,罵他一頓。”馮諼說:“公子大可不必這樣做。您現在做相國正需要大家扶持,可不能賭氣,把賓客趕走了,那樣誰還給您辦事吶?不如還像當初一樣熱情地招待他們,也顯得您的度量大。”孟嘗君說:“先生的話,我敢不聽嗎?”由于得到許多門客的支持,孟嘗君又穩當當做了幾年相國,沒有遭到絲毫禍患,這都是馮諼的計謀所賜啊。
 
棄財保國
弦高,春秋戰國時鄭國的愛國商人。公元前628年,秦軍發兵攻打鄭國,留在鄭國的將軍也送信給當時的秦國國君秦穆公說:“鄭國北門的防守掌握在我們手里,要是秘密派兵來偷襲,保管成功。”
秦穆公為圖霸業不聽勸阻,派百里奚的兒子孟明視為大將,蹇叔的兩個兒子西乞術、白乙丙為副將,率領三百輛兵車,偷偷地去打鄭國。
秦國的大軍進入滑國地界(在今河南省)。當時有一位鄭國的牛販子叫弦高,去洛陽做買賣,途中聞聽秦軍來犯的消息,心里非常為自己的國家著急,立即派人去速報鄭國國君,自己則買了禮物,選了十二頭肥牛,冒充鄭國的使者求見秦軍的大將。說:“敝國國君聽說貴國三位將軍遠道而來,特意命令我先送肥牛給貴軍。這不過是一點小意思,算不上犒勞軍隊,請將軍笑納。敝國國君說,敝國承蒙貴國軍隊保護北大門,十分感激,我們自己也不敢怠慢,請將軍盡管放心。”孟明視一聽大吃一驚,接著,弦高獻上四張熟牛皮和十二頭肥牛。
孟明視原來打算在鄭國毫無準備的時候,進行突然襲擊。現在鄭國使臣老遠地跑來犒勞軍隊,這說明鄭國早已有了準備,要偷襲就不可能了。
他收下了弦高送給他們的禮物,對弦高說:“我們并不是到貴國去的,你們何必這么費心。你就回去吧。”
弦高走了以后,孟明視對他手下的將軍說:“鄭國有了準備,偷襲沒有成功的希望。我們還是回國吧。”說罷,就滅掉滑國,回國了。
鄭國的國君接到弦高的信,急忙叫人到北門去觀察秦軍的動靜。果然發現秦軍把刀槍磨得雪亮,馬匹喂得飽飽的,正在做打仗的準備。他就老不客氣,向秦國的三個將軍下了逐客令,說:“各位在鄭國住得太久,我們實在供應不起。聽說你們就要離開,就請便吧。”三個將軍知道已經泄露了機密,眼看待不下去,只好連夜把人馬帶走。
事后,鄭國國君要封賞弦高,弦高說:“因欺詐而得到賞賜,那么鄭國的朝政真的要廢弛了。作為一個國家如果沒有信義,是敗國之俗。賞賜一人而敗壞了國家,聰明的人是不會這樣做的。”于是弦高隱身東夷,一直沒有回鄭國。
 
齊國無寶
齊威王(?—前320),戰國時期齊國國君,妫(ɡuī)姓,田氏,名因齊,齊桓公田午之子。公元前356年繼位,在位三十六年。以善于納諫用能,勵志圖強而名著史冊。
齊威王一次和魏惠王一起在郊野打獵。魏惠王問:“齊國有什么寶貝啊?”
齊威王說:“沒有。”
魏惠王說:“我的國家小,尚有直徑一寸以上、可以照亮十二乘車的大珍珠。像齊國這么大的國家,難道就會沒有寶貝?”
齊威王說:“我對于寶貝的看法跟你不一樣。我的臣子中有位叫檀子的,我派他鎮守南邊國土,楚國不敢來犯,泗水流域的十二個諸侯國都來朝拜。我的臣子中還有位叫盼子的,我派他守高唐,趙國人不敢到其東邊的黃河里捕魚。我的官吏中有位叫黔夫的,我派他守徐州,燕國人向北門、趙國人向西門祭拜,從別的地方遷到我齊國的就有七千多戶人。我的臣子中有位叫種首的,讓他管理防盜事務,便出現了道不拾遺的景象。這四位大臣,光照千里,豈止十二乘車子呢?”
魏惠王聽了,覺得自己實在是太卑俗了,臉上出現了羞愧之色。
 
拒不接受寶貝
呂蒙正一生忠厚寬簡,清正廉潔。曾在宋太宗、宋真宗兩朝三次出任宰相,可謂官高位重,權傾一時。但是,在金錢財寶私利面前卻顯得很不開竅。
有位想通過送禮拉關系求得進用的人,準備把自己家傳的一面價值連城的稀世珍寶——古鏡送給呂蒙正,以期引起宰相對他的注意和重用,他說“此鑒能照二百里”,是祖上傳下來的。然而,呂蒙正對此卻不屑一顧,他說:我的臉面不過碟子大,哪里用得著能照二百里遠的鏡子。
呂蒙正為人質厚寬簡,不為物累,為政以正道自持。古代清正、耿介的大臣,大多都有這樣的胸襟,這樣的操守,這樣的修養。同樣是在宋代,有位侍讀名字叫孫甫,經常接觸皇上以及朝中的皇親國戚、高官顯貴。于是就有許多人千方百計地親近他,以期尋個向上攀附的階梯。一次,有人給孫甫送來一塊價值數千錢的名硯。他問:“這硯怎么這樣貴呢?”那人帶著幾分炫耀、討好的口氣說:“硯,以石濕潤不干為貴重,為上品,這塊石硯只要朝它呵一口氣,就會流出水來。”孫甫正氣凜然地說:“京城一担水才值三錢,要這樣的石硯有何用處?”
大凡送禮行賄、拍馬阿諛之流,“骨子”里都有他們見不得陽光的“圖謀”。試想,為了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他們可以把祖傳之寶都拿出來作為行賄的“敲門磚”,那么他們還有什么事做不出來呢?他們之所以拿出這么貴重的禮,作為投資,他們想要竊取的利益將會更大。高投資就意味著高回報。他們總是有備而來,是想要得到更多、更大的好處。他們想象著:左手送出古鏡或名硯,右手就能攫取更大的利益。無利可圖的事,他們是不會做的。呂蒙正在貧寒乞討時,怎么沒有人把古鏡名硯送給他呢?之所以有人給呂蒙正送珍寶,給孫甫送奇硯,無非注重的是他們頭上的“烏紗帽”,是手里掌握的權力。其實,無論多么名貴的物品,與高貴的人格、崇高的道德修養、純潔的節操相比,簡直一文不值。
 
勿玩物喪志
呂誨(1014—1071),字獻可,其先祖是幽州安次(今河北廊坊西)人,后寓居開封(今屬河南)。是宋太宗時著名宰相呂端的孫子。呂誨生性純厚耿直,具有乃祖之忠,朝臣敬重。進士及第,累官諫議大夫。現存文章主要是奏議、議論文。奏議關切時政,議論有先幾之見。
仁宗即位后,司馬光以呂誨“一不愛富貴,二重惜名節,三曉知治禮,四不畏強暴”,舉薦為知諫院。遷右諫議大夫、權御史中丞。嘉祐年間,呂誨奏疏仁宗皇帝:鑒于皇帝體弱多病,應早立昌嗣,一則可平穩延續,二則垂考皇太子臨政實際。仁宗經熟慮后,采納了呂誨的建議,即立太子,為政權穩定作出了卓越貢獻。
呂誨任御史中丞期間,朝廷曾下旨,命令京東官府供給宮中數萬兩黃金,廣東為宮中購置珍珠。呂誨知道后,立即進諫說:“皇上正處在大有作為的年齡,智慧過人,應當把精力集中在治理國家方面,以天下百姓之心為心,想天下百姓所想,做天下百姓想做的事,而不應把那些黃金、珍珠之事放在心上,以免導致玩物喪志。希望詔示侍臣,立即停止。”
 
治理國家必須順應民心
苻堅(338—385),字永固,一名文玉,略陽臨渭(今甘肅秦安東南)人。祖父苻洪,是十六國時期前秦的奠基者。
苻堅自幼聰明,慷慨好施,舉止嚴謹,合乎規矩。八歲時主動求師讀書,他的祖父苻洪驚喜地說:“我們戎狄部族世代只知道喝酒吃肉,你小小年紀卻要求讀書,真是太好了。”欣然滿足了他。十三歲即為龍驤將軍。他的父親流著淚對他說:“你的祖父當年就曾被授予這個封號,我把這個封號授給你,望你好自為之。”
苻堅從小接受了系統的儒家教育,博學多才,廣泛結納賢士,團結了王猛、薛贊、權翼、呂婆樓、強汪、梁平老等一批有才能的人。這些人給他出謀劃策,幫助他奪得了王位;即位之后,信任依靠這些人,建立了功勛偉業。據說,苻堅登上龍門(今山西河津縣),俯瞰滔滔遠去的黃河,說:“這山河是何等的壯美啊!漢代婁敬建議漢高祖劉邦建都長安,認為‘關中四塞之國’,可永葆江山牢固,真是講得對極了!”權翼說:“我聽說夏商兩朝的都城,從地勢看并非不險要,周、秦兩朝的土地,也并非不廣闊,可是桀、紂、幽王、二世等一個個身死名裂,這是因為放棄道德修養所致。吳起說過在于君主的德操,不在于地勢的險要。愿陛下追隨堯舜,用高尚的德操感化天下,山河的險固是不足依恃的。”
苻堅繼位后圖強自立,進行了一系列的整頓和改革。他整頓吏治,削弱和打擊氐漢酋豪的勢力,采取一系列強化王權的政策和措施:“舉異才,修廢制,繼絕世,課農桑,恤困窮,立學校”等等。經過幾年的整頓,前秦國富民強,“關隴清晏,百姓豐樂”,出現了漢魏以來少見的清明政治。在此基礎上苻堅開始了統一大業。
治理國家必須順應民心,才能昌盛強大;反之,失去民心,則遲早會滅亡。
 
推施德政,盜變良民
龔遂就任渤海郡太守時,漢宣帝問他如何平息盜賊。龔遂答道:“沿海的人民生活困窮,為衣食所苦,官吏又不體恤他們,所以使陛下的赤子變成盜賊!”
龔遂來到渤海郡,取消捕捉盜賊的官吏,并且公布說:“凡是手持田器的人都是良民,持兵器的人才算盜賊!”
盜賊們聽到這一則政令,紛紛解散。龔遂便打開倉庫,將民生物資、工具或資金借給貧民,勸人民從事農耕,種桑樹養蠶,叫他們賣劍來買牛,賣刀來買犁。沒過幾年,人民都富足而且誠實,各種訴訟也平息了。
龔遂到了朝廷,將功勞歸于君王。漢宣帝贊美他的政績,龔遂稟告說:“這策略都是曹王生提議和告誡臣的!”
于是漢宣帝派任龔遂為水衡都尉,曹王生為水衡丞相。
 
真正的無價之寶是國君的仁德
魏擊,即魏武侯(前424—前370),魏文侯的兒子。有一天,魏擊乘船沿黃河順流而下。船剛劃到河中央,魏擊看到兩岸林木蔥蘢,峰巒綿延,景色宜人,心情十分愉快。
“太美了!”他情不自禁地贊嘆,又笑著對身邊的大將吳起說:“山河如此險固,真是魏國的無價之寶啊!”
吳起聽了,卻搖了搖頭,說:“真正的無價之寶是國君的仁德,而不是險要的地勢。從前苗氏居住的地方,左有洞庭湖,右有彭蠡湖,山河可算極為險固了,可是因為部落的首領不講仁德,還是被禹消滅了。夏桀居住的地方,左有黃河、濟水,右有泰華山,南面是伊闕山,北面是羊腸坂,但因為朝政腐敗,夏桀終被商湯放逐。商紂的國都,左有孟門山,右有太行山,常山雄踞城北,黃河流經城南,可因為殘酷暴戾,商紂最后還是被周武王殺死。”
魏擊兩眼出神地盯著吳起,若有所悟地點點頭。吳起神色嚴峻地繼續說道:“主公如果不施行德政,恐怕連這條船上的人也會成為主公的敵人。”
魏擊由衷地贊嘆道:“一點不錯,你說得太好了!”
 
