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享】漢學家周錫瑞:歷史更應該是個人史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簡體     傳統

編者按

“個人即政治——個人生活,歸根到底還會影響政治的大趨勢。”7月20日,由騰訊思享會聯合山西人民出版社舉辦的周錫瑞作品《葉:百年動蕩中的一個中國家庭》出版座談會在京舉行。著名學者周錫瑞、中共黨史研究室前副主任章百家、學者葉維麗、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李零、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員雷頤、華中師范大學教授馬敏等30余位嘉賓及媒體應邀出席。周錫瑞教授圍繞其新著《葉家》展開,介紹了該書寫作緣起、資料搜集與使用、書寫方式等,通過對葉氏家族在清末、民國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集中講述新中國成立至改革開放前)三個時期不同際遇的講述,使與會者認識到家庭作為社會變遷的寫照,它與國家在現代中國社會變遷中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以下為報告實錄,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歡迎收聽“騰訊思享會”或“ThinkerBig”公眾帳號:


滄海一“葉”:大歷史中的小家庭


周錫瑞(美國著名歷史學家、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教授):寫《葉:百年動蕩中的一個中國家庭》已經二十多年,此前《葉篤莊回憶錄》(手稿)我也見過,我岳父葉篤莊的回憶錄《一片冰心在玉壺:葉篤莊回憶錄》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同時出版。回憶錄中,從他天津幼年的家庭生活、私塾讀書到南開中學、日本留學、抗戰、結婚成家,共和國早期反右運動,最后坐了28年牢以及一系列事件和自己親歷經歷過的,都坦白、坦誠地寫出來。


我自己看了這個回憶錄,就在章開沅先生的建議下寫這本家史。但我自己主要研究的清代歷史,我想利用自己的條件把時間提得更早一點,能寫一個跨越清朝晚期帝制下的家庭制度和民國時期的家庭、共和國時期的家庭的發展脈絡,這會和一般的家族回憶錄有所不同,會有一些新的價值。


1994-1995年,我利用一年的時間在中國收集各方面的資料,先是葉篤莊先生的高祖葉伯英做官做到陜西巡撫,我在北圖找到關于他的年譜,第一歷史檔案館當然也有他的奏折,我收集了這方面的資料。過年時我回到安慶老家翻閱了葉伯英的族譜。后來我回到美國,發現美國國會圖書館存有葉伯英父親葉坤厚二十卷的詩集。如此,我覺得有足夠的資料寫其清代的家史。


民國到1949年以后,一大部分是關于“篤”字輩口頭歷史、訪談的,從中國民主同盟的葉篤義、到社科院的葉篤正、新華社的方實(葉篤成),上海的妹妹葉篤柔,我對這些人進行了好幾年一次一次的訪談追問。很不幸,因為我寫得太慢,葉篤莊先生2000年去世了,農科院將其個人檔案提出給家人看,我太太葉娃去看了檔案,收集了一些資料。如此一來,我覺得我有完全足夠的資料寫從晚清、民國、共和國這三個大階段的時代歷史架構下的葉家發展史。當然每個時代都會有比較大的動亂,晚清有太平天國,太平天國打進安慶時,葉家那時候離開了安慶。民國時期有抗戰,葉家小輩都在天津、北京,多半跑到內地去參加抗戰。共和國時期有文化大革命。所以這本書也是探討時代動蕩對一個家庭的影響。


因為各種原因,一直到2011年才寫成英文版,而且最終得以出版。去年開始翻譯中文版,這里要特別感謝孟繁之先生,組了一個主要翻譯隊伍,校對原文,還加了很多注釋,使內容更加充分。在中文版譯稿完成之后,葉家的晚輩要求審稿,也提出很多挺有價值的寶貴意見,幫我糾正一些事實的錯誤,補充一些不足之處,對晚輩的葉維麗先生表示感謝。


時代記憶、社會結構與家庭變遷


關于書的內容我簡單地講兩點,一是我寫歷史一直的作風是要把政治史,尤其是政治大事件和社會事件聯系在一起,把這兩方面歷史事件的社會背景、社會演變都聯系起來,《改良與改革:辛亥革命在兩湖》、《義和團的運動起源》基本上是采取這樣的研究方法和寫實的做法。現在把百年動蕩的歷史大潮流如何影響家里的私人生活和家庭在社會里的背景。反過來說,家里人際關系的各種演變又如何影響了歷史大發展。國外經常說“個人即政治”——如果我們不能領悟大的歷史進程對個人生活的影響,我們就不能充分理解這些歷史進程。相反,個人日常生活中的小習慣、小習性也有助于塑造人們所生活的和決定歷史進程的大社會。


二是這本書主要針對的家庭、社會結構。我們都說家庭是社會的細胞,中國傳統文化、儒家思想一直特別重視家庭與家庭的關系。不過“家庭”這個概念,家庭的事實、作用和因素都在不斷地變,“家庭”這個東西不是固定的,而是按時間演變而來,我想探討這個問題,通過這本書,通過葉家這一個家庭看清代、民國、共產黨的家庭是如何演變、如何不一樣,以這種變化如何探討中國的近現代史。我簡單說這些,謝謝。




騰訊思享會 2015-08-23 08:38:58

[新一篇] 夢見春天不來,我久久沒有話說

[舊一篇] 【推薦】個人命運沉浮與國家秩序息息相關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