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與康德形而上學體系的區別

>>>  探索博大精妙的傳統文明  >>> 簡體     傳統


  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要代表,儒家思想對東方文明的塑造、成長和完善都起了巨大的決定作用,其倫理和人文主義思想至今仍是我們值得珍視的文化遺產。康德是歐洲啟蒙運動最重要的思想家和自然科學家,他以其二元論、先驗論和不可知論哲學體系為18世紀末到19世紀德國唯心主義哲學奠定了基礎。他的形而上學理論與中國儒家的倫理化形而上學有許多相似之處,但同時又具有諸多不同之處。本文擬就二者在形而上學上的不同認識進行一下初步比較和探討,以企揭示其間的一些本質區別。
      一、儒家哲學的形而上學
  在進行比較之前,我們首先要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中國傳統哲學,尤其是儒家哲學,究竟有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形而上學?
  在西方哲學中形而上學通常是指一種以探究宇宙的終極存在和終極價值為目的的學說。歷史上種種不同的形而上學體系,都是從最高的終極角度來認識和解釋宇宙及其意義以及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價值及人與自然的關系。這種認識和解釋就構成了人們價值觀念的基礎。可以說,人類對形而上學的探索和研究,反映了人類作為有限的存在對于超越世界的向往以及對無限性的追求。人類也正是在這種不懈的追求中使其有限的現世生活獲得了某種絕對和永恒的超越意義。人類就是在這種有限與無限、相對與絕對的矛盾中理解自身的價值和地位。
  在一些西方哲學家眼里,中國人所關注的只是一些指導人們現世生活的道德、規范。因而中國哲學基本上是一種實用主義倫理哲學,它缺乏對無限性的追求和超越精神,缺乏對普遍性的理解和把握,因而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形而上學。黑格爾和伏爾泰都是這么認為的。
  確實,中國傳統哲學,特別是儒學,在內容、特點及其基本特質上都與西方傳統的形而上學有本質不同。但是,不同并不意味著是缺點,更不可以得出結論說中國哲學缺乏對超越和無限性的追求。
  那么,我們究竟應當如何認識和理解中國傳統形而上學的內涵和特質呢?我國歷史上的學者、哲學家,包括宋明理學家和現代新儒家學者,對此問題的認識都不盡相同。但如果立足于中西哲學形而上學的比較,我們可以說,中國傳統形而上學至少表現出以下兩點突出特點:
  第一,存在與價值的統一。中國傳統儒家一貫認為,哲學上的本體是一種生生創造之體,而不是單純的某種抽象的“自在之物”或邏輯一般。因為中國哲學上的本體同時也是一種天人合一的形而上境界和道德本體。它是萬有之基,亦是價值創造之源。中國哲學界的“理”、“命”、“道”、“陰陽”、“太極”、“無極”、“元”、“無”等都不同程度地表達了這個本體概念。相反,西方傳統形而上學則見物不見人,把天、人即自然與人完全對立起來,把自然、宇宙視為一個外在于人、無生命的客觀實在或邏輯結構,因而割裂了真與善、存在與價值的關系,并力求在此基礎上對自然世界作出這樣或那樣的解釋。與此相反,儒家思想認為,形而上學的真正意義在于揭示人生、宇宙的終極意義和價值,并確立人的終極關懷和價值信念。注意生命的自我反省和思考,注重人與宇宙萬物的統一性,這就是儒家哲學形而上學的特質和價值。
