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師要創造性的使用教材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語文教材是語文教學活動的主要依據,是語文教育行為過程中最基本最常規最主要的媒介和載體。語文教材是推動語文教學活動、推動語文課程發展的主要力量。語文教科書具有其它學習材料不可替代的作用。語文教材雖然不是唯一的課程資源,但卻是經過精心選擇精心編排了的課程資源,是體現了國家意志的傾向性很強的課程資源。那么,在語文課程改革不斷深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充分發揮語教材的最大效益,如何創造性的使用語文教材就顯得極為重要。
  就目前看,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著“唯教材”和“撇教材”兩種誤區。
  “唯教材”的做法是傳統的“以本為本”教育觀念的體現。其中備教材、講教材、學教材、考教材、背教材是這種教育觀念在教學活動中的寫照。整個教學目標就是讓學生掌握教材內容,而忽視了學習過程和學習方法。教材變成了“圣經”,把教材當成了唯一的教學資源,教師只能循規蹈矩,不能越雷池半步。
  “撇教材”的做法是語文新課程改革中出現的一種新的偏頗。其主要表現是:一、對教材極不重視,只當作一個例子或引子,在處理上輕描淡寫、蜻蜓點水,不認真研讀文本,不仔細品味語言,不深入感悟表達技巧,而是旁枝斜逸、天馬行空、隨意聯想、一味延伸,把拓展延伸當成課堂教學的目標和亮點而刻意追求,課堂教學活動成為雜亂無章的材料的堆積,而學生的思維活動也被折騰得七零八落。二、教師只著眼于教學形式的新穎和教學手段的變化。而恰恰忽視了對文本的深入挖掘,課堂上很熱鬧,但卻言不及義,離題萬里。而教材成了棄兒被撇在一邊。這種課堂上熱鬧而無效的討論多,而用心感知品味語言的少;漫無目的一味拓展的多,而立足文本適當延伸的少;不顧實際需要而濫用教學媒體的多,憑借教材有效整合深入開掘的少。教材應有的效用在教學實踐中很難得到發揮,而語文課堂教學的效果也可想而知。這大概也正是語文教學多年來少、慢、差、費的主要原因所在。因而創造性的使用語文教材也就成了當務之急。
  那么,創造性使用教材有哪些具體策略呢?
  1.要創造性的挖掘教材
  語文教材的每一篇課文都有其獨特的美感和功用。這些美感和功用的實現又取決于教師對文本理解的深度和創見。而這也是課堂教學成功的關鍵因素。“新課標”提出了在閱讀和寫作中要注意“分層次”“多角度”的要求,這是十分重要的策略,是創造性的挖掘教材的必要手段。
  對教材的多角度解讀是深入理解文本的需要也是學生發散性思維能力培養的需要。多角度解讀文本的具體方法如下:(1)轉換讀者的社會地位、立場而形成的多個角度。可以從作者、編者、教師、學生、社會各界人士等不同立場、不同角度看同一篇文章。如閱讀《鴻門宴》,可從主要人物劉邦、項羽、樊噲、范增的角度思考,他們在這重大歷史事件中不同的心理活動和行為表現,反映了他們不同的性格特點,進而更深入的領悟《史記》以刻畫人物為中心的寫作特色。(2)轉換時空形成的多角度。任何一篇文章都是時間和空間結合的產物。因而,解讀文章就可以從不同的視角入手。如《內蒙訪古》就可以從古代、現代不同的角度審視長城及民族交往。(3)設置假定性的問題而形成的多角度。如《項鏈》,可以假設“項鏈”沒丟的情節,而《藥》則可以假設以“華家的故事”和“夏家的故事”為題分別寫小說從而深入體會作者構思的妙處和自己創作的樂趣。(4)從質疑形成的角度進行思考。例如《鄒忌諷齊王納諫》,就可以質疑:“這個故事是真實的,還是作者虛構的?”“納諫”真的會有這么大的作用嗎?等等。再如《登泰山記》,可以質疑:“編者選入本文的用意何在?”“我學這篇文章有何收獲?”等等。
  對教材多層次的閱讀是學習活動不斷由淺入深,由低級到高級的過程。閱讀活動大致可以分為四個層次:(1)感知性閱讀,解決“是什么”的問題。(2)理解性閱讀,解決“怎么樣”的問題。這個層次從深度上看已由現象深入到本質、由感性上升到理性。(3)評價性閱讀,這個層次探討的是“為什么”“怎么做”的問題。(4)創造性閱讀,這是以感知、理解、探究為基礎,展開聯想、想象、求異、拓展的閱讀。語文教師在解讀教材文本時應更多的關注評價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要深入領悟讀書過程中的“出入法”和“薄厚法”的辯證意義。從而在走進教材領悟教材的基礎上能跳出教材、超越教材、走向創造。
