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而荒誕的情緒世界 阿丁·評論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疼痛而荒誕的情緒世界

李壯


阿丁的中短篇小說集《尋歡者不知所終》包括14個故事,像一道長長的階梯,引領我們逐步接近他所理解的那個世界。阿丁在他的作品中營造出種種強烈的氣氛,讓我們不知不覺地沉溺其中,或悲傷、或驚悚,讀罷令人失魂落魄。作為以上這些效果的技術保證,阿丁小說的形式風格也具有其鮮明的特色。


阿丁小說的核心是生命的痛感以及由之而來的悲傷、困頓又荒誕的情緒--這種情緒震撼、裹挾著我們的內心,迫使我們一篇又一篇地讀下去。阿丁小說所著力建構的并不是具體的故事情節與人物形象,而是一種感受性極強的生存處境。當我們深入這種情緒的背后,對作為情緒載體的文本加以分析,看到的是作者對存在的理解、對日常世界的剖析及其在形式技巧層面上的鮮明特色。


記憶、逃離與存在


《尋歡者不知所終》一書被分為三輯:有關記憶,有關逃離,有關存在。這種設置中包含著確定的內在邏輯,它們共同暗示著阿丁文字世界中的核心命題:往日的記憶是痛苦的,它所帶給我們的創傷迫使人們選擇了逃離;可是逃亡中的人又注定陷入無法逃脫的存在困境。這種形而上的困境是超個體、超時間性的,它彌漫于所有的時間與世界之中,是一種關涉存在本質的、苦痛又荒誕的情緒。這種情緒最終占據了我們的全部生活。


第一輯"有關記憶"中的幾篇小說主人公都是孩子或者少年,在這些基本處于原生狀態的生命和簡單、無辜的故事之中,阿丁向我們展示了這個世界的原初圖景或者說本質秘密--殘酷和痛苦。《人奶》中,受困于性萌動的陳國慶為了使用人奶治療眼睛(也就意味著能再次看到鄰家阿姨的乳房),竟帶著弟弟去看電焊的火光,最終導致弟弟失明,自己也因此被父親打成了瘸子。《一個旅程,一個旅人》講的是一個高考結束的少年渴望以凱魯亞克《在路上》一樣的方式去尋找青春的自由,卻在危機四伏的現實世界中被撞得遍體鱗傷。同樣的創傷也出現在《成人禮》中,阿丁對這篇小說有這樣的表述:"欺騙和背叛也許是你在成人禮時最大的收獲,很多時候你自己就是祭品本身。"對殘酷與痛苦的領悟正是我們每個人的成人禮,回頭再看,年少時的創傷記憶又仿佛預言了自己一生的命運。


面對這樣的命運,有人選擇了逃離。本書的第二輯講述的就是有關逃離的故事:為了從那種虛無而又秩序井然的生活中逃脫,丈夫不得不變身為嫖客以求提供離婚的確切理由,這個把嫖娼稱為"尋歡"的男人點燃了妓女心中掙脫命運的渴望(《尋歡者不知所終》);另一些人則利用肉體的創傷來解脫心靈的痛苦,廚師在外傷導致的選擇性失憶中幸福地忘卻了現實中那些難以釋懷的屈辱(《低俗小說》)。然而,逃離的結果是什么?即使逃出了人類的現代文明,也無法逃出世界與存在的基本規則--即使已經放棄一切,蘇珊還是沒能挽回李格林的無情離去,蘇珊最后揮棒砸碎兔子腦袋的血腥一幕,恰恰暗示了人類與生俱來的殘酷正在進化鏈條的遠端重新啟動(《你進化得太快了》)。


形而下意義上的逃離之所以會以悲劇告終,是因為我們在形而上的存在層面早已陷入困境。在第三輯中,阿丁所講述的就是一個個關于存在的寓言。有時候,我們陷入困境是因為我們與外部的世界格格不入,自我與存在之間的對立就像M與W的不同一樣難以調和,以致于除了以偏執的暴力完成雙向的毀滅之外,再也沒有任何方法可以讓我們找到心靈的釋放(《W與M》);而在另一些時候,這種困境則來自于我們對自身的否定和拒斥--"這世上許多人最厭惡的人其實就是自己"(《石頭記》)。有的人試圖洞悉存在的秘密,他們想要找到一種方法,使自己能夠像上帝一樣睥睨人類的生死,結果卻是人類的存在遠比肉體的存滅更為復雜(《上帝是吾師》)。同時,阿丁卻又安排另一些人獲得了這種洞悉世事的能力,這種對世事真相的洞悉最終導致信仰的坍塌與勇氣的崩潰--"有什么東西在我心中坍塌了,碎成了齏粉,永遠不可能重建"(《查無此人》)。


