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中筠:說不盡的大國興衰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文章來源:2004年《南風窗》雜志

中央電視臺放映的12集記錄片《大國崛起》(以下簡稱“記錄片”),在國內外引起很大反響,因而一再重播,可謂“熱播”。兩年前,幾位主創人員向陳樂民(編者注:中國社科院歐洲研究所前所長)和我就這一創意征求意見時,我們在表達欽佩的同時,不無保留和担心。首先對“崛起”一詞有異議,更主要是担心是否會重復“船堅炮利”、“開疆拓土”的傳統詮釋思路,或者單純以經濟發展為中心,從而對當前把“崛起”掛在嘴邊的國人產生誤導。如今這部片子終于問世,總體而言,歷史的主線在其中得到了相對客觀的、綜合的表述,脈絡清晰,對“軟實力”的重要性也給予了一定的關照。遺憾和缺陷當然是有的,估計大半不是由于創作者的不知和不能,而是形格勢禁,只能有所不為。

人類進入“現代化”的歷程就是大國相繼興起的500年。有資格作為“大國”在歷史上占據一席之地的,不在于其人口眾多、幅員遼闊(事實上所謂“大國”,不少是小國),而在其有所創新,成就大事業,對推動世界文明進步作出貢獻。

從文明史的角度看

以荷蘭為例:荷蘭應算蕞爾小國,且地勢低于海拔,得天并不算厚,其有利條件就是有海港,可以,也只能以貿易求生存。它的始發優勢在于自由、平等、開放,特別是務實精神,最少虛榮的包袱。它是當時歐洲思想最自由,對各種宗教信仰最寬容的國家,因而吸引了各方人才。它在不經意中孕育出高度發達的商業文化,有諸多對后世影響至深的創新。例如別出心裁地發起全民集資辦企業,是為股份制之濫觴;為代替分紅發行證券,出現證券交易所,早于紐約100年;又因勢利導建立信貸業,為銀行的雛形,早于英國100年;它先有村民和社區自治,后有統一的王國,因而有最成熟的市民社會,最少森嚴的等級。證據之一是,作為其藝術特長的油畫,不畫神、不畫王公貴族,而多畫平民百姓日常生活。這一點即使在文藝復興后的歐洲也屬少見。總之荷蘭之強盛似乎是無心插柳,水到渠成,并非是先有一位雄心勃勃的君主,作出英明的規劃和決策,然后成其霸業。

英國的歷史就更加豐富。人皆知其曾為“日不落帝國”,實際上這一巔峰期只存在了不到100年,而奠定現代英國基礎的《大憲章》,遠在13世紀就已制定,貫穿其中的原則精神引領英國800年,直到今天。毋庸贅言,它同時也是對世界文明的杰出貢獻。那位跨越16~17世紀,領導英國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而奠定英帝國霸業基礎的伊麗莎白一世,正是由于恪守《大憲章》“王在議會中”,“王在法下”的原則,沒有濫用自己的權力和威望,使英國得以在穩定、寬松的環境中繁榮昌盛。再傳至查理一世,也正是由于反其道而行,企圖越過憲章,擴大君權,實行專制,結果招來動蕩和革命,把自己送上斷頭臺。革命領袖克倫威爾以暴易暴,掌權后更加獨裁,結果也被推翻。直到“光榮革命”之后,英國又回到《大憲章》的軌道,確立了幾百年國內的長治久安。這段歷史說明君權民授和法治精神已深入英國人心,形式上有一個國王,實質上決不能容忍任何專制。于是在這片國土上適時地產生了培根、洛克、牛頓、瓦特、亞當·斯密、凱恩斯……一連串光照世界文明史,推動歷史前進的人物和創新。

