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講談社:中國的歷史(A History of China)

>>>  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精彩書評選  >>> 簡體     傳統

以日本學者的全新眼光重新解讀五千年中國歷史,這套書是日本講談社建社一百周年的獻禮之作。是日本
歷史學家的系列作品。一共12卷,每卷都是由這個歷史時段最具代表性的學者撰寫。

這套書里面有很多精美的歷史地圖。

這套書中文版由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于2014年出版。中文版出版了其中的10卷,對于這10卷,中文版幾乎
未作刪改、增添。合同規定,原則上不允許增刪,一切增刪均需原作者同意。原來的叢書還有一卷“當代
中國卷”,中文版未收;一卷“中日關系史”,中文版未收。

這十卷的分卷方式和封面如下:

01·從神話到歷史:神話時代夏王朝
宮本一夫(作者)、吳菲(譯者)

1.jpg

02·從城市國家到中華·殷周春秋戰國
平勢隆郎(作者)、周潔(譯者)

2.jpg

03·始皇帝的遺產:秦漢帝國
鶴間和幸(作者)、馬彪(譯者)

3.jpg

04·三國志的世界·后漢三國時代
金文京(作者)、何曉毅(譯者)、梁蕾(譯者)

4.jpg

05·中華的崩潰與擴大:魏晉南北朝
川本芳昭(作者)、余曉潮(譯者)

5.jpg

06·絢爛的世界帝國:隋唐時代
氣賀澤保規(作者)、石曉軍(譯者)

6.jpg

07·中國思想與宗教的奔流:宋朝
小島毅(作者)、何曉毅(譯者)

7.jpg

08·疾馳的草原征服者:遼·西夏·金·元
杉山正明(作者)、烏蘭(譯者)、烏日娜(譯者)

8.jpg

09·海與帝國:明清時代
上田信(作者)、高瑩瑩(譯者)

9.jpg

10·末代王朝與近代中國:清末·中華民國
菊池秀明(作者)、馬曉娟(譯者)

10.jpg

以下為:中國歷史紀年表,選自人教版初中歷史教科書。
(沒有西遼,殘宋(1276-1279),北元,南明等政權)。

f8e0c913495409234753d8059158d109b3de4960.jpg

19e0f228a723b16e359bf747.jpg

杉山正明是日本著名的元史專家,被稱為“日本研究草原民族與蒙元歷史第一人”,他寫的關于元朝歷史的著作很多,但目前被引進中國并翻譯成中文版的只有以下三本,分別是:《游牧民的世界史》《忽必烈的挑戰》《疾馳的草原征服者》。

當然,這三本書的內容都和元朝歷史有非常大的關系,具體介紹網上都有,這里就不多說了。

尤其是《忽必烈的挑戰》一書,里面元朝的部分要比《疾馳的草原征服者》詳細得多。

《游牧民的世界史》,封面如下:

51BdhShra1L._SX379_BO1,204,203,200_.jpg

c500fa198618367adccdc4a62d738bd4b21ce5d2.jpg

《疾馳的草原征服者:遼·西夏·金·元》,封面如下:

8.jpg

這套書在各大書店和網上都可以買到,學校圖書館應該也有,以日本學者的角度看待中國歷史,很值得一讀。

西洋人的中國史系列以英國的《劍橋中國史》系列為代表,
東洋人的中國史系列則以日本講談社的這套《中國的歷史》系列為代表。

關于講談社這套書每一卷的詳細資料,在各大網上書店都可以搜到,介紹的非常詳細。


【以日本學者的全新眼光重新解讀中國歷史】——日本因其與中國地緣臨近的關系和悠久的文化交流歷史,對中國歷史了解較早且相當深入。無論是在宏觀框架還是具體史實上,這套書都為我們重新理解自己的歷史提供了一個嶄新的視角。

【關于套書】A History of China 講談社·中國的歷史(十卷)
歷時五年,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理想國傾情推出“日本講談社·中國的歷史”(十卷本)

十位作者均為日本一流學者:九州大學教授宮本一夫、東京大學教授平勢隆郎、學習院大學教授鶴間和幸、京都大學教授金文京、九州大學教授川本芳昭、明治大學教授氣賀澤保規、東京大學教授小島毅、京都大學教授杉山正明、立教大學教授上田信、國際基督教大學教授菊池秀明

十位國內一流學者作序推薦: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許宏、武漢大學教授羅運環、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王子今、北京師范大學教授黎虎、北京大學教授閻步克、清華大學教授張國剛、北京大學教授鄧小南、復旦大學教授姚大力、香港科技大學教授李伯重、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步平共同推薦

圖文并茂,印刷精美,深入淺出,觀點新穎
每卷書含地圖、照片上百幅,彩圖若干

【名人推薦】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由于文化傳統和學術傳統不同,西洋人、東洋人觀察中國歷史的角度和興趣、重點也不同;在國際中國史研究中,日本學者有獨特的優勢,形成了自己學術風格和學術傳統。  
——清華大學教授 張國剛

本套叢書圖文并茂,雅俗共賞,可讀性強。說其雅,指具有學術性;說其俗,娓娓道來,活潑通俗。也就是說,不僅適合大眾的口味,相關學術成果。
——武漢大學教授 羅運環


a686c9177f3e6709ed34e9953bc79f3df8dc55a7.jpg

十問“講談社中國的歷史”

1.先問一個讀者最關心的問題,“講談社中國的歷史”這套書的中文版是否做過一些內容調整,如刪改、增添?

