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義》之演“義” (中)

>>>  晚明變革與中國近代化  >>> 簡體     傳統

前面提到《三國演義》是以三國演“義”的内涵。筆者粗查了一下,《三國演義》全書中“義”字出現了近三百處(不算人名、地名),前四十回就有一百二十處。可見羅貫中們用心良苦,用意清明,用幾百個“義”字圍繞着不同的人、物、事件全面透徹的闡明了“義”的所有具體的内涵。告知人們忠義、行義會怎樣,不義、負義又會怎樣,應該把“義”放在什麽樣的位置。

書中“義”字随着劉備高頻度出現,說明了什麽呢?對劉備從一個販屦織席之輩成爲擁兩川之地的蜀國皇帝,一直有很多人士不那麽服,甚至至今仍有人說他的蜀國是哭出來的。筆者不能贊同,認爲他的成功其實是他一生躬行仁義、以大義爲本,引大批的文人武士前來幫扶,加之他能知人善任的結果。劉備本人動辄口不離仁義,以信義爲本,而且身體力行,“吾甯死,不爲不仁不義之事(第36回)”。比如仗義前往救援徐州的陶謙時,陶謙一再将徐州相讓,劉備都以從大義相救,無端據而有之則爲無義,堅執不肯。其關、張二弟亦勸,劉備以“汝等欲陷我于不義耶”相責。而其時劉備正勢孤力弱,無處安身。至陶謙病重,第三次相讓後即亡後,面對百姓的哭求,劉備才許權領徐州事。不久後見了呂布即将徐州牌印讓之,隻是礙于關、張的憤怒,呂布沒接。後徐州被呂布攻奪,劉備反而以“城池本非吾有” 勸慰二弟,要“屈身守分,以待天時,不可與命争也。” 荊州劉表臨危向他托孤,讓領荊州,諸葛亮、伊籍亦勸他取之爲安身之地,劉備則甯可走而避之。可見其襟懷寬廣,大仁大義,決非假作仁義、沽名釣譽。再看書中時人對劉備的評價(僅選劉備集團之外的作例),諸如:仁義素著(太史慈,第11回),仁義布于四海(徐庶之母,第37回),皇叔乃仁義之人(魯肅,第54回),仁義遠播,充塞乎四海(張松,第60回),真仁義之人(劉璋,第60回)等等,可相互印證。正是由于劉備的信義廣布,義聞天下,令文武将士甘心爲他赴湯蹈火,死而無憾。如關羽甯從之死于地下也不降曹操;趙雲在劉備勢窮潦倒時仍前來投靠,“雲奔走四方,擇主而事,未有如使君者。今得相随,大稱平生。雖肝腦塗地,無恨矣”;諸葛亮爲報其三顧茅廬及知遇之恩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以至後世薄劣小兒聽三國故事,聞劉玄德敗,辄蹙眉,有出涕者(蘇轼《志林》),足見劉備躬行仁義,感人至深,教化之功。

從前征戰疆場的将士,無不尋求、夢想自己擁有一匹寶馬,即或科技高度發達的現在,人們大多還會奢望騎着快馬馳騁兜風。《三國演義》通篇僅濃墨渲染了一匹寶馬---赤兔,它一亮相就吸引了讀者與聽衆。且看對它的描述:日行千裏,渡水登山,如履平地;渾身上下火炭般赤,無半根雜毛,……嘶喊咆哮,有騰空入海之狀。有幸騎着赤兔縱橫疆場的先後共有呂布、關羽二人。赤兔載着它的前一主人跑遍漢朝的北部,無論單打獨鬥還是以一敵二或三,未曾輸過,赢得時人“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的贊譽;赤兔的後一主人靠着它誅顔良、文醜,過五關斬六将,千裏走單騎,直至守荊州,也可說未遇敵手(不過有機會且在相對公平的條件下,筆者以爲張郃、張遼、馬超、許褚、龐德,甚至顔良(此将被關羽所斬,赤兔功莫大焉,也含突襲的味道)等都與關羽有個一比)。兩位英傑一匹寶馬的有機組合,爲《三國演義》增色頗巨。可以說這樣的安排肯定富藏深意,那麽會是什麽呢?筆者認定當是爲了更生動多彩的,更有效的演繹“義”的内涵。
 