孝張里的傳說
張敷,字景胤,南朝宋吳興太守張邵的兒子,吳郡人。好讀玄書,少有盛名,累官黃門侍郎。
張敷剛出生,他的母親就因難產去世了。張敷在他四五歲時,就問他的母親在哪里?家里人告訴他死與生的不同。他雖然還是孩子,不完全理解生與死的意義,但是卻表現出思念與追慕的神色。到十歲他就向家人索要母親的遺物。然而,母親當年的東西早已經送人,或者散失了,只找到一把扇子,張敷就把這把扇子當成珍貴的寶物,收存在箱子里。每當想念母親時就把箱子打開,對著箱子流淚不止。張敷見到繼母,就想起自己的親生母親,常常悲戚哽咽。
張敷遷黃門侍郎,司徒左長史。他的父親在吳興亡故,來人只是說他的父親重病,張敷立即趕回老家看望,從啟程直至回到吳興服孝,共十多天,未及吃一口湯飯。及至葬禮結束,仍然不吃飯菜,于是致成疾病,不長時間也就死去,年僅四十一歲。劉宋世祖即位,頒下詔書說:“司徒已故左長史張敷,貞心簡立,幼樹風規。居哀毀滅,孝道淳至,宜在追甄,于以報美。可追贈侍中。”改其所居稱為“孝張里”。
 
皇太極得洪承疇如獲至寶皇太極
洪承疇(1593—1665),字彥演,號亨九,明朝重臣。松山之敗后降清。皇太極打算留下洪承疇為己效力,便派范文程去勸洪承疇投降。洪承疇當時跺腳大罵,而范文程心平氣和地和他交談,內容涉及古今之事。房梁上的塵土偶爾落下,沾到了洪承疇的衣服上,他用手彈了去,范文程將此事告訴了皇太極,他說:“洪承疇肯定不會求死,他連衣服尚且那么珍惜,更何況他的性命呢?”
于是,皇太極親自去看望洪承疇,脫下了自己身穿的貂皮大衣給洪承疇穿上,說:“先生是否覺得不那么冷了?”
洪承疇瞠目而視,許久嘆息道:“這真是老天選定的明主啊!”
洪承疇投降了皇太極。皇太極非常高興,當天給洪承疇的賞賜不計其數。
有的將領很不高興,說:“皇上待洪承疇也太好了!”
皇太極勸他們說:“我們這些人櫛風沐雨幾十年,是為了什么呢?”
將領們答道:“那誰不知道啊,是為了入主中原!”
皇太極聽后笑道:“這就譬如行路,我們都是盲人,如今好不容易得到了一個向導,我怎么能不高興。”
 
治亂在于任人
邊光范(901—973),字子儀,北宋并州陽曲(今山西省太原市北陽曲鎮)人。頗具才干,為人謙退和雍,為官體恤民情、紓解民憂,歷經唐、晉、漢、周、宋五朝,身居要職,政績斐然。初仕榆次令,開寶初年官拜御史中丞。
晉天福二年,邊光范升任太府少卿。他上書說:“我聽說唐太宗說過這樣的話,‘我居住在深宮之中,眼睛和耳朵所能聽到和看到的情況有限,所委托和倚重的只有都督、刺史等官員’。因此可知,這些官職非常重要,所任用的人關系著國家的治亂與興亡,對他們的任命決不能輕率從事,必須委任那些賢能的人才。而現在的都督、刺史有的是世襲承繼世祿,有的是家庭富有用錢買來的,有的是因為一點小小的軍功獲得的,有的是靠資格逐級熬上來的,實實在在地說,這些都督、刺史恐怕對于治理國家、撫民、御吏的方法一點也不懂,朝廷用這些人去管理百姓,百姓想得恩惠恐怕是不可能的。希望朝廷選拔能干的官吏來解除百姓的疾苦,使國家實現升平的局面。”奏書送進皇宮后,像一塊石頭沉到大海里去,沒有人給予重視。
天福八年,石重貴即位,為少帝。邊光范拜右諫議大夫,權知開封府事,担當京城治理大任。當時京城由于蝗災,糧食歉收,邊光范受命前往亳州籌集軍糧,他出價公允,組織有序,不因受命于皇帝而橫征暴斂,受到地方的稱贊。
邊光范一生經歷變化復雜,但是,他無論是在哪個朝代的中央或地方,無論是在戰亂年代還是和平時期,無論担任哪種職務,都能盡職盡責,處理政務干練妥當,政聲卓著,利國利民。
 
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此肉矣!
陳平(?—前178),西漢王朝的開國功臣,陽武(今河南原陽縣東南)人。少時喜讀書,有大志,曾為鄉里分肉,甚均,父老贊之,他感慨地說:“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此肉矣!”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后,六國貴族也紛紛起兵,陳平往事魏王咎。不久受讒亡歸項羽,隨從入關破秦。劉邦還定三秦時,又間行降漢。拜為都尉,使參乘、典護軍。后歷任亞將、護軍中尉。先后參加楚漢戰爭和平定異姓王侯叛亂諸役,成為漢高祖劉邦的重要謀士。劉邦困守滎陽時,陳平建議捐金數萬斤,離間項羽群臣,使項羽的重要謀士范增憂憤病死。高帝六年(前201)又建議劉邦偽游云夢,逮捕韓信。次年,劉邦為匈奴困于平城(今山西大同北部)七天七夜,后采納陳平計策,重賄冒頓單于的閼氏,才得以解圍。陳平因功先后受封為戶牖侯和曲逆侯。
漢高祖死后,呂后以陳平為郎中令,傅教惠帝。惠帝六年(前189),與王陵并為左、右丞相。王陵免相后陳平徙為右丞相,但因呂后大封諸呂為王,陳平被削奪實權。呂后死,陳平與太尉周勃合謀平定諸呂之亂,迎立代王為文帝。文帝初,陳平讓位周勃,徙為左丞相,因明于職守,受到文帝贊賞。不久周勃罷相,陳平專為丞相。孝文二年死。
 
馬革裹尸還
馬援,東漢名將,從小立志,立功邊疆,后來馬援果然成為一員大將。但是,馬援并不汲汲于功名利祿,他担心的只是自己無功受祿,才德不能稱位,因而,總想盡可能多地為國家出力。經常回到京城不久就披掛上陣出征去了。
在馬援六十多歲的一天,他正在飲酒,突然一名將軍跑來報信說:“劉尚老將軍在武陵遭遇叛軍襲擊,全軍覆沒啦!”馬援一拍桌子,憤然站起來說:“我要去見皇上!”說罷,拔腿就走。
金殿之上,馬援言辭懇切地說:“陛下,臣愿意立即帶兵平叛,為劉尚老將軍報仇!”光武帝遲疑著,眾臣也都紛紛議論。馬援知道眾人嫌自己年老,不堪重任,于是大聲說道:“老怕什么?大丈夫立志,越窮意志越堅定,越老氣概越豪邁!老臣早年曾遠途征戰,南方地形頗為熟悉,臣自信朝中無一人可以代替!”他邊說邊掃視眾人。馬援接著說:“臣早年跟隨陛下,從來都是不顧身家性命,更不在乎什么名譽,臣一生的志向就是戰死沙場,為國效忠!好男兒當戰死疆場,馬革裹尸還!”光武帝看到馬援威風不減當年,便答應了。
在前往武陵郡的時候,馬援見到不少士兵水土不服,陸續倒下,他心急如焚。深夜,副將前來商量戰事,看到馬援竟然口吐鮮血,嚇了一跳,原來馬援早染上了疾病。馬援叮囑道:“這件事千萬不能跟別人講!戰事正在緊要關頭,軍心不可渙散。”
第二天清晨,馬援騎上了戰馬,精神抖擻地來到軍前,鼓勵將士們說:“今日一戰,誓決生死,我們要一鼓作氣,掃平叛軍!”士兵高呼:“一鼓作氣,掃平叛軍!”余音響徹不絕。這一戰殺得天昏地暗,馬援率領大軍將叛軍全部消滅。馬援回到軍中犒賞三軍,營帳里一片喜氣洋洋的氣氛,忽然馬援昏倒,口吐鮮血。副將急忙扶住馬援,向大家道明實情:“其實將軍早就染上了重病,他怕軍心不穩,就不讓我說……”這時,副將見馬援嘴巴在蠕動,急忙將耳朵貼近,只見馬援張了張嘴,就閉上了眼睛。眾將急忙問:“將軍說了什么?”副將含著熱淚說:“將軍說,馬……革裹尸……還!”
 
仁者愛人
劉備字玄德,涿郡(今河北省涿縣)人。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后代,是個有理想的英雄,以恢復漢室正統自居,一生致力于匡復漢室,后建立蜀漢政權。
劉備之所以得天下是和他的忠厚愛民分不開的。公元208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起兵南下欲鏟除孫權和劉備,從而一統天下。曹操和劉備于新野交戰,劉備新野戰敗以后,撤離襄陽時,劉琮的部屬和不少平民紛紛跟著南撤。沿途又加進來不少士兵和平民,快到當陽時,人數達到十余萬,還有輜重幾千輛,老弱相扶,道路堵塞,一天只能行進十多里。有人勸劉備說:“我們應當快速前進搶占江陵。現在隨行的人雖然多,但能打仗的人卻很少,萬一曹操的軍隊趕上來,我們怎么抵敵呢?”建議拋下隨行的百姓輕軍疾進。但劉備不同意這樣做,說:“成就大事業必須以人為本,現在大家前來歸附我,我怎能拋下他們不管呢?”
于是仍同大家一同行進,另派關羽率領水軍,乘坐數百艘戰船,從漢水前往江陵會合。
 
執之嚴
海瑞(1514—1587),字汝賢,自號剛峰,瓊山(今海南瓊山市)人,明代著名政治家。嘉靖二十八年(1546)中舉,四十五年(1566)任戶部主事。這時,嘉靖已多年不上朝,民不聊生,加上常年災害,盜賊猖狂。過去誰敢進諫,嘉靖不是廷杖就是殺頭。廷臣、督撫爭上符瑞,禮官紛上表賀。海瑞目睹邪氣大盛,朝政日非,人民痛苦,國將不國,決心進諫。他料進諫將被殺頭,便買好棺材,與妻訣別,遣送童仆,于是上疏指斥嘉靖錯誤,致國亂民窮。勸其悔悟不再修道,上朝理政,治好天下。嘉靖大怒,將他關進監獄。嘉靖不久中毒死,海瑞得釋,其聲譽更隆,被任應天巡撫,他銳意改革,政績顯著。后任南京吏部右侍郎,死在任上。南京人罷市痛哭,送喪的人長達數百里。海瑞忠君愛國為民,冒死上疏,其耿直為時人所敬佩,后人景仰。
 
虞允文為彈劾自己者求情
虞允文,南宋高宗紹興二十三年中進士,紹興三十年奉命出使金國。他看見金人運糧造船的人很多,忙忙碌碌一副備戰的情景。等他告辭回歸南宋的時候,金主完顏亮用馬鞭指著南方,躊躇滿志地說:“我將看花洛陽。”虞允文回到京都杭州,向高宗奏明了所見的情況和完顏亮的話,請求加強防御。
次年,完顏亮果然率大軍南下入侵南宋,虞允文以中書舍人的官職參謀軍事,到采石犒賞軍隊。正好趕上主將王權罷職,三軍無主,他毅然督戰,率領眾將大破敵軍。
虞允文在采石之戰中立了大功,而且他一直主張抗金。但御史肖敏之卻彈劾他,他也不爭辯,上章待罪。這時候已經是太上皇的宋高宗到德壽宮,對虞允文被彈劾的事情憤憤不平地說:“采石之功,肖敏之何在?不要聽他瞎說。”而且他認為肖敏之彈劾不當應該免職,宋孝宗只好照辦。但虞允文卻認為肖敏之為人端方正直,不應該受這樣的懲罚。于是虞允文上書請將肖敏之召回原職。宋孝宗贊許虞允文所言寬厚,準奏了。
作為御史的肖敏之,其職責在于糾察百官,彈劾錯了在所難免,如果因為一兩次失察就丟了官,以后的御史誰還敢監督臣子、彈劾別人。而在這次沖突中,挽留肖敏之的不是別人,恰恰是被他彈劾的虞允文,這足以顯示虞允文為公而忘私,非但不乘機報復,反而挺身而出,請求召回肖敏之復職。虞允文以國家大事為重,拋棄個人恩怨,為彈劾自己的人求情,難能可貴。
 
