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終身教育和人性論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中圖分類號:G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794(2004)03-00014-02
      一、終身教育的概念
    從歷史上看,教育的作用存在著一個被片面渲染的傾向,即為人的生存做準備。尤其是近代以來,這種傾向就更為明顯了。科技突飛猛進,社會財富的急劇積累,早期資本主義的發展對職業技術工人的需求膨脹,學校直接為社會輸出適應社會生產的勞動力。今日技術革新和信息化時代的發展給現代社會帶來日新月異的變化,現代人在緊張的、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疲于奔命。在這個被稱為知識爆炸的時代,知識翻新的速度驚人,稍一停頓就落伍了,這在信息產業表現得最為突出。人們更多地注意“充電”,不斷補充新的知識,思想觀念也更新了,終身學習已經被認為是人生的必要。教育似乎担負著越來越重要的責任,同時隨著人們對怎樣認識人類自身的討論愈益激烈,教育的目的更加突出了人文色彩,即通過教育,人應該成為什么樣的人?教育的任務僅僅囿限于為人類生存的物質方面遠遠不夠了,教育更應該成為人的全面發展的途徑,甚至更應該滲透到人自身當中去。這就是說,從年限上看,一個人的教育應該是從他一出生甚至還未出生一直到他的生命終端的整個過程;從內容上說,是能夠包容萬象的豐富人生意義的活動。這就是人們現在的一大熱門話題——終身教育。
    “教育,不能停止在兒童期和青年期。只要人還活著就應該是繼續的。教育,必須以這樣的做法,來適應個人和社會的連續性的要求。”認為教育不再是一個人由初等、中等或大學等任何一個學校畢業之后就算完結了,而應該是通過人的一生持續進行的。終身教育就是學校教育的繼續和補充,包括了學校教育在內。人生是連續的幾個階段,那么對應的教育也是連續的幾個階段。無可否認,終身教育是人們在成人教育或者繼續教育的基礎上提出來,是隨著推陳出新的知識更替過程出現的,是繼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之后被人們廣泛接受的一種現代教育理念。終身教育思想是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的,它是現代最有影響的教育思潮。現代社會比以往任何一個形態的社會都更需要終身教育,終身教育之父——保羅·朗格郎認為現代社會需要終身教育的主要原因是:(1)社會變化的加速化;(2)人口的猛增和壽命的急劇延長;(3)科學知識和技術的進步及其迅速陳腐化;(4)常規的政治結構的變動(革命、戰爭、體制改革)與領導人的不足;(5)宣傳媒介的發達和信息量的增加;(6)自由時間的增加以及工作與休息的分離;(7)人生模式及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動搖;(8)精神和肉體的不統一以及性表現的不適當的強調;(9)意識形態的危機(價值觀的多樣化)和信仰的脆弱化。其中多從人的外在來加以論述終身教育的必要性的,終身教育非但是正確地反映了現代科技發展、經濟增長以及教育自身發展的客觀要求,在此,筆者認為終身教育其實更符合人的內在發展的需要,人的發展更加需要終身教育。
      二、古代人性論與終身教育
    終身教育是現代教育的新理念,也是人類對自身的進一步認識而產生的必然結果。追溯這一思想的淵源可以從孔子、柏拉圖說起。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人非生而知之”,終須經過一生的學習受教育才能達到最高境界——從心所欲而不逾越規矩,通過教育可以達到無論如何做、做什么都符合規矩,教育已經把塵世間的規矩化為人本體內在所有了。“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論語·述而》),一直學習到老也不覺得人生將盡,在短暫中可以看見教育的永恒,通過終身教育造就至高人格。莊子也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這蹴就了中國古代一句諺語“活到老學到老”。中國正統儒家思想目的之一,即追求“仁”,教育人們以“仁”為最高追求目標,無論在什么時候什么地點都必須做到一個“仁”字:“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這正印證了終身教育“任何人,任何時候,任何地點”的口號。
    孟子的人性本善、荀子的人性本惡、揚雄的人性善惡混論等等都試圖描繪一個教育所應發揮出來的功能——抑惡揚善。直到程朱理學的出現,性善欲惡被吹捧,“存天理,滅人欲”就是教育的主要目的,天理和人欲對立,通過教育革盡人欲,復歸天理。朱熹認為探究事物與自我心中的體驗相結合,逐漸地達到理的認識,“為學之道莫先于窮理,窮理之道必在于讀書”,教育對個體來說是一個深廣長遠的活動過程。中國古代先哲們都是談論人性的大家,從人的自然本性出發,借助教育的力量來保存人本身固有的善或者去除固有的“惡”而恢復人的“善”本性,使人成為他們所謂的“圣人”、“君子”。中國人相信德在人性中,要善于教育,開誘其智,以完全其德。無論出于什么人性理論基礎,他們都想論證教育應該是以人為本,在不斷的學習中修養道德,他們并未明確論述過學習時間的期限,主要是因為一個人的修養是一生的事,是個終身學習過程。
    西方蘇格拉底認為人是理性的動物,理性的原則構成了人的真正本質,人要隨分而安,摒棄物質享樂。柏拉圖則進一步論述人分理性的、意志的和情感的三等,經過不同的教育,最終教育理性的哲學家管理國家,成為政治的統治者——哲學王的誕生是需要個人天賦加上一生的精力和時間接受教育才能培養出來的。富有意志力的軍人則保衛國家,只具有感情的農民和手工業者服務于國家。“柏拉圖的人性理論的主要特征是:從根本上說我們都是社會性的。……但是現在大家幾乎都贊同他的總的思想,亦即通過教育,人的理性能夠獲得知識,并且這種知識不僅自身具有價值,而且還有助于明智的政府和社會的改造。”(《人性七論》)因而柏拉圖是第一個看到了教育是建設美好社會之關鍵的人。理想的社會就是需要有這么一批受過教育,尤其是畢生精力付諸教育而達到標準的人。
      三、現代人性論和終身教育