  多層次閱讀必須在深入探究的基礎上能發現有價值的問題,從而引發思考。例如《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的閱讀,就可以設計這樣的問題:“你如何看待李杜二人的愛情悲劇?”這個問題的開放性很強,自然就可以比較有力地促使學生個性化閱讀。有學生認為:他們的愛情悲劇就在于二人沒有真正的愛情。杜十娘是想憑借李甲跳出苦海,而李甲則不過是貪戀美色、玩色喪志而已。這種認識是有一定道理的。再如《讀〈伊索寓言〉》一文,雖為名家名作,也可以讓學生質疑異議。有學生指出:“老婆子與母雞”的故事,原意在戒貪。而錢鐘書先生卻得出了“富人都吝嗇”“大胖子都是小心眼”的觀點,不易理解,不夠貼切。不如引申出:人在艱苦的條件下還能奮斗上進,而在優越的環境里則容易腐化墮落。所謂“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也正是這個道理,劉青山、張子善就是典型。由此可以看出閱讀教學過程中深入挖掘的意義和魅力所在。
  2.要創造性的組合教材
  創造性的組合教材就是教師根據教學的實際需要,靈活地把教材中或教材之外的有一定聯系的文本組織起來創造性使用的方法。這種方法有利于開展比較性閱讀、探究性閱讀、合作性學習、研究性學習等學習活動。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思維能力,使教學活動變得具有活力和魅力。有利于促使學生加強記憶和深入思考,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而語文學科的知識系統本身不像數理化那樣具有很強的邏輯性,“語文課程標準”也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不宜刻意追求知識的系統和完整”。這為教師教學的創造性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個性特長和學生的發展實際,突破現行教材以單元編排的局限,對教材進行重新組合,以求得更好的教學實效。
  (1)以主旨相似作為重組依據。從思想文化內涵上的交叉點和聯系點出發,在語文教材中為課文文本找出其他的類似文本,以便比較閱讀。如《夢游天姥吟留別》《琵琶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這三首詩,都反映了作者對現實生活的深沉思考。但詩歌的切入點和作品的風格又有明顯差異。在比較中會更好的鑒別。
  (2)以題材相似作為重組依據。例如:學習蘇洵的《六國論》,可以組合賈誼的《過秦論》,杜牧的《阿房宮賦》。通過比較分析,可以促使學生體會同一題材在不同作者筆下所表現出的情感、手法、風格等方面的差異。
  (3)以體裁相似作為重組依據。讓學生在集中學習的過程中強化記憶和領悟。尤其是在期中、期末復習和高三復習過程中,這種方法更為必要。
  (4)以作者作為重組依據。一個作家的風格自有其穩定的一面,但作家在成長及作品產生過程中都必然要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從而打上時代的烙印。因而對同一作家的作品進行比較會使學生領悟到知人論世的重要性,以培養其正確的思維方式。
  (5)以表達方式為重組依據。每位作家都有自己獨特的藝術追求,其作品所體現的語言特色和藝術風格是不盡相同的。在比較中可以使特色更鮮明更突出。既可以比較相似的作品,也可以比較相異的作品。例如,既可以將屈原、李白、陸游等人的作品加以比較,也可以將李白等人與杜甫、白居易等人的作品進行比較。
  (6)以文本中的亮點作為重組依據。從一組課文中發現有聯系的亮點進而重組教材。這樣可以更深入的進行比較分析,從而更有效的培養學生的辨析能力和思維的敏感性。例如,將課文中的女性形象進行組合加以梳理,那將會形成一個古今中外婦女典型形象的大觀園,她們各具特色、各有神韻。從思想、性格、藝術效果等方面比較可以受到多方面的啟發。
  通過重組教材,各篇文章不再相互孤立封閉,在文本信息的相互溝通、滲透、融合中可以獲得整體效用。從而幫助學生拓寬知識的廣度、挖掘文本的深度、延伸聯想的跨度,更加有效的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語文的整體素養。
