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百年(二):晚清亂局(27)——庚子國變(IV)

>>>  緬懷先烈—追憶民國歷史  >>> 簡體     傳統

1月16日

前幾次把整個戰爭中聯軍的軍事行動做了一些介紹,今天轉過頭來介紹清廷和諸列強談判的情況。

在清廷的議和人選得到列強認可后不久,奕劻和李鴻章聯合照會各國,提出了清政府方面的議和綱領,但這一綱領卻和此前法國提出的、并得到各國原則上承認的談判要求相去甚遠。幾天后,聯軍總司令瓦德西終于趕到北京,他對于中國人提出的議和大綱的態度是“不給予任何的理睬”,并鼓動各國堅決拒絕中方先停戰后議和的要求,提出只有清政府在如何懲辦禍首等問題上有明確的表態后,才可能開始考慮議和的問題。

不久,慈禧一行抵達了西安,安頓下來的慈禧每天所急切盼望的就是李鴻章的好消息,不過,似乎壞消息卻來的更頻繁一些,因為這時聯軍已經攻占了保定,同時還有傳聞說,京城里的洋人已經開具了一張需要“懲辦”的人的名單,并且警告,這些人都是從犯,為了中國的體面,首犯的名字沒有提及,如果這些從犯得不到懲辦,那么他們將自己去尋找首犯算賬。慈禧很清楚,“首犯”指的就是她自己,于是她讓榮祿示意李鴻章,只要能保住自己,就什么都可以商量,李鴻章便開始更加積極的賄賂俄國出面斡旋此事,使得各國開始權衡利弊,最終決定保留慈禧,而把載漪等人拋出去。

由于列強們咬住除慈禧之外的其他禍首的名字死死不放,李鴻章不得已給慈禧去電,要求朝廷盡快從重懲辦這些禍首,以阻止聯軍西進并為談判創造條件。慈禧被迫連續兩次發布“懲辦禍首”的諭旨,但都遭到了列強的拒絕,聯軍總司令瓦德西甚至說,如果中國再不提出令各國滿意的決定,聯軍就要進攻陜西,去捉拿真正的禍首!

除了要求懲辦禍首,列強還糾纏著“兩宮何時回鑾”的問題。各國公使一致要求,只有中國皇帝和太后回到北京后才可以開始談判,而慈禧卻壓根就沒有此時回京的想法。正當李鴻章和奕劻左右為難之際,突然傳來俄國準備監理東三省的消息,這引起了日、英、美等國極大的不安,再加上李鴻章年邁體衰,因過度勞累而病倒,列強們便沉不住氣了,他們不再堅持把“嚴懲禍首”和“兩宮回鑾”作為和談的先決條件,而是轉向急于開始討論議和的具體內容。12月24日,八國和西班牙、比利時、荷蘭等11國公使將“議和大綱十二條”交給了奕劻,并聲稱這些條件“無可更改”,要求清政府迅速答復。

這個《議和大綱》是后來《辛丑條約》的藍本 ,其內容十分苛刻,當李鴻章將其原文電奏西安后,西安方面一片大嘩,所有人都覺得無法接受。然而,在看到條款上既沒有將她列為禍首,也沒有讓她交出權力后,慈禧還是復電照準了所有要求。

1901年1月15日,李鴻章和奕劻在《議和大綱》上簽字畫押。自知時日不多的李鴻章想盡快結束談判,于是他代表清政府要求各國早日撤軍,但各國的態度是:必須親眼看到禍首的懲辦,必須把賠款的數額定下來,否則決不撤兵。無奈之下,慈禧只得再次發布懲辦禍首的諭旨,此次懲辦基本上滿足了各國的要求:莊親王載勛被賜自盡,山西巡撫毓賢被即行正法,剛毅本應斬立決,但因已病故免其置議,啟秀、徐承煜即行正法,載漪、載瀾被發往新疆,徐桐、李秉衡因已臨難自盡故免其置議,左都御史英年被賜自盡,趙舒翹也被賜自盡,其余各級官員遭懲處者達一百多人。