李冰治理岷江
李冰,今山西運城人,秦昭襄王末年(約前256—前251)為蜀郡守,是戰國時期的水利家,對天文地理也有研究。
戰國時期,蜀地岷江一帶每到汛期洪水泛濫,百姓的房屋、田地都被洪水淹沒,人們生命和財產受到了極大的損失,人民苦不堪言。這更引起了秦朝朝廷的關注,秦昭王每到這個時節就會因為岷江一帶的洪災而發愁。于是,秦昭王就召集文武百官商量治理岷江的對策,大臣們誰都知道這是一件艱巨的任務,自古以來,岷江就是洪水多發的地區,要治理好這個地方談何容易?當秦昭王問起誰愿意担當治理岷江的任務時,大臣們都低下了頭,默不作聲,只有李冰一人挺身而出,愿意前往蜀都治理岷江。秦昭王非常高興,賞賜給他重金,并封他為蜀郡太守。
李冰一到蜀地,百姓們非常高興,多年來不斷遭受洪水襲擊,他們迫切地希望朝廷能夠派人來治理岷江。現在李冰來了,他們對李冰寄予了厚望。可是當地的地主和富商們卻對此并不滿意,他們害怕岷江治理好了,百姓就可以豐衣足食,那時候他們囤積的糧食就不能高價賣給百姓了,因而他們想方設法阻止李冰治理岷江,但是最終都被李冰識破,李冰堅定治理岷江的決心,任何困難和外力都無法阻止。
蜀郡前任太守一心治理岷江,修筑堤壩幾十年,但都沒有取得實質性的進展,這次聽說李冰是朝廷派來專門治理岷江的,所以對他的到來表示非常歡迎,還專門設宴招待李冰。李冰到任后,并不急于行動,只是每天尋訪百姓,查看岷江四周的地形,老百姓開始對他還很熱情,可是漸漸地看李冰并不行動,就對他產生了懷疑,認為他是徒有虛名,并不干實事。此時那些黑心的地主富商們就伺機造謠,說李冰根本就不是來治理岷江的,他來蜀地,只是為了博得大王的歡心,好加官晉爵。百姓們聽了這些話,開始對李冰產生反感的情緒,到處都在議論李冰的不是。李冰的二兒子看到父親受到如此的侮辱,就督促父親早點拿出治水的方案,以免百姓們誤解。可是李冰卻滿不在乎地說:“治理岷江是件大事,不可操之過急。前幾任太守都曾經治理過岷江,但是他們筑的堤壩屢修屢垮,勞民傷財,既然要治理,就該把它徹底治理好。”
兒子明白了父親的心思,于是一心幫助父親考察地形,制訂方案。自上任以來,李冰認真考察了岷江的地形,總結了前幾任太守修筑堤壩的經驗和教訓,力圖找到一個科學合理的方案徹底治理好岷江。在尋訪和勘查的過程中,李冰漸漸明白,要徹底治理岷江洪水,光靠筑高堤是行不通的,必須采取疏通的辦法。但是,如何疏通卻是個難題。
一天,李冰和兒子在河岸邊散步邊商量疏通的對策,正在苦惱之際,李冰突然看見一頭水牛懶洋洋地伏在水里,脊背露在外邊,水流從兩側流過。他一拍腦袋,頓時茅塞頓開,想出了疏通的方案。
于是,李冰立刻命人在江心修筑一個人工的島嶼,島尾像一個梭子,取名為“飛沙堰”,既能排洪又能灌溉。老太守對李冰的做法并不理解,怒氣沖沖地上門質問李冰,李冰好言解釋,老太守卻置若罔聞。財主們看到“飛沙堰”更加惶恐起來,因為這個工程一旦完工,洪水得到防御,老百姓的灌溉也不成問題了,這樣,他們囤積起來的糧食只能爛在糧倉里了。正在焦慮之際,他們聽說老太守對李冰不滿,于是想出了一個對付李冰的辦法。他們籌集了一筆數目不大的銀子送給老太守,說是捐作治理岷江之用。老太守甚為欣慰,感激得不得了。地主富商們趁機蠱惑,說李冰治理岷江的方案乃是沽名釣譽、勞民傷財,完全是為了自己的仕途,老太守聽了怒不可遏。李冰這個時候剛好來拜見老太守,老太守正在氣頭上,大罵了李冰。
當晚,大雨滂沱,洪水波濤洶涌,水位迅速上漲。當洪水快要漫過岸邊時,前方的飛沙堰開始泄洪,水位又降了下來。李冰和兒子見飛沙堰確實起了作用,非常的欣慰。但是地主富商們卻偷偷派人將飛沙堰挖開決口,頓時洪水漫延,流到岸上,岷江決堤了,在這千鈞一發之際,老太守親自帶人將大堤堵上。人們對李冰的成見更深了,李冰成了孤家寡人,只有他的兒子還在他的身邊支持他。但是李冰卻沒有放棄,他帶著兒子繼續修筑飛沙堰,同時,他也隱約感到有人在背后搗鬼,但是沒有找到確切的證據,心里也多了幾分提防。
李冰繼續完善方案,找到了泄洪的關鍵所在,下令征集勞力開鑿伏龍山,可這對于常年不堪勞役之苦的百姓而言,無異于雪上加霜,頓時民怨沸騰,地主富商們更是趁機煽動,于是全城的百姓聚集在太守府,要將李冰趕出蜀地。緊急時刻,老太守出現了,李冰本以為是救星來了,可誰知卻是老太守嚴厲地警告“不得開鑿伏龍山”。李冰無奈,只好帶著兒子親自開鑿伏龍山。同時也想法找出暗中作梗的人,以還自己清白,讓百姓理解自己的苦心。
最終,李冰父子的執著感動了百姓,一個財主的仆人挺身而出,與財主們當場對質,揭露他們破壞飛沙堰的陰謀,使真相大白于天下。老太守這才醒悟過來,不斷地捶胸自責,但是老太守對于開鑿伏龍山一事還是有些疑慮。后來,當他親眼目睹李冰父子為開鑿伏龍山而身受重傷的時候,終于被兩人的行為所感動,于是帶領眾人一起開鑿伏龍山。伏龍山開鑿完工的當年,岷江遭遇了史無前例的大洪水,但是岷江周圍的百姓卻安然無恙,堤壩成功地完成了泄洪的任務,自此成都平原成了真正的“天府之國”。
 
持之正
王延,字世美,后周長豐(今河北省任丘縣東北長豐鎮)人。重然諾,性耿直,“九歲喪母,泣血三年,幾至滅性”。累遷刑部尚書,以太子少保致仕。《晉書·王延傳》:“延事親色養,夏則扇枕席,冬則以身溫被。”
王延官至中書舍人,權知貢舉。當時,吏部尚書盧文紀同宰相崔協不和,而崔協的兒子崔頎正在參加策試。盧文紀對王延說:“人們稱贊你在朝中選拔人才注重實效,不以虛名取人,我也一直認為你是這樣的人。有這樣一則寓言說,從前一個越國人善于游泳,他的兒子剛出生,他的妻子就把孩子扔到水里。別人感到奇怪,問她為什么這樣做。她說:‘他的父親善于游泳,兒子也一定會游得很好。’這樣做行嗎?”盧文紀走后,王延說:“盧公這些話是為崔協說的,與他的父親有矛盾,難道能株連他的兒子嗎?”
經過考試,王延錄取崔頎為甲科進士,人們都稱贊說王延辦事公正。
對于王延的厚道與大度,在晉書中還記載了一則小故事:王延家的母牛生了一頭小牛犢,他的鄰居以為是自己家的牛犢走失的,王延就毫不吝惜地送給他。后來,那人找到了自家的牛犢,才知道自己誤認了,就把牛犢送還,并向王延道歉。結果,王延仍然把牛犢送給了他。
 
舉薦賢者
吳擇仁,字智夫,北宋永興(今河北省涿鹿縣)人。以父任為開封雍丘主簿。黃河堤壞,沿岸十六縣皆選派僚屬進京向朝廷報告情況。吳擇仁也被派任,宰相范純仁獨對擇仁以為特異,說:“簿領之中竟有這樣的人才啊!”后知大鹿縣,因治行優異,升為熙河路轉運判官。
吳擇仁出任大鹿縣令。中貴人譚稹的老家就在大鹿縣,是縣境內的富豪。他家的奴仆犯法,吳擇仁依法逮捕,予以懲處。中貴人譚稹感到受了侮辱,又羞愧又惱火,心存報復,就在暗中散布謠言,對吳擇仁進行中傷。徽宗信以為真,派出戶部郎中宋喬年前往審理。宋喬年正直無私,并不是一個唯上命是從的官吏。吳擇仁聽到朝廷的官員來到后,依照禮儀規定,端坐在長廊下,接受審查。宋喬年審核了囚犯的案卷,核實了財政、倉庫的收支,沒有找到絲毫徇私舞弊的過錯。
當吳擇仁送他回朝時,宋喬年說:“我這次來,原是奉命對你進行審查,是為了查處你的罪行,結果我發現了一位行為廉潔、才華出眾、真正為民辦事的人才,我將向朝廷如實報告審查結果,并推薦你。”
不久,皇上召見吳擇仁,提拔他為熙河路轉運判官。
 
王旦舉薦寇準
王旦(957—1017),北宋名相,字子明,和寇準同為北宋真宗時期的宰相,寇準聲名赫赫,而王旦卻鮮為人知。其實在寇準顯赫的政績背后,王旦的支持和舉薦,功不可沒。
寇準有不凡的膽略和才干,宋太宗、宋真宗對他都很器重。但寇準的缺點也很明顯,他比較獨斷自任,器量也欠寬宏。《宋史》說他是“雖有直言之風,而少包荒之量”。與寇準同年考取進士的王旦,大寇準四歲,他的為人,可以借用宋太宗評價呂端的話來概括:“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更準確地說,其實他小事也并不糊涂,而是不去計較。
王旦從不為家務瑣事發怒或者怪罪下人。有一次他家的廚子想試試他的忍耐限度,故意把灰塵投進肉羹里,王旦看了看,就只吃白飯。家人問他怎么不吃羹,他說:“我今天不想吃肉。”改天,廚子故意把灰塵掉進飯里,王旦看了看,說:“今天我飯也不想吃,就來點粥吧。”
一次,王旦這邊送公文到寇準那邊,體例不合。寇準稟報上去,王旦被真宗批評,手下人也都跟著挨罚。不久寇準那邊送來的公文也出了類似問題,王旦手下的堂吏們欣然呈給王旦,心想這下可逮著報復的機會了。哪知王旦只是派人送還給寇準,請他改正后再呈送。寇準很慚愧,見到王旦就說:“老兄,你為什么有如此大的肚量?”王旦笑而不答。盡管王旦為人寬厚,又識大體,但是任職既久,也不免有人批評他。說王旦壞話最多的就是寇準,而王旦則基本都是說稱許、贊揚寇準的話。時間長了,連宋真宗也替王旦打抱不平,說:“你如此贊美寇準,他卻總說你不好。”王旦替寇準辯解說:“這也是理所當然的,我管事久了,失漏肯定不少。寇準直言無隱,更見得他是個忠直的大臣,我所推重的,就是這樣的寇準啊。”
王旦自從景德三年(1006)正式登上宰相之位后,一直担任宰相十多年。而寇準雖然比王旦早兩年登相,卻經歷了幾起幾落。王旦任宰相后不久,寇準被真宗罷免樞密使之職。他托人私下請求王旦,說想當節度使。王旦吃驚地說:“將相之任,怎么可以自己要求呢!我不接受私人的請求。”寇準以為這事沒可能了。可是不久他真的被任命為武勝軍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得到了節度使之職,寇準覲見真宗時稱謝,真宗告訴他,這都是出于王旦的推薦。王旦雖然不接受他的私請,但以公而論,卻認為他有這個資格。寇準既愧且嘆,這才承認自己有不及王旦之處。
 
祁黃羊舉薦仇人解狐
春秋時代,有幾個大國為了爭奪霸主的地位,經常出兵征伐別的國家。當時,晉國的軍事力量比較強大,由祁黃羊担任中軍尉,負責訓練軍隊。
在多年的征戰中,祁黃羊的腿腳落下了毛病,走路很不方便,便請求晉悼公準許他辭職。
悼公要祁黃羊再推薦一個可以担任中軍尉的合適的人選。祁黃羊推薦了仇人解狐,悼公很驚訝就問:“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嗎,你怎么會舉薦他呢?”
而祁黃羊卻說:“主公問我誰可以担此重任,并沒有問他是不是我的仇人哪!”后來悼公相信了他,就派人去請解狐。
前去請解狐的小兵跟解狐說了個明白,解狐聽了很是疑惑,心想:祁黃羊怎么會舉薦我當中軍尉呢,我一定要去找他問個明白,他會不會害我呀?一天,解狐去了祁黃羊家,解狐問:“你怎么會舉薦我做中軍尉呢?我可是你的殺父仇人呀!”祁黃羊對他說:主公要我推薦能替代我的人,事關國家安危,我不能不慎重。我只是想朝中哪個人有軍事才能,可以担此重任,我壓根兒就沒去想他是不是我的仇人呀!你一定要好好干呀!”解狐聽了很感動說:“你做事如此出以公心,不計前嫌,真是難得呀!我一定會好好干的。”解狐就這樣在中軍尉的位置上努力工作。
 
李綱急辭求去
唐朝的李綱,屢次勸諫太子建成,可是太子總不肯聽話,于是李綱想要告老還鄉。
高祖皇帝聽說后罵李綱說:“你從前做了潘仁的長史官,難道現在做了我的尚書官,倒羞恥起來,不肯做嗎?”
李綱答道:“潘仁是個叛賊,可是我勸他,他一定是聽的,所以我做了他的長史官,并不感到慚愧。陛下您是一位創業的明主,我所說的話,就好像一塊小石子投在大水里,一點兒也沒有影響,我去勸諫太子,也是這個樣子。這樣說起來,我怎么敢污辱尚書的官職,并且污辱了太子的東宮呢?”
皇帝說:“我曉得你是一位正直的大臣,可以輔佐我的兒子!”
李綱聽了,才肯留下來。
 