  第二,內在與超越的統一。現象與本體、感性與理性、內在與超越、人間與天國的截然二分,在西方哲學中十分普遍。與此相較,中國哲學則強調應然與實然、理想與現實、無限與有限、宗教與道德的密不可分,這并不是否認超越的終極實在,也不是主張放棄對超越世界的追求,而是認為儒家的理想人格——君子,不應象道士、佛教徒一樣棄世出家,相反,儒家的理想榜樣必須一方面在日常的人倫世俗的生活中體悟生活和世界的超越意義以及人生的崇高價值,另一方面要把理想世界落實到人世現實之間,將現實世界轉化為天國,從而建立人間天堂。所以,儒家強調的是出世與入世、理想與現實、神圣與凡俗的和諧統一與相即不離。梁瀨溟認為,儒家的義理歸趣“似宗教非宗教,非藝術亦藝術”,馮友蘭則說,中國儒家思想是“極高明而道中庸”。
  所謂儒家思想的內在性就是指儒家思想注重“內在道德性”,就是從道德實踐出發,關注自身的生命。與此同時,儒家思想還包含著對超越的追求。儒家思想從先秦到宋明,都體現了這一層面:孔子言仁,孟子說本心即性,《中庸》、《易傳》講“天命之謂性”,“乾道變化,各正性命”,這都是從天命、天道方面來說明道德心性的來源及其超越依據。宋明儒學的一大貢獻就是明確地將《論語》、《孟子》、《中庸》、《易傳》貫通起來,并吸收道家尤其是佛教的認識透徹地說明了心、性、天的內涵及關系,以及從道德實踐達到超越的可能。所以牟宗三先生說,“宇宙秩序即是道德秩序,道德秩序即是宇宙秩序。”
  儒學家們從來就認為,人與宇宙萬物不是彼此外在相互隔絕,而是相互關聯統一的。人性一方面稟承天道、天命,另一方面人又可以在現世的自我修養與道德完善的過程中充分發揮自身的本性,使個人與宇宙合而為一,從而實現人的生命價值。同時,通過人格的充實和精神的升華,人在自己的精神生活中將自然世界轉化為道德和藝術的世界,這就是所謂“天地與我并生,萬生與我為一”的境界。可以說,儒家哲學是一種本體論、認識論相結合的倫理哲學。
      二、儒家的道德本體和康德的自由意志
  儒家思想是一種道德形而上學,而康德對道德也十分重視,并且也對道德的先驗性和普遍性進行了論證。不同的是,中國儒家學者沒有象康德那樣采取西方傳統的理智、思辯的方式來進行論證。但這并不意味著儒家講的只是一些有關道德的實際范例、道德經驗或形而下的認識。孔子說“有殺生以成仁,無求生以害仁”,孟子說“所欲有甚于生,所惡有甚于死”,又說“君子所性,雖大行不加,雖窮居不損。”他們都是在說,在現實生活之上有一種超越的道德標準,即仁,義等字所示。宋代大理學家張載在其《西銘》(后收入《正蒙》中)中說得也十分明確:“乾稱父,坤稱母,子茲藐焉,乃混然中處。故天地之塞,吾其體;天地之帥,吾之性。民吾同胞,物吾與也。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尊高年,所以長其長;慈孤弱,所以幼其幼。圣其合德,賢其秀也。凡天下疲癃殘廢、煢獨鰥寡,皆吾兄弟之顛連而無告者也。于時保之,子之翼也;樂且不憂純乎孝者也。”所以人的道德行為只有立足于這種超越的背景中才是一種真正的道德行為,也只有在這種背景下的道德法則才是真正的道德法則。這就是儒家思想中的道德普遍性和先驗性。
  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學與儒家的形而上學還有更重要的不同。那就是,在康德看來,人的道德行為是由于自由意志的存在,但自由意志只是一種理論上的假設,是人的理性無法證明的。所以自由意志不是人的本性。與此正好相反,儒家學者始終認為,道德意識是人人固有的本性,是人的內在本質,——“仁者,人也”,“人之初,性本善”,因而是一種千真萬確的實在。康德是從人的自然屬性來分析和理解人性,沒有把人性放到自由意志這樣的超越層面上理解,而儒家更重視的則是人的精神和道德存在,所以是一種超越的心性論。這是儒家思想與康德的道德理論的本質區別。
