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鴻生:從洋買辦到實業大亨

>>>  民初歷史變遷觀察  >>> 簡體     傳統

在兒子劉念智看來,辦實業“已經成為他的一個癖好”,“辦了輕工業、紡織工業,又辦重工業;辦了工業,又辦碼頭、倉庫、銀行、保險等事業”


劉鴻生旗下火柴

火柴大王

那時候的上海,從楊樹浦到南碼頭,沿著黃浦江一帶都是各國的碼頭,一長串的外國軍艦飄著各種各樣的國旗,幾乎讓人忘了這是在中國的土地上。劉鴻生每每站在碼頭上,都心情灰暗,只能暗暗搖頭。

另一方面,劉鴻生沿長江而上銷煤、收賬,由于以煤替柴奪了很多人的生計,有一次有三千柴農要找他“吃講茶”,解決糾紛,劉鴻生得到消息大驚失色,趕緊乘一條糞船逃跑了。

時局多艱,國運孱弱。劉鴻生無法緊閉自家洋房大門,沉湎于自身享樂,對周遭世界視若無睹不聞不問。

1920年1月,劉鴻生創辦了他的第一個企業——華商蘇州鴻生火柴公司。

在這之前一年的夏天,河南、蘇北發了大水,大批難民涌入上海、蘇州等地,流離失所,愁困于街頭,社會各界紛紛發起救災活動。31歲已經做了寧波同鄉會會長的劉鴻生慷慨解囊捐5萬元。

但是捐款顯然不是長久之計,劉鴻生決定辦火柴廠。火柴生產工藝簡單,對機器設備要求不高,手工操作量大,辦起來容易,也足以安置大批難民。

后來回憶起辦火柴廠的初衷,他說:“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國內出現了轟轟烈烈的愛國運動。那時候我還很年輕,雖然口袋里的鈔票很多,但我畢竟是一個中國人,特別是在買辦生涯中,我感覺到外國人瞧不起中國人。”

他說,“我覺得中國之所以受氣,是因為沒有工業,沒有科學,因此就想利用口袋里的鈔票做點事。同時我在推銷煤炭的工作中,接觸到了生活的另一面。我押著煤船逆江而上,有一次幾乎被成千的以打柴為生的山民包圍起來打死,因為廉價的煤奪去他們的生計。這件事使我感到‘一人享福、萬人受苦’的日子是不太平的。”

在那個工業體系初創的年代,火柴業是一項比較流行的工業。葉素貞的父親葉世恭在蘇州就擁有鼎鼎大名的燮昌火柴廠,頂著白眼沖破重重阻力將千金小姐葉素貞娶進門之時,劉鴻生暗暗發誓,總有一天要在蘇州擁有自己的火柴廠。

頭幾年劉鴻生的火柴打不開銷路,遭到燮昌的打壓。后來燮昌由于經營不善,被劉鴻生低價收購。

1925年上海爆發的“五卅”運動抵制外國貨,提倡國貨,這給了鴻生火柴第一個機會。

然而當時國外火柴工業已經積累了幾十年的生產經驗,尤其是瑞典火柴公司吞并了歐洲不少廠家,成了大的托拉斯。它們在1926年想收購包括鴻生在內的多家國內火柴廠家,并且對中國實行傾銷。

果然,1929年下半年,東北各廠便全數倒閉,廣東亦倒閉近半。

劉鴻生采取“聯華制夷”之策,并于1928年8月發表了一份告火柴同業書,著意指出了在瑞典攻勢下,力主聯合。

1929年11月22日到30日,全國52家火柴廠派出代表,匯集上海,成立“全國火柴同業聯合會”,公推劉鴻生為會長。1930年夏天,鴻生、中華和熒昌三家火柴廠合并成立“大中華火柴公司”,劉鴻生出任總經理。隨后大中華火柴公司又合并了其他多家火柴公司,挽救了當時搖搖欲墜的火柴業。

在劉鴻生后來為圣約翰大學修建的社交館梵歐渡俱樂部里,大家開玩笑地稱他“火柴大王”。

“辦企業成了他的嗜好”

與榮家投資集中在面粉行業和紡織行業不同,劉鴻生的投資非常分散。

1920年,剛剛創辦火柴廠的同時,劉鴻生又琢磨著開辦水泥公司。

劉鴻生的華商水泥廠設在龍華,占地200畝,“煙囪也是水泥所造,在遠東上海一帶可稱獨一無二的煙囪。”

