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歷史與文化-三國智謀精粹(一)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三國歷史與文化-三國智謀精粹(一)

第一章 鑒古觀今

  “溫古知新”,現今需要鑒古,因歷史不能割斷,歷史往往會重演,雖然內容不同:我們如能正確借鑒前人的成功經驗,可少走彎路。三國智謀體現于社會科學所有領域,在各方面給我們留下了珍貴的歷史遺產,對今天的政治、軍事、經濟、外文、法律、人事仍很有借鑒作用。 

一、政治:三國興起的原因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割據,逐鹿中原,當時強的有:淮南袁術,兵糧足備,稱霸一方,冀州袁紹,地廣民眾,人才濟濟,荊州劉表,據用武之國,威震九州,西蜀劉璋,有天府之國,國富地險。這時,曹操軍力最弱,劉備寄人籬下,孫權還未登上政治舞臺。可是,曹、劉、孫后未卻成氣候,分別創造了魏、蜀、吳,而袁術、袁紹、劉表、劉璋等人都先后被消滅了,這是什么原因?

  策略正確

  要圖天下,制訂正確的策略是關鍵的一著。在政治舞臺上較量,必須有政治眼光,對政治形勢有透切的了解,才能做正確的分析,制定符合客觀實際的策略。否則,好像瞎人騎瞎馬,亂碰亂撞,未有不翻跟頭,或摔死的。

  曹操和袁術、袁紹都想當皇帝,由于他們的政治眼光不同,策略各異,結果不一樣。在群雄中,袁術是第一個稱皇帝的。本來在那個亂哄哄的時代,誰當皇帝都行,只要有本事。所謂“本事”是指統一天下的本事,而統一天下要有正確的策略。袁術沒有這種本事,也沒有提出什么策略,只是一心想當皇帝,以享榮華富貴。他主觀上認為他家“四世三公”,是“百姓所歸”,”

  應天順民”,該當皇帝。當他征求部屬意見時,大家沉默不言,實是反對,他還是自封為皇帝。所說“百姓所歸”、“應天順人”。是自欺欺人。他占據南陽時,“奢淫肆欲,征斂無度,百姓苦之。”他當皇帝后,“荒侈滋甚,后宮數百皆服綺縠,余梁肉,而士卒凍餒,江淮間空盡,人民相食。”由于人心軍心厭棄,先為呂布所破,后為曹操打敗,奔青州投其侄子袁譚途中病死。袁術只徒有皇帝之名,無皇帝之實。曹操則相反,雖無皇帝之名,卻有皇帝之實。曹操對當時政治形勢的認識,頭腦是清醒的:當時漢雖弱,但擁漢派的大有人在,故采納荀彧的“奉天子以從眾望”的策略,將皇帝的實權一下抓到手里,“挾天子以令諸侯”,名正言順地號令四方,要統一天下,要有眾多人才,乃提出“唯才是舉”的用人方針,使才智之士從四面八方投其麾下,為之出謀獻策,才能稱雄北方,袁紹是個好謀無斷的典型。他雖有吞天下之志,但才力不足,喜談謀略而不能決,有正確戰略也不能采用,往往錯過良機。他在官渡與曹操相持時,許攸截住曹操的催糧書,知其糧盡,建議“兩路擊之”,如行此策,打敗曹操是大有可能的,袁紹反認為“此書乃誘敵之計也”,說“攸是操的奸細”,將之逐出。攸乃投操,教其到烏巢燒糧,操從其計行之,紹軍無糧,軍心惶惶,曹軍乘勝追擊,袁軍全潰,官渡之戰被打敗,決定了袁紹集團的滅亡。