用一種氛圍表達世界


不論是在面對具象的"世界"還是抽象的"存在",阿丁都有他獨特的思考和完整的觀念。不過,阿丁對世界的理解并沒有使他的小說變成無味的說教或者闡釋。雖然阿丁像個哲人那樣在思考,但同時他也像個詩人那樣在寫作。阿丁小說最引人注目的不是干枯的"理念",不是單純的"形象",而是更加難能可貴的東西--一種充滿真實生存感受的情緒氛圍。這就是我眼中阿丁中短篇小說最鮮明的特質:生存感受的到位傳達以及情緒氛圍的強烈沖擊。


事實上,阿丁對世界和存在的理解以及對這種理解的表達,正是在其小說情緒氛圍的構建之中悄然完成的。就是在這種難以言表的強烈氛圍之中,世界荒誕而苦痛的本相得到了最完美的表達。《就像魚找到了水》的副標題是"寫給不可名狀的恐懼",寫一對因為偷看黃色錄像而被警方通緝的父子的故事,焦慮和恐懼的混合構成了小說的氛圍。小說里的人物,父親、兒子、隔壁的寡婦以及同學的姐姐,每個人都處在一種饑渴與恐懼交織的焦慮之中。最終,不堪恐懼的父親以一種無比興奮的心情迎向了警察的抓捕,而兒子也在一次實實在在的偷情之中完成了男孩向男人的蛻變。《右眼跳災》中,我們能夠強烈感受到個體在生活秩序面前的困窘和悲哀。小說中孤獨的瘋子面對塑料模特淚流滿面并掏出陽具的場面會讓我們驚戰不已,而更令人震驚的是即將結婚的警察竟然對當街手淫的瘋子心生嫉妒,并最終在一場發泄般的暴力對抗中丟失了一顆睪丸,以這種殘酷的方式完成了一場祭獻般的情感宣泄。類似的情緒也彌漫在《晚安,秦舞陽》中,在一種孤獨、屈辱卻注定無望的反抗之中,人性的軟弱和命運的殘酷讓我們感到由衷的驚悚。《三個頗有成就感的賊》中的前兩個故事帶有鮮明的荒誕色彩,仿佛是對無常人生的一種嘲諷;而最后那個小偷的故事在荒誕之余,更讓我們感到一種深沉卻又溫暖的悲哀:"如今我還在以偷竊為生,或許是一種紀念的方式。"


阿丁的小說總是從日常生活經驗中引出極端的情緒,這種極端是實實在在潛伏在我們每個人內心深處的。醫生出身、自稱"對苦難和生死有跟常人不同的理解"的阿丁喜歡以筆為刀,剖開日常世界那司空見慣的皮囊,再把那驚悚的真相血淋淋地展示給我們看。那些再常見不過的畫面、人皆有之的心思,一旦被綁到阿丁的刀鋒之下,都能夠被剖出最深的本質,令人感到源源不斷的疼痛。阿丁的小說往往能在現實主義的筆觸之中生發出超現實主義的意味,既帶有強烈的象征色彩,又參與了文本氛圍的直接營構。《人奶》中的小男孩扔掉了所有贏來的玻璃球,這既暗示著主人公生理與心理上正在發生的變化,也很好地傳達了一種空虛、失落、挫敗的生存體驗。《右眼跳災》中,阿丁安排了兩個受困于秩序之中的小警察,通過寫他們注視一個瘋子縱情哭泣并公然手淫的場面,不露痕跡地鋪開了一種關涉存在本質的孤獨感。


這種對情緒氛圍的重視和迷戀,是"70后"作家身上共同的標簽。阿丁和他的"中間代"戰友們試圖在最具實可感的情緒體驗中表達他們對存在的理解。如果說先鋒小說是在形式的探秘與實驗中進行某種現象學的探求,試圖借助夸張與變形的形式揭示存在的本相;那么,阿丁等人的小說所熱衷的是展示存在的"表象",并在充滿感受性的文本中傳遞某種真實的情緒,由此產生巨大的言說與閱讀快感。因此,不同于"60后"直擊形而上的狂熱與迫不及待,阿丁更看重的是對情緒與生存感受本身的領悟。