歐陽修歐陽修唯才是舉
歐陽修在汴京為官時的最大功績,便是嘉祐二年的主試。要不是他挽狂瀾于既倒,不僅北宋古文運動行將夭折,而且蘇軾父子也可能湮沒終身。
仁宗嘉祐元年(1056),二十一歲的蘇軾和弟弟一同考中進士。主考官歐陽修讀完蘇軾的文章后,大為嘆服,他給同是考官的梅堯臣寫信說:“不覺汗出,快哉,快哉!老夫當避路,放他出一頭地,可喜,可喜!”歐陽修為發現一個杰出的人才而欣喜若狂,同時又感到后生可畏,他想讓蘇軾出名。宋仁宗讀到蘇軾的文章,高興地說:“我今天又為子孫得到了一名宰相。”就將蘇軾評為翰林學士。后來,蘇軾及蘇轍便拜歐陽修為師。
歐陽修一生,還舉薦過包拯、胡瑗、曾鞏、呂公著等,這些人后來都成為北宋名臣和文壇大家。王安石早從曾鞏那里聽說過歐陽修對他的好評,但直到嘉祐初年才登門拜訪。歐陽修對他的姍姍來遲并不介意,“倒屣相迎”,延之于廣座之中。后又有《贈王介甫》詩:“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這位不阿權貴的翰林學士,以一代文宗之尊,竟對當時一名默默無聞的后生晚輩以李白、韓愈期許,實是難能可貴。
 
做人要堅持原則
司馬遷,字子長,西漢夏陽龍門人。祖輩世代都担任著史官,他的父親司馬談任漢朝的太史令。司馬遷三十八歲時(即父親去世后三年)在丞相的舉薦下繼任父職。司馬遷四十二歲那年,漢武帝下令實行太初歷,他開始著手寫作《史記》。司馬遷夜以繼日地寫作,幾年以后,寫出了《史記》的部分手稿。司馬遷把它呈給武帝。武帝翻閱后,大發雷霆。因為司馬遷在書稿中毫不避諱地記載了武帝的錯誤。武帝的寵妃懿妃曾經想讓司馬遷為她寫賦,因遭拒絕而記恨司馬遷,這時便趁機進讒言:“聽說司馬遷恃才自傲,自比圣人,根本不把陛下放在眼里。”武帝立即召集文武大臣,向司馬遷問罪。大臣們都沉默著不敢講話,只有一位大臣因受懿妃的指使極力慫恿武帝嚴懲司馬遷。但老丞相仗義為司馬遷求情,御史大夫也支持丞相,武帝便只好從輕發落,責令司馬遷重新修改《史記》。
司馬遷痛苦憤怒之下要辭官:“不求茍活于世,但求無愧我心!”當他來到父親靈位前稟告時,想起了對父親的承諾:“一定要完成老人家著史的遺愿!”于是,他決心忍辱發憤,對《史記》進行修改,將歷史的事實分散寫在諸多章節中。不久,漢軍北伐匈奴勝利而歸,武帝吩咐司馬遷將此事記入史書。司馬遷本來只為衛青立傳,但是經過調查,發現李廣威武無敵,戰功顯赫,卻含恨而死,決定也為他立傳。有人提醒司馬遷:“你這樣做,只怕又會引來禍端。”司馬遷一笑置之,堅持為李廣作傳。
司馬遷正在寫《李廣傳》時,一個朋友來看他,順手拿起剛寫出的部分手稿看起來。朋友發現,司馬遷對李廣打仗退敵、脫險、射虎等細節,寫得神采飛揚,司馬遷但后面又寫李廣心胸不寬,公報私仇,于是就問司馬遷:“你后面這樣寫李廣,不是有損他的形象嗎?”司馬遷說道:“我寫歷史,真實是第一原則,不能以個人好惡而隱匿真相。”
《李廣傳》寫得文辭華美,武帝看后非常滿意。但是懿妃又無事生非:“李廣如此勇猛善戰、戰功卓著卻未能得以封侯,而且在戰場上只讓他起輔助作用,這不是批評朝廷用人不當嗎?還有,他自刎而死,這不是說朝廷逼害忠良嗎?”
事隔不久,李陵兵敗被俘,投降了匈奴。武帝盛怒之下,下令誅殺其全家。有一武將冒死求情,武帝也將其斬首。于是,文武官員沒有人敢為李陵說話。武帝命令司馬遷將此事寫入史書,以警后世。
司馬遷四處尋訪,得知李家世代忠良,一心為國,李陵投降匈奴也是為了救所屬士兵的性命。司馬遷又找到李陵的舊部,得到了第一手的資料。于是,他心里有了底,毅然決定要寫出真相,絕不讓忠良之人蒙受不白之冤。
他的朋友就又提醒他,要三思而后行,不然,可能會招來殺身之禍,但司馬遷卻不改初衷。他說:“先父在世,曾諄諄教誨我,史須采實,著史須以事實為準,我也深知此理。所以,我怎么能違背父訓和良知,不讓事實真相大白于天下呢?”
武帝看了司馬遷的手稿之后,立刻下令將司馬遷投入大牢,定為死罪。后來連同丞相在內的諸多大臣都為司馬遷求情,武帝才免去了他的死罪,但條件是要求司馬遷用錢財或接受宮刑代替死罪。
可是,司馬遷卻一臉無奈:錢財——家徒四壁,沒錢可用來抵罪;宮刑——士可殺不可辱,無法接受!他就只有等著被處死。
這天夜里,司馬遷思前想后,久久不能入睡。天快亮時,迷迷糊糊地睡著了,夢見父親言之諄諄地對他說:“忍辱方能負重!我輩著史,只為傳真相于后世。你如此撒手自去,誰能担著史之重任?”司馬遷驚醒了,陷入了沉思……司馬遷接受了宮刑,忍辱負重,發憤寫作,終于完成了不朽的史學巨著——《史記》。
做人必須遵循是非原則。“著史須以事實為準”,“不能以個人好惡而隱匿真相”,這是司馬遷堅持的職業道德原則。為了實踐這一道德原則,他忍辱負重,承受了一般人難以忍受的恥辱和酷刑。一部《史記》,不僅記載了歷史的真相,而且記載了司馬遷的血淚心路,為我們做人、做事、做學問樹立了一個楷模。
 
正義無畏
黃龜年(1080—1143),字德邵,號竹溪先生,南宋福州永福(今福建永泰縣)人。南宋崇寧五年進士,累官侍御史、中書舍人。
黃龜年還沒有做官時,永福縣的主簿李朝旌認為黃龜年才華出眾,就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他。黃龜年也答應了這門親事。后來黃龜年考中進士,李朝旌已經去世,家境貧窮,就有人勸請黃龜年辭掉這門親事,另選權門富戶女子為妻。黃龜年說:“當時我答應了這門親事,不能現在因為人家貧窮就辜負人家,撕毀前盟。做人應當對自己的承諾負責,否則,還有什么臉面活在人世呢?”于是迎娶李朝旌的女兒為妻。
黃龜年為官不計安危,不懼權貴,以國為重,剛直不阿。據史書記載:紹興元年秦檜升任參知政事,很快又升任右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知樞密院事,是宰相的職位,秦檜力主與金朝議和。紹興二年使臣王倫被金朝放回,建議警惕金朝和議的誠意,遭到秦檜壓制。在舉朝皆未知其奸的境況下,黃龜年冒著生命危險,連奏三本彈劾秦檜“專主和議,阻止恢復,植黨專權,徇私欺君,合正典刑”,表現了“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紹興八年,秦檜再次登上宰相之位,“對凡主戰之臣,誅鋤殆盡”,黃龜年被免職,移居湖州。
后來,英宗皇帝御制《五倫書》,把黃龜年彈劾秦檜的語言載入“臣道篇”,以勉勵天下。
 
張良拾鞋
張良(?—前186),西漢初年的重要謀臣,字子房。先世為戰國時韓國人。秦朝末年,張良在博浪沙謀殺秦始皇沒有成功,便逃到下邳隱居。一天,他在鎮東石橋上遇到一位白發蒼蒼、胡須長長、手持拐杖、身穿褐色衣服的老人。恰巧,老人的鞋子掉到了橋下,老人便叫張良去幫他撿起來。張良覺得很驚訝,很不愿意,心想:你算老幾呀?讓我幫你撿鞋子?甚至想揍對方,但看到老翁年老體衰,而自己卻年輕力壯,便克制住自己的怒氣,到橋下幫老人撿回了鞋子。
張良誰知道,這位老人不僅不道謝,反而大咧咧地伸出腳來說:“替我把鞋穿上!”張良心中大怒,想到:這糟老頭子,我好心幫你把鞋撿回來了,居然還得寸進尺,要讓我幫你穿鞋,真是過分!
張良正想脫口大罵,但又轉念一想,反正鞋子都撿起來了,干脆送佛送到西天,好人做到底。于是默不作聲地替老人穿上了鞋。
老人連一句客氣話都不說,邊走邊說:“孺子可教。五天后,一大早你到這里等我,我要教給你兵法。”過五天,天剛亮的時候,張良如約前往,老人已經在那里等著。老人說:“與長輩約,你卻后到,這是為什么?”說著揚長而去,臨走,對張良說:“過五天再來,早來一點。”五天后張良還沒有到半夜就去了,過了不久那老人就來了,看到張良先到,高興地說:“應該這樣。”于是拿出一冊書交給了張良說:“此書能夠讓你輔佐別人成王稱帝,成為帝王之師。”說罷飄然而去。
天亮了,張良看到這冊老人用自己用畢生心血注釋而成的《太公兵法》。張良經過一番刻苦的鉆研,學到了真正的本領。后來幫助漢王劉邦成就了帝業。
 
賣友升官,不得好報
李燮,字德公,東漢漢中南鄭(今陜西省漢中市)人。靈帝時,拜安平相,復為議郎,遷河南尹。
李燮是諫臣李固的兒子。當初,李固罷官,自知不能免于災禍,便將三個兒子送回家鄉,當時李燮才十三歲。李燮的姐姐文姬,賢惠有智,默然獨悲,說:“李氏將面臨滅門的禍患了!自太公以來,積德累仁,為什么卻會如此呢?”然后她秘密地與二位哥哥謀劃先將李燮隱藏起來,就說送李燮回京師,人們都信以為真。很快災難發生,李固遇害,朝廷下達命令,讓州郡逮捕李固的三個兒子。文姬就求告父親李固的學生王成,說:“君執義先公,有古人之節。今委君以六尺之孤,李氏存滅,其在君矣。”王成被她的義節感動,于是帶著李燮乘船順著長江東去,在徐州隱姓埋名。李燮改名換姓做酒店的伙計,王成則在街上擺攤算卦為生。兩人平時互不相認,只在暗中往來,相互照應。
十多年后,梁冀被誅除,于是大赦天下,李燮才得以回到家鄉,為父兄服孝。
姐弟相見,悲感天地。姐姐訓誡李燮說:“先公正直,為漢忠臣,而遇朝廷傾亂,梁冀肆虐,令吾宗祀血食將絕。今弟幸而得濟,豈非天邪!宜杜絕眾人,勿妄往來,慎無一言加于梁氏。加梁氏則連主上,禍重至矣。唯引咎而已。”李燮認真地聽從姐姐的教誨,謹言慎行。王成終老后,李燮以禮埋葬,感念舊恩,四季設位祭祀。
李燮在靈帝時,升任河南府尹。當時已經形成了買官的風氣,詔書又命令征用三億錢,用以修建西園。李燮上書陳言勸諫,辭議懇切,于是皇帝下令停止修建。在此之前,潁川郡的甄邵阿附梁冀,當上了鄴縣縣令。他的一位朋友因為得罪了梁冀,走投無路之際投奔甄邵。甄邵表面上裝著答應幫助他,但是暗中卻派人告訴梁冀。朋友因而遭到殺害。甄邵賣友求榮,得到晉升,任為太守。這時,偏偏他的母親病故。為了當官,甄邵就把母親埋在馬廄之內,直到任命的文書下達,他去上任以后才正式發喪。后來,甄邵去洛陽的路上,被李燮碰到了。李燮命令軍兵把甄邵的車轎推翻到溝里,鞭棰齊下,一頓亂打,最后在他的脊梁上貼上布條說:“賣友升官,貪官埋母。”然后,把甄邵的惡行全部上報朝廷,朝廷免去甄邵的官職,判處終身監禁,使這種勢利小人得到了應有的懲罚。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隋文帝楊堅(541—604)登上皇位后,能夠自律自警,生活節儉,勤政愛民。他告誡自己的孩子說:“治理國家,必須樹立法制的權威,取信于民。我朝的法律任何人都必須遵守,不管是誰犯了法,都要受到懲處。”他的五個兒子中,三皇子楊俊無視國法,仗勢欺人,霸占別人田產,搶奪百姓妻女,干了許多違法亂紀的事。隋文帝知道后,斷然下令削去楊俊的官職,依法懲處。這件事在朝野引起了很大的震動。
人無信不立,國無信不昌。治理國家,必須取信于民。
 