  劉備以統一天下為已任,劉表和劉璋則胸無大志,只圖割據偏安。曹操統兵征烏桓,劉備勸劉表趁許昌空虛,以荊襄之眾襲取之,劉表說:“吾坐踞荊州足矣,豈可別圖?”當時,群雄逐鹿,你不滅人,必被人所滅,決不容其”坐踞荊州”,劉表因錯過襲取許昌良機,使曹平定北方后,揮戈南下,奪取荊州。劉璋心地雖仁慈,但為人闇弱,這種人是守不住地盤的。劉備按照孔明的”隆中決策”,與孫權聯合打敗曹操,占據荊州后,就著手圖川,恰好劉璋邀他入川拒張魯,張魯不足為患,讓劉備入川是“請狼入室”,結果是自取滅亡,劉璋沒有政治頭腦如此。

  孫權善于舉賢任能,故賢能竭力相輔,五湖四海之士紛來歸附,竭力相助。魯肅獻的“榻上策”,他奉為國策。此策的要點是,“竟長江所極而據守之”,鼎足江東,伺機以圖天下,此策起正確的。要圖天下,首先要“深根國本”,因荊州在揚州上游,對東吳威脅大,不占據荊州則難確保東吳的安全;且荊州是用武之國,進可直趨宛洛,直搗曹操的老巢,退可據長江大塹而守。此策對于孫權鼎足江東起了極大的作用。由于孫權的戰略正確,又有眾才相助,曹操、劉備曾先后犯,都以失敗告終。

  人心向往

  爭天下,勝敗決定于人心向背,故說“得人心的得天下”。人心包括民心、軍心、將相之心,這“三心”是互相關聯、互相影響的,這“三心”缺一不可,得這“三心”必興。曹、劉、孫為圖天下都注意收拾人心,尤以劉備為最。劉備雖說是”中山靖王勝之后”,實無可考,自己也無靠山,他起自民間,是一個“織履之徒”,一個很普通的平民百姓,后能建立蜀國,全靠自己的本事。他最大的本事是善于”攻心”,故很得人心,他“攜民渡江”、“要投江”,荊襄軍民感其德都誓死相隨;”摔阿斗”、“遣眾將”以結將心,使眾將死心塌地為之效力:“三顧草廬”,表示其求賢若渴,以“魚水關系”相待,說明對孔明信任無間,使孔明感其誠,下山相輔,“鞠躬盡瘁,死而后己。”即使是奪人之國,首先考慮的還是“人心”,他入川是為謀蜀。

  但他不納龐統之策,反對“殺其主奪其國”,趁駐守葭萌關拒張魯之機,廣施恩惠,收拾民心;及起兵奪蜀,不擾民,優待俘虜,故甚得人心,入成都時,百姓香花燈燭,迎門而接。因人心歸附,蜀漢政權極其鞏固。

  曹操得將士之心,是因其賞罰分明,史稱他“攻城拔邑,得美麗之物,則悉以賜有功,勛勞宜賞,不吝千金,無功望施,分毫不與,四方獻御,與群下共之。”他出征,如遇稻麥熟,可延緩時,就暫罷征,因恐傷農,如不能延緩,就嚴禁軍士踐踏。有一次他騎的馬失足誤入麥田,踐壞了一大片,他“割發以代首”,承認其傷農是犯法,應受懲罰。取冀州后,減免賦稅,以收拾人心。曹操雖奸,但他比袁術等害民賊強得多了,他能成大事不是偶然的。

  孫權也得人心。孫權一見魯肅,交談甚悅,來賓告退時,獨留魯肅,邀他入內室,共坐在榻上對飲,虛心請教,肅因之傾心,與之談圖天下的策略,權大為贊賞,“拔魯肅于凡品”。魯肅得遇明主也竭力相輔。操大軍南下,吳國危急,眾文士主張投降,獨魯肅堅持聯劉抗操。曹操被打敗,魯肅從前線回,孫權遠接,“持鞍下馬”迎候,對其敬重如此。孫權用人,疑之不用,用之不疑,因其信任人,人也效忠他。周瑜率軍抗操,操派其同窗好友蔣干說瑜歸降,瑜大義凜然申明:他“遇知己之主,”“情同骨肉”,“禍福共之”,其效忠于權之志堅定不移。孫權還在生活上對部下關懷備至,有患病的,常送醫送藥上門,甚至親自監護。由于君臣休戚與共,終孫權之世,東吳安如磐石。