  以上是對課內文本重組的闡述,課外文本也可以拿來與課內文本進行重組,而且這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環節。課外閱讀必須作為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內容補充到教學活動之中,以此充實豐富課堂教學,同時也可以引導和激勵學生更好地開展課外閱讀。
  《語文讀本》就是重組的最佳材料,教師必須給予高度重視、充分的利用、恰當組合。此外,教師還應該盡可能多的占有其他的文本資料,以作為教材的延伸和補充。例如學習《〈吶喊〉自序》,可以將蕭紅的《懷念魯迅先生》、張承志的《致先生書》作為補充教材,這樣既可以豐富教學內容又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對作者的認識。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推薦文章,讓學生也參與到課程的開發和建設之中,借此引導學生更加積極有效的開展課外閱讀。
  3.創造性的整合教材
  整合教材是指在創造性的使用語文教材的實踐活動中,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依據,把教科書這本小書與生活這本大書融為一體,將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建立有機的聯系,使語文課程更加豐富多彩。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增強開發課程資源的意識,增強課程資源整合的能力。
  首先,要關注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的聯系。語文是一門包容性很強的學科。在語文教學活動中若能因勢利導,那么語文課堂將會充滿活力和魅力。正如陳鐘梁先生所說:“語文教學需要‘雜交’,教學也是一種生態,遠親繁殖有利于培育良種。”政、史、地諸學科不僅可以給予學生人文知識,而且能夠培養學生的人文情懷并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而數、理、化、生諸學科則在給學生提供科學知識的同時,還可以給學生以科學思維方式的啟迪;而音、體、美則可以促進學生提高藝術修養,更加健康地生活。而這些學科無一不可納入語文學科的教學過程中,無一不是語文教學資源。例如:《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就可以延伸到政治、歷史學科;《〈物種起源〉導言》則可以延伸到生物、地理等學科;《神奇的極光》則可以延伸到物理學科;《琵琶行》則可延伸到音樂學科等等。只要教師用心而且有一定能力,那么,學科間的溝通融合就會變成語文課堂教學的現實。
  其次,語文學科要與生活相聯系。語文的外延與生活相等,語文教師必須樹立大語文的觀念。溝通課堂內外,聯系教材與生活。家庭生活、校園生活、社會生活均是語文課程的重要資源。唯其如此才能使語文課堂充滿生活氣息和時代氣息,唯其如此才能激活學生記憶倉庫中的素材,唯其如此才能增強學生生活體驗對語文學習的推動作用。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就可與校園生活聯系;而《背影》《我與地壇》等就可與家庭生活對接;而《毛遂自薦》《唐睢不辱使命》《廉頗藺相如列傳》等則可以與社會生活呼應。教學中可以建立時空通道,聯系到海灣戰爭、美伊戰爭,讓學生站在歷史與現實的結合點上去感悟、思維、評論,從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在品味語言的過程中提高語文素養。
  在進行教材與生活聯系的過程中,教師必須努力突破狹義課程教學的局限性,主動構建以教科書為媒介,以教室為物理空間的教學小環境,以社會生活、自然萬物為課程資源的多元化立體化的課程結構。使有字之書與無字之書結合為語文教學資源的共同體。
  4.在教學過程中對教材的創造性使用
  對教材的創造性使用備課是重要的環節,但僅僅停留于此還是遠遠不夠的,創造性使用必須延伸落實到教學過程中,落實到學生身上才能收到實效。
  (1)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教材進行主體性創造