怎么治理國家
子貢問孔子怎么治理國家。孔子說:“使糧食充足,軍隊強盛,人民信任。”
子貢又問:“實在不得已的情況下要去掉一些,在這三者之中應先去掉哪一個?”
孔子回答說:“先去掉軍隊。”
子貢又問:“如果還要去掉一個,應去掉什么呢?”
孔子說:“去掉糧食。”接著又說:“自古以來人都會死,但是沒有老百姓的信任就不能立國,這就是說老百姓把糧食作為生存的根本,沒有糧食就會死,但是自古以來哪個不會死呢?而且人是萬物的主宰,如果沒有信任來守身,即使活著又用什么來立身呢?還不如死了好。”
 
柳公權戒驕成名
柳公權柳公權(778—865),字誠懸,唐朝京兆華原人,官至太子太師,世稱“柳少師”。由于他曾被皇帝封為河東郡公,因此后人也稱他“柳河東”。他是顏真卿的后繼者,后世以“顏柳”并稱。
柳公權的書法在唐朝極負盛名,民間更有“柳字一字值千金”的說法。他的書法結體遒勁,而且字字嚴謹,一絲不茍。在字的特色上,以瘦勁著稱,所寫楷書,體勢勁媚,骨力道健,以行書和楷書最為精妙。
柳公權小時候,字寫得很糟,常常因為大字寫得七扭八歪受先生和父親的訓斥。小公權很要強,于是,下決心一定要練好字。經過一年多的日夜苦練,他寫的字大有起色,和柳家塬年齡相仿的小伙伴相比,公權的字已成為全村最拔尖的了。
一次,私塾里,小公權又得到了老師的夸獎,小公權感到十分得意。
放學以后,小公權發現一棵大樹下面,有幾個孩子在玩耍。他想加入,結果遭到大家的拒絕,原來老師經常表揚他,他很得意看不起大家。孩子們就不喜歡他,當然也不愿意和他一起玩。
柳公權很生氣,于是用激將法說:“我知道你們比不過我,不敢和我玩!”孩子們不服氣,決定和他比試。但是比什么呢?柳公權很狡猾,就說:“我們比字!誰寫得好,誰就當將軍,寫得不好的就當馬,給將軍騎!”孩子們居然答應了。
柳公權和幾個小伙伴在村旁的老桑樹下擺了一張方桌,舉行“書會”,約定每人寫一篇大楷,互相觀摩比賽。公權很快就寫了一篇,以為自己是第一個,但是抬頭一看,卻發現有一個孩子也寫好了。
這時,一個賣豆腐腦兒的老頭放下担子,來到桑樹下歇涼。他很有興致地看孩子們練字,柳公權遞過自己寫的說:“老爺爺,你看我寫得棒不棒?”老頭接過去一看,只見寫的是“會寫飛鳳家,敢在人前夸”。老頭覺得這孩子太驕傲了,皺了皺眉頭,沉吟了一會兒才說:“我看這字寫得并不好,不值得在人前夸。這字好像我担子里的豆腐腦兒一樣,軟塌塌的,沒筋沒骨,有形無體,還值得在人前夸嗎?”幾個小伙伴都停住筆仔細聽老人的品評,小公權見老頭把自己的字說得一塌糊涂,不服氣地說:“人家都說我的字寫得好,你偏說不好,有本事你寫幾個字讓我看看!”
老頭爽朗地笑了笑,說:“不敢當,不敢當!我老漢是一個粗人,寫不好字。可是,人家有人用腳都寫得比你好得多呢!不信,你到華京城里看看去吧!”
最后,小公權只好被人當馬騎了,他感覺到從來沒有過的屈辱和委屈,眼淚不由自主地流了下來。后來他決定到華京城里去看看。華京城離柳家塬有四十多里路。第二天,他起了個五更,悄悄給家里人留了紙條,背著饃布袋就獨自往華京城去了。
柳公權一進華京城壽門,見北街一顆大槐樹下掛著個白布幌子,上寫“字畫湯”三個大字,字體蒼勁有力,筆法雄健瀟灑。樹下圍了許多人,他擠進人群去看,不禁驚得目瞪口呆。只見一個黑瘦的畸形老頭,沒有雙臂,赤著雙腳坐在地上,左腳壓住鋪在地上的紙,右腳夾起一支大筆,揮灑自如地在寫對聯。他運筆如神,筆下的字跡似群馬奔騰,龍飛鳳舞,博得圍觀看客們陣陣喝彩。
小公權這才知道賣豆腐的老漢沒有說假話,他慚愧極了,心想:和字畫湯老爺爺比起來,我真是差得太遠了。他“撲通”一聲跪在字畫湯面前,說:“我愿拜你為師,我叫柳公權,請收下我,愿師傅告訴我寫字的秘訣……”字畫湯慌忙放下腳中的筆,用腳拉起小公權說:“我是個孤苦的畸形人,生來沒手,干不成活,只得靠腳巧來謀生。雖能寫幾個歪字,怎配為人師表?”
小公權一再苦苦哀求,字畫湯才在地上鋪了一張紙,用右腳提起筆,寫道:
“寫盡八缸水,硯染澇池黑;
博取百家長,始得龍鳳飛。”
老人向公權說:“這就是我寫字的秘訣。我自小用腳寫字,風風雨雨已練了五十多個年頭了。我家有個能盛八担水的大缸,我磨墨練字用盡了八缸水。我家墻外有個半畝地大的澇池,每天寫完字就在池里洗硯,池水都烏黑了。可是,我的字練得還差得遠呢!”
柳公權把老人的話牢牢地銘刻在心里,他深深地謝過字畫湯,才依依不舍地回去了。
自此,柳公權發奮練字,手上磨起了厚厚的繭子,衣肘補了一層又一層。他學習顏體的清勁豐肥,也學歐體的開朗方潤,學習字畫湯的奔騰豪放,也學宮院體的娟秀嫵媚。他經常看人家剝牛剔羊,研究骨架結構,從中得到啟示。他還注意觀察天上的大雁,水中的游魚,奔跑的麋鹿,脫韁的駿馬,把自然界各種優美的形態都熔鑄到書法藝術里去。
柳公權終于成為我國唐代著名的書法家。他的字,結構嚴謹,剛柔相濟,疏朗開闊,為書法界所珍視,素有“顏筋柳骨”的美稱。可以說是戒驕成就了柳公權,如果柳公權一味地自滿,那么他寫字的才能只可能埋沒于鄉間,不會有提升,更別說成為名家了。
 
魏文侯冒雨應約
魏文侯(?—前396),名斯,戰國時期魏國的創立者,公元前445至前396年在位。有一次,魏文侯與掌管山澤園圃和田獵的官員虞人約定,將于某一天一同去附近的一個山上打獵。二人說好不見不散。
這一天到了,幾個大臣在宮里陪著魏文侯,一邊飲酒,一邊欣賞歌舞。文侯很高興,大臣們看到文候高興,自然也很愉快。正在這個時候,突然下起雨來。文侯也突然想起來,今天是他與虞人約好打獵的日子。于是他就命令下人趕快為他準備馬和弓箭,他要去打獵。
左右的官員們都非常不解,問道:“主公,剛才我們一起喝酒,欣賞歌舞,大家都很高興,何不繼續呢?更何況現在下起雨來,您這要去哪里啊?”文侯說:“剛才我忽然想起來,今天是我和虞人約好去打獵的日子,我不能違約啊。雖然剛才我們在一起喝酒欣賞歌舞,也很快樂,但是既然我和人家約好了,而且說定不見不散,那么我就一定要去的。”大臣們都勸他說:“主公,現在下雨了,您不去的話,虞人不會有什么意見的。更何況您是主,他是臣子,主人做什么都是對的,臣子不能對主人挑毛病。您還是不要去了。”
魏文侯不肯,仍舊讓下人們趕快準備馬匹、弓箭,自己到內室換上了打獵的行裝,準備出發。大臣們還想說什么,可是魏文侯一句都不聽,堅持去履約。此時,虞人正在和魏文侯約定的地點等候,看到突然下起雨來,他想,文侯肯定不會來了。可是就在這時,聽到遠處有馬蹄的聲音。接著就看到文侯騎著馬向自己跑來。虞人感動得熱淚盈眶,趕忙上前給文侯行禮,對他說:“主公,下雨了,您不必來赴約啊!”文侯卻說:“我和你約好的,即使下再大的雨我也得來,否則就是不講信用啊。”說完就拍拍馬屁股,往樹林中打獵去了。
守約是誠信的要求和表現,魏文侯信守約定,冒雨打獵,體現了他的誠信。君王的誠信對一個國家是至關重要的,魏國在戰國初期的強大,與魏文侯的誠信不無關系。
 
郭震冒雪訪可汗
郭震,字元振,魏州貴鄉(今河北大名北)人。十八歲舉進士,任通泉尉。后升為都督加安西大都護,他來到唐朝邊界河西走廊后,立足發展生產、圍墾荒地,從此軍糧充足、士氣旺盛,贏得眾人歡心。他還在南境峽口建筑和戌城,控制了深州南北通路,使原來僻靜的深州城成為中原通往西域的一大重鎮。郭震又特別注意和西域各族部落交好,尊重他們的民俗習慣,使玉門關內外羌笛悠揚,楊柳夾行,一派友好和平的氣氛。
唐中宗神龍二年的冬天,郭震準備出關拜訪西突厥可汗烏質勒。年過七旬的烏質勒,多年以來與唐王朝一直都保持著友好關系。因此,郭震很尊重他,約定日子前去作一次禮節性的拜訪。
這是郭震以封疆重臣的身份首次和可汗見面。副使解琬建議送去一份最好的禮物,這樣可以使可汗感受大唐的真情實意。那么,送什么禮物呢?那當然總離不開黃金、珠寶和蜀錦綢緞。可是,郭震覺得送這些都不太好。“烏質勒貴為可汗,哪能沒有這些金帛呢?”郭震解釋說,“送得過多,反而被他輕視,過少嘛,也會讓他認為是小看了他。”
“都督的意見,還是不送的好?”解琬疑惑地問。“烏質勒是很講情義的,我們步行幾百里去拜訪他,就是最好禮物。”郭震諧趣地說,“如果要禮物,我這柄寶刀,是天后(武則天)賜予的,轉送給他,豈不是最好的禮物嗎?”
就這樣,郭震拒絕了用金珠玉帛充當禮物的方法。郭震和解琬一行打點行裝,準備啟程。突然,風云四起,萬里長空飄起鵝毛般的大雪。“此雪什么時候可以停止?”郭震抬頭仰望,問解琬。“看來不要多久,塞上風云,一日數變,稍過些時候就會停止了。”解琬答道。他在邊城住了多年,見多識廣。
可是,正午時分,風助雪威,雪下得更大了。漫山遍野,一望無涯,都是白茫茫的。這是一場塞上多年來少見的大雪。郭震望望天空,果斷地下令,立刻上馬出發。“都督,雪路難行,何不另行改期。”解琬勸阻說,“我想可汗也能估計到我們不會去的。”
“不行,我們雙方既已講定時刻,怎么可以背信失約?”郭震搖搖頭,表示不同意,“何況又是我先提出的。要知道,突厥人最講情義,如果連這么小的事都失信于他,今后他還敢相信你嗎?‘民無信不立’,副使博學,必定知道魏文侯的故事吧?”
“知道!知道!”解琬見主官如此認真,連忙應諾。
“當年魏文侯尚且能按約見山村隱士,我們作為大唐官員更不能失信于突厥可汗。”郭震言之鑿鑿,“否則又怎能統率軍民?”
郭震等一行人終于啟程了。馬蹄踏著三五寸厚的雪,過了一個丘陵又一個丘陵。當天晚上,郭震來到了突厥可汗駐地。
烏質勒和太子婆葛早在幕帳外恭候多時,見郭震冒雪來到,趕忙迎上前去。“可汗,讓你久等。雪深馬行遲,路上耽誤了時間。”郭震頗感歉意,忙鞠躬作揖。
“無妨!無妨!大都督大唐貴人,事務繁忙,尚且如此講信守義,我十分敬佩。”烏質勒出自肺腑,滿懷興奮地說,“百聞不如一見,都督果然名不虛傳,真是相見恨晚啊!”
“豈敢,豈敢。”郭震更加謙恭地說,“能與可汗竭誠相見,我也不虛此行了。”雪下得更猛烈了,烏質勒站在雪里過久,有點頭暈,他為了不失主禮,請郭震進帳,促膝長談,十分融洽。
天剛拂撓,郭震尚未起床,副使解琬突然闖進,一把抓住他的手臂說:“都督快走!烏質勒中寒暴死,聽說,他的太子說是我們害了他。”“我誠心對待突厥,烏質勒雖死,他兒子總不能不講理吧。”郭震稍稍一驚,但立刻冷靜下來,“我們到這里來是為了友好,要讓他們知道。”
郭震立即趕到烏質勒靈堂,跪拜大哭。“我這次來,本意是和可汗長談,哪里想到可汗竟不幸故去。”郭震隨手摘下了腰上系的寶刀,沉痛地對小可汗婆葛說,“我沒有祭吊禮品,現在只能將這把刀獻給您,這把刀乃是則天皇帝所賜,權表示我的心意吧!”
婆葛被郭震的誠心感動了,抹著眼淚說:“都督大人真是有信有義之人,難怪我父王再三夸獎,要我唯大人馬首是瞻。”
當天,郭震和小可汗婆葛繼續在融洽的氣氛里進行了會談。婆葛接受了郭震邀請,約定在喪事結束之后,他將到深州回拜。
 
