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道:美國夢與《了不起的蓋茨比》

>>>  自由思想未来视角—精彩影視選  >>> 簡體     傳統

第一夜:了不起的蓋茨比
轉自公眾號“看理想”





一千零一夜


“這是一檔我在深夜分享閱讀的節目,在街頭,在公交,在地鐵,我們重讀經典,一個故事接著一個故事,一本經典回溯一本經典,一千零一個夜,讓我們漸漸找回讀書的樂趣,讓讀書這件現在有點超現實的事情重回生活。”by梁文道



第一夜:《了不起的蓋茨比》(一)






美國夢與《了不起的蓋茨比》


每一個人都會做夢是不是?我們年輕的時候很多夢想,你問很多小孩兒長大要做什么,要當老師,要做警察,要做科學家,但是夢想大部分都會在我們年紀大了之后被忘記的,或者自己拿來當笑談。就等于說有人講過,我們每一個人年輕的時候,都曾經想飛,直到有一天很老了,七老八十拿著拐杖才忽然想起,最后我們都留在地上。


那做夢到底是為了什么呢?我想起來很多年前,我在中國南方某個城市海邊的一個高校演講,講完之后答問環節了,有一個年輕人起來舉手,他說:“梁老師我不是來問問題的,我是要你看清楚我這張臉,你要記住我的名字,我叫什么什么什么。”我覺得很有意思嘛,問他,這是為什么呢?他說:“這是因為你會發現有一天,我的名字,我的臉孔,會出現在雜志上,我會成為中國五百強企業排前幾名的企業的領軍人,我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公司的老板,或者是CEO。”多可愛啊!我問他:“您這是其志可嘉!但您能不能告訴我,您將來要干的那個企業,那個生意,它是干什么的呢?”他愣了一下,他說:“這我沒想過。”


也就是說這個年輕人,其實他可能還沒找到自己興趣所在,或者自己要發揮的領域,他還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但他知道一件事兒,他知道他要成功。成功的標準是什么呢?就是名字被人記住了,臉被人認清,身家萬貫。這樣的成功我們會說是一個俗世的成功標準,有人會覺得俗氣,但不能否認,這是大家公認的一個標準,古往今來好像都是這樣。


有的時候,你會發現有一個國家,他整個國家的人,都在做著一個夢。而且他們還會標榜,我這個國家厲害,因為我們全部人都做著這樣的夢,居然都成功了!


中國夢說不定是這樣。但不要忘了接近100年前,還有另一個國家,也做過一場類似的大夢,那個國家每個人,都在做著類似的夢想。那個國家就是美國,他們的夢當然就是美國夢。”




“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的這本書:《大亨小傳》,另一個翻譯是《了不起的蓋茨比》(The Great Gatsby)。它被認為是記錄跟描述分析美國夢,最好的一本文學經典。它告訴了我們,一個國家整個時代,一起在做著夢的感覺。它告訴我們,一個做著這樣一個世俗成功夢的人,他是為了什么要有這樣的夢,他的遭遇如何,最后當夢想幻滅之后,又會剩下些什么。”



道長選的版本是由臺灣遠流出版,來自他們和臺灣師大譯研所合作的“經典文學新譯計劃”叢書。



第一版《了不起的蓋茨比》的封面,來自當時還默默無聞的藝術家弗朗西斯·庫加特的一副水粉畫《凝空雙眸》,當年小說完稿前,菲茨杰拉德就已提前預定了庫加特設計的紙封,并且從中得到靈感,描寫出廣告牌上艾克伯格醫生凝視的眼神,而庫加特也幾度修改,定稿封面。



《The Great Gatsby》留下過很多不同的中譯本:《永恒之戀》(黃淑慎譯,1954年)、《大哉!蓋世比》(王潤華、淡瑩譯,1969年)、《大亨小傳》(喬治高(高克毅)譯,1970年)、《大亨──凱士畢》(丁士奇譯,1971年)、《了不起的蓋茨比》(巫寧坤譯,1982年)等


綠燈的隱喻




“綠燈是什么?他是書里一個非常重要的隱喻,蓋茨比在他家的豪宅里面,常常會在他豪宅二樓的那個陽臺,對著海灣伸出雙手,仿佛要擁抱一個什么,擁抱什么呢?就是這個海灣對面另一個海角,上面一座燈塔它亮著綠燈。”





