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經濟學 21.美國人如何存錢(上)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21.美國人如何存錢(上)

一個人掙的錢或者存起來,或者花掉。因此不論在某一年中,或者在某人的一生中,掙的錢應該等于儲蓄的錢加上花掉的錢。也有個別的人花的錢比掙的錢還多,他的儲蓄是負的,或者說,臨死還欠了一屁股債。從宏觀來看,一個國家一年內創造出的財富總值(即國民生產總值),或全國每個人一年中掙的錢的總和等于全體百姓的花銷加儲蓄。但是在社會主義國家中個人創造的財富有一部分沒有返回到個人手中,直接變成了國家的積累。主要是因為生產資料歸全民所有,每個公民不計報酬地為社會主義大家庭工作,而國家則負責照顧每名職工的生活乃至生老病死。

從國際比較來看,美國人的儲蓄率很低,是世界各大國中最低的。以1990年為例只占國民生產總值的15%,同年日本的比例是34%,英國是17%,德國西部是28%,中國是43%。世界各國中只有新加坡的39%,印尼和南朝鮮的37%可以和中國相比擬。有許多窮困的小國儲蓄率比美國還低,甚至有7個小國儲蓄率是負值,他們靠借債維持生計。①

人們之所以從事儲蓄,其動機有二。一是為了防老、防意外,在美國還要防失業;二是為了贏利。為了儲蓄養老的需要,美國政府規定,職工每月要繳本人工資的5%,在某些情況下資方(或雇方)也要繳同樣數目,作為養老儲蓄金(其實是資方將職工應得的工資直接扣繳了)。這筆養老金職工退休以前不能動用,而且養老金由政府代管,職工調動工作也不受影響,這一制度的設計思想是每個人自己解決自己的養老問題,在年輕時多儲蓄,以備年老時花費,政府不予補助。本來嘛,政府又不會創造財富,何來錢財補助老人。所謂政府補助,無非是政府強制從一部分人應得的收入中轉移給另一部分人。除掉政府規定的養老儲蓄,還有各種由私人組成的公司,經辦不同目的或額外的養老金儲蓄,實際上相當子一種專門的銀行。不難想象,這些經辦養老金儲蓄的銀行或機構手中聚集了一大筆錢,成為重要的資金供應者。他們或者貸款給企業家,從中收取利息,用以支付存款人的利息井維持自己的運轉。他們也可以自己舉辦實業,用這筆錢來生利。在美國這樣一個分工極為細密的社會里,銀行很少自己去辦實業,他們致力于提高銀行的效率,降低自己的成本,以便和同業競爭。

雖然有88%的美國家庭在銀行里存錢,但這并不是儲蓄養老的唯一辦法,甚至也不是主要的手段。買房子才是主要的手段。大多數美國人從結婚組建家庭開始就存錢買房子。具體的辦法是向銀行或專門的抵押購房銀行貸款,貸款期一般都是30年。美國政治安定,財產所有權有嚴格的保障,所以貸款期雖然長達30年,借貸雙方并不感到不放心。每月扣款歸還本息,實際就是用買房子的方式來存錢。買了房子不影響搬家,因為整個產權和債務關系可以一起出售給別人。我認識的幾個美國朋友都有這樣的經歷:年輕時住一所小房子;壯年時收入高了,子女也大了,換一所大房子;將來退休之后準備再換小房子。根據美國的統計,64%的家庭擁有自己的住房,36%的家庭租房子住。買房子作為儲蓄的一種方式有其獨特的優點,既存了錢又有了住處,一舉兩得。而且房子是實實在在的資產,不像鈔票、股票等有價證券只是一張紙,所以購置房地產比較安全。當然,房地產也有漲價跌價的問題,弄得不好也會虧本。但是地球上的人口在不斷增加,土地這種資源在不斷變得更稀缺,所以從機會上看,漲價的可能性比跌價的大。

