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福潮:《書海泛舟記》[書海泛舟記]其十五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書海泛舟記]其十五

  還,還是不還?

  我表哥(大舅長子)1965年考上蘭州師范大學,1969年,分配到甘肅省徽縣一中任教。徽縣地處隴東南,位于秦嶺腳下,北距天水市二百里,有寶成鐵路過境。我第一次獨自去找表哥,是1971年寒假,從寶雞市坐火車南行,在寶成線譚家莊車站下車,再坐四十里地的汽車,到徽縣城關下車,路上若不耽誤,行程約需五個小時。

  表哥教數學,卻喜歡戲劇。他身材魁梧,嗓音好,在校時演過《紅燈記》里的李玉和,唱、念、做俱佳,他有許多京劇唱片,說是“文革”時從學校廣播室“撿”的,他學李少春《野豬林》里的沽酒歸來一段,惟妙惟肖,父親說他是一塊唱余派老生的好料子,不該學數學,應該去唱戲。

  表哥獨居一室,房間很大,間隔成里外兩間。外間占三分之一,做飯吃飯,接待學生;內室有一張大床,一個三屜桌,兩把木椅,一個五層的木書架,床下藏有三個木箱子,很沉,一個人挪不動,要開箱子,須先把被褥和床板搬開。箱子里裝著滿滿的書,他說,這是學校圖書館的書,“文革”時,學校管圖書的老師挑選了一千多冊好書藏起來,其他的書都丟光了,這位老師調走后,把這間宿舍連同這些書都交給了他。

  表哥未成家,天天忙著給我做飯,臨來前母親囑咐我不讓我多住,第四天我就想回家。我挑了四十三本書要帶走看,表哥說,“你能帶多少帶多少,哪天學校把書收走,就看不成了。”表哥給我家買了三十斤大米,送我到汽車站。下了汽車,往火車站還有一里多地,我肩扛大米,手里提著滿滿一旅行包書(那種大號的中間帶拉鎖的帆布旅行包),走走歇歇,上了火車,我的襯衣濕透了。

  寒假里,我除了睡覺,天天看書。開學后,書包里裝一本書,上課時把書放在課本下面偷偷看。我用了一個學期,才把這些書讀完。看完后,我開始發愁,還不還呢?還,有些書還沒看夠,想再讀一遍;不還,就不能去借新書。猶豫了幾日,我問父親怎么辦。父親說:“讀書,要拿得起,放得下。拿起書,心在書里;放下書,心就要從書里跳出來。尤其是借別人的書,看完立刻就還,不可戀棧。書緣亦是一種緣分:今日相遇,引為知己,依依不舍,若有緣分,即使分手,日后也會相逢;若無緣分,強留也留不住。你明天就去把書還了吧。”

  附:1971年7月14日還書單

  1、 郭沫若:《駱駝集》
  2、 蔣光慈:《蔣光慈詩文選集》
  3、 曹禺:《曹禺選集》
  4、 茅盾:《春蠶》
  5、 茅盾:《子夜》
  6、 巴人:《證章》
  7、 《沙汀短篇小說集》
  8、 《艾蕪短篇小說集》
  9、 陳殘云:《香飄四季》
  10、 柳青:《創業史》
  11、 李準、未央:《我是怎樣學習創作的》
  12、 屠格涅夫:《獵人筆記》
  13、 《克雷洛夫寓言》
  14、 《契訶夫小說選集》
  15、 普希金:《上尉的女兒》
  16、 蕭洛霍夫:《被開墾的處女地》
  17、 比留柯夫:《海鷗》
  18、 《蘇聯兒童文學論文集》(一)
  19、 《伊索寓言》
  20、 哈代:《苔絲》
  21、 《普列姆昌德小說選》
  22、 巴爾扎克:《邦斯舅舅》
  23、 巴爾扎克:《歐也妮.葛朗臺》
  24、 斯威夫特:《格里佛游記》
  25、 惠特曼:《草葉集》
  26、 西蒙諾夫:《我城一少年》
  27、 托爾斯泰:《安娜.卡列妮娜》(上、下)
  28、 托爾斯泰:《戰爭與和平》(上、下)
  29、 卡達耶夫:《時間呀,前進!》
  30、 格魯茲杰夫:《高爾基的青年時代》
  31、 馬克。吐溫:《湯姆.莎耶》(現譯《湯姆.索亞歷險記》)
  32、 馬克。吐溫:《赫克爾培萊.芬》(現譯《哈克貝里.芬歷險記》)
  33、 阿拉伯民間故事:《一千零一夜》(一、二、三)
  34、 法朗士:《企鵝島》
  35、 《魯拜集》
  36、 但丁:《神曲》
  37、 凡爾納:《格蘭特船長的兒女》(第一、二、三部)


范福潮 2013-08-20 14:05:04

[新一篇] 范福潮:《書海泛舟記》撿書

[舊一篇] 范福潮:《書海泛舟記》踏雪尋梅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