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之交的回顧與展望——當前國際貿易發展的特點和趨勢分析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中圖分類號〗F7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6052(2001)01-0004-04
  一、當前國際貿易發展的主要特點
  1、世界貿易的增速高于世界產出
  90年代以來,世界貿易的增長率連續超過世界生產的增長率,世界生產每增長1%,世界貿易量在1960-1969、1970-1979、1990-1994年之間分別增長1.42%、1.25%、2%。(注:佟家棟:《1996年世界經濟發展報告》,第39頁,山西人民出版社。)貨物貿易額增長速度非常快。1950年僅為607億美元,1999年超過了50000億美元。90-95年間平均增長8%,而同期生產的增長只有1.5%,GDP的增長更低,只有1%,制成品貿易的增速更高于世界產出。而且有加速度的趨勢。二者年均增速的比例在1950-1964年為1.3:1,1964-1974年為1.6:1,1974-1984年為1.8:1,1984-1994年上升至3.2:1。(注:WTO,international Trade:Trends and Statistics 1995)世界貿易的高增長率是科技進步、生產力提高、國際分工深化的結果,同時它又促進了國際生產。各國生產的擴大是以提高世界市場份額為導向的,這種世界生產對貿易的依賴,在某種程度上就反映為生產的增長滯后于世界貿易的增長。
  2、貨物貿易增長迅速
  從貿易量的角度來看,1999年各地區出口增長的差異不甚明顯。盡管地區內貿易量迅速減少,拉美仍是所有地區中出口增長最快的。由于日本的出口恢復增長以及前兩年曾受金融危機打擊的東亞五國的出口實現了兩位數增長,整個亞洲的出口達到了全球平均水平。北美出口的加速某種程度上要歸于區間貿易的發展。而地區間進口量的巨大差異則反映了各地需求和產出增長的差異,北美和亞洲進口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約10%,增長速度快兩倍。這是北美第三個年頭進口增長率超過10%,亞洲進口增長則顯示了其經濟復蘇的勢頭,抵銷了去年的進口負增長,相反,西歐的進口增長放慢;轉型經濟國家作為一個整體進口同比減少10%,俄羅斯和烏克蘭的進口收縮是主導因素;非洲和中東進口量變化不大。
  從貿易額的角度來看,中東得益于石油價格的上升,盡管出口量是減少的,可是出口額增長卻是地區間最快的。非洲的出口增長率為8%,屈居第二。但是兩大地區出口的增長并未抵銷去年出口的大幅減少。墨西哥的出口強勁增勢帶動了拉美地區出口增長率6%。亞洲經濟的復蘇和貨幣的升值使他們的出口恢復到危機前的較高水平。北美出口繼98年略微收縮后,1999年又增長了4%。西歐出口價值的邊際遞減部分是由于其出口量的減少,更主要的原因是歐元對美元匯率的大幅貶值使歐元區出口價格下降所致。西歐進口的蕭條前景和俄羅斯進口的收縮是轉型經濟國家出口額進一步下降的主要原因。
  表1:世界制造業出口結構的變化及趨勢預測 單位:%        高技術 中高技術 中低技術 低技術 全部制造業         產業  產業   產業  產業1985      13.0   28.7   28.0  30.0    1001993      17.7   28.8   24.2  29.0    1002002      24.5   28.1   20.1  27.1    10085-93年增長率  14.3   9.9    8.0   9.4     9.9
  資料來源:IEDB數據庫中的聯合國貿易統計
  表2:1986-1999年世界貨物和服務貿易出口額增長情況 單位:%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貨物出口增長率  9.5  17.5 13.7 7.9  11.4 1.7  7.1服務出口增長率  17.4 18.7 12.8 9.7  20.5 5.6  12.8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貨物出口增長率  -0.3 13.0 18.9 4.5  3.5  -1.5 3.5服務出口增長率  0.04 9.1  12.6 6.7  4.0  0.0  1.5