  也就是說,雖然在康德看來,道德原則不具有社會性質,只是先天的,不依賴于經驗的道德意識,道德規律是絕對命令和義務。但康德從未把道德理性視為人人固有的本性,從未從宇宙本體論的角度來認識道德理性,所以他又在道德理性之外又設定上帝的存在,以作為一切存在的最后的終極根據。這是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學。儒家思想則從來是把道德與存在、天與人相互貫通起來,認為人的本性不僅僅是內在的道德實在,而且也是超越的宇宙本體。儒家經典《中庸》有言,“天命之謂性”,也就是把人的道德本性推衍為宇宙的形而上本體。
  正是由于上述儒家賦予道德法則的超越意義,所以儒學思想向來認為,人的道德情感,如孟子所說的“惻隱”、“羞惡”之心,“理義之悅我心”之心,都是一種超越的道德情感,所以儒家的道德本體即是客觀超越的,又是主觀能動的。與此相對,康德從不把自由意志看作一種本體論的存在,所以在說明“純理性本身為何是實踐的”這一問題時,認為回答這一問題“超出人類理性的力量之外的,一切尋求對它的說明所費的艱苦與辛苦皆無意義”,因為這是上帝的事。
  可以總結地說,康德哲學完全是隔絕道德、哲學和宗教關系的西方傳統,而儒家哲學思想則是一種道德、哲學和宗教的三位一體。
      三、道德本體與宇宙本體
  康德與儒家思想之間的另一個重大差別就是關于道德本體與宇宙本體是否統一的問題。康德認為,自由意志作為無條件的絕對命令的發布者只限于道德界而不及宇宙界。而儒家傳統思想的核心和基礎則是道德本體與宇宙本體的統一。現代著名新儒學家牟宗三認為,儒家的歷史也就是道德形而上學的形成、發展和最終完成的歷史。儒家所謂天人合一,既是在道德倫理上達到的超越,同時也是一種與自然萬物本源的認同。所以儒家所倡導的人生理想是一種此世的通過修齊治平、自我修養達到的內圣外王境界的發展道路。這就是“仁”的真正內涵和儒家所推崇的人生和社會的理想目標。
    1、自在之物
  康德的自在之物是指客觀存在的物質,它與自然宇宙間的現象的區別是一種超越性的區別。他還認為,由于自在之物是一種超越的概念,不在知識的范圍之內,根本不能成為知識的對象,感性和知性都不能達到自在之物,所以自在之物是不可知的。
  如果從儒家思想的角度來考察的話,自在之物也就是自由意志,因而宇宙的本體不僅具有客觀的超越意義,同時也被賦予了倫理的、價值的意義。正是由于儒家思想單純從道德本體來把握超越宇宙萬物的自在之物,中國傳統上不重視科學研究,即使真正的科學研究也都是在倫理化的“天人合一”的理想和觀念下進行的。因而中國傳統儒家思想也就是綜合了道德和宗教意義的哲學。
    2、智的直覺
  康德肯定人的感性與知性不能達到自在之物,因而他設想了一種可以以自在之物為對象的認識方式,即智的直覺。但是,由于人的感性和知性的認知活動是有限的,永遠只能停留在此岸,而不能達到認識的彼岸,這種智的直覺不是人類所能擁有和理解的,而只能歸于無限的上帝。
  如果康德的這一理論成立,那么儒家哲學就會全部被推翻。牟宗三先生就說,是否承認人可有智的直覺,“這是中西哲學的最大差異處。”在儒家哲學看來,人的內在道德性就具有一種超越的層面,“天命之謂性”,人既有限又無限,因而可以與天合一。而這種合一的過程即是一種道德成就的過程,從本性直通道德本體,也就是直通宇宙的無限本體,從而道德界與自然界達成和諧一致。
  總的說來,由于康德把人限定為有限的生物存在,因而人永遠只能認識現象世界和道德世界,而無法超越進入道德本體自由意志和宇宙本體自在之物。儒家則把人的內在與超越、宇宙的現象與本體、道德界與宇宙界都統一了起來,從而創造了一種所謂“體用一如”的境界。
      四、結語
  儒家與康德在形而上學上的區別大致可以用以下圖表來表述:
              康德       儒家本    宇宙本體    自在之物     天、 道、性、體    道德本體    自由意志     心理、 天人合一現    宇宙      科學       倫理道德象    人       道德       天人合一
