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解釋 蘇軾的鄉愁

>>>  當代歷史與思想  >>> 簡體     傳統

撰文|秋水長天

來源|天涯博客


蘇軾是北宋文壇領袖,能文、能詩、能詞,但他并非專事創作,而是為官的文人。既然從政,就難免與政治發生瓜葛。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蘇軾就因反對王安石變法,不僅遭到貶謫,還被牽涉到所謂“烏臺詩案”之中,成了震驚一時的冤獄。“烏臺”者,即御史臺,監察御史的辦公地點。因松柏郁郁,多有烏鴉,故稱“烏臺”。


蘇軾在元豐二年三月被貶湖州(今浙江湖州市),依慣例要上表“謝恩”。蘇軾上表神宗(《湖州謝上表》),有云:“陛下知其(蘇軾自稱)愚不適時,難以追陪新進(變法中起用的新人),察其老不生事,或可牧養小民。”,結果被御史臺官員誣為“玩弄朝廷,妄自尊大”,但又不能依此定罪,遂搜羅蘇軾詩作,斷章取義,羅織罪名,興起文字獄,欲置蘇軾于死地。僅此,足見政治斗爭的殘酷。


蘇軾自這一年的七月被捕,八月進了御史臺監獄,直到年底,差不多坐了四個多月的班房才獲釋。在獄中,他曾給弟弟蘇轍寫了一首詩,有這么兩句:“與君世世為兄弟,再結來生未了緣。”是時,蘇軾料定難以生還,才有此絕筆之嘆。


神宗見到這首詩,頗受感動,加之太祖有訓,除非叛逆謀反罪,不得殺大臣;況且,熙寧變法(1068—1079)已廢,退居金陵半畝園的王安石特為蘇軾求情上書神宗:“安有圣世而殺才士者乎?”,遂于次年二月貶蘇軾為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使御史臺制造冤獄者未得其逞。這個團練副使,有人做了個比照,即相當于如今縣一級的武裝部副部長。


宋朝對待士大夫還是比較寬容的,赴任黃州的蘇軾,雖不準參與政事,或受到“監督”,但與我們那個年代的“五七干校”完全不同。總算還掛個閑職,樂得一身輕。


所以,蘇軾盡可以寄情山水。著名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一詞和前、后《赤壁賦》,即寫于此時。讀讀他這一時段的文學作品,亦可見其胸懷,并未身遭放逐而一蹶不振。


讀鐘叔河先生的《念樓小抄》,有一短文《峨眉的雪水》,說蘇軾被貶黃州,寓居臨皋亭,作《臨皋閑題》,對家鄉的思念,竟頗為曠達。


蘇軾這篇《臨皋閑題》,七十個字,這樣寫道:“臨皋亭下八十數步,便是大江,其半是峨眉雪水,吾飲食沐浴皆取焉,何必鄉哉!江水風月,本無常主,閑者便是主人。聞范子豐(蘇軾的兒女親家)新第(新宅)園池,與此殊勝?所不如者,尚無兩稅及助役錢耳。”真可謂一篇短而美的精致散文。


蘇軾是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貶官黃州,身處逆境,必有另樣的鄉愁。只是這時的蘇軾尚值壯年,把鄉愁寄托在一段文字里,雖有點自嘲的意味,但也算一吐為快。是啊,有家回不得,姑且以能夠“飲食沐浴”到家鄉峨眉的水來化解心中郁結,了卻鄉愁的苦悶,也算一樂。


不過使他無法釋懷的是,僅僅對變法有不同的見解,就遭此不公平待遇,令他糾結。還是鐘叔河先生在《峨眉的雪水》這篇小文最后寫的對:“文章最后捎帶一筆,挖苦了他所反對的‘兩稅’和‘助役錢’。可見文人心里有牢騷總會要發泄出來,貶謫和下放是嚇服不住的。”



天涯觀察 2015-08-23 08:51:05

[新一篇] 白菜價賣奢侈品:畢勝要做服裝界小米有戲嗎?

[舊一篇] 證明“你媽是你媽”,說明公權太任性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