諸葛恪驕失人心
諸葛恪,三國時吳國大臣諸葛瑾的長子,蜀國丞相諸葛亮的侄子,自幼聰慧過人,深得孫權的欣賞。成年后,即拜騎都尉,與顧譚、張休等人向太子孫登侍講道藝,并為賓友,為左輔都尉。
諸葛恪諸葛恪曾多次要求自己領兵平定居于丹陽山上的山越人,雖然當時的人皆認為不太可能,連父親諸葛瑾亦認為不會成功,更說:“恪不大興吾家,將大赤吾族也(諸葛恪不會令諸葛家興盛,反而會令家族遭到誅殺)。”可是,由于諸葛恪堅稱他必會成功,孫權于是在嘉禾三年(234)提拔他為撫越將軍,領丹陽太守。諸葛恪上任后實行堅壁清野政策,成功逼山越人向朝廷投降;諸葛恪更下令不得對投降的山越人有所懷疑或拘禁他們。后來臼陽長胡伉拘禁投降的山越人周遺,諸葛恪以違令為由將胡伉處死,其余未投降的山越人見此,認為朝廷只想他們出降,并無加害的意圖,于是不論老幼都相繼出降。孫權為嘉狀諸葛恪平定山越的功績,拜諸葛恪為威北將軍,封都鄉侯。公元243年,諸葛恪出兵襲擊舒縣。后又更曾意圖攻擊壽春,因孫權認為不可能成功而被阻止。
公元245年,吳國重臣陸遜病故,諸葛恪升為大將軍,駐武昌,并代替陸遜領荊州事。
后來孫權不適,見太子孫亮年幼,便令諸葛恪兼任太子太傅,中書令孫弘兼任太子少傅。公元252年,孫權病危,又遺詔諸葛恪、孫弘、太常滕胤、將軍呂據以及侍中孫峻處理身后事。孫權死后,孫弘意圖除去諸葛恪,被孫峻知悉并告訴諸葛恪,于是諸葛恪將孫弘殺死。諸葛恪升任太傅后,消除監視官民的官員和制度,免去拖欠的賦稅和取消關稅。此舉廣受臣民歡迎,亦令諸葛恪深受人民愛戴。
會稽王建興元年冬(252),魏國進攻東興,諸葛恪等領軍擊退魏國的進攻,進封陽都侯,加任荊、揚州牧,督中外諸軍事。但此戰獲勝后,諸葛恪有輕敵之心,翌年(253)就打算出兵攻打魏國。他不聽其他官員的勸諫,率二十萬人出征,因此漸失民心。諸葛恪圍攻合肥新城但不能攻破,軍中于此時爆發疾病,很多將士病倒,諸葛恪以為是謊報,不作理會。后來魏國救兵趕至,諸葛恪才撤軍,但吳軍已因疾病而傷亡慘重,官民怨聲載道。很快,諸葛恪又打算出兵青、徐州。孫峻見諸葛恪民心漸失,發動政變,設酒宴伏兵殺死諸葛恪,誅滅三族。諸葛恪死時五十一歲。
 
宋濂好學守信
宋濂(1310—1381),字景濂,號潛溪,別號玄真子。浦江(今浙江義烏)人,明初大文學家,曾受業于元末古文大家吳萊、柳貫黃等,他一生刻苦學習,“自少至老,未嘗一日去書卷,于學無所不通”。
宋濂小時候家境貧寒,但是喜歡讀書。因沒錢買書,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書,他都講好期限,按時還書,從不違約,人們都樂意把書借給他。
一次,他借到一本書,越讀越愛不釋手,便決定把它抄下來。可是還書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連夜抄書。時值隆冬臘月,滴水成冰。他母親說:“孩子,都半夜了,這么寒冷,天亮再抄吧。人家又不是等這書看。”宋濂說:“不管人家等不等這本看,到期限就要還,這是個信用問題,也是尊重別人的表現。如果說話做事不講信用,失信于人,怎么可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又一次,宋濂要去遠方向一位著名學者請教,并約好見面日期,誰知出發那天下起鵝毛大雪。當宋濂挑起行李準備上路時,母親驚訝地說:“這樣的天氣,怎能出遠門呀?再說,老師那里早已大雪封山了。你這一件舊棉襖,也抵御不住深山的嚴寒啊!”宋濂說:“娘,今天不出發就會誤了拜師的日子,這就失約了;失約,就是對老師不尊重啊。風雪再大,我都得上路。”
當宋濂到達老師家里時,老師由衷地稱贊說:“年輕人,守信好學,將來必有出息!”
元朝末年,元順帝曾召宋濂為翰林院編修,他以奉養父母為由,辭不應召,修道著書。后來,到了明朝,宋濂接受了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禮聘入朝為官,為明朝開國文臣之首,被尊為“五經”師,并且與劉基、高啟并列為明初詩文三大家。
 
不私吞民膏
歸融(?—853),字章之,唐代吳(今江蘇省蘇州市)人。唐元和年中進士,歷官左拾遺、翰林學士,累官兵部尚書,封晉陵公。為官廉正剛直,不附權要。
歸融升任御史中丞。湖南觀察使盧周仁因為南方屢次發生天災,想轉調其他地方任職,于是拿取湖南地方的羨余錢十萬貫向朝廷送禮。歸融彈劾說:“當今天下,本是一家。朝廷中的財富與地方上的財富,都屬于國家所有。盧周仁為了個人的圖謀,將百姓的血汗公然行賄,違犯禁令,以收買個人私恩。傳播出去,天下人爭相效法,將會令百姓受到更深的侵害,這種事情從盧周仁開始,請求皇上嚴加懲戒,把他所送的禮物沒收,以代替窮苦百姓應上繳的租賦,以正風氣,杜絕后患。”于是,皇上把盧周仁所獻的錢物收繳,用于應對水旱災害。
 
義姑棄子,齊軍退兵
齊國軍隊去攻打魯國。到了魯國郊外的地方,看見有一位婦女走在路上,婦女的一只手牽了一個孩子,另一只手抱了一個孩子。齊國的士兵就去追她。那位婦女就把手里抱著的小孩子丟掉,跟牽著的孩子一同逃跑。
士兵把那位婦女追到了,就問她:“你丟棄手里抱著的孩子,卻帶了牽著的孩子一同逃走,這是什么緣故呢?”
那位婦人回答:“剛才帶著走的,是我哥哥的兒子。被拋棄的那一個是我自己的兒子。我看當時的情勢,這兩個孩子是不能共同存活的,所以我寧可把自己的兒子丟了!”
齊國的將官聽了不解地問道:“哥哥的兒子和自己的兒子,那一個比較親呢?”
那婦人答道:“對于自己的兒子,是一種私愛。對于哥哥的兒子,是一種公義。拋棄自己的親骨肉,雖然心中痛苦,可是從公義上來說,這是對的!”
齊國的將官就叫自己的軍隊停止前進,不再去攻打魯國。他感嘆地說:“魯國的婦女尚且曉得行義,這種仁義的國家,哪里可以去攻打他們呢?”于是便帶兵回齊國。
那位婦女先前丟掉的孩子的性命,也得以保全了。
魯國國君知道了這件事后,就送給那位婦人許多禮物,并且尊稱她為“義姑姊”。
 
君子不營小利
柳元景(406—465),字孝仁,河東解縣(今山東臨朐西南)人,南北朝時期宋朝名將。柳元景自幼善于騎馬射箭,以勇猛著稱。為人“寡言有器質”。應召到劉義恭部下,任中軍將軍,遷殿中將軍,司空行參軍,開府儀同三司。
柳元景寬宏高雅,升任開府儀同三司,加南豫州刺史,位顯權重。但柳元景出身行伍,當朝理事,非其所長。當時朝中權要和達官貴人都在經營產業,千方百計地為自己謀求財富,只有柳元景一無所有,廉潔清慎。他家有數十畝菜園,除供自己家吃用以外,種菜人便將吃不了的蔬菜拿到集市上出售。日積月累,竟有數萬錢。種菜人就把錢送到家里,向柳元景交賬。柳元景聽說后,很不高興地說:“我之所以開辟這個菜園,目的是讓您種植,供給家里吃用的,并不是用來取利的。現在,你卻拿到市場上去賣,與老百姓競爭,損害百姓的利益,這怎么能行呢?”于是就將這些錢送給了種菜人。
 
自力更生
拓跋嗣,北魏明元帝,享年三十二歲,在位十五年。有一次,全國連著幾年發生霜旱等災害,農民沒有收成。于是,太史令王亮就向拓跋嗣上書,要求遷都鄴地,解救饑荒,躲避災難。
但是博士祭酒崔浩說:“如果把都城遷到鄴地,雖然能夠躲避這次饑荒,卻不是長久之計。現在遷都,要留下軍隊守舊都,這樣只能有少數一部分人向南遷,這些人住不滿幾個州的土地,要和漢人雜居。這樣一來,就會暴露我們人口少的實情。四方鄰國會輕視我們。再一個,我們的百姓也不習慣那里的水土,害病傷亡的人會很多。第三,舊都的守兵減少之后,臨近的柔然等國就會攻擊我們,他們一旦領兵前來,云中、平城一定會發生危機。我們居住在北方,崤山之東發生變亂,我們派遣輕裝騎兵向南進攻,把部隊分布在山林中,就沒有人能知道我們人數。第四,老百姓看到我們征戰就會懾服。明年春天,雜草生長起來,家畜能夠吃飽,牛奶能夠供應上,又有蔬菜水果,就可以維持到秋天糧食成熟,我們面臨的暫時的災難就能夠克服了。”
拓跋嗣聽后說:“現在國庫已經空了,沒有辦法等到明年秋天了,如果明年秋天再發生饑荒,怎么應付呢?”
崔浩說:“挑選最貧寒的饑民,讓他們去太行山以東的地區謀生,如果明年再發生饑荒,到時候再想辦法,只是現在不可遷都。”
拓跋嗣同意了他的意見。挑選百姓中的貧寒人家前往太行山以東的三個州去謀生,并派左部尚書代郡人周幾統率軍隊鎮守魯口,安撫他們。拓跋嗣自己也耕種農田,又命令官員勸勉指導人們從事農耕和種桑養蠶。第二年莊稼豐收,百姓富足安定。
 
不以利易賞
葉禺頁是宋高宗紹興初年的進士,在常州做知州。有人勸他把地方上賦稅的盈余獻給上司,以博得上司的歡心,說不定可做一個更大的官。
葉禺頁說:“名義上說是盈余,實際上如果不是重復(加重)的征收,那就是橫暴的奪取了。用利去交換獎賞,我的內心實在很羞恥!”
后來,葉禺頁做到宰相,他為政識得大體,抑止了官場上貪圖僥幸的人。
葉禺頁當宰相時,穿著、飲食以及服侍他的僮仆婢妾,跟從前完全一樣。他做了二十年的官,到了死的時候,只有一畝的地,由此可以曉得他生平的廉潔清白。
葉禺頁死了后,被謚封“正簡”。林光朝寫了一首詩去哀吊他,詩中有兩句話說:“傳家惟儉德,無地著樓臺。”大家都認為這是真實的情形。
 
為國理財
程琳(988—1056),字天球,北宋中山博野(今河北省蠡縣)人。仁宗時任參知政事、拜大學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判大名府。謚文簡。程琳為人敏銳嚴厲,為政持重不擾。
延州府東北群山綿延,無法建立城郭,因而外族的騎兵很容易侵擾流竄。知州程琳曾經捕獲西夏的軍事首領,只是對其訓誡后,便放其回國,由此,西夏也聲稱不再捕虜漢人。后來,西夏設計侵擾,先讓五百戶西夏人驅趕著牛羊,請求邊關守將放行來投降,并說:“契丹的軍隊已經到了附近,國內大亂,自愿來歸降。”程琳說:“這是詐降之計。如果契丹的軍隊侵入,應當舉國御敵,怎么能允許他們來投降?最近剛聽說西夏正在捕捉叛逃的,就是這些人吧?否則,就是用來誘我上當的。”拒不接納。過了不久,果然有三萬西夏騎兵逼臨邊境,聲稱要追捕叛降者。程琳命令全力戒備,不要輕舉妄動,只是關閉城壘,靜觀其變。西夏軍懷疑宋軍已經有所戒備,只好撤回。
程琳改任三司使,上任后對官府倉庫中的物品管理得特別嚴,對于收入、支出的審核格外慎重。凡是宮中取用物品,稍有不符合手續之處,就堅決不予承辦;有些手續雖然完備,但是并非急需的,仍然上奏皇上,然后決定是否支出。因此宮中宦官都說程琳專橫不講理。程琳聽到以后說:“三司府庫中的財賦不是屬于個人,而是屬于整個國家的,為朝廷所有。我為皇上珍惜這些錢物,與我個人有什么關系呢?”
 