  資料來源:WTO Annual Report 1996;WTO Press Release 1999
  表3:1990-1999年部分國家加工貿易及出口額情況表         總出口增長  加工貿易份額 加工貿易進口額         1990-1999(%)  1998(%)   1998(10億美元)多米尼加共和國a    n.a.     82.2      4.1突尼斯        5.9      67.4      4.0中國         13.5     56.9     104.6薩爾瓦多       16.8     48.6      1.2菲律賓        16.5     40.9      12.1墨西哥        14.4     45.2      53.1摩洛哥        6.4      34.7      2.6孟加拉共和國     15.2     13.4      0.7世界         5.4       -        -
  a:93-98年出口增長9.2%,世界出口年增長7.7%
  資料來源:WTO Statistics
  從98-99年整體看來,貨物貿易比服務貿易略有增長。99年世界貨物貿易額提高了3.5%,達到54500億美元,比服務貿易增長迅速。今年上半年全球貨物貿易增長保持強勁增勢,增長14%,增幅是去年同期的4倍。其中亞洲進出口增長約25%;美國進口增長21%,出口增長14%;西歐出口、進口分別增長4%和6%;拉美進口有所恢復,出口增加約20%,WTO預計今年全年世界貨物貿易增長近10%,增幅比1999年翻一番。(注:WTO,《2000年國際貿易統計報告》,2000年11月30日。)
  3、制成品貿易在世界貿易中占據主導地位
  20世紀50年代,初級產品曾是世界貿易舞臺上的重頭戲,60年代制成品與其平分秋色,80年代占世界貿易的47%,居絕對優勢,90年代制成品地位繼續有所上升,成為世界貿易賴以發展的基礎。1993年以來,各工業化國家制成品出口的增速都高于全部貨物出口的增速,這說明世界市場對傳統初級產品的需求增長已十分有限,制成品、尤其是高技術產品的國際需求將大大增加。
  4、高新技術產品貿易增長加快
  隨著科技全球化趨勢的加強,高技術產品在不斷上升的制成品貿易中的地位也大大提高,表現在高技術產業的出口增勢方面。在過去的10年里,OECD成員國的高技術產品的出口占制造業產品出口的份額翻了一番多,達到20-50%;其中美國十大類高技術產業出口以兩倍于全部商品出口的速度增長。據統計,1985-1993年間,世界高技術產業出口年增長14.3%,比中低技術和低技術產業出口年增長速度高5-6個百分點(見表3)。世界制造業出口結構也由此產生重大變化,高技術產業在制造業出口總額中的份額呈加速增長趨勢,預計到2002年將占制造業出口總額的1/4;而中低技術產業和低技術產業的份額則呈下降趨勢,將從1985年的58%降至2002年的47%。
  5、長期來看世界服務出口增長超過貨物出口增長,在發達國家尤為顯著
  以服務貿易和貨物貿易的出口額進行比較,可以看出在80和90年代,絕大多數年份服務出口額的增長率都明顯高于貨物貿易。1985-1999年,世界貨物出口額從1.95萬億增至5.640萬億,增長了1.89倍;服務出口額由3809億增至1.340萬億,增長了2.52倍。99年世界服務貿易額僅提高了1.5%,低于貨物貿易增速2個百分點,是從金融危機中復蘇的各國貨物出口恢復性增長所致。故94、95、99三年的例外,并不能導致基本趨勢的逆轉。服務業發展迅猛,已經成為少數發達國家經濟的主要支柱。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服務出口國和商品進口國,1999年美國占世界貨物貿易進口的份額上升至18%。創下歷史最高記錄;而同年服務貿易順差達680億美元,可彌補貨物貿易赤字約40%。
  6、加工貿易成為發展中國家對外貿易的增長點
