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八單元《人類面臨的全球性環境問題與可持續發展》  8.4“中國的可持續發展道路”教學設計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教學內容分析:本節教材共分兩部分:第一部分從我國可持續發展的思想“源遠流長”談起,分析了目前我國面臨的生存與發展壓力,說明中國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必然性和緊迫性;第二部分以“中國生態第一村——北京大興縣留民營村”的可持續發展模式為典型,說明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對于中國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至關重要。
  教學思路設計:了解我國古代可持續發展思想(學生討論)→分析目前面臨的生存和發展壓力(學生收集、分析、交流有關信息)→得出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結論(教師點撥)→簡介留民營村生態農業(教師指導,學生分析、討論)→認識我國可持續發展現狀(教師提供我國可持續發展的最新信息)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理解中國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必然性;了解留民營村生態農業可持續發展方式及其采取的措施。
  2.能力目標:通過引導學生閱讀材料、獲取信息、思考總結等方法,正確認識我國在可持續發展方面所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
  3.德育目標:通過學習樹立可持續發展意識,為實現人類社會、環境的協調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教學重點:中國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必然性
  教學難點:可持續發展的農業生產模式——生態農業
  教學方法:投影教學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可持續發展是21世紀無論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正確協調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間相互關系的共同發展戰略,是人類求得生存與發展的惟一途徑,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勢在必行,中國也不例外。其實,可持續發展的思想在中國源遠流長。
  〔投影〕為人君而不能謹守其山林菹澤草萊,不可以立為天下王。 《管子·輕重甲》
  斬伐養長,不失其時,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 《荀子·王制篇》
  竭澤而漁,豈不得魚,而明年無魚;焚藪而田,豈不獲得,而明年無獸。 《呂氏春秋·首時》
  將圖8.17三段古文譯成白話文,學生思考回答論述中蘊含的可持續發展思想。
  〔總結〕由此可見,我國古代思想家早已在春秋戰國時期就能從發展經濟和富國強兵的目的出發,將尊重生態規律、保護自然資源作為治國安邦之道。
  〔過渡〕古代的哲人對人地關系的認識很有啟發意義,現在我們也越來越意識到協調人地關系的迫切性,尤其是我國目前正面臨著極大的生存和發展壓力。
  〔提問〕目前我國面臨的生存和發展壓力來自哪些?
  〔投影〕地圖冊上的“中國人口增長圖”
  〔總結〕我國人口增長很快,雖然近二三十年來實行了計劃生育,但由于人口基數大,每年凈增人口多。雖然每年國內生產總值有所增加,但新增值中有很大一部分被新增人口所抵消,因此,目前我國面臨著龐大的人口壓力。
  〔投影〕
  附圖G32NA07.JPG
  〔投影〕
  資源短缺:
  我國人均資源占有量與世界人均值比較
  土地占有量相當于世界的1/3;
  耕地占有量相當于世界的1/3;
  礦產資源儲量總值相當于世界人均值的3/5;
  河流徑流量相當于世界人均值的1/4;
  森林占有量相當于世界人均值的1/5。
  〔投影〕環境危機:我國的環境問題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以城市為中心的環境污染問題,如大氣污染(鏈接圖片)、水污染(鏈接圖片)、固體廢棄物污染(鏈接圖片)、噪聲污染(鏈接圖片)、光污染(鏈接圖片)等;另一類是以水土流失(鏈接圖片)、荒漠化(鏈接圖片)、森林和草地資源減少(鏈接圖片)、生物多樣性減少為特征的生態破壞的范圍正在擴大。
  其它還有如海洋污染(鏈接圖片)、礦山環境惡化(鏈接圖片)等等。
  〔總結〕通過上述材料分析,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面對生存和發展的嚴峻挑戰,總結國內外的歷史經驗教訓,我國只能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學生回憶可持續發展的含義)。
  〔投影〕圖8.19。1994年3月,國務院發布的《中國21世紀議程——中國21世紀人口、環境與發展白皮書》是全球第一部國家級的《21世紀議程》。該書指出:本世紀以來,隨著科技進步和社會生產力的極大提高,人類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質財富,加速推進了文明發展的進程。中國的發展必須走經濟、社會、環境和資源相協調的,既能滿足當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對滿足后代人的需求構成危害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指導學生閱讀課本材料〕中國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的實例“從圍湖造田到退田還湖”。