這套書中文版出版了其中的十卷,對于這十卷,中文版幾乎未作刪改、增添。合同規定,原則上不允許增刪,一切增刪均需原作者同意。原來的叢書還有一卷“當代中國卷”,中文版未收;一卷“中日關系史”,中文版未收。
中文版圖書以日本原書為模板,版式、要素、編排、呈現都力求接近;所有地圖,中文版幾乎重新全部依樣制作;黑白圖片以及彩插,中文版以日文原書為線索,在配圖上有所更新。

2.這套書是如何編撰出來的?在日本有怎樣的評價?

這套書是日本講談社建社一百周年的獻禮之作。是日本歷史學家的系列作品。每卷都是由這個歷史時段最具代表性的學者撰寫。日本學者有大學者為大眾著書的傳統。這既是一套大眾讀本,讀來讓人不覺艱深,又兼具現有知識邊界的學術前沿性。是一套嚴謹、專業、可讀性很強的歷史讀本。

3.理想國引進中文版,對于今天中國的讀者,有怎樣出版價值?

我們希望讓國內的讀者看到一套真正專業、前沿、有創見的中國通史。給大家提供一個看待中國歷史的新角度——看看日本學界最優秀的學者是如何跟普通讀者講述中國歷史的。我們也相信,專業的歷史書不一定艱深晦澀,我們一定能夠找到聯結學術研究與大眾閱讀的橋梁。

4.與國內以往幾套中國通史相比,講談社中國的歷史這套書有哪些特色?

一是,表達活潑,嚴謹專業,每卷寫法不拘一格。十卷書雖然在統一的編委會的指導下進行編纂,有統一的體例,比如都是章節體,都是三級標題,除正文外,都有相同的附錄(主要人物傳略、歷史年表等),但在寫法上卻不拘一格,各有各的特色。這是因為,每個斷代有每個斷代的歷史特點,每位學者有每位學者的研究所長和治學方式。所以呈現出“橫看西嶺側成峰”的有趣面貌。
二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史學家在中國史領域的成績和地位,讓人欽服。講談社這套書是在三十多年來中外史學研究成果、考古發現成果的基礎上,用心編纂而成。
三是,圖文并茂,印刷精美。可分冊購買閱讀,也可套裝收藏。
所以,盡管國內好的中國歷史讀本不少,但是像講談社這套規模的、這樣的作者隊伍的、如此寫作方式的,既有學術價值又適合大眾閱讀的歷史讀本,這套書可謂唯一。

5.國內是否有資深學者對這套書進行過評價?

中文版推出時,我們在每本書中配有一篇專家學者的推薦序言,其中有些段落可以分享:
清華大學教授張國剛先生所說:“在國際中國史研究中,日本學者有獨特的優勢,形成了自己學術風格和學術傳統。由于文化傳統和學術傳統不同,西洋人、東洋人觀察中國歷史的角度和興趣、重點也不同,所以,在許多方面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許宏先生說:“由于教育和研究體制的差異,日本學者在‘通識’上要優于中國學者,后者偏于專精而有條塊分割之嫌。”

復旦大學教授姚大力先生說:“我并不以為,當下的出版界之所以希望引入外國人寫的、以中國歷史文化為題材的、能引人入勝的大眾史學作品,只是因為中國學者都放不下‘專家’身段去從事那種創作的緣故。這里面更多的,其實還是寫得出、寫不出,或者說得更尖銳一些,是即使寫出來了,能不能讓人看得下去的問題。盡管不必采用綿密引征和系統論證的闡述形式,大眾史學在需要把歷史敘事還原到親歷者們的切身感知、還原到總體歷史圖景、還原到根本價值關懷方面,以及在它需要能反映最前沿的已有研究成果方面,一點也不比對于更‘專業化’學術寫作的要求為低。”


6.為何想到給每本書增加一篇中文版導讀?都請了哪些專家學者撰文?