  策略正確,人心向往,三國之興,實由于此。在古代能建國、治國的,都靠這兩條。揆之當令,也是如此。

二、軍事:一部活的兵書

  古代中國的戰爭之頻繁,在世界上是僅見的;因而兵書之多,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據說共有1300多種,留存到今天的還有四五百種之多。傳說我國兵書起源于黃帝,在西周時已有《軍志》、《軍政》兩書,這說明我國兵法源遠流長。現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的古代兵法有《武經七書》,即《孫子兵法》、《吳子兵法》、《六韜》、《黃石公三略》、《尉繚子》、《司馬法》、《唐太宗李衛公問對》,以及影響較大的《孫臏兵法》、《武經總要》、《紀效新韋》、《練兵紀實》等等。《三國演義》的謀略正是凝聚著我國古代兵書的精華,如廟算、攻心、伐交、料敵、應變、用奇、造勢、示形、用詐、用術、用間,等等。它是我們祖先遺國下最珍貴的遺產之一。

  三國謀略與《孫子兵法》

  要理解三國的謀略,首先要弄清楚它和《孫子兵法》的淵源關系。不懂《孫子兵法》,則不能把三國謀略概括到理論的高度;不讀《三國演義》, 則不能更好地、具體地領會《孫子兵法》的戰略、戰術。兩者是相輔相成的,是神和形的關系。《三國演義》雖然是集古代智慧的大成,而《孫子兵法》卻是它的靈魂,它的一切謀略基本上是以《孫子兵法》作為指導思想的。

  《孫子兵法·謀攻篇》提出了“全勝”思想,它認為”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這個思想后來孫臏歸納為“攻心為上”。《三國演義》所寫的許多迷人的戰役都依據于此,如劉備巧奪西蜀、呂蒙智襲荊州、孔明三氣周瑜、諸葛七縱孟獲,等等,諸葛亮在與周瑜爭奪荊州的斗爭中,也是“攻心”戰略的具體運用:先是采取“鷸蚌相爭,漁人得利”之計,讓周瑜與曹仁拼得你死我活之際,不費一卒而襲取南郡:

  接著破周瑜的美人計,使其囚禁劉備以索取荊州的詭計成了泡影,結果是賠了夫人又折兵;最后是破周瑜“假途滅虢”之計,這“三氣”之戰,是一場似戰非戰、伐謀而重在攻心的特殊戰爭。諸葛亮的智算華容、擺空城計、增灶遏魏軍,也都是“攻心”戰略的具體運用。而在《三國演義》不少有名的戰役中,都是孫武關于“知彼知己”論斷的巧妙運用,如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彝陵之戰,勝者都因其知彼知已,敗者都因其不知彼、不知己。

  《孫子兵法·計篇》十分強調智謀的重要作用。如它認為將領要具有“智、信、仁、勇、嚴”等五個條件:而“智”則置在首位。而有無智謀是決定勝負的關鍵因素,它說:”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于無算乎!吾以此觀之,勝負見矣。”

  《三國演義》刻畫許許多多的將領,對于有智謀的則備極贊揚,對勇冠三軍而缺智謀的雖贊其勇,也指出只不過是一勇之夫而已。如呂布、馬超等都是世之虎將,呂布曾無敵于一時,馬超也曾迫使曹操“割髯棄袍”,因他們都是有勇無謀,到頭來,呂布還是被曹操擒殺,馬超也被曹操所打敗。