17世紀以來,法國和德國思想家輩出,宗教革命、啟蒙、理性、邏輯學、辯證法,法國大革命,響徹世界的“自由、平等、博愛”的口號,“人權宣言”……這些耀眼的珍珠綴成的鏈條在世界文明史上熠熠閃光。然而,路易十四的法國雖說與伊麗莎白一世的英國差不多同時臻于鼎盛,但是絕對的君主專制,沒有留下一種類似《大憲章》那樣限制君權的機制,還需要一場大規模的暴力革命,幾經反復,才確立了法蘭西共和制度,以《拿破侖法典》為保證。不過法國在文化藝術方面的輝煌成就在路易十四時期就已達到高峰。法語在歷史上的持久影響力無與倫比,幾百年中整個歐洲包括俄羅斯都以法語流利為文化修養的標志,直到上個世紀50年代,法語一直是國際場合的主要語言,以后才逐漸為英語(美語)所代替。記錄片最后一集給巴黎“先賢祠”以特寫鏡頭,是畫龍點睛之筆。先賢祠的正門上銘刻著:“獻給偉人,祖國感謝他們。”這里安葬了72位法國歷史人物,其中只有11名政治家,其余大多是思想家、作家、藝術家和科學家——形象地表現了法國以文化傲世的特點。

對于德國作為后來者,記錄片點出它的教育興國,是抓住了核心。德國的高等教育有諸多創新,曾為世界的榜樣,對美國20世紀初的教育改革都有影響。而其基礎教育的質量和普及程度造就了素質極高的國民。除了眾所周知的知識精英在哲學思想、文學音樂方面的貢獻外,普通公民的敬業自律、勞動者的技術和一絲不茍的作風,也為世界之首,因此“德國制造”本身曾一度成為工業品的世界品牌。

事實上歐洲文明國家不論大小,都有尊重思想文化的特點,代表國家驕傲的多是文化人而不是王公大臣:西班牙的塞萬提斯、丹麥的安徒生、挪威的易卜生、格里格……更不用說意大利、奧地利的人文薈萃了。

近代歐洲發軔于13世紀意大利的文藝復興,以但丁的《神曲》為標志,之后一段時期群星燦爛。這套記錄片沒有給意大利一席之地是不小的缺失。從文明史的角度,如果有一集把歐洲作為整體而不是國別來敘述,應該從意大利開始,可能彌此不足。

社會福利的創新

這一歷史時期“現代化”的進程實際也是資本主義制度興起和成熟的過程。《共產黨宣言》中對資產階級興起中的革命作用和資本的威力有非常精彩的描述。資本主義以空前的效率促進科技進步,創建豐裕社會,同時必然造成貧富懸殊和階級對立。《宣言》指出,這種社會矛盾終將導致無產階級革命。而且馬克思還曾預言這一革命將在英國發生。但是歷史沒有實現這一預言。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這些歐美國家都及時進行了改良,建立了社會保障制度,現在的新名詞叫“社會創新”。

英國是社會創新的先驅,早在伊麗莎白女王治下,1601年頒布了統稱《伊麗莎白法規》的濟貧法,是為政府用法律調劑貧富之始(事實上英國第一部濟貧法出臺是在1388年,不過范圍甚小,此處暫不論)。到工業革命之后,兩級分化進一步加劇,特別表現在城市條件惡化,英國最嚴重,同時又是城市改革的先驅。1845年恩格斯發表的名著《英國工人階級狀況》揭示倫敦工人的惡劣生活條件,到1892年恩格斯為此書德文第二版所寫的“序言”中就承認:從那時以來,城市觸目驚心的惡劣條件已得到改善,原著中所描寫的情況很多方面都已成為過去。這一變化發生的半個世紀正是英國處于“日不落帝國”的全盛時期。在恩格斯的名著首發近百年后,就在反法西斯戰爭最艱苦的1942~1943年間,英國又出現了全面社會保障的“貝弗利奇計劃”。這一計劃尚未經國會通過就在國內發行50萬份,大受歡迎,宣傳部門印成小冊子發給前線士兵,以鼓舞士氣,讓他們知道是在為怎樣的生活而戰。戰爭結束后,各政黨都以這一計劃為競選的號召。1945年工黨當選執政,第一批措施就是根據這一計劃,通過一系列有關法律,付諸實施,延續至今。也就是說,英國不論在帝國盛時,還是在危急存亡之秋,改善本國人民生活條件的努力一直延續不斷。

