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山之后,再無中國,古典意義上中華文明的衰敗與隕落

>>>  春秋茶館 - 古典韻味,時事評論,每天清新的思考  >>> 簡體     傳統

14.jpg

  公元1279年2月,南宋殘軍與元軍在新會崖門海域(今屬廣東省江門市)展開了一場歷時20多天的大海戰,這是宋朝末年宋朝軍隊與元軍的一次戰役,中國方面對參與這場戰爭的人數有30萬及50萬兩種說法,但據日本方面的記載,宋元雙方投入軍隊50余萬(其中宋方面20萬,但20萬人中包括了文臣及其眷屬、宮廷人員、普通百姓,實際戰斗力只有數萬),動用戰船2千余艘,最終宋軍全軍覆滅告終,丞相陸秀夫背著年僅9歲的皇帝趙昺蹈海殉國,超過十萬南宋軍民不愿被殘暴的蒙古政權所奴役,紛紛投海自盡,這場戰役標志著南宋的滅亡。


  仔細研究了一下南宋滅亡的歷史,感到非常心痛,崖山海戰尤為慘烈,周總理曾經說過,南宋流亡政權不應該在崖山做殊死搏斗,而應該帶兵到海南島去,帶兵到臺灣去,在那里繼續保留漢人政權,我很贊同周總理的這種說法,南宋當時應該全面退守,退守的最佳地點是臺灣,退可守,攻可擾,以蒙古人的實力,當時根本不具備從海上攻打臺灣的能力。


  宋朝在經濟、文化、科技、農業、工商業、手工業等諸多方面都達到了中國歷史上的巔峰,其成就超過了之前的隋唐和之后的明清,他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沒有抑制工商業的朝代,并且極力發展對外貿易。兩宋時期,國家非常富裕,GDP占全球八成之多,但國家卻不重視軍事實力,軍隊忙于經商而不演練,沒有戰斗力,面對外敵入侵總是戰敗求和,喪權辱國殆盡,最終還是難逃滅亡。兩宋滅亡的歷史非常令人心痛,一個工商業高度發達、經濟繁榮、人們生活富裕的文明先進的文明古國卻被落后的蠻夷所滅,民眾遭到野蠻民族的屠殺和侮辱,現代文明過了幾百年都沒有恢復元氣,原因是什么呢?宋代的文人執政重文輕武,軍事力量尚不能保家衛國,一味的高速經濟發展又有何用呢?


  兩宋300余年,一直都是重文抑武,在軍事上屢受外敵之辱,軍事策略的失敗又導致政權的滅亡,最終崖山海戰后,10萬宋人投海殉國,令人嘆息,不少外國的史學家將宋朝滅亡視為古典意義中國的結束,所謂“崖山之后,已無中國”。



  南宋之后的明朝是古代中國最后一個漢人政權,面對滿清的進攻,南明采取了退守臺灣的政策,可惜大漢奸施瑯率領清軍渡海東征,一舉攻克澎湖,并招降臺灣鄭氏王朝。南明政權可謂前功盡棄,若南明政權不主動投降,而是死守臺灣,以當時滿清的海軍實力,應該沒有大規模渡海作戰的能力,南明政權亦可在臺灣得以延續和發展,幾百年之后的中華民國在臺灣就成功的譜寫了這則歷史。


  時光到了二十世紀,歷史輪回多么的相似,中華民國的漢人政權也遭遇到了空前的危機,最終非常明智地采取了退守臺灣的政策,歷史證明,這個策略成功地保住了一個漢文明政權的后裔,并將其最終發揚光大,事實證明,即使到了現代戰爭年代,大規模的渡海作戰依舊面臨極大風險,實力再強大亦不敢輕易為之,可見當年南宋崖山海戰的戰略錯誤是多么巨大。


  崖山海戰之后,可以說中國的精英盡喪蒙古人之手,此后漢文明再也沒有振作起來,市民社會的發育,新型商業經濟的發展,以及科學技術的創新都無從談起,中國喪失了最好的發展機會。雖然百年后漢人復國成功,但繼起的明王朝還是受到蠻族很大影響,大開歷史倒車,抑制商業貿易,其統治階級相比較宋朝統治者而言也更殘暴,此后的數百年,面對外侮,大多數的漢人精神麻木茍且。


  對此,魯迅曾經這樣評價:不能說話的毛病,在明朝是還沒有這樣厲害的;他們還比較地能夠說些要說的話。待到滿州人以異族入侵中國,講歷史的,尤其是講宋末的事情的人被殺害了,講時事的自然也被殺害了。所以,到乾隆年間,人民大家便更不敢用文章來說話了。


