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百年(六):對日作戰的艱苦八年(15)——國軍第一次遠征緬甸

>>>  緬懷先烈—追憶民國歷史  >>> 簡體     傳統

1938年10月廣東各地相繼陷落后,日軍已經與駐香港的英軍隔深圳河相望了,英軍明白遲早會與日軍一戰,因此加強了香港的守備。1941年12月8日,“珍珠港事件”當天,日軍開始從深圳進攻香港,負責香港守備的英國、加拿大、印度士兵共一萬五千余人奮起抵抗,香港保衛戰爆發。但香港的抵抗力量相較日軍來說還是太過薄弱,日軍很快便取得了制空權和制海權。12月13日,九龍淪陷,日軍隨即開始炮轟、空襲港島。12月18日,日軍趁夜橫過維多利亞港,在北角至愛秩序灣登陸,次日清晨占領柏架山、畢拉山及渣甸山。12月23日,日軍占領英軍最后的陣地黃泥涌峽,25日港督楊慕琦向日軍投降,香港淪陷。

1942年元旦,由美、蘇、英、中領銜的26國在華盛頓發表《聯合國家宣言》,形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宣布將共同對軸心國作戰,國府派宋子文代表中國簽字,正式成為“四大國”之一,這是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中國首次以大國身份出現在國際政治舞臺上。1月3日,蔣介石正式就任盟軍中國戰區最高統帥,負責中國、泰國、越南地區聯合部隊的總指揮任務。隨后,蔣介石致電宋子文,要他請美國總統羅斯福指定一高級將領來華担任中國戰區統帥部參謀長。1月14日,美國參謀總長馬歇爾向羅斯福推薦了史迪威;29日,美國陸軍部正式任命史迪威為中國戰區統帥部參謀長。

自國府西遷重慶后,來自歐美的外部援助主要通過滇緬公路進入中國,這也是當時中國與外部唯一的通道,因此蔣介石十分重視西南各省、尤其是云南的防務。然而,隨著日本侵略戰爭的擴大,從1938年10月到1939年2月,廣東、香港、海南相繼淪陷,日本的意圖已經很明顯——他們要進占越南、泰國、緬甸。在此形勢下,蔣介石感覺到西南大后方隱患越來越大,一旦日軍攻占緬甸,滇西便難以保全,不僅昆明危險,就連四川也不再安穩。從那時起,蔣介石就有了出兵緬甸阻擊日軍的想法,只不過當時的緬甸是英國的勢力范圍,而英國并沒有對日宣戰,國府因此只能從加強中緬邊境的防務著手。1939年11月,蔣介石電令云南軍政首領龍云,要求他從速加強云南邊境的防務。

1940年夏,日本外相發表演說,聲稱要建立所謂“大東亞共榮圈”,同年,日軍開始了對東南亞的大規模軍事行動——9月,日軍侵入越南,切斷了中越交通,目標已經指向了英屬緬甸、馬來西亞和新加坡。面對形勢的日益嚴峻,蔣介石在1940年5月30日和8月21日先后兩次電令何應欽和龍云等,督令向滇邊集結兵力,以備日軍可能的進攻。至1941年11月,滇南形勢愈發危急,蔣介石下令軍部擬定了保衛滇緬的作戰計劃,國府集結重兵,隨時準備開赴緬甸協助英軍作戰。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后,日軍進攻香港,與英國遠東軍隊交火,英軍疲于應付,緬甸、印度受到嚴重威脅。

此時,英國、美國都開始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緬甸的戰略位置十分重要,一旦失守,日軍不但會直接威脅英屬印度次大陸,而且還會切斷中國戰區的補給線,更糟糕的是,如果中國因失去補給而被日軍擊垮,那么日軍就可以從中國戰場抽出幾十個師團的兵力南進或西進,攻占澳大利亞、印度,直搗中東,與納粹德國形成鉗形攻勢,最后在近東會合,完全切斷蘇聯同外界的連系(蘇德戰爭已于此前的1941年6月爆發,此時莫斯科會戰正在進行,德國仍處于進攻態勢),進而瓜分埃及,切斷經過地中海的所有交通線,整個世界將落入軸心國的掌心。

1941年12月10日,英國開始與國府接觸,請求中國出兵緬甸。蔣介石一方面積極部署國軍準備入緬,一方面與英方交涉,聲明國軍不與英軍混合作戰。1942年1月20日,日軍兩個師團經泰國麥索侵入緬甸,發動了全面侵緬戰爭;23日,緬甸英軍總司令向中國求援;2月3日,英方再次電請蔣介石出兵緬甸;2月8日,日軍攻占新加坡,仰光危急。2月14日,蔣介石任命杜聿明為代理司令長官率中國遠征軍進入緬甸,協助英軍作戰。中國遠征軍統稱“中國遠征軍第一路軍”,司令衛立煌(未到任,后改派羅卓英),副司令杜聿明,史迪威兼任總指揮,下轄三個軍共九個師,總計10萬人,均為國軍之精銳部隊。