其他國家或先或后都建立了緩和矛盾、照顧弱勢群體的各種制度,并根據各國國情百花齊放,逐步完善。事實上,人民福利也是各大國互相競爭的一個領域。俾士麥時期的德國,以國家為主導的各項社會保險和福利政策在歐洲處于領先地位;法國強調民間互濟,政府為輔。英國在半個世紀中在改善福利過程中一直以德國為競爭對象。美國發現自己在“人道主義”方面落后于歐洲,以德、英為榜樣急起直追,到羅斯福“新政”時確立了美國特色的社會保障制度,才停止向歐洲學習。如果從中找出共性來,那就是,“大國”之為“大國”,其國民的基本權利和生存條件也須得到保障,并一般優于同時期的他國。當然,這種社會創新并非都出自統治集團的自覺,勞動者有組織的斗爭、大眾媒體的批判和監督、各種改良和革命理論——費邊主義、社會民主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形成推動改革的綜合力量。思想界的百花齊放從人文、哲學走向更實際的社會科學也是時代的需要。沒有這方面的改革,沒有全民的最低福利保障,作為現代化的“大國”是難以為繼的。

至于高水平的福利又帶來新問題,也難以為繼,這是另一課題,不在本文探討之列。

何必諱言民主自由?

見到本片的主創人員在接受媒體采訪中竭力表白主要不是民主的問題。這令我有點滑稽感。民主何罪?民主何害?這些國家強盛之路難道與民主無關,還是專制獨裁的產物?國家主席胡錦濤去年4月在耶魯大學講演時也曾提及“沒有民主就沒有現代化”。誠然,民主絕非充足條件,不是靈丹妙藥,但是從英國《大憲章》到光榮革命到美國制憲會議到法國大革命,難道不是確立民主的過程?各國的發展道路千差萬別,民族特色十分鮮明,但又有其不可逾越的普遍規律,以及作為現代人的普適價值。當然不是只要有了議會民主和選舉制度就萬事大吉。德國希特勒被選上臺常被那些貶抑民主選舉制者作為反面例證。誠然,希特勒是通過選舉執政的,但是一旦上臺,他和他的納粹黨就把法治民主撇在一邊,奉行極端的集權獨裁,以殘酷手段壓制各種理性的呼聲,煽動極端種族主義和民族主義。“法西斯主義”之作為災難的象征,難道不是對內殘酷的集權專制?德意志民族的悲劇總不能算在民主頭上吧?本片中有一個鏡頭重復兩次,即著名的西德總理勃蘭特在奧斯維辛猶太人墓前歷史性的一跪,旁白是:“跪下去的是勃蘭特,站起來的是德意志。”一個能夠這樣徹底反省的民族,正說明它還有從宗教革命以來與歐洲文明發展軌跡相吻合的傳統,表現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自信,因而也是有前途的。

再以俄羅斯彼得一世為例,這是在俄羅斯歷史上彪炳千秋的大帝。他目光如炬,為了俄羅斯的現代化,義無反顧地向西歐學習,不惜微服游學,親自以學徒身份從工匠做起,這樣的胸襟和虛懷可謂亙古一人,對俄羅斯的強盛功不可沒。但是他唯獨沒有學來的是憲政、法治和民主的精髓。他求勝心切,企圖借助絕對君權,用專制高壓手段,以一己之力把俄羅斯強行推入現代社會,既不設法從其他王公大臣中取得部分支持,也沒有觸動以農奴制為基礎的社會制度,他的先進思想并沒有成為俄國人的共識。表面上似乎效率很高,結果欲速則不達,連自己的兒子都未能說服。在其身后,許多措施人亡政息,俄羅斯又走了一大段彎路。從沙俄到蘇聯到現在的俄羅斯,版圖幾經變化,仍不失為橫跨歐亞大陸的真正“大國”,但是其現代化的道路崎嶇多難,少漸變而多突變。彼得大帝未能著手改變的專制基因,成為俄國前進道路上沉重的包袱,歷經多次歷史變革,乃至天翻地覆的暴力革命,仍難觸動。