  為了適應生產全球化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各國勢必會加強產業內分工,而加工貿易就是其表現形式,它有助于實現國際生產和貿易的連接。過去15年以來,某些發展中國家貿易的增長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加工貿易的發展。除了實現多邊和地區貿易的自由化,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還修訂了進口制度,承諾在某些特定條件下,給予用于加工、裝配的出口產品的進口零部件以免稅的待遇。這種稅收優惠最初只局限于經由特定地區的商品貿易(如中國的經濟特區),之后擴展到這些區域之外。全球出口加工廠區現已上升到850個,它對于貿易和就業的促進作用正不斷融合。90年代以來,亞洲和拉美是加工貿易發展較快的兩大地區。表3中的8個國家過去10年來的出口增長都領先于世界平均水平,其中前5位的年出口增長率都在15%左右,是全球出口貿易5.5%的平均增長水平的3倍。(注:World Trade in 1999,WTO Newsletter)這些例子表明加工貿易在發展中國家的整體貿易發展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它不僅帶來了貿易量的增長,還促進了貿易結構的高級化。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加工貿易“低檔論”、“污染論”、“夕陽論”等將成為歷史,發展中國家通過引導外資流向,鼓勵高技術產業入區等方式提高加工貿易的檔次,同時還可獲取跨國公司的技術外溢效應,利用他們技術創新的成果,開展產品的深加工,促進本國產業結構的升級。在未來的日子里,加工貿易將成為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貿易增長的發動機和產業結構升級的有效途徑。
  二、新千年國際貿易發展的趨勢分析
  1、國家和地區間經濟貿易不平衡發展加劇
  (1)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仍將占據國際貿易的主導地位
  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進出口國和服務出口國,1999年其商品進口占世界貿易總額的18%,創下歷史新高。1999年排名前5位的發達國家商品進、出口分別占世界商品進出口總額的41.7%和39.6%;服務進、出口的該項份額為42.5%和42.8%,在國際貿易中居于絕對主導地位。(見表4、5)
  表4:1999年世界商品貿易排名 (單位:10億美元、%)
  附圖F521f04.JPG
  表5:1999年世界服務排名 (單位:10億美元、%)
  附圖F521f05.JPG
  (2)發展中國家、尤其是亞洲發展中國家經濟貿易增長將快于發達國家
  據統計,最近20年,亞洲發展中國家經濟年增長8%,高于全部發展中國家4.3%的增速,更遠遠高于發達國家3%的年增長率。即使在剛剛經歷了危機嚴重打擊的1999年,亞洲發展中國家作為一個整體,實現了產出6%的增長,比其他發展中國家快2倍。
  90年代以來,發展中國家出口增長一直快于世界貿易的增長速度(除1998年外)。1999年,發展中國家商品和服務出口占世界貿易的份額分別為27.5%和23%,均比1990年提升了4個百分點。商品出口額比世界平均水平增長快2倍,高出8.5個百分點。這說明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參與到世界貿易中來,他們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與日俱增。
  (3)發展中國家內部存在的差距繼續拉大
  從區域上看,亞洲是經濟增長較快的發展中國家的聚集地,拉美、中東、非洲的發展中國家總體上經濟水平較低,而且在同一區域內部不同國家之間經濟貿易發展差異顯著。以1999年為例,這是過去10年來拉美、中東和非洲經濟發展最差的一年。拉美國家中墨西哥一枝獨秀,商品進出口連續兩年增長20%,而其他拉美國家聯合起來,出口降低了8%,進口則降低了接近15%。非洲和中東的主要石油輸出國得益于油價的上升,出口增長達25%,但是非石油國家仍在最低線掙扎。(注:WTO FOCUS,March-April2000。)少數貿易較為活躍的發展中國家經濟將接近于發達國家的水平,而大多數的發展中國家仍然處于國際分工體系的最底層,生產力極為低下。