1942年2月25日,蔣介石飛抵昆明,親自指揮入緬部署,3月2日又飛赴緬甸臘戍視察軍事,并會見了西南太平洋盟軍總司令馬歇爾、英軍指揮官魏菲爾、緬甸總督史密斯以及史迪威等人。由于英方辦事拖延以及英軍缺乏堅守緬甸的決心,緬甸仰光于3月8日輕陷敵手,東南亞戰場上的英軍也全面潰敗,日軍如風卷殘云般控制了南太平洋和緬甸出海口。隨后,日軍增調兩個師團的兵力,在空軍配合下分三路北進,意圖占領緬甸全境。3月18日,中國遠征軍在仰光至曼德勒之間的普尤與日軍遭遇,20日遠征軍一部又與日軍在同古展開爭奪戰,最后因寡不敵眾,援軍不至而撤至葉達西。這次同古保衛戰是中國遠征軍入緬后的第一次大規模軍事行動。

在緬甸作戰方針上,史迪威和蔣介石是存在很大分歧的。蔣介石認為,國軍赴緬作戰應采取消極態度,不應過分積極,面對具有明顯人員和武器優勢的日軍,遠征軍和英軍應在緬甸北部山區進行防御,進可攻、退可守。但史迪威從英美“先歐后亞”的全球戰略出發,力主將中國遠征軍的戰略重心南移到緬甸南部的平原地帶,對抗日軍,力保緬甸,以減輕英國在印度的壓力,從而確保其能以主力軍隊在歐洲作戰。1942年3月21日,史迪威簽發了中國遠征軍作戰命令,蔣介石在無奈之下極不情愿的作出了讓步。

3月24日,日軍進攻東瓜,遠征軍殊死抵抗,以極大的傷亡阻擊了日軍的攻勢,至3月底東瓜戰役結束時,國軍損失巨大,杜聿明請示蔣介石從東瓜撤退。對此,史迪威大為不滿,于4月1日飛赴重慶,以辭職威脅蔣介石,為保持同美國的關系,蔣介石再次讓步,賦予了史迪威充分的權力指揮中國軍隊。4月5日,蔣介石偕夫人和遠征軍司令羅卓英再赴緬甸臘戍,并乘車至眉茵會見緬甸英軍總司令亞歷山大。此間,緬甸英軍在平滿納戰役中節節敗退,4月5日丟失亞蘭謬,接著在仁安羌被日軍包圍。4月10日,遠征軍實施平滿納會戰計劃,出兵仁安羌,并在隨后展開的仁安羌戰役中擊潰日軍,收復仁安羌,解救了陷入絕境的包括總司令亞歷山大在內的7000多英軍。仁安羌大捷是二戰中中國軍隊與盟軍并肩作戰所取得的一次重大勝利,中國遠征軍的壯舉征服了英倫三島,提高了國軍在反法西斯戰爭中的地位。

然而,遠征軍所取得的只是局部的勝利,并沒有扭轉戰略上的劣勢。在有效的遲滯了日軍行動的同時,遠征軍主力前突、防御地區縱而廣、側翼薄弱的弱點也被日軍利用,并遭到了日軍大范圍的迂回包圍,盟軍的行動已經處處受制于日軍。更糟糕的是,在這關鍵時刻,英美不但在戰略上與中國不一致,英軍沒有統一的戰略部署和指揮,而且緬甸英軍還背信棄義,棄中國軍隊于不顧,單方面從曼德勒撤到印度,陷中國遠征軍于孤軍作戰的險境。接著,日軍展開追擊,遠征軍拼死抵抗。這時,英軍為了能順利撤退,竟向遠征軍發出假情報,致使本要去救援東線的遠征軍跑了500公里的冤枉路,延誤了三天的時間,最終導致東線被日軍擊潰,退回到西雙版納。

5月3日,畹町不保,滇緬公路被切斷,遠征軍開始向緬北撤退,經騰沖撤至云南怒江東岸。5月7日,另一部遠征軍開始向密支那、八莫轉進,準備退入國境,不過這兩地在4日和8日被日軍占領,該部遠征軍最終一部退入印度,一部退回云南。5月11日,日軍攻陷滇西騰沖,23日與國軍激戰于緬北山區,國軍名將戴安瀾重傷殉國。

在第一次遠征緬甸期間,國軍損失慘重,10萬精銳部隊僅存4萬,蔣介石與史迪威因此產生嫌隙。更嚴重的是,由于盟軍在緬甸戰場失利,西南最大的援華通道滇緬公路被日軍切斷,中國的抗戰愈發艱苦,盟國的物資不得不依靠飛躍喜馬拉雅山的中印航線空運。中印航線西起印度薩姆邦,東至中國云南昆明,航程1100多公里,途中飛躍喜馬拉雅山南段平均海拔5000米、最高海拔7000米的區域,由于喜馬拉雅山蜿蜒起伏,形狀好像駝峰,因此這條航線也叫“駝峰航線”。在此后的三年中,中美在這條航線上共損失468架飛機,雙方飛行員用血肉在世界屋脊上建立了一座豐碑。 


三鑒齋 2010-09-11 05:55:28

[新一篇] 民國百年(六):對日作戰的艱苦八年(14)——“皖南事變”

[舊一篇] 民國百年(六):對日作戰的艱苦八年(16)——1942年的“空窗”和浙贛會戰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