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國的坐標系——看紀錄片《楚國八百年》

>>>  自由思想未来视角—精彩影視選  >>> 簡體     傳統

  近兩年來,在大片道路上闊步前進的中國紀錄片,由于省區力量的強勁加入,而迅速壯大著聲勢。自2012年以來,《長白山》《江右》《海之南》《大黃山》相繼映現于央視紀錄頻道,讓一向青睞于借助電視劇來展現本地區歷史文化特色的各省區,部分地轉向了依托紀錄片來書寫地域風物志、抒發自豪感。各省區“走出去”的媒介倚重策略正在發生戰略性的轉移。在這種創作背景下,甲午初春,湖北又奉獻出了《楚國八百年》。

  較之上述四部作品以地理位置或地標景觀為地方身份的空間對應物,《楚國八百年》以歷史階段為地方身份的時間對應物;較之上述四部作品中展現出的地理區位相對固定,《楚國八百年》中楚國的疆域則有巨大的彈性;較之上述四部作品以自然歷史和文化為敘事重點,《楚國八百年》側重的是政治歷史和文化。這些特點,讓《楚國八百年》的個性更為突出,為我國大型紀錄片的省區式述說體系增添了新的樣式。全片以歷史時間為敘事結構的縱軸,以楚國歷代君王為歷史鏈條上的節點,講述了楚國800年的發展史。讓觀眾看到了較為完整的楚國從興起到覆亡的全過程,對其間楚國的自然環境、政權演變、文化創造、民風習俗有了系統的把握,對楚文化對當時及后來中華文化的影響有了形象的認識。

  湖北主創的紀錄片《楚國八百年》,與陜西主創的電視劇《大秦帝國》一樣,立足于春秋戰國時代,以國別史的視角,講述本地區歷史文明的往日故事、輝煌和留給今人的自豪。它們的出現,標志著在對“略推三代”之后,中國通史的講述方式不僅可以從“宗主國”來展開,還可以從“諸侯國”來展開。它們代表著一種以地域文化視點來考察早期中國歷史多樣性與統一性關系的姿態。

  《楚國八百年》的創作者對春秋戰國時代楚國形象的建構,是從兩個對照體系展開的。

  其一是華夏版圖內,通過楚國與宗周及中原諸侯國的連貫性對比來進行的。其間,在簡述楚人自商末從中原遷往南方之后,詳細描述了楚人及楚國在后來的生存發展中,雖向往中原國家的資質卻不斷被中原國家體系排斥,因而奮發自勵,終至雄踞一方、問鼎稱霸的成長歷程,對楚國燦爛的青銅器、漆器、絲織和建筑成績給予高度評價。將楚國的崛起和力量來源歸因于具有“化外之地”的進取精神,將中原各諸侯國的衰弱歸因于周禮化的保守。作品最終將楚國的衰亡歸因于達成中原化后的政治僵化、生活奢靡造成的國力虛耗。在這個對比圖式中,作品對楚國“非中原化”的獨特性的強調是非常突出的,觀眾能明顯感覺到,楚國與中原的政治社會和文化形態區別很大。

  其二是在全球視野中,將楚國與西歐國家的間斷性進行對比。其間,在談及楚國的成就時,指出:古希臘在航海技術、理論科學、體育競技、寫實藝術等方面比楚人擅長,但楚國的青銅冶煉、鑄鐵、漆器技術領先于古希臘;老莊哲學的思想深度和思辨性絲毫不亞于古希臘哲學家;在講述“邲之戰”中楚君不追殲渡河的晉軍,反而指點其如何渡河時,援引1688年英王威廉三世放走被俘的詹姆斯二世的史事,來說明先秦戰爭中武士精神與歐洲中世紀同調;在談及楚國的疆域時,引證到:到公元前323年,亞歷山大大帝去世,他用武力拼湊起來的龐大帝國迅速瓦解,由此,楚國一躍成為世界第一大國;在談及吳起變法對楚國民風的改變時,引證說:把散漫慣了的楚國百姓變成了耕戰并重、亦兵亦農的斯巴達戰士;在談及戰國時代六國聯合抗秦的格局時,專家說:反秦聯盟的理論基礎跟今天歐洲的均勢理論非常相似……在這個對比圖示中,作品對楚人和楚國創造力的世界性地位及其與歐洲文化的類似性作出了論證。無論將公元前597年的邲之戰和1688年的英國王位爭奪戰的戰爭規則加以比較是否合理,還是將六國合縱的策略與產生于15世紀歐洲的均勢說加以對照是否妥帖,我們看到了《楚國八百年》為引征歐洲事例和事理,來說明楚國的不凡,占用了相當篇幅,付出了相當的功夫。