竊以為,記錄片以荷蘭和英國3集最為精彩,其它各集也各有所長。相對而言,俄羅斯下集有關蘇聯部分有諸多敗筆,甚至具有誤導性。首先把美國羅斯福“新政”與蘇聯計劃經濟相提并論,大謬而不然,二者本質上不同,這里不再贅言。片中提到20世紀20~30年代的資本主義大危機,使人們向往蘇聯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在一個極短時期內確有此現象,但是緊接著就是斯大林的“大清洗”,使以自由平等為理想的進步人士希望幻滅。對此,我國通常的稱謂是“肅反擴大化”,那是委婉語。實際上絕不是“擴大”問題,而是方向問題、制度的本質問題。所“肅”者極少是真“反革命”,而是革命元老、知識精英、民族精華,而且此后“高壓和清洗”成為經常性的政治生活的一部分,不斷地摧殘民族元氣。誠然,最后戰勝了法西斯侵略,是蘇聯人民的光榮業績,這是以千百萬紅軍的英勇犧牲和百姓的苦難為代價的。如果當初蘇共大批精英以及包括圖哈切夫元帥在內的大批優秀將領都未遭清洗,如果至少領導層還有正常議事的民主生活,蘇聯人民是否一定會遭此浩劫,反侵略戰爭開始時是否依然那么被動?這段極具警世意義的歷史在記錄片中完全不見。除了這一重要的缺失外,還給人印象,似乎嚴密的計劃經濟、以殘酷手段鎮壓和剝奪農民、以犧牲農業為代價發展重工業,都是不得已的,要大炮只能不要黃油,甚至這些都是后來戰勝法西斯侵略的條件。當然“誤導”絕不會是編者的主觀意圖,只是重點的取舍,客觀上就會造成某種印象。

其實我能夠理解主創者的苦衷,從一開始就兢兢然、惴惴然,一再“自律”。例如關于英國的兩集中有關洛克的內容、美國獨立的口號“沒有代表就不納稅”、美國《憲法》最重要的10項權利法案的產生過程……諸如此類精彩片斷都割愛了。為了爭取播出,其情可憫,其境可嘆,不應加以苛求。

興”與“衰”的標準

這些大國都有殖民擴張的歷史,以種種巧取豪奪占有他國財富充實自己的國庫。它們在國際上奉行強權政治,它們善待本國人,卻虐待他國人,其依據是“種族優劣論”。所以一方面在國內高舉自由、平等、人權大旗,一方面可以心安理得地剝奪他國人的權利。不僅統治者如此,許多真誠信奉人道主義的進步人士也認為“劣等民族(或種族)”不配享受“文明”國人所享受的權利。到納粹德國對猶太人施行種族滅絕政策,種族主義登峰造極,卻也因此隨著納粹主義的滅亡而臭名昭著。二戰結束后,種族平等、民族平等的觀念確立為國際準則,反帝、反殖,爭取民族獨立的潮流勢不可擋,到20世紀60年代殖民地紛紛獨立。從此,不論個人潛意識里還有多少殘余,公開宣揚種族主義在文明世界已無法立足。今日的世界,強權政治依然存在,但是在新的平臺上以另一種游戲規則進行。