  中國文明垂世而獨立,可以說是除西方基督教文明外最大的原創性文明,在游牧民族的入侵和打擊下,在南宋末年,崖山之戰后,整體性亡于蒙元,中華文明的發展的積累被破壞,可以說,崖山之后,已無中國。



論古典意義上的中華文明衰敗與隕落


  崖山海戰,又稱崖門戰役,是宋朝末年宋朝軍隊與元軍的一次戰役,這場戰爭標志著南宋的滅亡,中國方面對參與這場戰爭的人數有30萬及50萬兩種說法,但據日本方面的記載,宋元雙方投入軍隊50余萬(其中宋方面20萬,但20萬人中包括了文臣及其眷屬、宮廷人員、普通百姓,實際戰斗力只有數萬),最終宋軍全軍覆滅告終。此次戰役即標志著宋朝的滅亡。

  崖門

  崖門因東有崖山,西有湯瓶山,延伸入海,就像一半開掩的門,故名崖門。

  崖山海戰概況

  崖山海戰是宋朝末年宋朝與元朝的一次戰役,這場戰爭直接關系到南宋流亡朝廷的興亡,最終宋軍全軍失敗告終。此次戰役之后,宋朝隨之覆滅,蒙元政權完全控制了中國。這一事件也標志著古典意義中華文明的衰敗與隕落。

  攻破臨安

  元軍在襄樊之戰大破宋軍以后,直逼南宋首都臨安(今浙江杭州),德祐二年(1276年)宋朝朝廷求和不成,于是5歲的小皇帝宋恭帝投降。宋度宗的楊淑妃在國舅楊亮節的護衛下,帶著自己的兒子即宋朝二王(益王趙昰、廣王趙昺)出逃,在金華與大臣陸秀夫、張世杰、陳宜中、文天祥等會合。接著進封趙昰為天下兵馬都元帥,趙昺為副元帥。元軍統帥伯顏繼續對二王窮追不舍,于是二王只好逃到福州。不久,剛滿7歲的趙昰登基做皇帝,是為宋端宗,改元“景炎”,尊生母、宋度宗的楊淑妃為楊太后,加封弟弟趙昺為衛王,張世杰為大將,陸秀夫為簽書樞密院事,陳宜中為丞相,文天祥為少保、信國公并組織抗元工作。

  滅宋步伐

  趙昰做皇帝以后,元朝加緊滅宋步伐。宋端宗景炎二年(1277年),福州淪陷,宋端宗的南宋流亡小朝廷直奔泉州。張世杰要求借船,卻遭到泉州市舶司、阿拉伯裔商人蒲壽庚拒絕,隨即早有異心的蒲壽庚投降元朝。張世杰搶奪船只出海﹐南宋流亡朝廷只好去廣東。宋端宗準備逃到雷州,不料遇到臺風,帝舟傾覆,端宗差點溺死并因此得病。左丞相陳宜中建議帶宋端宗到占城(今越南南部),并自己前往占城,但后來二王數次召其回來都不返;最后逃到暹羅(今泰國),最后死在那里。端宗因落水染病,不久崩逝,由弟弟7歲的衛王趙昺登基,年號祥興。趙昺登基以后,左丞相陸秀夫和太傅(太子的老師)張世杰護衛著趙昺逃到崖山山,在當地成立據點,準備繼續抗元。不久﹐在現時廣東和江西二省抗元的文天祥得不到流亡朝廷的支援,被張弘范部將王惟義在海豐縣的五坡嶺生擒,在陸地的抗元勢力覆滅。

  進攻趙昺朝廷

  祥興二年(1279年),元朝派漢人投降大將張弘范進攻趙昺朝廷。后來在不久以前攻占廣州的西夏后裔李恒也帶領援軍也加入張弘范軍。此時宋軍兵力號稱20多萬,實際其中十數萬為文官、宮女、太監和其他非戰斗人員,各類船只兩千余艘;元軍張弘范和李恒有兵力十余萬(一說為三十萬),戰船數百艘。這時宋軍中有建議認為應該先占領海灣出口,保護向西方的撤退路線。張世杰為防止士兵逃亡,否決建議,并下令盡焚陸地上的宮殿、房屋、據點;又將下令千多艘宋軍船只以“連環船”的辦法用大繩索一字形連貫在海灣內,并且安排趙昺的“龍舟”放在軍隊中間。元軍以小船載茅草和膏脂,乘風縱火沖向宋船。但宋船皆涂泥,并在每條船上橫放一根長木,以抵御元軍的火攻。元朝水師火攻不成,以水師封鎖海灣,又以陸軍斷絕宋軍汲水及砍柴的道路。宋軍吃干糧十余日,飲海水之士兵嘔泄。張世杰率蘇劉義和方興日大戰元軍,張弘范擒張世杰甥韓某,以其向張世杰三次招降不果。