  〔過渡〕通過第一部分的學習,我們認識到中國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勢在必行。關于中國的可持續發展基本途徑和應采取的措施,課本以生態農業為例,分析我國在發展可持續農業方面的嘗試。
  下面了解可持續發展的農業生產模式——生態農業。
  〔投影〕生態農業是一種社會、經濟與生態效益密切結合的現代農業模式,它既不同于那種系統目標單一、生產技術落后、投入少產出低的自然經濟型傳統農業,也不同于那種通過大量投入化肥、農藥和勞動力,不顧生態破壞與環境污染而一味追求高產出、高經濟效益的商品化現代常規農業。生態農業要求,發展農業應主要依靠農業生態系統中的可再生資源,充分利用生態系統內物質與能量循環與轉換、各生物以及生物與環境之間的共生、相養規律,并通過在一定限度內合理利用化肥、農藥,投入機械、勞動力以及改良生物品種、合理灌溉,促進系統的不斷開放,從而建立起一個綜合發展、多極轉化、良性循環的高效農業體系。生態農業在我國已經經歷了近20年的發展,目前已涌現出大批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生態農業典型,如北京市大興縣留民營村的生態農業(鏈接)、廣東省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魚塘水陸生態系統(鏈接圖片)、世界和我國農村中見到的“立體農業”,也是一種生態農業(鏈接)。
  〔鏈接〕留民營村的生態農業:這是我國生態農業第一村,它在建設生態農業中采取了哪些措施?
  因地制宜調整產業結構,形成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種植、養殖、加工多種經營的生產結構(圖8.20)。
  開展綜合利用,既促進生產發展,獲得經濟效益,又降低污染,獲得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圖8.21)。
  開發利用新能源,如太陽能、沼氣,利用節柴灶,既節省開支,又凈化環境。通過生態農業建設,留民營村的農業已經步入良性發展軌道,農民生活水平提前達到小康水平。他們今后將向無污染的綠色食品與農業觀光、生態旅游方向發展。
  〔鏈接〕高中地理教材中講到“生態農業”的概念,世界上和我國農村中見到的“立體農業”也是一種生態農業。“立體農業”又稱“多層次農業”或“空中農業”,就是充分利用陽光、土地、肥力的集約式的經營方法,也為實現現代化、科學化提供了新的生機。
  例如:在世界最大的丁香產地桑給巴爾,3米~8米高的小喬木丁香樹被置于4層作物中間。最高層是椰子,第二層是丁香,第三層是木瓜、香蕉,第四層是芋頭、木薯、瓜類等“矮子”作物“蹲”在林下,4層作物相得益彰。我國浙江、蘇南的杭嘉湖水網平原區,以圩蕩田為基礎,實行“魚—桑—羊—糧”多層次生產方式,實現“金滿田、銀滿塘、珍珠掛在桑樹上”,成為富足的“魚米之鄉”。浙中南地區出現了水稻田里養魚,水面養萍,田岸上種豆,岸邊種李子;形成“魚—萍—稻—豆—果”,當地農民稱為“五層樓”的經營方式,充分利用了水熱資源。
  我國山區面積廣大,耕地較少,為加速發展山區經濟,許多地方都進行“立體農業”布局。例如:浙江南部山區出現了在河谷盆地底部的溪流、山塘、水庫里養魚、鴨,谷底平地種糧食,谷底邊緣山麓海拔300米~500米以下種植亞熱帶水果,海拔500米~800米種植毛竹、茶葉等經濟林木,在800米以上發展用材林的經營形式。這樣的立體布局,既發展了生產,又保持了水土,避免了過去“以糧為綱,開山種糧,越種越荒”的惡性循環,使山區農業逐步走上良性循環的軌道。
  〔活動〕(見115頁)讓學生從地理學的角度發表意見。
  〔總結〕消費問題是環境問題的核心之一。消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結構的改善應以合理的消費模式為基礎。也就是要根據國情,正視西方現代化消費模式對中國的嚴重誤導,逐步形成適度消費的生活體系。對于城市交通發展方向,我們不應當完全照搬西方模式,如普及個人轎車等,而需要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城市交通發展的道路。除了宣傳和引導外,也應采取一些其它措施,如拓寬居民投資渠道、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實施城市規劃和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鼓勵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以稅收形式促進使用較清潔的燃料和技術改進等。
  點評:本節教學設計條理清晰,基本思路正確,采用投影將相關圖表和文字呈現出來,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完成大容量的教學內容。充分利用教材、地圖冊以及其他資料和鄉土地理的內容豐富教學資源。以鏈接的形式展示景觀圖片,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在教學中,建議以學生為主體,增加學生與學生間、學生與教師間的交流與互動。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像圖8.18這樣的重點圖幅的學習、判讀和分析應該強化,以問題為導引,激發學生積極思維的活力;引導學生對現象發表看法,在此過程中樹立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意識。鑒于本節內容容量大,建議安排2課時。
中學地理教學參考西安G32中學歷史、地理教與學毛蔡英20032003毛蔡英 浙江松陽一中 作者:中學地理教學參考西安G32中學歷史、地理教與學毛蔡英20032003

網載 2013-09-10 20:54:23

[新一篇] 高中地理研究性學習的教學策略

[舊一篇] 高中地理課堂復習教學四法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