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經濟學 33.個人和社會的致富之道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33.個人和社會的致富之道

按勞付酬的社會主義分配原則既比較公平,又能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對這一點,即使有爭議也未能從根本上動搖它。但這個原則如何貫徹卻眾說紛紜,就這個題目發表的文章可以說多得汗牛充棟。但我在這里要談的勞動報酬則是另一件事,盡管它比按勞付酬重要十倍,但很少有文章提出這個問題,更談不上回答這個問題。

按勞付酬暗含的意義是同樣質量和數量的勞動應得到同樣的報酬。但我們是否注意到一個基本現象:同樣一位外科醫生,在中國的勞動報酬遠低于在美國同行的報酬。即使他們的技術水平一樣,工作的緊張程度也相仿,他們的收入仍相差極遠。在這里的比較中,我們暫且假定中國不存在腦體倒掛等一時的不合理現象,而認為對中國醫生確實做到了按勞付酬;而且我們也可以不用匯率折算來比較,而直接用吃、穿、住、用、交通、度假等具體項目來比較,上述的結論仍;日是符合事實的。不要說外科醫生,就以餐館里洗碗這種最普通的差事來說,中國工人可以享受的生活水平也遠遠趕不上美國的同行。這一奇怪的現象說明,一個人的勞動報酬不但取決于他本人勞動數量和質量,而且取決于他所處的經濟環境。

當窮國和富國發生國際貿易時,宮國往往能用包含勞動較少的產品交換窮國包含勞動較多的產品,表現為貿易的不平等。許多人把這一現象的原因歸結為富國剝削了窮國,可是即使兩國不發生貿易,像上面提到的同工不同酬的現象仍舊存在。可見這和剝削無關。事實上像臺灣就是靠了國際貿易由窮變富的,類似的例子還有韓國等。可見窮國和富國的貿易也可以使窮國變官。國際貿易一般而言是雙方同時得益的,否則一方可以退出交易。所以要解決貿易不平等問題首先要尋出窮國和富國同工不同酬的原因,或者說,這兩類國家經濟環境不同的原因。

“報酬還取決于環境”,這個發現的重要性無論如何強調也不為過。如果我們窮其奧妙,懂得了如何創造出一個優良的環境,使得每個人在付出同樣勞動的情況下生活水平可以成倍地上升,這不是大大造福于全國人民么?

有的同志把這一現象歸結為由于美國普遍具有較高的勞動生產率,所以同樣一小時的勞動,即使簡單勞動如洗碗,由于不同勞動之間的可替換性,所得報酬也較高。但這種解釋的毛病在于把結果誤認為是原因。我們要問的問題是何以同樣的勞動在美國所得報酬較高,他給出的解釋是因為美國的人均勞動產值高。等于什么也沒有說。

從微觀來看,美國企業的勞動生產率高是一個事實,美國汽車裝配廠每裝一輛汽車所用的勞動不到中國同類廠的1/10。但這仍不足以解釋上述現象,因為中國也有少數高度自動化的先進企業,勞動生產率并不低,但這些工廠職工的報酬仍遠不能達到美國的標準。相反,美國也有勞動生產率低的行業,例如前面提到的醫生和餐館,這些行業的勞動生產率并不比中國同行業的高,可是從業人員的待遇仍舊比中國高出好幾倍。

所以答案要從經濟環境中去找。但所謂“經濟環境”究竟是什么東西?它又如何使得一個國家變窮或變富呢?

有一種比較接近的分析是說,同樣的勞動由于使用的場所不同,創造的價值會有差異。譬如說,社會上肥皂生產過剩,而火柴卻不夠,此時如果將勞動投入于生產肥皂而沒有用來生產火柴,勞動創造的價值就會降低。這樣的分析固然有理,但這種勞動使用的不當如果僅僅是偶然因素造成,并不會使總體上一國比另一國窮。只有在經濟體制上的混亂,使得經常發生資源配置的失當,長線產品老是長線,稀缺產品長期稀缺,經濟結構上扭曲糾正不過來,這才會成為窮困的根本原因。

當存在著消除浪費、增加生產、提高效率的機會,但或由于權責利關系不順,或因管理上過嚴過死,或者是觀念上無法接受等原因,使得上述的潛力眼睜睜不能發揮出來,這是更一般的經濟環境中的問題,用馬克思的說法就是生產關系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例如我國有十幾億畝宜林荒山,農村有上億的過剩勞力,國內木材奇缺,每年花十幾億美元進口,但不能從體制上使勞力與荒山相結合,類似地,農民不愿多施有機肥培養地力,只圖短期利益,使農業產量的維持越來越困難。再如原材料產地與加工基地交換產品可使雙方互利,但或因價格限制,或因保護當地并無優勢的產業(原料產地硬去搞加工,而加工基地硬去生產原料),或因運輸能力被較次要的貨運所占用而使這種交換不能實現。再如農村某專業戶因承包魚池而發了財,村民妒忌他家的富有而哄搶魚池,結果無人再敢承包而寧可讓魚池撂荒。筆者曾到北京公證處辦理公證,那里每天僅受理60宗申請,而需要辦公證的人超過500,每人要等8天才能挨上號。至于買車票排隊、看病排隊等上幾個小時已是習以為常。類似的例子還可以舉出很多。這一類的社會性浪費都決不是無法克服的。當這些浪費長期存在時,整個社會的收入水平必然受到影響。