仁德才是傳家寶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和包拯同朝,吳縣(今屬江蘇)人。他做窮秀才的時候,心中就念念不忘救濟眾人;后來做了宰相,便把俸祿全部拿出來購置義范仲淹田,贍養一族的貧寒。先買了蘇州的南園作為自己的住宅;后來聽見風水家說:“此屋風水極好,后代會出公卿。”他想,這屋子既然會興發顯貴,不如當做學堂,使蘇州人的子弟,在此中受教育,那么多數人都興發顯貴,就更好了;所以就立刻將房子捐出來,作為學宮。
他一心想有利于群眾,不愿自己一家獨得好處。結果,自己的四個兒子,做了宰相公卿侍郎,而且個個都是道德崇高。他的兒子們曾經請他在京里購買花園宅第一所,以便退休養老時娛樂,他卻說:“京中各大官家中的園林甚多,而園主人自己又不能時常游園,那么誰還會不準我游呢!何必自己要有花園,才能享樂呢?”
范仲淹的幾個兒子,平日在家,都是穿著布素衣服。范公出將入相幾十年,所得的俸錢,也都作了布施救濟之用;所以家用極為節儉,死的時候,連喪葬費都不夠。照普通人的心理,以為這樣,太不替子孫打算了,誰知道這才是替子孫打算最好的法子。不單是四個兒子都做了公卿,而且能繼承他父親的傳統,舍財救濟眾人。
所以,范家的曾孫輩也極為發達,傳到了數十代的子孫,直到現在,已經是八百年了,蘇州的范墳一帶,仍然有很多范氏的后人,并且還時常有優秀的人才出現。世人若是想替子孫打算,想留飯給子孫吃,按照范文正公的存心行事,將會是最好的方法。
 
淡泊名利,則名利自來
耶律楚材(1190—1244),字晉卿,出身于契丹貴族家庭,生長于燕京(今北京),世居金中都(今北京),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九世孫。耶律楚材后來做了元太祖(成吉思汗)及元世祖的軍師,軍國大事多數是由他來決策,他借此而救護了無數的人民。因為元太祖好殺,他能夠勸諫太祖不要濫殺。他身為宰相,卻是布衣蔬食,自己生活非常的艱苦。耶律楚材還是個大佛學家,利欲心極為淡泊:在攻破燕京的時候,諸位將領都到府庫里收取財寶,而他卻只吩咐將庫存的大黃數十担,送到他的營中;不久,就發生了瘟疫,他用大黃治療疫病,獲得了很好的效果。他不積錢財,但是他的子孫,數代做宰相的,卻有十三人之多。
 
王翦置家產
王翦,頻陽東鄉(今陜西銅川)人。生卒年不詳,秦始皇時期將領。
有一年秦始皇派李信及蒙恬率軍二十萬伐楚。結果由于李信輕敵,導致秦軍大敗,楚軍在打敗李信軍后,還一直向西進軍,大有反攻秦國的勢頭。秦王政在聽到這個消息后,大為震怒。于是親自趕往頻陽,請王翦出來率領大軍攻楚。王翦起先假意推辭,說自己年老體弱,又有病在身,疲乏無力,實在不能担當重任,請秦王另選良將。秦王政執意要王翦為將。王翦說:“如果大王一定要任用我為大將,非六十萬人不可。”秦王政立即答應了王翦的要求,并表示愿意聽從王翦的謀劃。
王翦率領秦國六十萬大軍準備出發了,秦王政親自到灞上為王翦送行。王翦臨行時,請求秦王先行賞賜了許多良田、美宅、園林池苑等。秦始皇說:“將軍為國作戰,以后有的是賞賜,還用得著害怕家里會窮困?”王翦說:“作為大王的將軍,有功勞才可以得到封侯賜爵,所以趁著大王顧念我的時候,我就應該及時向大王請求賞賜一些產業來留給子孫后代。”秦王聽后大笑。
王翦出發后到了函谷關,在這期間,連續五次派使者向秦王請求賞賜良田。有人覺得王翦索取無度,應該適可而止,就對王翦說:“將軍連續請求賜予家業,太過分了吧。”王翦說:“不對。秦王暴魘疑人,現在這支六十萬的大軍幾乎是秦國的全部軍力,如果我不多次請求賞賜來表示自己的意志,秦王不會懷疑我嗎?”秦始皇為人多疑,王翦請田只是為了明哲保身,王翦幾乎帶走大部分秦軍兵力,而沒有引得秦始皇起疑,實屬難得。
 
家富國窮者不值得道賀
周朝時,有個人名叫陶答子,在陶城(今山西永濟縣北邊)做了三年官,名譽并不很好,可是家產卻比以前富了三倍。他的妻子屢次規諫他,陶答子都不聽從妻子的忠告。
過了五年以后,跟隨他的車乘多達一百輛。當他休假還鄉時,族里的人都殺牛宰羊來恭賀陶答子,只有他的妻子抱著兒子哭泣。婆婆看了,很生氣,認為這樣是不吉利的。
陶答子的妻子說:“我丈夫在陶城做官,家里變富,國卻窮了。上上下下的人都要唾棄他,他敗亡的現象已經可以看得見了,我情愿和孩子一起逃避!”
婆婆聽了非常憤怒,就把陶答子的妻子趕出了家門。
過了一年后,陶答子因罪而被處死刑。他的母親因為年老而免受刑罚,可是變得無依無靠。陶答子的妻子就回來贍養婆婆,一直到婆婆逝世。
 
寬國利民
慶歷六年(1046)夏,包拯調任為三司戶部判官。當時的三司是中央財政機構,戶部掌管全國戶口、兩稅等,戶部判官協助三司使的工作。不久,包拯先后担任京東、陜西、河北轉運使,負責一路(相當于省)的財政、監察等行政事務。在地方,包拯十分重視體察民情,要求朝廷讓百姓休養生息而安居樂業。兩年之后,包拯被召回開封,提升為戶部副使。在此期間,他曾前往河北解決軍糧問題,又曾到陜西解決運城(今屬山西)鹽業問題。在河北,他奏請將用作養馬的田地,還給地方和農民。在運城,他改革鹽稅法令,以便利于商販經營鹽業。
為了利國利民,包拯積極推進改革,在經濟方面,包拯一方面主張壓縮開支,另一方面又主張不能苛剝平民。當時有一種政策,由政府向城鎮百姓強行購買國家需要的物資,價格比市場價格低。這就成了剝削民眾的一種手段。包拯堅決反對這種害民政策。他列舉陜西強購軍用物資的危害,“前后人戶破藹家產不少”,因而要求廢除這種辦法。包拯建議,國家急需物資應該“置場收買”,以公平的價格,自由收購。這一建議,無論對減輕百姓負担,還是對商品流通和商品生產,都是有利的。前面提到的運城解鹽問題,也是由于包拯極力支持改革,使解鹽的生產與銷售,由原來官方壟斷,改革為允許商人買賣。這一改革,不僅解除了百姓為政府搬運官鹽之苦,而且同樣有利于食鹽的流通。沈括稱贊這種“通商法”,“行之幾十年,至今以為利”。此外,包拯還曾主張方田均稅,即丈量地主豪強的土地,防止他們漏稅逃役。他還曾鼓勵民間采礦煉鐵等。可見,包拯的經濟思想和經濟改革,目的在于“寬國利民”。
 
天下為公
高柔,字文惠,三國陳留(今河南省開封市陳留縣)人。歷任尚書郎、丞相理曹掾、潁川太守、侍御史、廷尉,賜爵關內侯,后封延壽亭侯。
高柔在家鄉時,曾對人說:“當今英雄并起,陳留是四方爭戰的戰略要地。曹將軍雖然占據兗州,本有四方之圖,只是未能得以安坐自守。而張府君先前得志于陳留,我憂慮事變會突然發生,所以,想與大家共同避難。”眾人都以張邈與太祖關系很好,高柔又年少,不在意他說的這些話。高柔的父親高靖,任蜀郡都尉,在西州去世。當時路途艱險,兵寇縱橫,高柔冒著危險到蜀都迎喪,辛苦荼毒,無所不嘗,三年才得以返回。
高柔后來升任廷尉。魏國初年時,三公很少參與朝政。高柔上疏說:“天地依靠四時來成就其功德,國君依靠大臣的輔佐來振興治理國家。成湯倚重伊尹的輔助,成就功業;周文王、周武王憑借周公、呂望的才智,建立大業。及至漢朝初期,蕭何、曹參等人都是以元勛來做皇帝的心腹。這些都是開明賢圣的君王能夠賞識信任大臣,而賢明有才能的大臣傾力輔佐君王的例證。當今的三公輔佐大臣,都是國家的棟梁,是黎民百姓所敬仰的人。把他們安置在三公的位置上,卻不讓他們參與國政,于是他們只好在家各自修養,很少對國家政事提出意見,這實在不是朝廷尊敬任用大臣的大義,也不是大臣出謀獻策、輔佐君主的道理。古時刑律、政事疑而難決時,就在槐樹下、草野中公開討論。今后,朝廷遇有什么疑問難題或者刑獄大事,應該及時虛心地向三公咨問。三公可在每月的初一、十五這兩天上朝議事,也特別延請他們參與時政的討論議定,放開言論,讓他們盡情議論政治的得失。這樣對皇上的決策以及國家政局的穩定,都會有很大好處。”文帝贊賞并采納了他的建議。
 
做事正義而有利可圖
狐偃,戎國人,重耳的舅舅,又名舅犯、咎犯,智計過人,幫助晉文公回到晉國做了國君。晉文公想要會合諸侯,咎犯說:“不可以,天下人還不知道你的大義。”文公說:“那怎么辦?”咎犯說:“天子因為叔帶發難,躲在鄭國。你為什么不接待他,借這個機會行大義?而且還能樹立你的威信。”文公說:“我能夠做得到嗎?”咎犯說:“事情若是能夠成功,就是繼承了文王的事業,立下了武王的功績,擴充土地,安定了邊疆,都在這一舉了;事情若不成功,挽救了周室,讓天子脫了難,成就了教化,名垂青史,也在此一舉。你不要猶豫了!”文公聽從了他,使天子在成周安定下來。天子將南陽的地方賜給了他,于是稱霸諸侯。做事正義而有利可圖,建立大功業,文公可以說是聰明的了。
 
楚王因貪婪丟失漢中
張儀,生年不詳,卒于秦武王元年(前310),秦惠文王更元十二年(前313)秦惠王想攻伐齊國,但憂慮齊、楚結成聯盟,便派張儀入楚游說楚懷王。張儀利誘楚懷王說:“楚誠能絕齊,秦愿獻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懷王聽信此言,與齊斷絕關系,并派人入秦受地,張儀對楚使說:“儀與王約六里,不聞六百里。”楚國的使臣返回楚國,把張儀的話告訴了楚懷王,楚懷王一怒之下,興兵攻打秦國。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前312)秦兵大敗楚軍于丹陽(今豫西南丹水之北),虜楚將屈丐等七十多人,攻占了楚的漢中,取地六百里,置漢中郡(今陜西漢中東)。這樣秦國的巴蜀與漢中連成一片,既排除了楚國對秦國本土的威脅,也使秦國的疆土更加擴大,國力更加強盛。
 
用財買官,不如施散家財
有一次,魯國的南宮敬叔,跟孔夫子到周朝去,在老聃那兒問禮,在萇弘那兒訪求古樂。
當初,南宮敬叔因為家里太有錢了,在國內犯了罪,逃到衛國去了。等過一段時間,他又返回魯國,在朝廷里用許多貴重的物品賄賂官員,想要恢復原來的官職。
孔夫子知道這件事,就說:“像他這樣買官做,那么失去祿位的人,還不如早點窮了來得好!”
子游聽了,問道:“老師!這是什么意思呢?”
孔夫子說:“有錢的人不講究禮法,是一種禍殃啊!南宮敬叔由于有錢的緣故,失去他的官位,可是他仍然不肯改過,我恐怕他將來還有禍患哩!”
南宮敬叔得知了孔夫子的這一番話,便立刻遵循禮法,把財產施舍掉了。
 