  《三國演義》還描寫了不少“多算則勝,無算則敗”的戰役,以及如何具體運用“詭道十二法”,故很引人入勝。所謂“詭道十二法”,是指孫武在《計篇》里所舉的十二種智計,或稱十二種作戰方法。他說,“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孫武在我國軍事史上第一次提出“兵者,詭道也”的戰術原則;而這些戰術的目的只有一個,即“攻其無備。出其不意。”例如,當關羽勝利進軍樊城時,曹操就采取“親而離之”的計謀,拆散孫、劉聯盟,以利誘孫權使之襲取荊州,呂蒙則抓住關羽驕傲自大、喜人奉承的弱點,用“卑而驕之”的計謀,使其失去警惕、麻痹大意,撤大半兵赴樊城前線,乃“出其不意,攻其無備”。用白衣渡江,兵不血刃輕取了荊州。

  靈活運用和發展古代兵法、戰役

  《三國演義》所吸取的不僅是《孫子兵法》,而是將從春秋至元末的兵法和戰例之精華溶化于其中,加以靈活運用和發展。

  《三國演義》虛構的一些妙計,就出于《三十六計》,如王允為離問董卓,呂布“父子”而采取的“美人計”,曹操為使劉備和呂布互斗而用的“二虎競食”、“驅虎吞狼、兩計,周瑜想奪荊州而使的“假途代虢”計,諸葛亮襲取荊襄而施的“調虎離山計”等等。

  我國古代著名戰例,都可在《三國演義》找到它的影子。程星在倉亭使的“十面埋伏,背水列陣”戰法,實是韓信破項羽和打敗陳余兩計的再現;關羽回軍荊州途中被呂蒙策反致全軍潰敗,頗有點像項羽所處“四面楚歌”的困境,孔明”增灶退兵”也是套用虞翻退兵之計。

  劉備與曹操、諸葛亮與司馬懿、姜維與鄧艾的斗智,也源于孫子的“知彼知己,百戰不殆”的著名論斷,但將之發展了:不是寫一方“知彼知己”,而是寫彼此都“知彼知已”,因而顯得千變萬化,引人入勝。

  任何兵法,都不能一成不變地照搬,要結合當時實際靈活應用,不然就要碰壁,甚至遭到慘敗。《三國演義》描述的有關這方面的不少勝敗戰例,都是為了說明這個道理,這是一種運用兵法最佳之法,也是一條重要的兵法。

  對此,毛宗崗評點說,“兵家勝敗之故,有異而同者,有同而異者。徐晃拒王平之諫,而背水以為陣,馬謖拒王平之諫,而依山以為營。水與山異,而必敗之勢則同也。黃忠屯兵于山,而能斬夏侯淵,馬謖屯兵于山,而不能退司馬懿。山與山同,而一勝一敗之勢則異也。馬謖之所以敗者,因熟記兵法之成語于胸中,不過曰 ‘置之死地而后生’耳,不過曰‘憑高視下,勢如破 竹’耳。熟知坐談則是,起行則非,讀書雖多,致用則誤,豈不重可嘆哉!

  故善用人者不以言,善用兵者不在書。”(第九十五回回評)毛宗崗所謂“善用兵者不在書”,并非反對繼承前人的經驗,而是反對泥古不化,主張用兵要從實際出發,隨機應變而已。毛宗崗上述評點概括了《三國演義》關于活用兵書的思想。

  在我國軍事史上,三國時代同春秋戰國時代一樣占有重要的地位,這近百年戰爭,造就了許多杰出的兵權謀家,出現了不少著名的戰役,如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彝陵之戰,曹操、周瑜和陸遜都是以少勝多;曹操聲東擊西解白馬之圍,以退為進巧奪陽平關;郭嘉的“急之則合,緩之則離”之計,破翼州定遼東;司馬懿克日擒孟達,“攻其所必救”破公孫淵,等等,這些著名的戰役給古代兵法添了新的篇章。

  形象化、具體化的兵書

  三國時代,雖有不少的兵謀家,但留下兵書的有如鳳毛麟角,除了孔明的《將苑》外,未見有其他兵書。傳說曹操著有《孟德新書》,但查無可考。

  陳壽著的《三國志》所載有關戰爭的則未免過于分散或零碎,幸有羅貫中將之寫成《三國志通俗演義》,三國時代的戰爭才完整地、形象地呈現在讀者面前。

  其他兵書因其理論化,非有實戰經驗的一時難窺見其中奧妙,而《三國演義》是一部形象的兵書,它所描繪的戰役,因其具體而形象,使人如親臨其役,如見其人,故摸得著看得見,易于學習、借鑒。