    “人是什么”這個永恒的斯芬克司之謎代表了人類認識自己、探究自己的迫切欲望。人類對自身的認識以及描述越來越豐富多彩。西方世界在長期的神學統治后,在文藝復興時期爆發了大規模的經久不衰的人文回歸運動,從“神”到“人”的認識是文藝復興對人類歷史最大的貢獻。人們對人性的爭辯仍然持續不斷。休謨說人性自私,人的“情感高于理性”;弗洛姆認為人是運用理性進行正確判斷和評價,“人是唯一會感到他自己的存在是個問題,他不得不解決這個回避不了的問題的動物。他不能返回到與自然和諧的前人類狀態中;他必須繼續發展他的理性,直至成為自然和他自己的主人。”“人的目的就是造就人自己(to be himself),而且,達到這一目的的條件就是:‘人一定是為自己(for himself)的人。’”薩特認為“人被判定是自由的”,“我們只是發現我們自己的存在,然后必須決定把我們造就成什么。”教育是造就人性的一個重要工具,人性是教育之本;教育是維系人性、改善人性必須的,內化為人的潛能力量。以往劃為階段性的教育無法貫穿人的一生,而終身教育這一命題最能體現出教育的使命。在中國有關人性的討論基于對馬克思的人性論的理解之上,“人的本質實際上就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人是社會的動物”。在論述人的屬性時無非就是人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之分,或者介于二者之間。不可否認,人是具有動物性的,但是人也離不開社會。人的動物屬性是與生俱來的,人的社會屬性是個體成長環境的烙印。若說動物性純粹是人的天然屬性,那么中國古代的人性論恰好論證了人需要教育的必要性,生活在社會中的人在一定的社會規則下受到約束,被教化為社會的人。人是社會的動物,是離不開社會的而又帶有原始自然屬性的生命體。人的自由是人的終極目標,但是在約定俗成的規矩中或由國家強制頒發的法律下,個體的自由是以他人的自由為衡量標準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為人的這一終極目標服務。終身教育尤其以人性為本,完善并發揚人性,使人的精神狀態得到改觀。人們承認了終身教育,從教育開始就注意往某個方向培養人,使具有自然屬性的人一旦誕生或尚未誕生就帶有了社會屬性。人性是個體生命過程的內在,而學校教育到成人教育到生命結束,人一生的過程就是終身教育的過程,它的外延就是集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于一身,是個體生命的過程。人是教育的主體,終身教育更是符合人性發展需要,終身教育在人性的發展中將教育的持續性、循環性等特色發揮得淋漓盡致。終身教育是以活的人為主角的終身教育,古今中外的有關人性的言論其實就孕含了終身教育的命題。柏拉圖認為有一種適當的教育,只要保持下去,便會使一國中的人性得到健全,而具有健全性格的人受到這種教育又變成更好的人。這種教育應當成人教育哈爾濱14~15G5成人教育學刊譚超/吳洪20042004古今中外關于人性的探討中,人性與教育的關系是焦點之一。教育和人的本性是分不開的,而終身教育在成為人生存的必須時,更是很好地體現了與人性不可脫離的關系。人性/教育/終身教育此文在第21屆國際遠程教育協會開放學習與遠程教育世界大會(香港2004-02)上宣讀。洪瀟tíng@①/楊振宇
    字庫未存字注釋:
      @①原字氵加亭  A Summary Report on 21st ICDE World Conference on Open Learning and Distance Education
  Chen Li & Zhang WeiyuanThis paper is a summary report on 21st ICDE World Conference on Open Learning and Distance Education, which is written by a conventioneer with comments for the academic magazine "Open Education Research".There are five sections in the paper. The first section is general information on the place, the host, the topic, contents, papers, and conventioneers. The second section is about keynote speeches, which were made by Assistant Direetor-General for Education UNESCO:John Daniel, Vice president of China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ei Yu, Vice Chancellor of the UKOU: Brenda Gourley, and director of Distance Education & Technology in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Tony Bates. The third sectionis about the plenary panel session :Will Universities Become Extinct in the Networked World?" The forth section is about the main innovations and trends on open learning & distance education through the conferences. The last section is a conclusion. the author expects the paper will give readers with comprehensive information and new innovations made in the world so that they can improve practice with the new philosophy and methodologies.譚超 吳洪成 西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重慶 40071 作者:成人教育哈爾濱14~15G5成人教育學刊譚超/吳洪20042004古今中外關于人性的探討中,人性與教育的關系是焦點之一。教育和人的本性是分不開的,而終身教育在成為人生存的必須時,更是很好地體現了與人性不可脫離的關系。人性/教育/終身教育此文在第21屆國際遠程教育協會開放學習與遠程教育世界大會(香港2004-02)上宣讀。洪瀟tíng@①/楊振宇
    字庫未存字注釋:
      @①原字氵加亭

網載 2013-09-10 20:53:22

[新一篇] 試析推行素質教育的主要障礙

[舊一篇] 試析西方教育史研究中的功能主義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