呂布一出場,英武之至,“器宇軒昂,威風凜凜”。當董卓妄言廢帝劉辨時,荊州刺史丁原依之抗擊董卓。然而,寶馬赤兔加上玉帶金珠,就讓呂布翻手之間了結了義父丁原的命,改拜董卓爲父,坐實了見利忘義之名。沒過多久,又被司徒王允以女色收買。一見貂婵,呂布即“驚問何人”,稍後是“目不轉睛的看”,聞許之爲妾,則出席相謝,願效王允犬馬之勞。王允不用幹戈僅托紅裙,就策反呂布殺了董卓,爲國爲民除了一大禍害。呂布雖有除卓之大功,卻不爲衆諸侯所喜。後到徐州一見劉備就甚敬之,稱備爲弟,并訴苦:“布殺卓東出,關東諸将無安布者,皆欲殺布爾”(《三國志》)。而劉備也隻是外然之而内不悅,因其語言無常,且“他勢窮來投我,我若殺之亦是不義”。将呂布置于小沛并供糧草軍需。沒想到不多日呂布就乘隙攻占了徐州。又,呂布已許諾與袁術結爲親家且送走女兒後又派人追趕三十裏外搶回,後再親自負女送袁術(被擋回),可見呂布的處世爲人。布雖骁猛,然無謀而多猜忌,不能制禦其黨。後被曹操圍攻,水淹下邳,呂布依仗“吾有赤兔,渡水如平地,有何懼哉”。自個因縱于酒色被傷就下禁酒令,而手下将士隻是欲飲點小酒賀奪回被盜的馬匹,竟要斬首、重打。緻上下離心,三大将齊反,侯成偷了赤兔獻給曹操,宋憲、魏續趁呂布小憩,用繩索把他捆住。見了曹操,呂布乞求松綁,并向曹操請降:“布今服矣,公爲大将,布副之,天下不難定也。”操尚猶疑,劉備一句話“公不見丁建陽董卓之事乎”送了呂布性命。書中還借助别人給呂布貼上了“見利忘義”(李肅,第3回)、“無義之人”(張飛,第14回)、“無義之輩”(曹操,第16回)、“無仁無義”(宋憲,第19回)等的标簽。總之,呂布的所作所爲,充分體現了“義”的負面内涵。令讀過和聽了《三國演義》的人,一想到呂布就記起他的無義、負義。
 
赤兔見證了呂布的無義、不義之後,又被曹操送給關羽。因曹操一向敬慕關羽的忠義,(實際上二人首次相遇時,曹操就慧眼識英雄,力排衆議,且溫酒相待,令其得以斬華雄、樹威名。)由于關羽當時隻是暫降,且尚有一條“但知劉皇叔去向,不管千裏萬裏,便當辭去”,曹操想以寶馬收服其心。從而赤兔随即見證了關羽所演繹的 “義”的正面内涵。關羽一得赤兔就向曹操再拜稱謝,使得曹操很不高興,因其多次送他美女金帛,關羽從未下拜過。一問緣由,竟是若知兄長(劉備)下落,可騎此千裏馬一日得見。後知關羽念劉備恩義,甯從地下也不降,使得曹操更贊關羽爲天下義士,自恨福薄。待斬顔良誅文醜,立功報了曹操之恩義,知劉備在袁紹處後,關羽即挂印封金離開。曹操未予攔阻,聽憑他過五關斬六 将,還派大将張遼傳谕各處關隘,任便放行,使之得以與劉備兄弟君臣重聚義。否則,無論關羽再高強的能力,僅弓箭手伺候就足以讓他插翅難飛。由此也顯示曹操好賢禮士之名,絕非虛誇。此間劉備、張飛均誤會了關羽,劉備寫信責之“何中道相違,割恩斷義?”惹得關羽大哭,回書“義不負心,忠不顧死,……但懷異心,神人共戮。” 張飛以“大丈夫豈有事二主之理”認定關羽背了兄長降了曹操,一見關羽,就揮矛便搠,罵其無義,不聽甘糜二夫人之勸,要殺了負義之人,直待關羽砍了曹操的大将蔡陽才釋懷。其後赤兔背負關羽,征戰不息,目睹了他偌多的恩怨分明,信義素著。華容狹道,面對兵敗勢危的曹操,關羽想起昔日的封侯賜爵、錦囊護髯等許多恩義,正如劉備所預言,端的放了曹操一衆,甘從軍令狀請死,(經劉備求情被饒)。可見“義重如山”之譽,關羽受之無愧。後受命攻樊城,擒于禁、斬龐德,威震天下。然右臂不幸中毒箭,神醫華佗慕其高義,特意前來醫治,分文不取。最後,由于吳、魏前後夾攻,失了荊州,敗走麥城,赤兔被長鈎套索絆倒,關羽受擒,思桃園結義,手足深情,君臣大義,“安肯背義投敵國乎?”随後義不屈節,父子歸天。将“天下義士”的稱号演繹的淋漓盡緻,驚天地,泣鬼神。寶馬赤兔被孫權賜予馬忠。赤兔悲傷無限,也英勇的演一大義,絕食數日,随主人而去。
 
赤兔的兩個主人,先後均被處死,但二者卻有本質的不同:前者是貪生怕死,多行不義,乞降不成,不得不死;後者爲守大義,主動選擇了死亡,孫權好言求其歸順不成,恐遺後患,不得不殺。蝼蟻尚且偷生,況人爲萬物之靈,誰不珍惜自己的生命!關羽把大義看的高于生命,舍生取義,義薄雲天。如同其自言“玉可碎而不就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毀其節。”正如書中明言“死于忠義,死得其所也”(第64回,姜叙之母),亦如司馬遷所言“重于泰山”,身雖殒,名書竹帛,垂範後人,緻令千秋仰義名.

昌功 2010-07-15 08:32:49

[新一篇] 《三国演義》之演“義” (上)

[舊一篇] 《三國演義》之演“義” (下)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