買黃金也是一種儲蓄手段。在美國黃金是自由買賣的,非商業性的進出海關也沒有限制,這種流通的自由使得黃金成為一種靈活、方便、可靠的儲蓄手段。但是用黃金作儲蓄有兩個主要問題,一是金價的波動很大。從歷史上看,黃金的最高價和最低價可以相差1.5倍以上。二是黃金雖然不怕火燒,但有被盜或失竊的可能。如果將它存入銀行出租的保險柜,則將來黃金的所有權取決于誰能控制保險柜的開啟,這又增加了某種程度的風險。所以黃金并不是美國人的主要儲蓄手段。

存錢生利和存錢防老并不矛盾,最理想的方法是存的錢既能生利,又可將來防老。從這一點看存黃金不是一種理想的儲蓄方式,因為黃金不會主利。將錢存入銀行略好一些,但在美國存款利息要繳所得稅,再減去通貨膨脹的損失,所剩雖不會變負,也微薄得很。當然,銀行存款比較可靠,萬一銀行倒閉,存款仍能從銀行保險得到補償。

比銀行存款生利更大的便是買股票。所謂買股票就是向某一企業投資。投資不同于貸款。投資是沒有歸還期的,除非企業宣布結業,此時每份股票所能分得的錢,等于企業清算時的資產除以股數。但股東每年可以分得企業的紅利,股東也可以將自己持有的股票出讓。投資一家經營情況好的企業,不但年末可以分紅,股票本身還可能升值,所以獲利相當豐厚。但如果企業虧損,損失就會很大。獲利高的,風險也大,這是經濟活動的一般規律。據統計,有19%的美國家庭擁有股票。

獲利更大,風險也更大的,是金融投機活動。由于風險大,很少人會靠存錢于金融投機事業來防老,因此它主要的目的是生利。金融投機包括買賣黃金、外匯、股票、政府債券(相當于我國的國庫券)。他們買進的目的是為了賣出,換言之,他們自己并不需用黃金、外匯等,只是為了賺取買賣的差價。經濟學的理論可以證明,只要金融投機商能賺得利潤,這種活動就有利于社會。或者說,金融投機買賣與其它各種買賣并無本質上的不同。只要交易是在平等自愿基礎上達成的,它就為參與交易的雙方帶來利益。①所以美國政府并不限制金融投機和其它任何投機買賣。

但是金融投機需要高超的技巧,靈活的信息,正確和果斷的判斷,它并不是一般人能勝任的。另一方面,具有這種特長的人又不一定具備投機需要的資本。于是金融代理商應運而生。這是一批具有投機專長的人開的金融公司,他們向社會上集資,賺得的利潤按一定比例與投資人分享,但萬一虧損要由投資人承担。這類公司在80年代中如雨后春筍,大多數都相當成功。他們向潛在的投資人寄送各種廣告,主要是說明過去幾年他們為每個投資人賺得了多少利潤,借以證明他們的能力。在80年代中期每一百塊美元在一年中扣除他們分享的部分,賺得30美元是很普遍的。但近兩年中金融投機的利潤下降。中國人民的朋友索洛斯先生就是一位很成功的金融投機家,他在20多年內從幾百萬的家當發展到十幾億的資產,為了支持中國的開放改革,在中國舉辦了“開放改革基金會”,每年贈款100萬美元。但在1988年的黑色星期一事件中,因各種股票狂跌,他損失了1億美元。全美國著名的金融公司中只有兩三家逃脫了那次噩運。其中一家稱為“橋水金融公司”的,它的總裁曾幾次來我國訪問。我曾問他的訣竅何在,他毫無保留地告訴了我。大概他知道我這個窮漢不會成為他的競爭者。而我呢,也知道發財與我無緣,

①茅于軾:《投機行為對經濟運行的影響》,《走向未來》雜志,總第7期108頁。竟把這個可算無價之寶的訣竅忘記得一干二凈。小結:從總量平衡看,產出等于消費加儲蓄(或再加出口)。儲蓄有兩種目的,目的不同選擇的儲蓄方式也不同。儲蓄如果以投資的方式進行,風險大的獲利也可能更豐厚。


茅于軾 2013-08-23 15:17:15

[新一篇] 生活中的經濟學 20.個體經濟規律和總量經濟規律

[舊一篇] 生活中的經濟學 22.美國人如何存錢(下)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