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日本人同時訪華預示著什么?

>>>  探索博大精妙的傳統文明  >>> 簡體     傳統

撰文|蔡慎坤

來源|天涯博客


3000日本人同時訪華,又走進了具有某種象征意義的天安門廣場和人民大會堂,并且受到中國最高領導人接見,這樣的接待規格這樣的盛大場面,恍惚又回到1984年,胡耀邦任總書記、胡錦濤任團中央書記時邀請日本3000青年訪華時的盛況。


5月23日下午3000日本人和500中國人齊聚人民大會堂,現場如同一年一度的“兩會”召開,洋溢著罕有的喜慶氛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蒞會場,發表了一番熱情洋溢的講話:


“2000多年前,中國的大思想家孔子就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今天,3000多位日本各界人士自遠方來,齊聚北京人民大會堂,同中方一道舉辦中日友好交流大會。這是近年來兩國民間交往的一件盛事,也讓我們感到十分高興。”


“2009年,我訪問日本時,到訪了北九州等地,直接體會到了兩國人民割舍不斷的文化淵源和歷史聯系。近代以后,由于日本走上對外侵略擴張道路,中日兩國經歷了一段慘痛歷史,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


“鄰居可以選擇,鄰國不能選擇。‘德不孤,必有鄰。’只要中日兩國人民真誠友好、以德為鄰,就一定能實現世代友好。中日兩國都是亞洲和世界的重要國家,兩國人民勤勞、善良、富有智慧。中日和平、友好、合作,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


“當年,日本軍國主義犯下的侵略罪行不容掩蓋,歷史真相不容歪曲。對任何企圖歪曲美化日本軍國主義侵略歷史的言行,中國人民和亞洲受害國人民不答應,相信有正義和良知的日本人民也不會答應。前事不忘,后事之師。牢記歷史,是為了開創未來;不忘戰爭,是為了維護和平。”


“中日友好的根基在民間,中日關系前途掌握在兩國人民手里。越是兩國關系發展不順時,越需要兩國各界人士積極作為,越需要雙方加強民間交流,為兩國關系改善發展創造條件和環境。‘青年興則國家興。’今天在座有不少青年朋友。中國政府支持兩國民間交流,鼓勵兩國各界人士特別是年輕一代踴躍投身中日友好事業,在交流合作中增進理解、建立互信、發展友誼。”


當訪華團團長二階俊博當著3500余名中日人士拿出安倍首相寫給習近平主席的親筆信后,習主席對二階俊博說:“我和安倍首相已經舉行過2次會談。只要切實推進兩國的戰略互惠關系,中日關系就會有好的發展。請向安倍首相轉達我的問候。”


日本3000人浩浩蕩蕩訪華,預示著中日關系有望打破持續多年的僵局,或者至少恢復到過去“政冷經熱”的狀態,中國更善于利用日本民間的力量,來倒逼日本政客,在對中政策上,顧及中國的感受。也意味著中日關系有望發生重大轉折,中日兩國長期冷戰對峙,不僅有損兩國的政經利益民間交流,而且也不利于東亞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表面上看,中日關系緊張日本要負主要責任,但實際上,兩國關系緊張的原因相當復雜。這些原因既有歷史“世仇”,也包括兩國經濟與國力競爭的此消彼長,失落的日本面對崛起的中國,雙方民間長期積累的怨恨、不滿甚至是敵視情緒導致中日關系持續緊張。


日本在二戰后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看來,遠遠稱不上是“友好鄰邦”。特別是看著抗日劇長大的一代人,在集體記憶中,日本是與中國有世仇的國家。有“世仇”的國家一旦發生有關國家尊嚴、領土爭端、經濟利益方面的博弈,無論是當政者還是民間都會在某種程度上被輿論和民意纏繞,站在各自的立場上各說各話,很難找到基本的共識。


