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義》之演“義” (上)

>>>  晚明變革與中國近代化  >>> 簡體     傳統

《三國演義》是一部絕妙的通俗曆史。記述了自東漢末年的沒落,三大勢力崛起成爲魏、 蜀、 吳 三國,至西晉一統天下共百餘年的曆史事件與故事。根據胡适先生的研究,唐朝已有說三國的故事了。舊說都以爲是元末明初的杭州人羅貫中做的,但是其版本無從查得,隻能認爲是羅貫中首次将三國的曆史事件、故事做成小說題材的《三國演義》,而現行的《三國演義》則是清朝初年毛宗崗在前人的基礎上所做。是故《三國演義》不是一個人做的,乃是自宋至清初五百多年的演義家的共同作品。其趣味濃厚,令人不肯放手,在幾千年的通俗教育史上,沒有一部書比得上它的魅力。套用時下的說法,三國”爲什麽這樣紅呢?原因則衆說紛纭,見仁見智。《三國演義》者,以三國演“義”,以三國之人、事演“義也。

“義”是什麽?據成書于東漢和帝永元十二年的《說文解字》(許慎撰,九州出版社) :“義”,己之威儀也。是會意字,從我,從羊。威儀出于己,故從我;羊,美物也。羊,祥也。羊,象形字羊表祭牲。“我”是會意字,從戈從钑。戈是兵器。钑,或說古垂字。有自我犧牲之義。獻祭的羊又表明了義是富含自我犧牲的。義的本意是崇尚奉獻,合于道德的行爲或道理。

從這個表面定義,人們并不能深刻理解“義”所含的深層文化與豐富内涵。自有了《三國演義》,許許多多的人們讀它、聽它、 愛它,通過它對“義”有了深刻的認識。本文試圖論述《三國演義》如何演 “義”及演了哪些“義”。
 
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如果說她是一台波瀾壯闊的大戲,那麽每個朝代都上演了獨具特色的片段。而每個朝代的興旺衰滅也不是人的意志決定的,可以說是上天所授、擇人而成。魏、 蜀、 吳 三國的形成與鼎立肯定也是上天的旨意——最根本的“義”,凡合于此“義”的人與事則興則旺,違之則敗則亡。綜觀《三國演義》全書,正是如此。
 
書中代表魏、 蜀、 吳 三國勢力初興的曹操、劉備、孫堅早早登台亮相,一露面即言行不凡。他們均深懷報國安民大志,欲扶持漢朝王室,然都不得伸志。曹操借獻寶刀于董卓而行刺未果,不得不逃離京城,發矯诏召十六鎮諸侯,欲興大義,戮群兇,清華夏,扶王室,救黎民。如果按曹操的策略是完全能夠成功的,卻由于盟主袁紹的瞎指揮緻功敗垂成,曹操自己一意孤行追擊董卓,因力量太弱大敗而回,之後盟軍分崩離析,群雄自謀出路。漢朝廷曆經一次又一次的敗亂而日趨式微,以緻“王非王,帝非帝”,群臣立于荊棘之中朝賀,“看到兩京遭難處,鐵人無淚也凄惶”。此間曹操受命大破黃巾軍,組其精銳青州兵,招賢納士,威名日重。恰于其時漢獻帝宣召曹操入朝輔王室,令曹操得以奉天子以從衆望,行不世之略。又适時得正議郎董昭指點,行非常之事(移駕幸許都),有非常之功。該謀略亦合侍中太史令王立仰觀天文之結論“大漢氣數将終,晉魏之地,必有興者。代漢而有天下者,當在魏”(第14回)。順天行事,水到渠成,不久大權皆歸于曹操,朝廷大務,先禀曹操,然後方奏天子。 其後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滅呂布,除袁紹等強敵,奠定了魏國的根基。孫堅匿藏傳國玉玺南下,不幸踐其誓亡于亂箭之下。其子孫策以玉玺爲質當從袁術處借接兵圖大業,盡得江東地面,爲其弟孫權立吳國創立了基礎。劉備的勢力發展相對落後,先後投靠呂布、曹操、袁紹、劉表等,均不善終,勢孤力窮,多處逃亡,但卻廣布了仁義,也聚集了關羽、張飛、趙雲等開創蜀國大業的主要幹将。在三顧茅廬得到諸葛亮的輔佐後,實力得以迅猛發展,占荊州,據益州,終成霸業,與魏、 吳呈鼎立之勢。三國的勢力均是從無到有,短期内即從弱到強。究其成因,則是曹操、劉備、孫策/孫權均能廣納良言,知人善任,多行仁義,應天順民,所行符合了天意。諸如曹操得冀州後盡免居民全年租賦;劉備甯死亦不做負義之事取劉表之荊州,因護歸從之百姓,甯可日行十裏而不忍棄,被曹操精騎追擊而丢妻棄子,等等。
 
