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靜和入世

>>>  技術話題—商業文明的嶄新時代  >>> 簡體     傳統

  文/王建碩

  本文受 Paul Graham 的 Maker’s Schedule, Manager’s Schedule 啟發而作,建議大家有空去讀一下。

  人有兩種思考狀態,我將一種稱為入靜,另一種稱為入世。

  入靜

  程序員和作家需要的是一種入靜的狀態。他們需要整段的,不被打擾的時間才可以工作。一個下午三點鐘的會議,哪怕僅僅持續 15 分鐘,一個下午就會因此廢了。問題不是會議占據的時間,關鍵問題是會議把一個下午分成了兩塊,讓每塊都不夠大,都不足以入靜。因為對于下午廢掉的担心,上午的工作也受到影響,不太敢開始解決真正困難的問題。所以整天都在一種心神不寧的狀態。

  人的大腦遠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簡單。那是非常精密的,需要我們細心體會的工作狀態。一個典型的程序員的一天是這樣的:

早上想到今天有一整天的整塊時間,能夠躲在一個不受打擾的地方開始寫代碼,想想就是件高興的事情。然后開始打開代碼,開始看,開始象電腦一樣處理,慢慢的,世界安靜了,問題浮現了,頭腦里的問號產生了。怎么解決呢?怎么解決呢?怎么解決呢?。。。。開始思考了。開始發呆了。。。開始寫點東西,跑一跑,又引入了一個新的問號。。。這就是入靜的狀態。

  在足夠長的思考這件事情的空余,或許要上一下廁所,在路上遇到同時打招呼,但腦子還在那個狀態,打招呼的是誰不記得了,也不想去注意,以免思路被打亂。然后回到座位上,腦子里其實徹底沒有去過廁所的記憶,而繼續思考。。。中午吃飯的時候,如果一個人最好,接著在那個狀態里。。。或者隨便聊點輕松的話題,并沒有大礙,只要不是動腦筋的東西。這樣下午可以相對容易的回到短暫離開的狀態。因為我們的明意識在放松,潛意識其實還在連續的工作。

  這種入境的狀態就像睡覺。需要足夠長的時間才能進入狀態。我想大家都能理解凌晨三點的一個電話對于睡眠意味著什么吧。

  在會多的公司,程序員會自己覺得效率特低,歸罪于會多,其實不是會多,而是打斷。

  入世

  還有另外一種人,姑且叫做入世的人。他們的時間是按小時劃分的,每個小時總要換一個會,在哪里和誰開會不重要,重要的是過一個小時一定有會。如果在兩個會之間空出來一個小時,這一個小時反而是浪費時間,一定要想辦法填滿。找誰聊聊呢?給誰打個電話呢?旅游者是這種工作方式的極致表現。到一個地方僅有的幾十個小時,一定要用活動填滿,每一個小時一定要換一個地方,才能夠不辜負大老遠來一趟。經理,商人,投資人,甚至服務員都是這種狀態。很難想象一個賣菜的不和人打交道而僅僅靜思會有生計。一個證券交易員哪怕十分鐘不和另外的人發生交易就會虧錢,商人必須不斷的和人打交道,認識其他的商人,才能有足夠的消息。經理們更多的是在協調資源,而不是創造新的東西,他們,需要用入世的方式工作。

  兩個處于入世狀態的人很容易約會,甚至容易約一些沒有特別目的的會,“好久不見了。聚聚?” “好呀,喝杯茶吧。”這種會議常常能產生意想不到的產出,主要原因是,切換思維狀態,對于入世的人來說,成本太低了,而對于入靜狀態的人簡直就是災難。

  入世和入靜

  我們其實都需要兩種狀態。讀書就需要入靜,需要相對長一點的時間。溝通就需要入世,需要高效的和人打交道。不同的工作需要不同的狀態。我們需要明了這種區別,不要在兩種狀態頻繁切換。一個禮拜可以把會集中在一起,好讓自己定期給自己些完全沒有會的閉關時間,這樣才會平衡。

  最后,要給身邊有程序員的同學們和經理們提個醒:請大家一定要理解程序員的工作狀態,不要在一天的中間安排會議。當看到一個程序員冥思苦想的時候,不要過去打擾,甚至在極端的情況下,一句友好的問候都是多余的。


王建碩 2013-02-07 20:09:36

[新一篇] 富蘭克林的 13 個美德

[舊一篇] 年長程序員,壞習慣在扼殺你的職業生涯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