  儒學思想的核心是一種倫理化的形而上學,它同康德哲學一樣,都認為自由意志是人的道德行為的原因和基礎。但儒家比康德更進一步,把自由意志與貫通天、人的絕對本體統一起來,從而跨越了康德嚴格分界的自然界和道德界,將人性與天(自然)聯系了起來。所以,傳統儒家思想具有一種兼容主客觀唯心主義的特點,歷史上不同儒家派別都在不同程度上在這個大的框架上圈定自己的范圍,心學、理學之爭基本上可以歸結為主觀和客觀唯心主義之爭,其原因就在于對心、理各有專注和側重而已。正是儒家思想的這一重要特征,才使后來儒家與佛、道融合成為可能。
  除了與儒家同樣犯了唯心主義錯誤外,康德的錯誤還在于他把世界分為自在之物與現象界并把二者對立起來。馬克思主義認為,自在之物也就是客觀存在的事物,它并非超越的實在,它與現象是辯證的統一,它們之間的區別只是已被認識的事物與尚未被認識的事物之間的區別。人們通過實踐對客觀世界進行認識,并通過實踐不斷加深和檢驗我們的認識。當人們掌握對客觀事物的認識之后,那種未認識的“自在之物”就不存在了。所以自在之物與現象是相對的、可以相互轉化的。所以康德的哲學割裂了自在之物與現象、主體與客體、實踐與理論、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的關系,把本來互相聯系的事物看成僵死無聯系的東西,歪曲了認識的辯證過程,因而這種不可知論是完全錯誤的。
  傳統儒家思想,作為東方影響巨大的哲學流派,缺乏理性的、思辯性的邏輯思維。它的倫理化的形而上學思想嚴重束縛了中華民族的思想,形成了我國不重科學理性的傳統,它所導致的嚴重后果,只要看看我國的近代史中的殘痛教訓就可知道了。
  如何重新開發儒學的價值,重塑中華民族精神,這是我們當代學者面臨的重大課題。現代新儒學大師,如章太炎、梁瀨溟、熊十力、馮友蘭、賀麟、牟宗三、唐君毅等,都為此作出了突出貢獻。他們力圖結合西方哲學,進一步完善儒家哲學體系,但往往囿于傳統儒學思想的框子,未能找到真正的出路。目前,我們處于社會主義改革建設的新階段,面臨各種各樣的舊思想和資本主義思想的影響,精神文明建設的任務也十分艱巨。儒家思想的新生一代,如何在二十世紀末二十一世紀初有所成就,并為我國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作出重要貢獻,我們正拭目以待。
國際關系學院學報京50~54B6外國哲學王文華19981998儒家哲學是一種倫理化的形而上學體系,它將世界的道德本體和宇宙本體合二為一,并將人的內在道德本性與外在超越統一了起來,從而使世間的一切具有了道德屬性和價值。康德哲學繼承西方傳統哲學觀點,在根本上將道德本體和宇宙本體,即自在之物和自由意志分別開來,不但從不從宇宙本體的角度來認識道德本性,而且還將自在之物置于人的認識之外,把自由意志歸因于上帝的存在。這是二者的本質區別。形而上學/倫理/本體/自由意志/自在之物/超越 作者:國際關系學院學報京50~54B6外國哲學王文華19981998儒家哲學是一種倫理化的形而上學體系,它將世界的道德本體和宇宙本體合二為一,并將人的內在道德本性與外在超越統一了起來,從而使世間的一切具有了道德屬性和價值。康德哲學繼承西方傳統哲學觀點,在根本上將道德本體和宇宙本體,即自在之物和自由意志分別開來,不但從不從宇宙本體的角度來認識道德本性,而且還將自在之物置于人的認識之外,把自由意志歸因于上帝的存在。這是二者的本質區別。形而上學/倫理/本體/自由意志/自在之物/超越

網載 2013-09-10 20:45:55

[新一篇] 儒學觀:也談當代新儒學

[舊一篇] 儒家人文思想群我關系的辯證機制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