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泳:網絡時代我們如何讀書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簡體     傳統


 經常有學生問我,網絡時代,我們傳統的讀書方式將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網絡對我們傳統的閱讀習慣會構成什么樣的挑戰?我個人的看法是,當一種新的閱讀方式出現和完成的時候,傳統的讀書習慣相應地要發生極大變化,但這種變化并不意味著傳統閱讀的消失,當新的讀書方式成為閱讀主流的時候,這個過程才會完成,而目前還在變化中,有一個相對長的傳統閱讀和網絡閱讀并存的時期,但我們必須清醒意識到后者對前者的改變是個必然趨勢。我想先從人類活動的一個規律說起。
 人類活動的一個基本趨勢,就是社會事物由繁向簡,黃秋岳《花隨人圣庵摭記》中專門講過這個道理,這在相當大程度上是一個鐵律。我們先從與閱讀有關的書及書寫方式的變革說起。
 中國是文明古國,文明的一個主要標志是我們的文字和書寫方式出現的都相當早。了解一點中國“書”史的人都明白,我們早期的“書”由在石頭、鐘鼎上刻字,走向甲骨文、竹簡、縑帛,當紙出現后才向我們一般意義上的書發展,這個過程相當漫長,而且規律是越向后,周期越短,這當然和人類文明的進程相關,在這個變化過程中,一個主要特點,或者說人類的一個基本思維,就是這些東西的發展遵循了由繁向簡的規則,道理非常簡單,人類活動滿足功能是第一需求,其它功能是在這個基礎上發展變化而來,而變化中技術的變化是促進人類活動的最重要力量。
 我們現在知道,中國在東漢時期就發明了造紙術,也就是說,從理論上我們“書”的概念有可能出現了,但我們現在只說宋版書,沒有聽說這之前的書,從印刷史角度觀察,我們“書”的歷史可能比宋代要早,比如隋末、唐初,中國就出現了雕版印刷的技術,但作為一種技術方式,它的使用范圍非常有限,只是在佛經的印刷中,現在保留下來的實物也極少。作為一種成熟的技術方式,雕版印刷的普遍使用是宋代以后的事,所以宋代以后才有了我們今天概念中的“書”。
 諸位一定要清楚,在所有的技術變革中,只有當技術條件中的主要因素同時具備的時候,一種新的技術方式才可能流行并成為普遍的方式而取代舊有的方式,中國雕版印刷的出現建立在早期刻字技術的出現、紙的發明、墨的出現,而這些技術條件,在制作成本方面要達到一個大體平衡的水平。雕版印刷的出現,使知識的保存、傳播和普及變得相對簡單和容易,極大的推進了中國文明的進程。雕版印刷的最后成果,是我們習慣中“線裝書”的概念穩定下來,當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西方石印、油印、鉛印技術大量傳入中國,最后以鉛印方式成為一個穩定周期內的基本印刷形式。西方鉛印技術的普遍使用,也是滿足了造紙、輪轉技術、油墨的制造等技術條件的結果。這個發展進程中,非常明顯體現了由繁向簡、技術條件大體平衡發展的邏輯,最后穩定成熟和普遍流行的技術方式,一定是這個邏輯的最佳選擇。熟悉中國印刷史的人都注意到,印刷技術的變革中,有一些過度時期的現象,比如在雕版向鉛印轉型的過程中,石印、油印也短期存在過,但很快就退出了流行的印刷,就是因為這些技術手段雖然有它的優點,但也明顯有缺點。比如油印技術的一個大優點是便捷,在技術上,基本可以說沒有難度,因為刻臘版和常規的書寫方式是一樣的,而雕版的反字刷正思維,是一個有相當難度的特殊思維,所以凡單一強調功能的事情,油印的優點就突顯出來,比如文件、傳單的印刷,但它的缺點是不具備大量印刷的可能和不能滿足人類活動的一般審美要求,所以很快為鉛印技術取代。
 書寫方式也一樣,早期的毛筆被后來的鋼筆、園珠筆取代也是必然的,因為人類活動功能為上,鋼筆、圓珠筆最佳滿足了這個條件,這是沒有辦法的事,筆的出現第一是為用,其次才是審美,書法的出現,是在滿足了用的前提下。當一種書寫工具普遍流行的時候,它的技術一定會達到最高,而當這種工具不再成為主流的書寫工具后,它的技術水平一定是下降的,這就是為什么現在大多書法家,還不如以前帳房先生字寫得好的原因,因為毛筆以前是日常書寫工具,不是現代人變得笨了,而是時代條件不同了。