在日本,原書是有一套總編委會團隊,讀者可以看到中文版圖書扉頁前,有四位“編集委員”,他們是史學界很有分量的人物,負責叢書的體例、構架、分卷等重大事項。但簡體版出版時,我們仍在每個斷代中找一位中國重量級學者,寫推薦序,進行鄭重推薦。每一卷的推薦序,都是專家們通讀了原書的譯稿后撰寫的,剖析了作品的優勝之處和價值所在,對讀者來說,是一篇篇很好的導讀。
十位推薦學者分別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許宏、武漢大學教授羅運環、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王子今、北京師范大學教授黎虎、北京大學教授閻步克、清華大學教授張國剛、北京大學教授鄧小南、復旦大學教授姚大力、香港科技大學教授李伯重、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步平(按卷冊順序)。

7.簡要介紹一下這套書的分卷方式,以及單本書的內容結構。

這套書大致是按照從上古至近代的時段來分卷的:
第01卷從神話到歷史:神話時代夏王朝
第02卷從城市國家到中華:殷周春秋戰國
第03卷始皇帝的遺產:秦漢帝國
第04卷三國志的世界:后漢三國時代
第05卷中華的崩潰與擴大:魏晉南北朝
第06卷絢爛的世界帝國:隋唐時代
第07卷中國思想與宗教的奔流:宋朝
第08卷疾馳的草原征服者:遼西夏金元
第09卷海與帝國:明清時代
第10卷末代王朝與近代中國:清末中華民國
因為整套叢書有十位不同的作者,出版社非常尊重每位作者學術上的獨創性和行文風格。細讀每卷,你會發現,每卷對材料的把握、敘述的展開、史實和觀點的表達風格,都不盡相同,沒有千篇一律之感。比如第8卷,從來沒有學者把遼、西夏、金、元這幾個跨不同時代的少數民族政權放到一起來寫。這樣寫看似陌生,卻又合情合理。
每本書配有地圖及彩色、黑白照片近百幅,并在各本書后面,編排了主要人物略傳、歷史關鍵詞解說、歷史年表等附錄。

8.這套書十卷中,哪幾本,對于中國讀者來有特別的意義?

這套書,每卷都可以給中國讀者不同程度的啟發。它們的話語體系、側重點和視角原本就與中國學者不盡相同。不能說哪幾本對于讀者有特別的價值。特色相對更鮮明的,可以舉幾個例子:

比如,第4卷《三國志的世界:后漢三國時代》,作者是集中、日、韓三國文化背景于一體的專家,他把三國的歷史與大家熟悉的文學作品《三國演義》比較著敘述歷史的真實;并將三國歷史放到整個東亞史中去解讀,讓人耳目一新。

再比如剛才說到的第8卷《疾馳的草原征服者:遼西夏金元》,作者杉山正明沒有像一般中國人慣于接受的那樣,依照“唐—五代—兩宋—元”的歷史變遷主線來呈現公元10到14世紀的中國史;相反,被很多人想當然地看做是阻斷、破壞了本應由兩宋來實現國家統一大業的夏、遼與金,在本書中担當起積極和正面的主演角色,由它們來貫穿從唐到元這一時段的中國史進程。也正因為如此,這條另辟蹊徑的講述路線,沿著與我們比較熟悉的“唐宋變革”相并行的故事脈絡,為我們刻畫出一段很不一樣的中國歷史。

再比如,第9卷《海與帝國:明清時代》,作者說:“從古代式的明朝為何能夠跳躍到近代式的清朝?如果把從明到清的變化看做中國內在的發展來理解,我們會感到混亂。但是,只要從東歐亞這一更大的體系,把與大海相對的中國看做其中的一個元素,就能夠描繪出這五百年的活力。這正是本書的意圖。本書完全不用于以往的中國史。”這是一本把海洋貿易的歷史與帝國的歷史并行講述的特別的斷代史。

9.這套書從計劃出版到正式出版用了幾年時間,為何如此耗時?

這套書從我們提出報價,到出書,幾乎用掉了五年的時間。期間各個環節精挑細琢,碰到的問題各式各樣,比如地圖制作花了大半年反復核對;地圖送審等了大半年;版式調整了至少五遍;封面至少做了十版;黑白圖片替換到最后一刻(總有比我們選用圖片角度更好的、更清晰的、更合適的),至于編輯上逐字逐句地潤色,就更不用多言了。
值得一提的是,這套書的譯者,有的本人就是這個領域內的專家,比如第八卷的譯者烏蘭女士,就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的知名元史專家。

10.單本書、整套書,如何購買?何時可以買到?今后是否會有電子版?

本書將在2月份中旬后全面上市,10卷同步推出。在各大網站、實體店,都有銷售。盒裝套書也會于隨后推出。因為合同的約定,暫時不會推出電子版。(以上十答by楊曉燕,理想國大眾館主編)



百度貼吧/元代吧管理 2015-09-11 21:25:41

[新一篇] 因愛而變

[舊一篇] 唐朝暉:神秘“女書”和它的傳人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