大國消長如月之盈虧,是人間正道。從這些大國的歷史來看,以竭盡本國人力、物力,剝奪本國人民基本權利為代價,窮兵黷武進行侵略擴張,盡管“船堅炮利”,只可得逞于一時,最終必一敗涂地;而凡能繼續立足的,本國人在國內基本上得到善待是必要條件。如荷蘭和英國,迫于歷史潮流,退出殖民地,版圖大大縮水,從“霸業”角度看是“衰落”,但降為“二等”國,退居本土,照樣繁榮發達,仍不失為樂土。現在歐洲國家創立了“歐盟”這樣一種國家關系的新形式,是否能夠成功,又成為一種推動歷史的制度創新,還言之過早,但至少是歷史發展到某種階段的新的嘗試。美國現在作為唯一的超級大國,正自以為“替天行道”,牛氣沖天。能否在適當的時候以適當的方式收縮,退居正常國家,尚待今后美國人的智慧。總之,從以人為本出發,以廣大人民的福祉為標尺,“大國”排行榜的名次只能表現暫時的興衰。例如北歐諸小國,廉政、福利都居世界前茅,小小芬蘭教育高度發達,且國家全包,這不也是一種排行法?

是興奮劑還是清醒劑?

此片一出,在國內外都引起某種躁動,普遍認為,這是中國為自己“崛起”為下一個“大國”作準備。《紐約時報》有一篇專稿,題為“靦腆的巨人不再故作謙虛”有一定的代表性。文章說現在中國不再否認企圖很快成為這樣的“大國”了,要放棄鄧小平制定的“韜光養晦”的策略了——“韜光養晦”的英譯再翻回中文就是“藏起野心,掩飾利爪”(!)。通篇文章內容無甚新意,無非是列舉中國在國際經濟中的一些舉措,暗示或明示“中國威脅論”。外人愿意如何評論,是他們的事;國人的心態和反應才是重要的。我沒有作過調查,無法作出科學的評估。只是進入21世紀以來隱約感到在某些人中有一股虛驕之氣,與國外不論出于何種動機的夸大偏頗之論相呼應,似乎中國取代美國成為下一個世界中心的大國已經在望。在這種背景下,當前這部片子可能起兩種作用,一是作為興奮劑加強了這種躁動的心態;一是作為清醒劑,啟發國人深思文明發展的規律,從而客觀地認識到我國前面道路崎嶇而修遠。我希望是后者。

我更希望的是,本片的觀眾先不忙著聯系自己。多年前,在本人主持《美國研究》時就曾一再強調,以客觀、全面、深入弄清楚美國為宗旨,切莫輕言與中國“比較研究”,因為這種比較只能是望文生義,牽強附會。而且一聯系自己,就容易主觀,根據自己的需要對研究對象的國情進行取舍。例如前面提到有些關鍵內容因“敏感”而回避。其實自己想不想要是一回事,不能因此不承認人家有此傳家寶。且慢聯系自己,不是永遠不要反思,而是避免急功近利。中國人需要了解外國,特別是世界發展的歷史,過去如此,在全球化的今天尤其如此,這點再強調也不為過。盡管有關世界歷史的書籍,包括國別史,林林總總,但是耐心仔細閱讀者日少。通用的教科書往往觀點陳舊,取材偏頗,且常有不少誤導,亟待改進。這部記錄片,借助大眾視覺傳媒來表現15世紀以來先后在世界上稱雄的9個國家興盛的歷史。跨越500年,覆蓋兩半球,可謂波瀾壯闊,是壯舉,也是創舉。本文前面雖有一些求全之責,總體上還是認為值得大力肯定。它提供了新的視角,至少比傳統的教科書有許多突破,單是普及知識就起到書籍所不能起的作用。如果進而啟發出一批歷史愛好者,以此為契機,就自己感興趣的領域作進一步學習探討,那就功勞更大。再要強加于它過于沉重、似是而非的使命,就是多余的了。



網載 2015-08-23 08:39:03

[新一篇] 羅慰年:半資本主義與中國的未來

[舊一篇] 徐賁:當代犬儒主義的良心與希望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