李林甫誤國
李林甫(?—752),唐玄宗李隆基時著名奸相。他收買嬪妃宦官,探得玄宗動靜,迎合意旨,因而獲得信任,掌握大權。他為人忌刻陰險,對于才名高和受到玄宗重視的官員,必設法排斥,表面上甜言蜜語相結,背后卻陰謀暗害,時人稱他“口有蜜,腹有劍”。同時為相的張九齡、裴耀卿、李適之等皆被他排擠罷相。
李林甫對于那些有可能威脅到自己宰相地位的人,必欲除之而后快,在他的觀念中,官場上只有利害關系,沒有親情可言。韋堅的妻子是李林甫的舅舅姜皎的女兒,所以當韋堅受到皇上倚重時,李林甫便親近他,巴結他,討好他。韋堅因為在漕運方面成績突出,受到玄宗的賞識,有入相之心,又和李適之關系親密,李林甫便討厭他。在李林甫的授意下,朝廷罷免了韋堅江淮租庸使等使職,任命他為刑部尚書,而讓楊慎矜接替他。提升為尚書,好像安排了他一個美官,實際上卻奪了韋堅的實權,使他失去了繼續取得更大成績的機會,同時也就喪失了入相的機會。
李適之因為沒有提防李林甫而中了他的圈套,被排擠。李適之為人隨便,不夠慎重。天寶五年(746)正月,李林甫對李適之說:“華山有金礦,開礦采金可以增加國家財富,皇上還不知道這件事。”李適之見玄宗奏事時便建議在華山開礦。玄宗問李林甫,李林甫說:“我早就知道,但華山是陛下本命和王氣所在,開鑿不吉利,所以從來不敢提議在華山開礦。”玄宗寫過《華岳碑》,其中說過:“予小子之生也,歲景戌,月仲秋,膺少皞之盛德,協太華之本命,故常寤寐靈岳,肸(xī)向神交。”李林甫知道玄宗迷信卜卦者的話,認為華山乃自己的本命所在,所以讓李適之發生這樣的失誤。玄宗則認為李林甫愛護自己,看不起李適之慮事不周,對李適之說:“從今以后,有事上奏,應該先跟林甫商量商量,不要太隨便了。”從此李適之對朝廷的事沒有什么發言權了。
有一個官員嚴挺之,被李林甫排擠在外地當刺史。后來,唐玄宗想起他,跟李林甫說:“嚴挺之還在嗎?這個人很有才能,還可以用。”李林甫當天下午就邀請嚴挺之的胞弟嚴損之“敘故”,李林甫滿臉笑容地親自出迎,還親熱地拉著嚴損之的手哈哈一笑,噓寒問暖:“哎呀,損之兄,近來好嗎?嘿,你看我,整天瞎忙,好幾次都想過來看看你,總脫不開身,今天好不容易休息,請你大駕光臨,得罪得罪呀,呵呵。”
他最后表示:“關于你大哥的事情,我向皇上談了幾次,皇上也很重視,現在有個機會,我想讓他找個借口回京一次,皇上必有重任。”
嚴損之受寵若驚,激動得半天說不出話來,噙著淚水,緊緊地抓著李林甫的雙手,連表謝意。
李林甫也很激動,嘴巴貼近嚴損之的耳朵,嘀嘀咕咕地給嚴損之搞策劃,讓嚴損之替兄寫一狀紙,借口是“奏稱風疾,求還京師就醫”,這樣肯定能回京城。
嚴損之依計行事后,李林甫立即拿著奏折,面奏唐玄宗,說我也想提拔嚴挺之,但他“年事已高,近來又患風疾,授其閑職以便就醫”。玄宗聞奏,嗟嘆良久,只好授嚴挺之以員外詹事,到東都洛陽養病去了。
李林甫還極力支持玄宗廢太子瑛,勸立武惠妃子壽王瑁,玄宗卻立了忠王玙(后改名亨,即肅宗)。他怕太子即位后于己不利,屢興大獄,以動搖太子根基。他促使楊國忠誅殺太子親戚和不附己的臣僚,株連數百家。他久踞相位,自張九齡罷相后,獨攬朝政,同列宰相牛仙客、陳希烈都怕他而不敢問事。天寶八年(749),咸寧太守趙奉璋擬揭發林甫罪狀二十余條,被他指使御史臺以妖言逮捕杖殺。天寶十一年,林甫死。此前,他已和楊國忠有隙,死后,國忠唆使安祿山誣告林甫與番將阿布思謀反,玄宗追削林甫官爵,籍沒其家產,子婿流配。李林甫在相位十九年,玄宗晚年政治腐敗,朝政腐敗,國無良臣,以致后來發生安史之亂,唐王朝迅速衰落,跟李林甫有很大的關系。
 
曾國藩受騙于小人
曾國藩在與太平軍作戰、攻克金陵時,有人自稱是某部隊的教官,來見曾國藩。那人高談闊論、滔滔不絕,有不可一世的氣概,曾國藩很是欣賞他。
談話中,論及用人必須杜絕欺騙,那人義正詞嚴:“會被欺騙或者不會被欺騙,完全看人而定。在下衡量當今人物,說說自己的看法。像中堂(曾國藩)的至誠與盛德,他人自然不忍心欺騙;像左宗棠的公正嚴明,他人也不敢欺騙;至于其他人,有的別人不敢欺騙他,他卻懷疑別人欺騙他,有的已經被欺騙卻還不知受騙。”
曾國藩聽后非常高興,待之上賓。
由于一時沒有恰當的位置安置,曾國藩就命他去督造炮船。過了沒多久,那人就盜取千金逃跑了。
丑事暴露后,部屬向曾國藩請示下令捉人。曾國藩沉默很久后說:“算了,不要追了。”部屬告退之后,曾國藩不禁自嘲道:“他人不忍心欺騙?他人不忍心欺騙。”
 
管仲識小人
管仲(約前723或前716—前645),名夷吾,又名敬仲,字仲,春秋時期齊國名相,潁上(今安徽潁上)人。
管仲為周天子平定了戎族的叛亂,從周地返回齊國后就病倒了。齊桓公到處為管仲尋醫問藥,常常去看望他,但管仲的病情卻不見好。
有一天,他看管仲的精神好轉,便坐到床頭,拉著管仲的手說:“仲父!您的病沒有什么好轉。以后萬一有什么意外,你看在大臣當中,誰合適接替您的位置呢?”
管仲慢慢地坐起來,慚愧地說:“以前臣下竭盡一切精力和智慧,還沒有物色到一個理想的人呢!今天重病之中,不久就要歸天,還能說什么呢!何況對大臣的了解,臣下不如國君啊!”管仲
齊桓公懇求地說:“仲父!這是國家大事,希望你教導寡人。”
于是管仲微微點頭,然后輕聲地問道:“那么主公打算拜誰為相呢?”
齊桓公暗自思忖:鮑叔牙是自己的老師,為人正直,經常提醒自己不要忘記過去。而且自己即位之初,就要拜他為相,可是他一定要舉薦管仲,以“五不如”管仲為由堅決辭讓相位,這樣的人實在難得。同時他是齊國的元老重臣,對國家有很大的功勞,又是管仲的好朋友、大恩人。于是便說:“鮑叔牙可以嗎?”
不料管仲回答說:“鮑叔牙是我的知交,確實是一個道德高尚的人,稱得上清正廉潔。但是,他的毛病是愛憎過于分明,對于別人的過錯總是牢記在心,這樣誰能受得了呢?做國相的人肚量一定要大啊!”
齊桓公沉思了一會兒說:“那么隰朋怎么樣呢?”管仲馬上說:“隰朋為人非常謙虛,遇事能夠不恥下問,又能因公廢私,關心百姓。凡事用道德來教化人的,便稱之為仁;用財物接濟人的,便稱之為良。隰朋具有仁與良的品德。他做事情,又量力而行,講求方法。所以任相是完全可以的。國相是最大的官職,國君對于大宮,不求細查,不要注意一些小的事情,應該懂得‘大匠不斫,大庖不豆,大用不斗,大兵不寇’。”
說完,管仲又長長地嘆了一口氣,自言自語地說:“可惜隰朋的年紀太大了,恐怕也時間不長了。”
管仲突然板起臉孔,皺起眉頭,嚴肅地回答說:“易牙、豎刁、常之巫、開方這伙人,你就是不問,我也是要說的。這都是一些危險的人物,你可千萬不能親近他們。”
易牙本來是齊桓公很普通的一個臣子,但心腸毒辣,野心很大。他為了往上爬,獲取高位,便想辦法接近齊桓公。他有一手高超的廚藝,通過豎刁的關系,開始做了許多美味佳肴送給齊桓公的寵妃衛公姬吃,極力奉承討好。慢慢地,他就到了內宮為齊桓公烹調。后來聽說齊桓公想嘗一嘗人肉,就把自己三歲的兒子給殺了,做成肉醬獻給齊桓公品嘗,從而獲得了齊桓公的信賴。豎刁,原來是個低下的臣僚。他為了能夠接近齊桓公,博得寵信,獲取高位,竟然閹割了自己,從而經常跟隨齊桓公左右自由進出宮門。常之巫是個巫師,開方原來是衛國的公子,他們都是一些野心勃勃的無恥之徒。
齊桓公聽了管仲的話,便奇怪地問道:“易牙為了讓我嘗嘗人肉的味道,把自己的兒子都殺了,這說明他尊敬我超過了愛他的兒子,這樣忠的人,難道還有什么可以懷疑?”
管仲呆呆地看著齊桓公,然后苦笑了一聲說:“人們最疼愛的莫過于自己的兒女。易牙對自己最心愛的幼兒,竟能殘忍地宰殺,說明他的殘忍超過了一切。這種連牲畜都不如的東西,難道對國君會有什么真心嗎?沒有人情的人,千萬不可重用。”
齊桓公又問:“那么豎刁有什么可以懷疑的嗎?他為了侍奉我把自己都閹割了,對我的忠誠難道不是超過了愛惜自己的身體嗎?”
管仲語重心長地說:“人們最寶貴的莫過于愛護自己的身體,豎刁連自己的身體都不顧惜,難道還能對你盡忠嗎?這種人絕不能親近。”
齊桓公感到有些道理,于是又問:“那么開方?他是衛國的公子,侍奉寡人也有十五年了。他父親去世的時候都不去奔喪,說明他侍奉我,超過了對他自己的父親。這有什么可以懷疑的呀!”
這時管仲長長地嘆了一口氣說:“人們最孝敬的莫過于自己的雙親,開方對自己的父親如此殘忍,連死都不看一下,難道對您還會忠心嗎?他放棄千乘之國的太子地位,前來侍奉國君,可見他的野心也不止是做千乘之國的太子,您可千萬不要重用他,否則會給國家帶來禍亂啊!”
齊桓公想了一想,又問道:“常之巫能知人的死生,可以除去頑疾,這難道也值得懷疑?”
管仲說:“生與死,是由命運決定的,重病只有經過醫治才會好轉。國君不命他去守本業,反而聽任他搞什么巫術。這樣,他借此機會什么壞事情都能干出來,你要警惕啊!”
齊桓公聽完管仲這番辯論的話,又追問:“豎刁這伙人在我身邊已經有些年頭了,為什么仲父以前不說呢?”
管仲低下頭沉思片刻,然后回答說:“河岸的大堤壩可以擋住大水,不讓它泛濫成災。我管理政事好比大堤壩一樣,多少能夠擋住他們一點,不讓他們在您的面前胡作非為。現在大堤就要垮了,水就要泛濫成災,所以您得當心啊!”
齊桓公只是點頭不語。
過了幾天,管仲的話傳到了易牙的耳朵里,易牙氣得咬牙切齒。他馬上跑到鮑叔牙家里,對鮑叔牙說:“您是世上最公正的人,誰不知道管仲做國相是您的推薦,可是管仲這個人卻忘恩負義,國君讓您做國相,他卻說了一大堆的壞話,還極力推薦隰朋,我真為你打抱不平啊!”
易牙滿以為鮑叔牙會記恨管仲的,誰知道鮑叔牙反而哈哈大笑起來,豎起大拇指夸獎管仲說:“管仲忠于國家,不講私人交情,這正是我當初推薦管仲的緣故啊,隰朋是個人才,確實比我強得多,應該由他來担當大任!”易牙聽了灰溜溜地走了。
管仲病故以后,齊桓公依照他的遺言,任命公孫隰朋為相。但是只過了十個月,隰朋就去世了。
這時,齊桓公就請鮑叔牙出來主持國政,但鮑叔牙仍然是推辭再三,齊桓公再三懇求,鮑叔牙只得出來任相,但要求齊桓公把易牙、豎刁、開方和常之巫這伙人趕走。
齊桓公就說:“這件事仲父和我說過,就照仲父的話做吧!”當即齊桓公把這四個人驅逐出了朝廷。鮑叔牙治理齊國,齊國依然保持著霸主的地位。
但是,齊桓公始終沒有看清楚豎刁一伙人的險惡用心和偽善的面目。在他們被逐的三年中,齊桓公竟然不理朝政,生了大病。加上常之巫等人到處活動,齊桓公反而認為管仲有偏見,把他們說得太過分了。
這樣,到了公元前643年,他又將豎刁這伙人召進了宮廷。不久,齊桓公患病臥床不起,常之巫就放出謠言,說國君將于某日薨。接著易牙、豎刁、開方發動宮廷政變。他們堵塞宮門,筑起高墻,禁止通行,矯發詔令,屠殺齊桓公手下的一批大臣,并將齊桓公禁閉起來,不給吃喝。不久,齊桓公被活活餓死。一直過了三個月,公子無虧奪得君位后,才將桓公的尸體收葬入土。從此,齊國中衰,失去了霸主的地位。

網載 2014-01-09 22:02:42

[新一篇] 魏文侯期獵誠信守約

[舊一篇] 喬納森:喬布斯的背叛者還是繼承人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