  與中外所有的兵書比較,《三國演義》可以說是一種特殊的兵書,其他兵書大多只就軍事論軍事,《三國演義》卻不然,它不孤立地寫軍事斗爭,而是將之置于社會的總體中,跟政治、經濟、文化緊密聯系,尤其是描述人們如何在其中活動,如決策、用人、斗爭,等等,這就能更好地反映戰爭的全貌,以及更深入、明晰地揭開戰爭的本質和規律,故有活的兵書之譽。從這方面說,它優于任何兵書。

  因此,不少農民起義領袖如李自成、張獻忠和洪秀全等都效之以指導戰爭。清統治者就是靠這都活的兵書打天下的,并定為將領必讀的書。現代偉大的戰略家、軍事家毛澤東為闡明其軍事思想,在其著作中多次引之為例子。

  毛澤東1936年同斯諾的談話就說《三國演義》等書對年青時的他“影響大概很大”,在他領導中國革命后,這種影響還是在起作用,如他在著名的 《論 持久戰》中,就以官渡、赤壁、彝陵三大戰役的以少勝多為例子,說明弱小之軍如果主觀指導正確可以打敗強大之敵,用以論證中國抗日必勝。不少外國也用為軍事教材,可見,《三國演義》在軍事領域里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三、經濟:企業經營管理之寶

  傳出的文化也有回流的,即某種文化的潛在功能,在其誕生國未被人們所發現或重視,傳出國外后,被外國將之應用于相應的事業而取得成效,這時才被其誕生國所關注。《三國演義》就有這種現象,它傳到日本已300年,對日本影響很大,過去用于軍事,二戰后將其智謀應用于商戰,對于日本的經濟騰飛起了相當大的作用。日本人認為《三國演義》是企業經營管理之寶。

  對此,不能不引起我國從事《三國演義》研究的學者的重視。 1987年,海南波批準為經濟大特區的時候,由中國《三國演義》學會、海南大學、海南師院聯合主辦,在海南省海口市召開了《三國演義》第五次全國學術研討會,全國學者濟濟一堂,探討了如何運用三國智謀促進我國的開放、改革,搞好我國的經濟建設。會議收到的60多篇論文中,有半數以上是探討這個問題的,這些論文已刊登在海南大學學報1987年第四期(《三國演義》應用研究專輯)上,受到國內各界的贊揚。這次會議標志著我國將三國智謀應用于經濟工作的研究的開始。

  日本人給我們的啟迪

  世界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不論是哪一類國家,具有什么樣的意識形態,都必須在這個世界里共同生活,互通有無,才能促進本國經濟的發展。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世界各國之間的關系更密切,世界市場已經形成。而各國市場之間,各國市場與世界市場,都互相制約,互相影響,已不能截然分開,如果哪一個國家想自成體系,必將受到孤立,本國經濟的發展必將受到阻礙。哪一個國家要想本國經濟較快發展,必須在世界市場占有重要的席位,占有的份額越多,經濟發展越快。由于日本的特殊國情,以外貿為其生命線,所以日本人始終瞄準世界市場,而今天日本人能在世界市場上“稱王稱霸”,除了勤奮外,智慧是一個重要的因素。而其智慧來源之一,就是《三國演義》。

  在這個世界市場里,各國的競爭是十分激烈的,也可以說是一場不流血的特種戰爭,“優勝劣敗”的規律明顯地在起作用。這種激烈的競爭,不只在世界市場上是如此,在各國內部也是如此。而要競爭就要有智謀。日本的生產力和科學技術能力并不高于美國,但其競爭能力或說其智謀卻超過美國,故在競爭中美國老是敗下陣來。可見,智謀對于競爭具有多么重大的意義!明乎此,便可理解日本企業界為什么如癡似醉地研究《三國演義》。日本企業界人士指出:“人們之所以對《三國演義》推崇備至,視為珍品,就是認為書中有寶。在當今激烈的商業角逐中,讀讀《三國演義》,大有裨益。”