魏、蜀、吳三大勢力次第崛起至三國鼎立之勢形成并存在了數十年,其間每一個都想滅了另倆個,可誰也滅不了誰,且往往是首先興師進攻的一方以失敗告終。爲什麽呢?其實仍是爲了充分上演“義”的深刻與不同内涵的,明示人們應當奉行順從天意這一最根本的“義”。上天以其不同的征兆(或星象、或智士相谏等)提點示警,從之則安,違之則敗。現以幾個主要戰事予以闡釋。
 
建安十三年,曹操欲掃平江南,滅孫權、劉備勢力,發動了被後世稱爲赤壁之戰的大戰。對此孔融力谏,指其興無義之師,恐失天下之望,惹怒曹操。進而在得知孔融的“以至不仁伐至仁,安得不敗乎”的議論後,曹操大怒盡斬其家小。其實不久前在除掉袁紹父子勢力後,曹操仰觀天文時自己很清楚,“南方旺氣燦然,恐未可圖也。”結果天以東風助周瑜,“談笑間,樯橹灰飛煙滅”,讓曹操恸哭郭奉孝的早逝,緻此大敗。劉備不理會多人相谏,決意起兵伐吳爲關羽報仇,甚至青城山隐者,當世神仙李意告其休咎後仍不醒悟(李意畫兵馬器械四十餘張,一一扯碎,又畫一大人仰卧于地,旁邊一人掘土埋之,上寫一大“白”字(第81 回)。筆者在此試解:李意所畫兵馬器械四十餘張,當指後來劉備的樹栅連營四十餘屯,一一扯碎則指被東吳全部破滅;後面的大人等,該是劉備本人将被埋白帝城)。畢竟爲其弟報仇,符合了其桃園結義之旨,兄弟君臣之義,天意讓他連勝十餘陣,順利報了關羽之仇,并連帶也爲張飛報了仇。之後不從講和,定欲滅掉東吳。迎接他的是陸遜的火燒連營,緻全軍覆滅,亡奔白帝城。諸葛亮平定南蠻孟獲後即上《出師表》,欲北定中原,興複漢室,以報劉備三顧知遇之恩,忠蜀帝劉禅之職分。根本不聽太史谯周“(天象)北方旺氣正勝,星曜倍明,未可圖也。丞相深明天文,何故強爲?” 的苦谏,出師伐魏。前後八年,竟六出祁山,未獲成功。正如司馬懿(第102回)所指“孔明自負才智,逆天而行,乃自取滅亡。”其中三次敗退與糧草不繼有關,可見諸葛亮的北伐不僅違天意,而且大有窮兵黩武的味道。第六次兵出祁山,筆者倒認爲倆年輕的皇帝的識見更爲高明。劉禅勸說孔明:“方今已成鼎足之勢,吳魏不能入寇,相父何不安享太平?”魏主曹睿則以手诏賜司馬懿:“宜堅壁固守,勿與交鋒。蜀兵不得志,必詐退誘敵,卿慎勿追。待彼糧盡,必将自走,然後乘虛攻之,則取勝不難,亦免軍馬疲勞之苦”(第102回)。可惜倆位均未聽從。諸葛亮造木牛流馬轉運糧草,并設巧計大敗司馬懿。魏主再令司馬懿深溝高壘,堅守不出。諸葛亮想盡計謀,以柴草地雷等營造好葫蘆谷,令大将高翔領蜀兵驅木牛流馬佯作運糧,半月内連輸數陣,讓司馬懿心中歡喜,細審所捉蜀兵後下令出戰。諸葛亮更以魏延詐敗,引誘司馬懿父子三個率兵 攻入葫蘆谷,待司馬懿生疑“倘有兵截斷谷口,如之奈何?”隻聽得喊聲大震,山上火把、火箭齊下,地雷暴響,火勢沖天,司馬懿父子相抱大哭,自以爲必死。忽然間黑雲漫空,一聲霹靂,驟雨傾盆,澆滅滿谷大火,救了司馬懿父子。至此諸葛亮才悟:“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強也。”可惜已晚,司馬懿請得曹睿谕旨堅守不出,拖的諸葛亮病倒,雖孔明素谙祈禳北鬥之法,可天意難爲,在祈禳已及六夜時(滿七天即成),主燈被魏延急告軍情時撲滅,令諸葛亮無可奈何歎天意,重興漢室不見功,長星隕落五丈原,空負胸中十萬兵。
從上面魏、蜀、吳三大勢力的形成及其之間的較量充分演繹了:唯有順應天意,合之則順、則興,逆之則衰、則亡,是爲最根本的“義”。

昌功 2010-07-15 08:32:49

[新一篇] 三國中最精辟的十句話

[舊一篇] 《三国演義》之演“義” (中)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