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理論與實踐 應重視初中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培養能力,發展智力,是當今世界各國教育界共同研討并付諸實踐的重要課題。我國在恢復高考后,先是注重基礎知識教學,后又加強了思想教育教學,近幾年又把能力培養放在了重要位置。這是一個對教學三大任務認識不斷成熟和完善的過程。1992年國家教委頒布的《九年制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歷史教學大綱》,為初級中學歷史教學的能力培養制定了明確目標。但是,在今天的初級中學歷史教學中,仍存在著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的現象,造成初中學生本應形成的能力結構沒有構建起來,直接影響了高中階段的歷史教學,影響了高考人才的選拔和素質教育質量的提高,應引起廣大教師和教研工作者的重視。
      一
  初級中學歷史教學,培養學生哪些能力呢?《九年制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歷史教學大綱》對此做了明確表述,規定了二十四項要求。就能力要求的層次性,可分為一般能力要求和較高能力要求。一般能力,即學習歷史的能力。包括計算歷史年代,填圖、制作圖表,閱讀能力等。較高層次的能力,指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就是歷史思維能力,這是能力培養的重點。新大綱關于高層次的能力培養,做了嚴格、具體、不同層次的要求。對初一學生,要求“能解釋重要的歷史概念,回答一些淺顯的思考題”,“對學過的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能初步運用正確的觀點加以分析”。對初二學生,要求“在聽課和閱讀教科書的基礎上,初步綜合歸納所學重要問題的史實,找出因果關系”,并會“比較中國近現代史上有關重大事件,在教師啟發下,找出它們之間的主要異同點”。對初三學生,要求能“概述重要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事跡,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做出簡單的分析和評述”,還有“比較類似的中外歷史事件,找出它們之間的異同,并做出簡單的結論”,“聯系當今世界和社會生活中遇到的某些重大問題,運用所學的世界歷史知識加深理解”。這些能力要求,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符合初中學生心理和智力發展水平,符合培養初中學生能力結構的規律,是初級中學歷史教學能力培養的依據和目標。
      二
  培養初中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的關鍵同樣是在教學中如何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問題。實踐證明,那種越俎代庖的“注入式”和無師自通的“放任自學”,都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基于這種認識,我們以教師素質提高為著眼點,以教法改革為突破口,以第二課堂為補充,在培養學生能力方面做了些初步探索。
  (一)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以適應新時期歷史教學能力培養的要求
  教師素質是直接影響、制約學生能力發展的關鍵因素。為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首先,我們認真組織教師學習新的教學理論和外地先進經驗,促其更新觀念,變“知識灌輸型”教學為“能力培養型”教學。其次,組織新大綱、新教材學習研討活動,開展授課比賽,組織經驗交流,促進教師業務素質提高。再次,開展縣級歷史教學能手評選和優質課、優秀教案、優秀論文評選等活動,激勵教師積極進取。
  (二)改革課堂教學方法,落實能力培養目標
  改變教師講、學生聽的陳舊教學方法。依據初中學生心智發展的特點,把歷史學科的能力培養,特別是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滲透到讀、講、議、練等多種教學活動中去。
  從初中一年級開始,學生進入了學齡中期,他們的思維越來越多顯現為邏輯思維(理性思維)為主,但具體形象思維占一定位置,仍以直覺感知為前提,為導引。針對他們的思維特點,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圖文并茂、內容豐富多彩的特點,著力培養學生閱讀教材的能力,再認、再現能力和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閱讀教材的能力,就是讀正文、讀史料、讀圖、讀表、讀注釋等。通過閱讀,讓學生自己理解、掌握教材內容。為了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這種基本能力,課堂上,教師要給學生充足的閱讀時間,學生弄不懂的問題,教師再給以精當的點撥,即導在塞處。針對初中學生閱讀史料比較困難的情況,我們注重了原始資料特別是帶★號的史料的教學。初中人教版教科書共引用原始材料183條,這些材料形式上獨立于正文之外,實質上隱于正文之中,它是教材內容或觀點的出處,是教學不可忽略的部分。如講南宋杰出詩人陸游,教師可引導學生分析史料——陸游詩《示兒》,在學生明白了“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全部詩意后,對陸游渴望祖國統一的愛國情懷也就自然理解了,并對其事跡也就有了深刻記憶。
  再認、再現能力,一般屬記憶能力,但不是單純的死記硬背。記憶是思維的基礎,在記憶基礎上能活現客體,是比較完全的再認、再現能力。新教材敘述史實大小字結合,大字敘述主干清晰,小字補充血肉豐滿,并配有圖畫、歷史地圖1450幅,直觀性強,為學生形成正確的歷史表象、掌握教材提供了客觀條件,有利于學生對基礎知識記憶和知識“活化”。如講祖沖之的事跡,教師可通過教材引導學生了解“活”的祖沖之。學生的再認、再現,就是通過教師啟發教學,使學生了解記憶祖沖之這個人物及其事跡,并在思維中活現這位大數學家。這樣,學生的記憶活動和想象活動交織在一起,記憶效果好。同時也發展了學生的想象力,有利于初一學生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的轉化。