水泥廠高高的煙囪正好和霞飛路上的劉公館遙遙相對,工廠投產后,劉鴻生每天清晨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到樓頂向廠里瞭望一番,看看廠里的煙囪冒的是白煙還是黑煙,如果是黑煙,他就下樓抓起電話大喊:“我是劉公館,告訴你,廠里的黑龍在升天了!”然后才安心去吃早餐。無論風雨寒暑,這個習慣從不改變。

那幾年英商設在上海的怡和洋行在上海幾乎是獨家銷售設在香港的水泥廠的“青洲”牌水泥,劉鴻生剛剛決定要辦水泥廠,怡和洋行就找到他,允諾劉鴻生獨家包銷“青洲”牌水泥,做為劉鴻生不辦水泥廠的交換條件。

劉鴻生一來覺得辦廠比包銷有利,二來出于振興民族工業的心理,一次次婉言謝絕了。

華商水泥廠1923年開工,生產象牌水泥。當時市場上主要的產品是唐山啟新洋灰公司的馬牌水泥以及日本小野田水泥廠在大連生產的龍牌水泥。

劉鴻生再次使出“聯華制夷”的辦法,1925年“象”、“馬”聯合對“龍”。一致對外。

劉鴻生自己辦的企業的銀行襄理方祖蔭90歲時說過:“劉鴻生先生很會調理調度他的資金周轉……據我們了解,他是這樣操作的,一個錢要當兩個錢用。他辦一個廠,把這個廠抵押掉,籌到了錢,再辦第二個廠;第二個廠再到銀行去抵押再搞第三個廠。”

在兒子劉念智看來,辦實業“已經成為他的一個癖好”,“辦了輕工業、紡織工業,又辦重工業;辦了工業,又辦碼頭、倉庫、銀行、保險等事業。”

事業遍布各個行業,劉鴻生早早便萌發了一個想法:想把劉氏企業合并成為一個托拉斯組織。

1930年,他以86萬兩規銀在上海四川中路建造8層高的辦公大樓,取名“企業大樓”,二三層是開灤售品處和他的辦公室,四層是水泥公司、碼頭公司、華東煤公司,五樓是大中華火柴公司,六樓是章華毛紡織公司、劉鴻記賬房以及劉氏其他中小企業,七樓是保險公司、律師事務所和醫務室等,八樓是他自己的公館。

但投資如此分散必定造成資金鏈緊張。劉家大宅建成后,幾乎每天晚上都有宴會,流氓大亨、買辦富商、名門淑女、巡捕頭子云集,燈紅酒綠,夜夜笙歌。

劉念智記得很清楚,父親出入前呼后擁,有6個保鏢,表面非常豪華,實際上股票全抵押在各家銀行,父親每天要為籌措開支而煞費苦心。

1934年劉鴻記賬房顯示負債總額達到563萬余元。1936年,積欠浙江興業銀行的一筆360萬元的借款到期,劉鴻生派劉念智去找同是留英出身的徐新六商量,“個子矮小、和藹可親”的徐新六說,“你父親辦的事業太多了,顧此失彼,長期下去,怎么得了?”同意借款展期。

劉鴻生身上強烈的企業家精神和創業精神,即便在抗戰時期轉移到后方重慶,仍然不能稍止。這個時期他在后方仍然創辦了一些企業:中國毛紡織廠、中國火柴原料廠、西北洗毛廠、貴州水泥廠、蘭州西北毛紡織廠、建成水灰廠等。

1941年,孫越崎曾經和劉鴻生一起出外考察,為了沿途便于調查,他們一路坐滑竿,沿途就在路邊小旅店吃飯睡覺。孫越崎說:“像他這樣富有的大資本家,一點不以此為苦。”

這一點從他對兒子的要求中也可見一斑。他的四子劉念智從英國留學回來不久,劉鴻生讓他去礦場考察,設計一套成本會計制度。他說:“你到礦場的第二天,就必須下井。以后每天堅持下井幾小時,這一點必須做到。”