 現在經常聽人說,當今會寫信的人也不多了,大有惋惜之意。我以為也不必太感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書信的起源是要傳達信息,不管是什么樣的信息,當這個功能有更為便捷的方式取代時,它的衰落直至消失,都是正常的。中國傳統經典的書信,其實早就衰落了,比如要滿足花箋紙、毛筆、繁體豎寫這樣三個條件的書信,其實很早就沒有了。鋼筆、圓珠筆的信,在非常傳統的人看來,就不是嚴格的信箋,所以今天你到拍賣市場去看,同樣一個名人的書信,如果是滿足前三個條件的,一定價昂,而同樣的人用鋼筆、圓珠筆的信,價錢要差很多。
 我講了這么多道理,無非想說明,在網絡出現以后,傳統的讀書方式被網絡閱讀、電子書取代,肯定是一個必然趨勢,但這個取代除了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外,它取代的主要是功能,而審美是取代不了的,鉛排書出現后,作為一般的閱讀,線裝書就沒有意義了,但不等于線裝書會消失,它獲得了另外的意義,比如經典、高檔、紀念、收藏等,用的意義,只要由繁向簡,而美的意義卻正好相反,凡能批量生產的東西,在審美上就一定有局限,因為個性弱了,而手工時代的東西,因為留有人的溫情,所以通常會在審美上有高的價值,而手工的東西,遵循的是物以稀為貴的原則。
 網絡時代,傳統的“書”,肯定不會被取代,但量可能會縮小。優點多的東西總要取代優點少的,這是從功能上說。但在審美上,鉛排書還是沒有傳統的線裝書給人的感覺好,當然這有個人的偏好在其中。
 我感覺,網絡時代的讀書,可能會出現三種情況:
 一、在功利的學習中,可以不需要傳統的“書”,網絡上都有,電子書完全夠。像教員的講義,教科書,網上都有,干嗎非要買一本書?功利的學習,就是為了掌握知識,網絡閱讀、電子書足夠。從環保來講,電子書不需要紙,不占空間,攜帶方便,容量大。
 二、單純獲得信息,溝通信息,不需要書,也不需要報紙。從閱讀本身來說,在現代社會,可以靠網絡和其它電子媒介。
 三、紙質書是不會消失的,要做精深的研究,創新的研究,光靠網絡是不夠的。凡是在網絡上能找到的資料,都是過時的。網絡上找到的資料不叫資料,尤其是文史哲研究方面,這是公共資源。一般的知識、常識,可以依賴網絡,比如年終總結、工作申請、述職報告等等,這是文件。實用的東西都可以借助網絡,可以漠視書。但要做研究,還是需要看別人沒碰過的,像文獻一類的原始材料,這只能依靠原始的閱讀,所以優秀的學人依然必須用笨功夫,這是考驗真正學力的時候,在這個意義上說,網絡時代,原始的閱讀方式,可能是奢侈的,但也是專業的,更是高雅的。對研究者來說,網絡時代更應當讀書,秘書可以完全不讀書了,但學者則不能不讀書。
 原始閱讀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當你拿起一本書,書是線裝白紙,開本寬闊,字大如錢,而且流傳有序,有簽名,有題跋、有人的溫情,這是電子書無法取代的。
 今后讀書,有可能變成趣味讀書,有了電子書,在閱讀的功能方面,實用的部分將被取代,但審美的閱讀、將會更突顯原始閱讀的美麗,當然這個變化和轉型過程,還會需要相當一段時間,但我們必須有足夠的心理準備。以后,大量實體書店可能關門,現在看它的趨勢是萎縮的,但這不等于書店就會消失。書店功能,極有可能向綜合方面發展,有書的交易,有咖啡喝,有沙龍、有展覽功能,有收藏交流功能等等。另外,未來還是會出現比較穩定的舊書業,因為傳統的讀書精神,總還是會留下一點痕跡,舊書店還會發揮出它特殊的力量。
 
 未來的書店,可能會變成趣味書店,個性一定要強。作為單純圖書交易的書店,以后完全可被網絡取代。凡與人類與精神活動有關的東西,會有長久的生命力。實用的功能容易被取代,但精神和審美意義比較穩定。
 
 (這是作者2011年11月19日在廈門“鷺島書香”月活動中的一個演講摘要,已刊2011年最后一期《大學生》雜志)

谢泳 2012-04-27 03:26:00

[新一篇] 謝泳:民國著名知識分子儲安平文革期間失蹤之謎

[舊一篇] 謝泳:貪官的出身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