  2、國際貿易商品結構趨于知識密集化,技術貿易和知識型服務貿易較快增長
  目前全球技術和服務貿易約占世界貨物貿易總量的1/4強,隨著數字經濟的興起,信息技術革命以驚人的速度發展并影響著世界貿易的主要內容,技術貿易和服務貿易在世界貿易中的地位不斷提升,將與貨物貿易形成三足鼎立之勢。而世界產業結構的重大轉變,促進國際貿易向技術知識密集型方向發展。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雙高產品,尤其是信息技術產品正成長為增長最快、貿易規模最大的產品。近年來美國的經濟增長有2/3源于IT產業,其信息技術產品的出口額已占出口總額的40%,并有繼續擴大的趨勢。(注:張永安:《21世紀初世界經濟基本狀況》,《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2000年第一期。)其他國家也呈現出同樣的發展勢頭,貨物貿易的增長空間主要依托于信息產品這一新的增長點。
  3、自由貿易成為國際貿易的主流,但是保護主義有所抬頭
  經濟全球化趨勢使生產要素在全球間更加自由的流動和有效配置,限制性的各種壁壘不斷減少甚至逐步消除,自由貿易已是不可逆轉的基本潮流。但是,經濟區域化和集團化的加劇,盡管推動了北美自由貿易區、歐盟、亞太經合組織這些區域合作圈內部自由貿易的較快發展。也導致了區域組織對非成員國的貿易壁壘。尤其值得注意的是,WTO諸協議在為自由貿易運作提供制度保證的同時,它所允許的諸如反傾銷、反補貼、技術標準、環境標準等規則,也為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實施歧視性的貿易政策助威增勢,誘發了新一輪的貿易保護主義。發達國家以保護本國夕陽工業為主要目的的反傾銷聲浪迭起,如美國之于我鋼鐵,歐盟之于我彩電;紛繁蕪雜的技術貿易壁壘層出不窮,打著可持續發展旗號的綠色貿易壁壘巍然聳立,如歐盟對進口產品要獲得歐洲標準委員會CEN認證、歐盟安全認證CET和ISO9000質量認證中的至少一個的要求、1998年美國農業部對所有來自中國木包裝的檢驗和檢疫規定、EU新制訂的涉及紡織品、玩具、鞋類等消費品為主的26類商品的ASOUN9000綠色標準、日本1999年頒布的最新家畜傳染病預防法實施細則等,這些都成為發達國家限制發展中國家產品進口的屏障。發達國家還迫不及待地將貿易與環境保護、貿易與勞工標準、貿易與競爭政策等新貿易問題,提上世貿組織的議事日程,他們以抵制環境傾銷、綠色補貼、不公平競爭等為由對發展中國家的貿易制裁,以其名義上的合理性、形式上的合法性、保護內容的廣泛性及保護方式的隱蔽性,將成為國際貿易“自由化”發展中的幾多障礙。
《亞太經濟》福州4~7F52外貿經濟、國際貿易鮑曉華20012001當前國際貿易的發展呈現出以下特點:世界貿易的增速高于產出;貨物貿易增長迅速;在占主導地位的制成品貿易中,高技術產品份額快速增加;世界服務出口增長快于貨物出口增長;加工貿易成為發展中國家的貿易增長點。本文在特點分析的基礎上,認為貿易發展的未來趨勢是:國家和地區間的貿易不平衡發展加劇;國際貿易商品結構趨向知識密集化;自由貿易是基本潮流,但保護主義有所抬頭。國際貿易/特點/趨勢鮑曉華 上海財經大學 作者:《亞太經濟》福州4~7F52外貿經濟、國際貿易鮑曉華20012001當前國際貿易的發展呈現出以下特點:世界貿易的增速高于產出;貨物貿易增長迅速;在占主導地位的制成品貿易中,高技術產品份額快速增加;世界服務出口增長快于貨物出口增長;加工貿易成為發展中國家的貿易增長點。本文在特點分析的基礎上,認為貿易發展的未來趨勢是:國家和地區間的貿易不平衡發展加劇;國際貿易商品結構趨向知識密集化;自由貿易是基本潮流,但保護主義有所抬頭。國際貿易/特點/趨勢

網載 2013-09-10 21:33:00

[新一篇] 世紀之交文學創作中的平民意識

[舊一篇] 世紀之交的科學哲學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