  日本一位大學教授說:“諸葛亮的機智多謀,給日本企業家提供了有益的啟迪,松下電器公司的顯赫成功,正是松下幸之助善于運用諸葛亮的戰略眼光的結果。”日本社會工業研究所所長牛尾治郎說:“無論在國際或國內,日本企業要增強競爭能力,就得學習《三國演義》中應付錯綜復雜局勢的能力。”

  日本企業界如此重視《三國演義》,而我們對這部祖國優秀的文化遺產——

  三國的謀略,難道有理由加以忽視嗎?

  現代商戰,不只是外貿人員或廠商之事,而是幾乎關系到全民之事;它除了不動刀槍外,幾乎牽涉到所有的領域,如科技、教育、生產、管理、經營、分配,等等,基本上也可以說是綜合國力的較量,其勝敗的后果也就非比一般,對于一國的政治、軍事、經濟、科技都產生巨大的影響,也就必然關系到一國之強弱盛衰。所以,人們常說外貿是帶動經濟發展的“火車頭”,如果這“火車頭”發不動的話,一國經濟也就停滯不前,國家就不可能繁榮昌盛。因此,現在世界各國都很重視商戰,尤其是日本人,可以說是舉國以赴。中國要加速本國經濟的發展,同樣必須重視對外貿易,尤其是商戰。我國在解放后,因種種主客觀的原因,在很長時間里可以說是“閉關鎖國”,實行開放、改革以來,對外貿是比較重視了,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經驗還不豐富,成就還不大,要想快步前進,除了自己加倍努力外,借鑒外國人的經驗是極有必要的,尤其是學習日本人利用三國智謀進行企業經營管理,以及商戰的經驗,對我們是有裨益的。而我們運用三國的智謀,應該說是比日本人駕輕就熟的。

  從劉備、孔明身上學些什么

  東漢末年,群雄逐鹿中原的時候,劉備還是寄人籬下,顛沛流離,無立錐之地,可是后來為何一躍而成為蜀漢之王?主要原因是:一、知人善任。

  他求賢若渴,一知孔明是大才,便三顧草廬,虛心請教,孔明感其誠,遂許驅馳。劉備稱得孔明如魚得水,止因君臣關系如魚水,孔明的才智才得到充分的發揮。二、能團結人。這表現在:以義結將相之心,關、張、趙云和孔明等才死心塌地為之賣命;以仁結民心,得到荊、益兩州人民的愛戴和擁護。

  孔明則是有圖天下的壯志而沒有謀取個人私利的大賢人,為了統一天下,復興漢室,救民于水火,他貢獻了其寶貴的一生,做到“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蜀漢能與魏、吳鼎足三分,孔明的智謀起了決定性的作用:他預知天下三分,提出“隆中決策”,便劉備從弱變強,他料事如神,在赤壁之戰中,玩弄曹操、周瑜于掌握之中,是實際的指揮官,他用兵有如神出鬼沒,司馬懿自嘆不如。“畏蜀如虎”,甘受“巾幗素衣”之辱。

  一個國家經濟的發展,首先是要制定正確的經濟政策,但要付諸貫徹執行,主要靠每一個企業,而企業辦得好與否,則決定于董事長和經理。如果董事長有劉備的知人善任和能團結人的本領,經理有孔明的大公無私的精神為企業工作,有孔明的智謀以對外競爭,董事長和經理的關系有劉備和孔明那樣的魚水關系,這個企業的不斷發展是無疑的。

  日本商人十分敬佩孔明和劉備,以他倆為學習榜樣。當今世界市場競爭十分激烈,與群雄割據的三國時代十分相似,日本人普遍認為,公司要想生存,取得勝利,就要學習劉備和孔明的優點,特別是團結對外和爭取人才。

