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知音向誰覓?

>>>  探索博大精妙的傳統文明  >>> 簡體     傳統

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里夢,已三更。起來獨自繞階行。人悄悄,簾外月朧明。

白首為功名。舊山松竹老,阻歸程。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宋·岳飛《小重山》

這是岳飛在秦檜重新當上宰相后,覺得復國無望,心中感嘆寫下的名作。最為經典的莫過于那句“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那是在一個深秋的夜晚,我夢到自己正 率部征戰千里,向故土進軍,多么令人興奮激動啊,可惜好夢不長,我還是被不停鳴叫的蟋蟀吵醒了,醒來的時候正是半夜三更。

我披衣起身,繞著臺階來回踱步,四周寂靜無聲,只有朦朧的月色照在窗簾上,心中不由郁結。

家鄉長久淪陷,貴氣遙遙無望,我從軍十多年出生入死,如今頭發都白了,扔未能返回家園,實現滿腔抱負,山高水深,道路曲折阻隔了我回家的路。我獨自一人身處危險境地,找不到一個知音,彈琴也沒有一個聽眾,就算琴弦斷了也沒有人會在意。

在這里岳飛引用了一個典故,出自《呂氏春秋·本味》,春秋時期,楚國有位著名的琴師叫俞伯牙,他從小便拜名師學琴,又天賦異稟,在當時小有名氣。

學習多年古琴,伯牙發現自己已經無法再突破了,正在苦惱間,有人向他指點,說:“東海的某個島上,住著一位琴藝高超的大師,你可以向他去求學。”

伯牙聽了大喜,連忙準備好一切,乘船向東海出發。

可是他并沒有到達目的地,而是在東海的蓬萊停留了下來,蓬萊景色優美,山林寂靜,出出鳥鳴花香,耳邊有大海的洶洶波濤,又有山林鳥語,實在是適合練琴的地方。

伯牙孤身一人在蓬萊,整日與海為伴,與樹林飛鳥為伍,感情很自然地發生了變化,陶冶了心靈,真正體會到了藝術的本質,創作出許多的傳世之作,成為杰出的琴師。

有一次,俞伯牙乘船沿江旅游,途中突然下起了大雨,船停在一座山邊避雨。伯牙耳聽淅瀝的雨聲,眼望雨打江面的生動景象,琴興大發,坐在船頭開始彈琴,正彈到興頭上,突然感到琴弦上有異樣的顫抖,他立刻意識到附近有人在聽琴。

伯牙抬頭四顧,果然看見岸上樹林邊坐著一個樵夫。

伯牙見是名樵夫,有些失望,他原本以為出現了真正懂得他琴藝的人,卻沒料到是名樵夫。

那樵夫看出他的失望,不禁笑道,“你不如再彈一首曲子,看看我能不能聽懂。”

伯牙半信半疑的又彈了一首《高山》,樵夫稱贊道:“多么巍峨的高山啊。”

伯牙驚喜萬分,又彈了首《流水》,樵夫又嘆道:“滔滔江水浩蕩無邊啊。”

伯牙這才相信樵夫是真正懂得他琴藝的人,連忙將他請到穿上,兩人互報姓名,原來那樵夫便是鐘子期。

得到了這個知己,伯牙欣喜萬分,將他視為至交知己,并且約好等他旅程回來去鐘子期家拜訪他。

可是等伯牙回程如約拜訪子期,卻得到一個噩耗,鐘子期已經病故了。伯牙聽到后哀傷不已,特意來到鐘子期的墓前吊唁,為他彈奏一曲,哭道:“這世界上最懂我的人去了,我留著這把琴還有什么用?”

說罷他便將珍愛的琴砸毀于墓前,天籟之音就此成為絕響。

這便是知音少,弦斷有誰聽的由來。

這樣的故事我們聽著似乎有些夸張,你可以說故人鉆牛角尖,這個知己不在了,可以找另一個嘛,這便是現代人和古代人的區別吧。

其實在現代社會中,社會的高速發展,人們關注的東西越來越多,人際交往也日漸淡薄,有多少至交好友會在社會的打磨下變的疏離;原本關系很好的兩個人,會因為利益的沖突而成為死敵,這是一種何等的悲哀啊。

現代人怎么可能體會到那種高山流水覓知音的惆悵,更不可能理解為了這種知音,而將自己心愛的琴摔碎的行為,而岳飛這種為了國家的安危暗自惆悵,感嘆沒有懂得他的人理解他心中收復失地的宏圖偉志,他彈奏的是一曲驅除韃虜的雄偉篇章,可是就算他將琴弦彈斷,將琴摔碎,也不會有人在意。

南宋朝廷只要和談,不要勝利,岳飛的雄心壯志是永遠都不會實現的。


珠玉在側 2013-08-31 18:50:46

[新一篇]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鶼鰈情深的伉儷

[舊一篇]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湮沒在君主淫威下的英雄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