  崖山決戰

  祥興二年(1279年)二月六日癸未,張弘范預備猛攻,元軍中有建議先用火炮,弘范認為火炮打亂宋 陸秀夫背幼帝投海。

  宋軍的一字陣型,令其容易撤退。明日,張弘范將其軍分成四份,宋軍的東、南、北三面皆駐一軍;弘范自領一軍與宋軍相去里余,并以奏樂為以總攻訊號。首先北軍乘潮進攻宋軍北邊失敗,李恒等順潮而退。元軍假裝奏樂樂,宋軍聽后以為元軍正在宴會,稍微松懈了。


  正午時段,張弘范的水師于是正面進攻,接著用布遮蔽預先建成并埋下伏兵的船樓,以鳴金為進攻訊號。各伏兵負盾俯伏,在矢雨下駛近宋船。兩邊船艦接近,元軍鳴金撤布交戰,一時間連破七艘宋船。宋師大敗,元軍一路打到宋軍中央。這時張世杰早見大勢已去,抽調精兵,并已經預先和蘇劉義帶領余部十余只船艦斬斷大索突圍而去。


  趙昺的船在軍隊中間,四十三歲的陸秀夫見無法突圍,便背著八歲的趙昺投海,隨行十多萬軍民亦相繼跳海壯烈殉國!《宋史》記載戰后,十余萬具尸體浮海。張世杰希望奉楊太后的名義再找宋朝趙氏后人為主,再圖后舉;但楊太后在聽聞宋帝昺的死訊在后亦赴海自殺,張世杰將其葬在海邊。不久張世杰在大風雨中不幸溺卒于平章山下(約今廣東省陽江市西南的海陵島對開海面)。

  千古絕唱

  崖山之戰是宋朝對蒙古侵略最后一次有組織的抵抗,10萬余人投海殉難,寧死不降、何其壯哉!此戰之后,中國在歷史上第一次完全淪陷于外族。崖山之戰也是中國歷史的重要的轉折點。中國獨立發展的進程被打斷,曾經高度發達的經濟、文化、科技、科舉與世族相結合的官僚制度、開始受限的皇權、先進的政治制度等等都中斷了,文明落后的蒙古人統治的元朝開始實行封閉、保守、輕工商業和更加集權的制度,并正式以程朱理學為科舉的主要內容和政府的官方思想;而之后推翻蒙元建立的明朝又走向保守封閉的道路。不少外國的史學家將宋朝滅亡視為古典意義中國的結束,所謂“崖山之后,已無中國”。

  崖山后事

  崖門海戰之后1天,即二月七日早晨,海上浮尸10萬。陸秀夫的尸體被百姓找到,安葬起來;而小皇帝趙昺的尸體則為元軍尋得,只見一眉清目秀的小兒身穿龍袍,頭戴皇冠,身上還掛著一個玉璽。元兵將玉璽交給張弘范,張弘范確認這小兒是趙昺,派人尋回,然而趙昺的尸體已經下落不明。據說被百姓埋葬在了廣東深圳赤灣村里,至今仍存。   

  崖山海戰后,宋室覆亡。元將張弘范為耀武揚威,命人在崖山巖壁上雕刻了“鎮國大將軍張弘范滅宋于此”十二個大字。然而張弘范沒有得意多久便于次年(1280)病死。后人因恥于張弘范先投降蒙元,后請兵攻宋的所做所為,將其大字抹改為“宋將張弘范滅宋于此”。

  崖山之戰后 宋朝的戶籍簿上3/4的漢人都被屠殺。當時的漢人的社會精英要么隱居海外,要么投海自盡。


  崖山海戰之后,海上浮尸10萬。崖山之戰是宋朝對蒙古侵略最后一次有組織的抵抗,10萬軍民投海殉難,陸秀夫背負幼帝與崖山跳海,寧死不降、何其壯哉!此戰之后,中國在歷史上第一次完全淪陷于外族。


  崖山之戰也是中國歷史的重要的轉折點。中國獨立發展的進程被打斷,曾經高度發達的經濟、文化、科技、科舉與世族相結合的官僚制度、開始受限的皇權、先進的政治制度等等都中斷了,不少外國的史學家將宋朝滅亡視為古典意義中國的結束,所謂“崖山之后,已無中國”。


  宋以后那個自信、開放、寬容的民族不見了:在元朝北方漢人是三等臣民而南方漢人更是四等臣民。漢人大部分時間都是賤民。


  宋朝既是中國傳統文化和經濟、科技最發達的朝代,也是中國資本主義開始萌芽的時代。


  那個時代,中國占世界GDP總量要超過一多半。宋朝的經濟實力、科學技術和文明程度在當時都是世界第一。


  對于中國而言,宋朝就是一個文藝復興時期。中國的文化這個時候是一種積極的、開放的文化。漢朝國強,唐朝武盛,宋朝文旺。中國文化到宋達到了巔峰。宋是中國歷史上最接近現代管理的朝代,中國文化巔峰的時代,隨著宋的滅亡而凋殘。