  這是企業經營管理取得成功的關鍵所在。

  正確運用三國智謀將如虎添翼

  在現代企業經營管理中,主要有二:一是對外競爭,一是內部管理,而這兩者都需要充分發揮人的聰明才智。對此, 《三國演義》給我們提供了有 益的啟示:一、“攻心”戰略的運用。劉備和諸葛亮都是杰出的“攻心”戰略家。劉備之所以能從小到大,從弱到強,開創一個蜀國,關鍵在于善于用人,且得人心;諸葛許多神機妙算,其最值得稱道的是其“攻心”戰略的妙用,不僅用于治國、治軍,且用于戰爭,故能“不戰而屈人之兵”。企業的內部管理,其核心是對人的管理,而要把人管理好,關鍵在于得其心,始能使人盡其力、人盡其才,共同把企業管理好。對外競爭,“攻心”也同樣具有關鍵的作用。西方企業家為了樹立其企業形象、商業形象,不惜化億萬的錢財大做其廣告,實是“攻心”戰略的妙用,爭得人心向往;以壓倒對手。

  二、知彼知己。《三國演義》描繪了許多有關“知彼知己”的戰例,如劉備與曹操、諸葛亮與司馬懿的斗智,彼此可說是兩才相遇,兩雄相爭。有時一方知彼知己而勝,有時是彼此都知彼知已,因而使戰爭變得更加錯綜復雜,而勝敗只是棋差一著而已。知彼知己在對外競爭中同樣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特別是我們不僅要做到知彼知已,也要估計到對方是否也知彼知己,才能確定自己對外競爭的正確決策,才能取得成功:如果不知彼、不知己,而是盲目對外經營,這就往往會栽跟頭。所以,對外競爭,強調要有市場觀念、信息觀念,摸清市場的變化和需要,充分掌握信息的動態,只有這樣才能做到知彼知己,以確定對策從事競爭。三、審時度勢,因勢利導。如姜維九伐中原,鄧艾與之對壘,凡能正確分析局勢,且根據已變化的形勢,及時采取對策的則勝;反之,則敗。審時度勢,因勢利導,在對外競爭中也很重要。我們必須善于掌握國際市場的動態,以確定自己的對策。由于能預料到國際市場的需要,及時推出適銷的商品而獲厚利的,不乏其例,四、以己之長,攻敵之短,充分利用有利因素以戰勝對方。在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彝陵之戰中,曹操、周瑜、陸遜都能采取這一謀略而取勝。同樣,只有充分發揮我們的優勢,才能在對外競爭中取得成功。五、兵貴神速。司馬懿發動的新城之戰,是兵貴神速的范例。由于司馬懿根據孟達叛變及其與孔陰謀取兩京的嚴峻形勢,故不采取先奏后起兵的常規做法,而是立即領軍倍道而行急下新城,因此出乎孟達的意料之外,措手不及而被司馬懿擒殺。用兵如此,在當今對外競爭中亦如此。對外競爭中,時間觀念是非常重要的,人常道:時間是金錢,因為國際市場瞬息萬變,如稍一遲緩就會失去機會,搶手貨如不及時組織出口,市場被別人捷足先占,也許會變成冷手貨。總之,在國際貿易競爭中,企業的領導人與統兵作戰的將領有相似之處。諸葛亮和曹操、周瑜等能多勝,是因其多謀善斷,及時做出正確的戰略決策,企業的領導人也必須有這種本領,才能在競爭中取得成功。

  三國智謀誕生于中國,中國人利用三國智謀將比日本人更得心應手。如能結合實際,正確、靈活地運用三國智謀,參加國際競爭的中國人將如虎添翼,無往不勝。


2022-12-08 19:04:20

[新一篇] 古代經典諫議檄文 十四

[舊一篇] 三國歷史與文化-三國智謀精粹(二)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