慈禧一口氣像切瓜一樣殺了120多個大臣后,各國關于懲辦禍首的風波才逐步平息。接下來,賠款的問題便成了中外議和的關鍵,這才是各國關心的最終核心。俄國、德國和法國都獅子大開口的提出了自己要求的賠款數額,而且還要求賠款以現金的方式一次付清;英、美、日等在華商業利益較多的國家担心過大的賠款壓力會削弱中國市場的購買力,從而損害自己的商業利益,因此在報價的同時主張將賠款數額保持在一個限度之內。但是無論怎樣,這些國家的報價都遠遠超過了它們實際的軍事開銷和損失。

這個時候,李鴻章已經是病入膏肓了,他開始不停的吐血,完全沒有力氣同洋人們討價還價,慶親王奕劻最后也沒有出面,賠款談判全部是由下級官吏出面參與的。經過數月的反復磋商,幾度斗爭,賠款總額最終被確定了下來:清政府共需向列強賠款白銀4億5千萬兩,分39年還清,年息4厘,以海關稅、鹽稅和常關收入作抵押担保;列強還說:“4億5千萬中國人,人均一兩,以示侮辱”。

所有這些賠款,加上利息,一共是9.8億兩白銀,相當于當時清政府11年財政收入的總和,足以組建160支北洋艦隊。列強們對最終達成的賠款數額也難以置信,俄國公使對沙皇說“這是一場最夠本的戰爭”,美國本來覺得得到100萬兩就滿足了,但結果他們得到的是3000多萬兩。

5月26日,百般無奈的慈禧終于回電,照準了賠款數額。至此,議和大局已基本形成,在京聯軍開始陸續撤出。

1901年9月7日,李鴻章、奕劻代表清政府同英、法、日、俄、德、美、意、奧及荷、比、西共11國代表在北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條約簽訂后,國人即刻指責道:“賣國者秦檜,誤國者李鴻章!”  。在簽字時,李鴻章把自己名字中的三個字連在一起寫,看上去十分模糊,乍一看就像是一個“肅”字,這個字是在李鴻章平定天平天國后,清廷給他的封號——“一等肅義伯”,他這么做等于是在告訴后人,不是我李鴻章要賣國,我只是為朝廷辦事,要賣國的是皇帝你,所以我干脆把你給我的這個封號簽上去,而不要把我父母給我的這個名字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民國百年

條約簽訂后,慈禧終于松了一口氣,并作出了今后“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的保證,而簽字回來后的李鴻章則身體每況愈下,大口吐血,于11月病逝,臨死前,他的床頭還站著逼他在東北問題上簽字的俄國公使。

1901年10月,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啟程回鑾,次年初在新任直隸總督袁世凱的陪同下,從保定坐火車回到了北京。回鑾途中,慈禧以載漪縱容義和團,獲罪祖宗為由,廢除了其子溥儁“大阿哥”的名號,認祖歸宗仍為載漪的兒子;1908年,慈禧令李蓮英派人將溥儁刺殺。

中國近代有兩個庚子年,1840年和1900年:1840年爆發了第一次鴉片戰爭,隨后經過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甲午戰爭等,到1900年發生了與八國聯軍的戰爭。這樣的一個過程說明,在清政府執行屈辱外交路線的同時,中國人也表現出了一種抗爭精神,但是到《辛丑條約》后,一切都改變了,中國已經到了“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的程度,《辛丑條約》也是中國近代史上最可恥的一個外交文獻,清政府已經淪落到甘心去做外國人侵華工具的地步,清朝的滅亡已經是無可挽回的歷史必然了。 


三鑒齋 2010-07-20 14:58:35

[新一篇] 民國百年(二):晚清亂局(26)——庚子國變(III)

[舊一篇] 民國百年(三):共和新生(1)——清末新政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