  分析能力,指運用史論分析某一歷史問題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教師需指導學生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基本觀點觀察歷史問題,并使學生初步掌握歷史地辯證地思考問題的方法。初中一年級學生的思維常帶有很大的盲目性,在評價歷史上的人和事時,往往用好與壞劃分。而歷史上的人和事又恰恰是十分復雜的,分析評價不能簡單化。如講元朝統一中國和文天祥抗元兩者都是肯定的,學生不好理解。教師可從我國多民族統一國家的發展角度,引導學生認識元朝統一全國的進步性。而對文天祥抗元斗爭的正義性,則是從肯定他反對統治者的民族掠奪和民族壓迫的民族氣節的角度去評價。二者并不矛盾。用歷史的觀點評價人和事,就是看他們對歷史發展和人類進步做出貢獻如何,看是否符合人民的意志和愿望,從而做出實事求是的客觀評價。教師從尊重史實出發,歷史地辯證地教學,學生就能逐漸學會了分析問題的方法。為了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不少教師采用了討論式教學法,課堂教學還增加了“三言五語”小評論環節。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喚起了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初中二年級學生,其抽象邏輯思維的“主導地位”顯著提高,他們求知欲旺盛,喜歡思考,教師要因勢利導,側重培養學生的綜合、歸納、比較等能力。
  綜合能力,是通過綜合敘述,將某一類歷史知識的各組成部分構成一整體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思維,讓學生通過“綜合”學會綜合,在“綜合”過程中形成能力。如綜述從“九·一八”事變到“七·七”事變日本帝國主義步步入侵中國的過程。教師可指導學生自己獨立地將散見于《中國歷史》第四冊六、七、八課中的有關內容組合起來,通過綜合,使學生頭腦中形成清晰的事件發展概貌,并對日本帝國主義步步入侵,不斷蠶食,最終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的整個過程有了深刻了解和認識。綜合的過程,是知識聯系銜接形成系統的過程,也是學生綜合能力訓練提高的過程。
  歸納,一種是單一歸納,即對某一歷史現象、歷史事件或人物活動的歸納;另一種是按類歸納,即將分散在各個歷史時期性質相同的歷史現象、事件、人物活動分門別類歸納。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的有關“思考題”、課后習題、章節習題、設計習題的訓練等。如“民國時期我國科學家取得了哪些成就?”可讓學生在掌握教材后做出歸納,也可采用學生“做課堂小結”的方式歸納當堂主要內容。事實表明,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可提高學生窺視全貌掌握知識的能力,有益于發展學生思維能力。
  比較能力,是一種對歷史現象從各個不同角度,各種聯系上通過辨別分析,找出異同點,尋求其規律的能力。比較能找出同類現象的異同,揭示不同現象的本質區別。如比較兩次鴉片戰爭不平等條約內容、影響,可使學生對“第二次鴉片戰爭使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這一結論理解更深刻。又如,比較共產黨全面抗戰路線與國民黨片面抗戰路線在內容、性質、結果等方面不同,可提高學生對事物本質的認識能力。實踐表明,培養學生的比較能力,關鍵是教師創造性地設計并組織學生直接參與教學活動,并加強比較能力的訓練。因為比較的過程,既是一個辨析過程,也是思維能力升華提高的過程。
  初中三年級學生,他們的思維愈加活躍,開始不滿足現成的結論,喜歡發表個人見解,越來越多地表現為思維的獨創性。針對初三學生思維發展的新需求,教師要特別注意培養學生的概述、評述能力,做簡單結論的能力,認識世界的能力等。其中評述能力典型地體現了歷史學科的思維特點,是能力培養的重點。
  評述能力,指對歷史事件、人物、現象等在綜合介紹敘述的基礎上,用歷史唯物主義基本觀點做出分析評價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評述能力,第一,教師要教給學生遵循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原則和評述的客觀性原則。如評述拿破侖的對外戰爭,教師可引導學生通過史實綜合分析,揭示實質,評述它保衛資產階級革命成果,防止封建王朝復辟的進步性和對別國掠奪的侵略性。第二,教給學生評述歷史問題的表達方法。如借助語文學科技能,把列提綱的方法和寫議論文的方法用于評述歷史問題等。第三,訓練學生口頭的和書面的評述能力。口頭訓練有:師問生答、課堂討論、小論文演講等。書面訓練有:習題、作業和考查測量,小論文寫作等,實踐證明,這些方法行之有效。
  認識世界的能力,是學生參與社會生活的一種基本能力。培養學生認識世界的能力,是由歷史學科具有的社會功能決定的。初三學生,心理上有較強的借鑒,并試圖參與現實問題,教師要特別注意培養學生正確認識世界的能力。我縣不少教師的課堂教學多采用討論式教學法,教學聯系實際,不回避社會熱點問題,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在討論中“明智”,增長才識。這樣,溝通了課堂與社會的聯系,縮短了教材與現實的距離,提高了學生認識世界的能力。
  (三)開辟第二課堂,拓寬學生能力發展的天地
  課外活動是培養學生能力的重要陣地,是課堂教學的有機補充。為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我縣不少教師針對教學內容,積極組織第二課堂活動。如組織學生參觀歷史古跡,訪問老紅軍、老干部,開展社會調查,召開歷史故事會、讀書會,開展演講比賽、歷史知識競賽、小論文評選等活動,有效地促進了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提高。
  對于能力培養這一課題,我們只是初步探索。歷史學科能力的綜合性特點,要求我們對學生進行綜合的多種能力的培養,不能顧此失彼。能力培養的循序漸進原則,要求我們必須從初一抓起,并持之以恒,一以貫之!
            (作者單位:山東省寧申縣教委教研室)
  
  
  
歷史教學津26-28G32中學歷史教學劉蓋禎19961996 作者:歷史教學津26-28G32中學歷史教學劉蓋禎19961996

網載 2013-09-10 20:51:47

[新一篇] 教學理論與實踐 培養歷史閱讀能力新探

[舊一篇] 教學理論與實踐 新時期中學歷史教學改革回顧與展望(下)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