“那個綠燈就代表著,他的一個夢想。他常常想著這個夢想,他要達到那個方向,他要擁抱它,他一直往前伸手。


綠燈很遠嗎?我再伸長一點,我靠不近嗎?我努力游近點,劃近點,但是,這個海浪,這個浪潮會不斷地把我們往后推。也就是說最后這個夢想,我們最終沒辦法達到,我們離它還是很遙遠。這樣的結尾恰恰說明了,這本小說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所有的夢,到了最后都會拋棄我們,仍然在遠方。我們被時代的浪潮,被這個社會,被不可逆轉的命運,把我們往后推得非常遙遠。”



2013年最新版電影《了不起的蓋茨比》


一場戰爭改變了書的命運




出版后,菲茨杰拉德致電詢問銷售情況,得到的反饋不甚理想,他回復稱消息令他“郁悶”,結尾更是“致您的,十分郁悶。”


“所有的內行人、評論家都說這是好書,但是它滯銷。我們要知道,這是不太可能的一件事兒,為什么呢,因為它的作者F.司各特·菲茨杰拉德,是當年美國稿費最高的作家之一,是當年美國最紅的暢銷作家。他每個星期在一個雜志上面發表的短篇小說,是大受讀者歡迎,那個受歡迎的程度,就跟我們今天的郭敬明差不多。


但是這樣的一本書,他嘔心瀝血寫成,他覺得它是畢生杰作,他要用這本書證明他是一個嚴肅的、偉大的小說家。但是那時候好像是失敗了。”


“直到什么時候才被人認可呢?要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一場戰爭造就了這本書后來的命運轉折,五十年代之后,這本書聲名見隆,終于奠定了經典的地位,F.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夢想成真了,他成了了不起的大作家了,但是這時候,其實他早就已經死了。


當時的美國政府干了一件很奇怪的事兒。就是在二戰期間跟出版社合作,出版了很多的平裝書,寄到前線,給它的士兵,給美軍去看。因為美軍在前線作戰,休息的時候沒什么娛樂,就讓他們看書,結果這時候很多士兵看到這本書,看啊看啊感動得不行了。他們甚至連寫回家的家書都提到蓋茨比了不起,說《了不起的蓋茨比》是本了不起的小說。”


一瓶又一瓶的威士忌,一場又一場的聚會




“1920年代是一個什么年代?后來的人把它叫做爵士年代,在那個時代里面,整個美國經歷完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后,國力上升,成為世界強國,富裕的不得了,那時候廣告業非常興盛,有全國廣告,大家都只是想著如何購物,如何消費,然后拼命要賺錢,物價上升得很快,大家炒股票,炒房地產,你就覺得整個社會只有一個目標,就是向著錢走。”




1974年版電影《了不起的蓋茨比》


“1920年代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打完之后不久,當時很多人就覺得我們過去深信的所有的傳統的價值觀、社會的最基本的信念,全被動搖了。一場戰爭怎么能夠死那么多人呢?我們知道一戰它突破性的地方就在于,它居然殺了那么多跟軍人無關的平民百姓,這個社會到底怎么了?這個世界怎么了?人類到底怎么了?”





“二戰的士兵們看到這本書覺得感動,覺得打動他們,是因為通過小說他們仿佛預見到等待他們打仗完回到美國之后的,就是回到過去二十年代見過的那個世界。


那個世界是一個人欲橫流的世界,是傳統社會價值觀崩潰了的世界。但是整個國家好像忽然都很有錢了,國家強大了,國家在做夢了,人人都有錢了,或者很窮的人都想著有天我要發財,我為了發財我什么事兒都干得出來。我為了往上爬,我從鄉下搬到紐約去住,到大城市去,我力爭上游,我能夠找到我的地位,我能夠致富,我能夠成名,那就叫做美國夢。”





“一個物質世界的夢,一個價值真空的夢,這就是《了不起的蓋茨比》它所存在的世界以及它所呈示的世界,以及留給我們今天后來的人,尤其今天的中國人的一個警告。”






理想國 2015-08-23 08:55:19

[新一篇] 關于攝影的38部電影

[舊一篇] 世間所有的相遇都要講究創意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