后來劉鴻生留在上海的兒子們逐漸還清了借款,劉氏企業輾轉渡過難關,但是經過日軍侵略和蔣宋兩家巧取豪奪,劉鴻生企業逐漸日薄西山。

萬里遷廠九死一生

“八•一三”淞滬抗戰爆發。在這民族危難關頭,住在租界里的劉鴻生毅然担當起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副會長、上海市傷兵救濟委員會會長和上海市抗日救國物資供應委員會總干事的重任。他還組織了劉氏企業傷員救護隊,并動員子女參加“八•一三”淞滬抗戰愛國后援工作。他的煤業救護隊干得最有聲色。

日本侵略者侵占上海后,劉氏企業絕大部分被日軍占領,劉鴻生最初放不下自己那么多企業,不愿意離開上海。后來他被威脅出任偽上海市商會會長。在一個夜晚,劉鴻生臉上遮著羊毛圍巾,帶著一個小皮箱,悄悄登上英商太古輪,出走香港。劉氏在滬的所有產業,即被日軍以“敵產”接管,財產損失達1000萬元以上。

當時西南大后方經濟異常落后,物資匱乏,急需能人來打開工業生產局面,劉鴻生素與孔祥熙相熟,孔向蔣介石推薦了劉鴻生。蔣介石親自召見劉鴻生,并請穆藕初作陪,向劉鴻生承諾,“我保證償還你損失的1000萬元,只要你能提供機器設備和專業人才,要錢給錢,要原料給原料。”

劉鴻生立刻行動起來,首先在重慶和長壽兩地籌建了中國毛紡織廠和中國火柴原料廠。他于1938年7月8日親赴廣東、廣西、貴州、云南及四川等地考察,準備投資設廠。此外,他還讓第四子劉念智負責章華毛紡織廠的拆遷工作,布置“偷”拆在滬劉氏工廠的機器零部件。

偷運出來的紡、織、染等相關器材共500余噸,經過裝箱,原計劃由越南海防轉運昆明。后改由香港經仰光轉運重慶。然而,由于交通阻塞,器材運到仰光后滯留了將近一年,始終無法運回國內。盡管劉鴻生想方設法弄了幾張“委員長手諭”,仍是無濟于事。萬般無奈之下,他只得再派劉念智飛往仰光,親自辦理轉運。

與此同時,應劉鴻生召喚,劉氏企業的紡織工、擋車工、機修工等各種熟練工人也紛紛不遠千里,艱苦跋涉來到大后方。在抗戰勝利前兩年內,劉鴻生先后在蘭州辦了西北洗毛廠、西北毛紡織廠,在貴州辦了氯酸鉀分廠,在昆明、海口辦了磷廠,在貴陽、桂林、重慶辦了3家火柴廠(合股),在廣西辦了化工廠。

但是在大后方,由于拿不出資本,只能用拆來的機器入股,能拿出資本的只有蔣、孔、宋幾大家族,劉鴻生不得不仰賴國民黨政府及官僚資本的支持,“每一次增資,劉家的資本就被削弱一次”,各個工廠公司的董事長都由這幾家的要人担任,結果“我們劉家的所有資產等于白白奉送給他們,我們將變成一個微不足道的小股東,我這個總經理變成了他們的小伙計了” 。

抗戰勝利后返回上海,劉鴻生艱難恢復、重整原有的企業,并有所擴展,但在外貨大量傾銷、通貨惡性膨脹、金圓券巧取豪奪中,劉鴻生悲觀絕望地看著所屬的工業企業陷于停工與減產,而被迫走上了商業投機之路。

劉鴻生與葉素貞一生誠愛,后來娶了妾對葉素貞也不改情意。葉素貞為他生了8個兒子,3個女兒,兩個妾又給劉鴻生各生1子。劉鴻生把這13個子女都送出國學習,像對待事業的態度一樣,“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里”,安排他們學習不同的專業,以便將來能夠管理不同的企業。回國以后劉鴻生把他們都放在底層小職員位置上加以鍛煉。

劉鴻生說,我這一生,最自豪的就是辦企業和教育子女。

1956年,擁有2000多萬資產的劉氏企業參加公私合營,同年“十•一”劉鴻生病故于上海。


南方人物周刊 2012-08-14 22:59:11

[新一篇] 葉澄衷傳:從舢板少年到商界巨子

[舊一篇] 滬上實業奇才劉鴻生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