  上述兩個比較視角的運用,使《楚國八百年》中頻頻使用的“國際”一詞,出現了兩種空間內涵的錯位。一方面,在敘事層面上,《楚國八百年》全片都在使用“國際”一詞,以說明楚國與宗周及其他諸侯國的關系,同時,雖然沒用具體的“國際”一詞,但實際上不斷把楚國同古希臘、斯巴達、馬其頓、英國等歐洲國家與之對比。這就造成在《楚國八百年》中,楚國處于兩種“國際關系”之中。另一方面,在接受層面,相應地,觀眾也必須糾結于兩種“國際關系”中。

  不區別先秦時代華夏諸國與古希臘時代歐洲城邦國家及中世紀歐洲國家的國家性質,而一概用現代國際關系奠定后才出現的“國際”一詞,來界定楚國和宗周及華夏諸國的關系,并將楚國從周王朝中抽離出來與歐洲國家進行比照,這是《楚國八百年》這部作品最突出的敘事特點,也是該片最可商榷的創新。比如,在第6集中,出現了這樣前后相繼的解說:1,在伍子胥率吳軍攻楚,秦國答應出兵救楚時,畫外音說到“春秋戰國時代的許多故事都是這樣富于傳奇性。其實,在這個傳奇故事的背后是春秋晚期錯綜復雜的國際關系”。2,在介紹了楚國先后滅蔡杞,擴巴蜀,敗越齊之后,畫外音說:“到楚懷王執政前期公元前323年,亞歷山大大帝去世,他用武力拼湊起來的龐大帝國迅速瓦解,由此,楚國一躍成為世界第一大國。”3,在總述楚國公元前4世紀的成就時,畫外音說:“楚國終于登上了盛世巔峰,并創造了一個與西方古希臘文明相媲美的東方楚文明。”在這樣的解說分析中,我們會遇到這樣的問題:1,若是從國際關系的現代含義來理解,那么楚國就是外于周王朝的獨立國家。2,如果在公元前323年楚國是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國家,那么當時周王朝疆域版圖就要重新計算,或者說周王朝這個王朝國家就被分解了。3,將由若干城邦國家共同造就的、多元的古希臘文明,與由若干邦國共同造就的多元的中國古文明并列,是目前國際學術界的通例,將東方楚文明單獨提出來與古希臘文明并列,該片可能尚屬首次。

  值得注意的是,《楚國八百年》中的這種“國際觀”,幾乎全部出于解說詞,而非來自于受訪的十余位具有史學背景的嘉賓。而且,在該片所征引的非華夏國際比較事例中,除了西歐,沒有其他大陸的文明事例。

  數年來,中國影視創作費盡心思要“走出去”,要進入國際市場。為此,在作品中加入“異域元素”,成為電影、電視劇、紀錄片的習慣做法。在紀錄片領域,諸多作品加入的“國際符號”大都來自歐美。這樣的“走出去”,是不是有失偏頗?從《楚國八百年》來看,它實際上蘊涵著楚國文化特別論的自信色彩。既有這樣的意圖,又為何讓西歐文明的表現來為自己正名?沒有希臘、馬其頓、英國等這些歐洲符號,絲毫不會減損《楚國八百年》中所揭示的楚國魅力,多了這一筆,卻顯出了該片用遠水解近渴造成的步伐散亂。

  近年來,隨著區域經濟的發展和區域文化建設的自覺,區域形象的自我表達意愿和表達能力越來越強,這對豐富民族文化的多樣性、獨特性是有益的促進。但是,讓本區域的形象和故事獨特起來,與將其造就得超凡入圣、睥睨一切是兩回事。追求文化自覺、自信和自強,還需要有文化自省、自重和自勉相輔助。楚國詩人屈原及其詩作,在中華文化史中具有鮮明的獨特風格。他在《離騷》中寫下的第一行詩句是“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這是一句表明自己身份來歷的介紹,也是表明族群文化歸屬的宣言。


網載 2015-06-02 23:32:33

[新一篇] 周杰倫:我的孤獨你懂嗎_超級面對面_網易娛樂

[舊一篇] 楚國八百年 奇譎瑰麗的文物解讀楚國輝煌燦爛的文明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