美國社會同樣也存在著低效率和浪費,像前文中提到的郵局排隊,但總的看來浪費現象比中國少得多。我經常在思考,何以美國社會的生產潛力能得到較充分的發揮。從制度上或許可以對此作出一點解釋:在美國任何個人能發明一種提高效率減少浪費的辦法,在由此而獲得的經濟效益中個人可以分享的比例很大。因此人人都愿意開動腦筋,有了方案還努力去實施,社會的浪費得以日益減少。旅行支票的發明是一個例證。這個新念頭方便了出門旅行的人,銀行也略有賺頭,而發明人因而得利幾百萬美元。我國有許多可以提高效率的新發明新念頭,實行起來困難重重,部分原因是推動這種新方法的有關人士不能從減少的浪費中分享一部分成果。辦成一件好事要過五關斬六將,把關的人缺乏與人為善的態度,往往是用損人不利己的原則作指導。

從更深層的原因來看,經濟環境還與民族的法治水平、道德標準、生活習慣、文化素質有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是法律嚴肅性的必要條件;必須有法律面前的平等才能有市場競爭的平等,國家提供公平嚴肅的法律和以法律為依據的治安管理,嚴懲貪贓在法,商業活動才能正常地進行。道德也構成經濟環境,一方面道德引導人們助人為樂,與人為善,君子成人之美,誠實守信,克勤克儉等,這些都是生產和交換的每一個環節中所需要的待人處世的原則,而且這些道德在我國的傳統道德中并不缺乏。但另一方面又要承認個人追求自己的利益并不違反道德。君子不但可以,而且必須喻利,生產和交換必須在符合法律的前提下追求利潤,而不能“只算政治賬,不算經濟賬”。這一點卻是和我國的傳統道德觀念有一些細微的,然而又是十分重要的差別。至于習慣和文化原則則更隱蔽地、又無所不在地影響人的經濟行為。舉例說,守時和講究工作質量,這既不涉及法律也談不上是道德,可是它直接關系到一個經濟運轉的效率。

在美國住久了回到國內感到生活不如在美國方便,類似地,一個在上海住久了的人搬到北京居住,也會感到生活不方便,如果搬到小城市這種感覺就更強烈。久入芝蘭之室而不聞其香,一個人習慣了周圍的環境就見怪不怪了。但開放使信息溝通,人們多了一個參考坐標,因而開擴了眼界。開放最重要的一個成果就是懂得了改進我們的經濟環境,可以開發出巨大的經濟潛力,使個人和社會變得富裕。因而從邏輯上講,開放的必然后果就是改革。現在大家逐漸感到經濟環境和經濟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改革的困難究竟何在呢?照理說,經濟環境是大家自己創造的,只要大家都認識到改進經濟環境可以造福于國家和人民,大家一起行動,問題就解決了。可是具體到實際行動上就發現這里有一道極難克服的障礙:當經濟環境還是老傳統老習慣主宰時,你按新標準行事立刻會被淘汰掉。當欺詐和貪污盛行時,如果你堅持做一個老實守法的人,其后果是不難預料的;相反,在這種環境下更易于適應的是用更虛偽的辦法欺詐和更巧妙的手段行賄。同樣地,當用低成本制造出劣質產品充斥市場時,你卻堅持質量第一,如果產品質量不能從表面上鑒別,必須使用三年五載才能區別良莠時,高質量產品就失去競爭力。改革的實踐中有無數這一類的例子。雖然我們明明知道改善經濟環境是解放生產力的關鍵性因素,它的價值比一切新技術新工藝的總和還要大許多倍,但得到它的代價卻太高了,道路大艱難了。一些青年人爭相移居國外,就是利用別人已經建立起來的比較適合于生產力發展的經濟環境和制度,使自己的勞動力能體現出更高的價值。但是更多的人仍堅持留在國內,在改革開放的道路上,努力實現幾代中國人夢寐以求的理想。

小結:一個社會經濟效率的低下將導致整體的窮困,要提高經濟效率必須改善經濟環境,它包括資源的合理配置,生產要素的最優結合,人們的商業道德和法治觀念。這些條件也可以稱之為經濟制度,或生產關系。


茅于軾 2013-08-23 15:30:03

[新一篇] 生活中的經濟學 32.經濟活動中的是非觀(下)

[舊一篇] 生活中的經濟學 34.一個人人都買,人人都賣的社會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