形式和技術特色


阿丁小說在技術層面頗有辨識度,不妨嘗試著在他與其他"70后"作家的比對當中發現一些問題。


首先來看阿乙。阿乙的中短篇小說同樣十分重視氣氛的營造,存在的壓迫感與危機感是其小說中的主旋律。有意思的是,阿乙的這些小說大多以犯罪/偵探小說為外殼。他習慣在強烈的理性邏輯之下,勾畫出現實冰冷而灰暗的真相,進而構建起強烈的情緒氛圍,有論者將這種風格形容為"暴烈的快感與手術刀般的冰冷"。相比之下,阿丁則不那么追求嚴絲合縫的邏輯性,他所重視的是敘事的自然鋪開,以一種從容不迫的方式完成對生存圖景的呈現。小說《人奶》在進入故事的主線之前,先用不小的篇幅寫了玩玻璃球、撿小藥瓶、做大肚子水槍等與核心情節并不直接相關卻頗有意味的細節,對于故事的高潮部分,阿丁使用了一種感性而審美的語言來處理--"而這時,陳國慶從弟弟的瞳孔中再一次欣賞到了弧光驚人的美麗。然而瞬間之后,陳國慶的發現讓他驚慌失措--弟弟眼中的光驟然熄滅。事后,這讓他想起自己曾經玩膩的一個游戲,他用彈弓準確地射中路燈,燈泡瞬間的破碎在他眼中短暫地滯留了一團光暈,光暈的中央,是一團深不見底的黑。"小說《你進化得太快了》很難歸納出一條主線,這篇小說在對枝蔓和細節的不斷鋪展中完成了一個帶有哲學意味的逃亡故事。由此可見,阿丁的中短篇與阿乙有頗多共通,但也顯示了某種不同的風格。相比于阿乙的緊張和暴烈,阿丁的文字更為松弛自然,他的敘事從容、豐富、具有節奏感,這使他的作品在保證了鋒利和情感沖擊的同時,也具備了豐富、從容的氣質。


同為"70后"的盛可以在小說中最擅長對細致又驚心動魄的內心世界進行刻畫,而阿丁則更加熱衷于展示生活自身的紋理。換言之,盛可以喜歡直接面向主體的內部環境,阿丁卻習慣落筆于主體的外部環境。正如《尋歡者不知所終》一書封底上的文字所言:"阿丁以一種與道德、制度、合理、文明保持距離的態度,試圖呈現、追問生活與人性存在的各種可能性",阿丁在敘述姿態和情感傾向上始終與其所敘述的對象保持著適當的距離,他更喜歡對"熱文本"進行一種"冷處理"。《石頭記》中那個厭惡自己的雕刻家是現代社會的顛覆版匹格梅梁,他傳遞出的是一種絕望、厭倦的時代情緒。但是,阿丁并沒有在這位雕刻家的身上狠下蠻力。相反,他把敘述的視角固定在無關痛癢的偷情者"你"的身上,通過"你"的有限視角來觀察,最終讓這個有限視角變成了解開秘密的關鍵意象--"你"變成了石頭,被雕刻家懷著愛恨交織的矛盾心情雕成了自己的形象。在《上帝是吾師》中,阿丁發明了一種類似監控器的"植入跟蹤器",給予"我"一種俯瞰視角,以局外人的語氣開始故事的講述。《成人禮》中,阿丁甚至把對"距離感"操持直接應用在了文本空間上--主人公的生殖器被澆上芥末油的情節被切成了兩段,分別放在了小說的開頭和結尾。如此處理打碎了小說情節的順序推進,把緊張的讀者從這個關于背叛的殘酷故事中拉了出來,以一種全知的姿態俯瞰并回味整個故事,看似不動聲色,卻使我們的內心加倍顫抖。


阿丁的小說無疑蘊藏著強大的情緒能量,但是作為一個高明的寫作者,阿丁不會讓自己的感情在文本中露出介入的痕跡。在情緒的激流中保持冷靜而抽離的姿態是阿丁小說的一大特點,也顯示了他的寫作功力。


《尋歡者不知所終》是阿丁的第一本中短篇小說集。除此之外,阿丁還出版有歷史隨筆集《軟體動物》和長篇小說《無尾狗》。作為一個30歲之后才真正開始寫作的作家,《尋歡者不知所終》里收錄的作品其實只能算是阿丁的"早期代表作"。在未來,阿丁的寫作還有著無限的空間和可能。(刊于《文藝報》)


鳳凰讀書 2015-08-23 08:51:23

[新一篇] 巫昂談阿丁:一個近乎執拗的理想主義者 阿丁·朋友訪

[舊一篇] 胎心、異物及其他之《鎖》 阿丁·作品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