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也要向素質教育轉軌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素質教育雖然在社會上越叫越響,逐漸為社會所理解和認同,但是“應試教育”的陰影目前還籠罩著絕大多數家庭。
  其主要表現有:
  1、子女的學習成績紿終是父母關注的首要問題, 子女的學習成績優劣不僅影響父母對子女的態度,還影響父母的情緒,甚至影響家庭的安定、和睦。
  2、孩子學習情況是大眾議論的一個熱點問題。孩子上名牌學校、獲優秀成績常常是父母炫耀的資本。
  3、許多家庭把看書、做作業作為孩子生活的唯一內容。 父母把孩子的家務勞動“承包”了,孩子自由活動的時間幾近沒有。
  4、培訓熱。許多家長為孩子安排上各種“培訓班”。 其中最熱門的培訓班為語、數等主要學科。不少學生一人參加幾個培訓班。“雙休”不休,成了普遍現象。
  5、家教熱。“請家教”成了許多家庭的一項重要支出,據了解,某實驗學校六年級一個班有60%的學生請了家教。有的家庭一月家教支出達600元之多。
  6、擇校熱。擇校成了一種無法遏制的社會現象。為給孩子擇校,一擲萬金,毫不猶豫。
  7、練習冊暢銷。新華書店練習冊專柜前多有家長攜子前來選購,開學、考前尤甚。練習冊暢銷不衰,出版社爭相出版,樂此不疲。
  8、以分論優劣。 孩子的學習成績優劣不僅是評價孩子好壞的唯一標準,也成了家教成敗的唯一標準。優秀家長介紹經驗必定要介紹其子女學習成績如何優秀,否則其經驗無以服人。
  應試教育的危害是明顯的,它是以孩子獲得好的考分和高學歷為目的的,這種教育如果在某種歷史條件下尚有一定的積極意義的話,則現在就顯得越來越不適應社會發展與兒童自身發展的需要了。
  其主要的危害是:
  1、影響孩子身心健康發展。 小學階段是一個人發育成長的重要階段,是初步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的關鍵時期,當前,家庭教育的一種傾向是重視子女的文化課知識的學習,忽視教他們怎樣做人,導致子女不會干家務事,不懂得孝敬父母,不會待人接物,缺乏公德意識,甚至連起碼的處事能力、自護能力都欠缺。由于孩子處在分數的高壓下,過重的作業負担,過于緊張的心理負担,導致孩子多種疾病的發生,體質明顯下降。
  2、影響家庭和睦、社會安定。在應試教育的模式下, 考分和升學成了家庭成員的精神支柱,一旦得不到好分數或升不了學,家庭會處于動蕩狀態,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會出現裂痕,有的甚至導致悲劇的產生。這種情況屢見報端。
  3、無法適應未來社會的需要。一位香港的教育家認為21 世紀是科技高度發達、競爭十分激烈的資訊時代,也是全球走向一體化的多元文化時代,所以未來的人才應該是胸襟廣闊、自重、自信、自律的,他們能獨立思考,具有求知技巧,面對錯綜復雜的訊息有分析和應用能力,他們具備各方面的適應能力,溝通能力,他們對地球具有一種責任感,他們具有積極的人生態度,能夠接受未來的挑戰。只有書本知識,只能應考的人顯然不為未來社會所歡迎。
  4、不利于繼續學習。知識的更新速度將日益變快, 現在所學的知識不多久就需要更新,因此,終生學習將是一種社會的需求。不會學習的人無法生存,這不再是一種聳人聽聞的夸張。應試教育重知識的記憶而輕能力的培養,重書本而輕實踐,在應試教育的模式下,重復學習、機械記憶是很普遍的,題海戰術是獲得高分的主要途徑,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接受而不會探索;只承認現有的理論而不敢對現實懷疑和挑戰,這種心理定勢是有礙于孩子樹立終生學習的觀點的。
  5、不利于真正地、扎實地學好義務教育階段的課程。 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要學習的課程目前都是要考試的。但是,在應試教育的模式下,家長只重視孩子語數學科的學習。這樣常會出現“偏科”現象。即使是語數學科,其教學的要求也是全面的,比如語文課有個情感教育的問題。數學課有個思維品質的培養問題。所有的課程都有個學習習慣、學習品質和心理品質的培養,但是這些在應試教育中都被掩蓋了。最后必然會導致學習任務無法全面完成,有時會反過來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
  “望子成龍”是每一個家長的良好愿望,真正要讓孩子能成為“龍”,我們家庭一定要沖破“應試教育”的桎梏,使我們的家庭教育轉到“素質教育”的軌道上來。
家庭教育杭州38G52家庭教育梁廣烈19981998 作者:家庭教育杭州38G52家庭教育梁廣烈19981998

網載 2013-09-10 20:50:59

[新一篇] 審視,環視,俯視,仰視  ——高中語文教師應該怎樣看待新教材

[舊一篇] 家庭法制教育淺談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