  崖山之后,再無中華,這是當年日本史學界首先提出的觀點,也就是認為宋朝以后的朝代不再是華夏文明之正朔,乃至以為日本才是繼承了華夏文化的正朔。


  崖山之戰后,也就是宋亡后在日本人的思想里,中國文化與中國政權,成了截然不同的兩個概念。 傳統的中國文化,是他們頂禮膜拜的,直到今天,仍然是這樣。但在日本人腦子里,中國的政權,卻不再與中國文化相關聯。歷代日本人的詩詞,都能仿效中國,做得有聲有色,但自曲以下,便很少見到日本人的相應作品——因為蒙古的入侵切斷了中日之間存在了千余年的臍帶,日本在失去了傳統文化源流的灌溉之后,走上了自由發展的道路。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曾經在恢復傳統漢文明方面做過一些相當有價值的工作。明朝近三百年的統治基本恢復了傳統漢家文明的特征。當然南宋時代已經發展的相當成熟的經濟在被蒙元統治的近百年時間里遭到的破壞始終沒有完全康復。被摧殘的民族文化也未必能夠完整復原。觀點既然被提出來總有他的立足之地,漢人作為草芥下等民族這是事實,蒙對宋文化的抹殺是事實,蒙對宋經濟的大倒退也是事實。


  崖山之后再無中國,不只是簡單觀點上的的對和錯,是以個民族被奴化的恥辱。明亡之后再無華夏的說法也是如此,一樣的道理。漢人的政權明朝,被滿清取代。漢文化不能獨立發展。剃發易服的恥辱,對純粹中華民族民風的膜拜和追求,對除西方***文明外最大的原創性文明的惋惜。


  本人在此并無意否定中華民族的輝煌,只是知道這些是心哇涼哇涼的,無法接受這樣的觀點,在此,是希望各位同胞們給予解答,都來分析一下,來辯證一下,否定這樣的觀點,給中華民族證明一下,中華民族的歷史永遠流長!!!



編者:下面這片文章寫得蠻有意思,大概在周毛的眼里,老蔣逃到臺灣去,也是非常正確的選擇吧。


周總理與崖山史跡  編撰 趙國清   廣東佛山


新會崖山南宋古跡,歷史意義非凡中央領導和各級政府,對崖山古跡,都非常關心和重視。


1957、58、59年。周恩來、董必武、郭沫若等先后到新會崖山視察,董必武副主席寫下《游崖門》詩:“漁村奇石已無碑,國母官沖舊有祠。往事海天何處問,隨潮上下只鷗知。”郭沫若也寫有“遠望崖山氣勢雄,一天云海肅晨風”;陶鑄寫有“太息崖門葬烈魂,遺碑不見吊何言?”其懷古之心,躍然紙上。


有一次,周總理與一位老農了解崖山史跡,老農拿起煙斗,津津有味地述說著纏龍桔的故事。有人趕忙向周總理遞上幾株纏龍桔樹樣本,周總理接過來,仔細端詳著這大自然的精巧造物。




  周總理到崖山視察工作時,看到《崖門覽古詩》中的“萬里窮何路,雙崖壯此門,吁天惟決戰,航海豈圖存”,轉過身來與在場的群眾評說這場海戰,他說:我看,陸秀夫不應該跳海,他應該帶兵到海南島去,帶兵到臺灣去,在那里搞根據地,還可以再打嘛。周總理站起來邊走邊指著海南島和臺灣島的海面方面,說這些地方退可守,攻可擾,打下去是大有前途的。




  當地干部向周總理講述流傳民間的南宋滅亡逸事,周總理聽后動情地說:“崖山這個地方的歷史古跡是有意義的,宋朝雖然滅亡了,但當時許多人繼續堅持抗元斗爭,保持了民族氣節。”


  崖山祠的《慈元廟碑》,被歷代書法家和史學家譽為“嶺南第一碑”。當年曾被日寇毀壞, 1958年7月,周恩來總理視察崖山時曾在此碑前駐足良久,逐字仔細觀看。他反復囑咐:一定要全力修復和保管好這些文物古跡。《慈元廟碑》現已按原樣修復,得到妥善保管,陳列于望崖樓古碑廊內。




  周總理從廣東回到北京后,專門向毛澤東主席匯報了崖山古跡的情況。毛主席聽后心潮澎湃,立即揮筆寫下了文天祥的《過伶仃洋》詩。




網載 2015-05-15 14:36:31

[新一篇] 笑蜀:重建人性的微循環

[舊一篇] 蔣經國:臺灣民主的“開閘者”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