40多年前,日本政客突破國內外各種阻力和歷史恩怨,在北京與毛澤東、周恩來握手言和,拉開了中日友好關系的帷幕。40多年來,無論中日政局如何動蕩,中日友好關系的大格局并沒有完全發生改變,民間社會的反日情緒也是輿論在特定時期渲染的結果。中日關系也是政客手里的一張紙牌,什么時候巧打這張牌,政客們一直拿捏得恰到好處,并沒有完全失控。


新中國成立后,由于中國長期受到西方的封鎖和外交孤立,日本則頻頻向中國示好,早就同中國建立了外交關系。1989年中國再次陷入西方的制裁與孤立,日本又是第一個向中國伸出橄欖枝的經濟發達國家,且突破性地促成了日本天皇訪問中國,這是日本天皇第一次被允許訪問他曾下令侵占過的國家。


上世紀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中日友好關系一直如火如荼,日本是工業大國中對中國援助最多的國家。據不完全統計,日本對中國的經濟援助總額達2500億人民幣,這些價值不菲的援助資金,主要用于中國環保、人才培養以及早期的鐵路、城市基礎設施等公共建設領域,為中國經濟發展騰飛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日本不象一些西方國家,常常利用中國的人權、民主以及政治制度大做文章,日本政客走的是一條典型的務實外交路線。近年來中日關系變得緊張,在許多日本人看來,是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制造正追趕日本甚至可以與日本正面競爭,中國不再需要日本。而許多中國人認為,日本與中國有世代之仇,中國強大之日,就是報仇之時,因而反日情緒很容易被輿論挑動起來。


回看歷史,不難發現,每當中日官方關系趨冷,民間力量就相對活躍,起到了抑制兩國關系進一步緊張的作用。中日關系“經熱政冷”問題,在上世紀60年代也曾長期存在。當時圍繞著承認中國問題,中日交鋒的焦點就是“政經分離”和“政經不可分”。而中日加強民間交往,抑制了日本國內軍國主義和極端民族主義勢力,使中日關系不僅在經濟上“熱”起來,而且為政治上的“冷”解了套。


從毛澤東時代起,中國就長期著眼于爭取日本支持。在官方沒有建交時就大搞“民間外交”,以民促官,終于促成1972年的邦交恢復。改革開放初期,中國引進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也大多來自日本。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后,中日陷入“政冷經熱”階段,日本各大廠商紛紛把生產基地轉向中國,以致日本出現“日本產業空殼化”。2006年中日貿易額突破2000億美元,超過日美貿易額,中國從此成為日本最大的海外投資國。


周恩來生前多次強調,日本與中國是一衣帶水的友好鄰邦。鄧小平、胡耀邦生前明確提出中日兩國要以和為貴。1984年,鄧小平說:中日兩國要世世代代地友好下去。胡耀邦更加直截了當的指出:中日兩國和則兩利,斗則兩傷,達人大觀,放眼長遠。


日本有著幾千年的歷史,深厚的文化底蘊,近7000座島嶼,人口1.3億。日本和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一樣,正在走向老齡化,但日本絕不是一個沒有創造力,正在衰竭沒落或一無所有的國家。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經歷過日本占領新加坡、日本在二戰中的毀滅以及不屈不撓重新取得的輝煌的時期。李光耀生前認為,不把日本當回事是“愚蠢的”。


正如牛津大學名譽校長彭定康所言:“自2002年以來,日本人均收入增長高于美國和英國;即便在經濟衰退最嚴重的年份,失業率也從未高于5.5%,2012年底的失業率為4.1%;社會凝聚力依然強大;通過巨額海外投資,日本公司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面向全球。日本目前仍然以相當大的優勢,保持全球第三大經濟體的地位,從平均水平講,日本國民的富裕程度是中國公民的8倍。”



天涯觀察 2015-08-23 08:53:09

[新一篇] 墜入人間的天使今何在?(圖)

[舊一篇] 煮酒論史 清朝有哪些著名的文字獄?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