  第一,精心設計問題是引導學生學習的燈塔。學始于疑,學貴有疑。疑者,學之始,思之端。好的問題正是學生思維的動力和方向。而創造性的使用教材、開發課程資源也必須精心設計問題。教學過程就是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而教學任務是在問題不斷生成,不斷解決中完成的。引領學生深入探究教材,培養其思維能力,必須依賴精心設計的高質量的問題。教師提出問題的水平越高,對學生的激發力就越強,教學效果也就越好。而高質量的問題源自于教師對教材文本的深入研究和獨特發現。例如:《藥》這篇小說,通過研究可以發現,它可以改編為兩個獨立的小說,從而反映出不同的主題。由此可以與《藥》的主題及其作者高明的藝術構思進行比較,從而領悟作者的匠心和作品的深意。就此可以設計問題:本篇小說寫了幾個故事,請分別復述之。每個故事分別表現了怎樣的主題,請概括。《藥》這篇小說的巧妙之處,深刻之處表現在哪里?通過這幾個問題可以引導學生由淺入深的解讀文本從而獲得獨特的感悟。
  再如《拿來主義》,這是一篇背景復雜、思想深刻、行文曲折、極有難度的文章。如何引導學生進入課文,問題設計是關鍵。在研討文本的基礎上可以發現第七段開頭為:“所以,我們要運用腦髓,放出眼光,自己來拿。”由此設問:與“所以”相呼的“因為”在什么地方?或者,在什么地方可以添加“因為”,從而與“所以”相呼應?這一問題可謂舉重若輕,化難為易,直奔重點,中心爆破。而學生也激發了研究思考的極大熱情。誠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一步走好,滿盤皆活。
  高質量的問題還必須從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問題的切入點要針對學生的最近發展區,過難或過易都會影響學生學習的熱情。
  第二,創設良好學習情境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心需求。首先,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的體驗以創設情境。例如《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一文,可以讓學生假設自己被惡人誣陷,被判刑,被流放,而惡人還不罷休,還要置自己于死地的心理感受,從而,體會林沖命運的不幸和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其次,借助多媒體以展現文本畫面創設情境。例如《胡同文化》一文,可以從不同的角度表現胡同的特點,從而促使學生理解胡同文化產生、發展、衰落的必然趨勢。再如《我的空中樓閣》一文,可以展示藍天白云,綠草紅花,鳥語蟲鳴,微風細流等優美恬淡高遠空闊清新寧靜的畫面,激發學生對仙境般的小屋的心馳神往的感情,從而領悟文章意蘊。再次,可以運用表演的方式創設情境,以促使學生深入研讀文本。例如《門檻》一文,就可以讓學生分別以導演、編劇、燈光配置、舞美設計、演員的身份,對課文進行再創造。使學生真正走進教材又走出教材,讀出自我,讀出創造。
  (2)師生合作完成對教材的創造性使用
  語文教學過程中的教材開發者,不只限于教師,還應包括學生,而且更重要的是學生。教材作為一種教育資源是客觀存在,但在未被學生使用時只是一種潛在的教育資源。它只有在學生對其知識進行發現、探究、運用、內化并形成能力時,其潛在性才能變成現實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把預設與生成結合起來。新課程標準提出了“課堂教學生成性”的理念,既充分重視師生生命活動的多樣性和教學環境的復雜性,把每節課都視為不可重復的激情與智慧的綜合生成過程。這是由語文課堂教學的特點所決定的。即:教學情境的不確定性、教學對象的復雜性和差異性、教學決策的不可預見和不可復制性、文本解讀的多元性。這并不否定課前預設的重要性。真正的好課是在充分準備的前提下,根據課堂實際、學生需求來確定課堂走向的。預設是基礎,生成是發展,預設要充分、科學,生成要自然、實在。因此,語文教師就必須具有淵博的知識、寬容的氣度和隨機應變的機智。要能從善如流,還要能因勢利導,更要能點石成金。
  所以,語文教師要善于吸納學生有價值的觀點和問題,這既是對教學內容的補充、完善,也是對學生的一種鼓勵。例如《鄒忌諷齊王納諫》一文,在教學過程中有學生提出:這是個真實的歷史呢,還是作者虛構的故事呢?如果是前者則顯得太戲劇化,如果是后者則為什么又出自歷史散文呢?這個質疑是老師不曾料到的,卻是很有價值的問題,老師就應給予充分肯定和認真對待。再如《杜十娘怒沉百寶箱》一文,本來教師預設討論題為:“李杜愛情悲劇的根源何在?”然而卻有學生指出,他二人根本無愛情可言。很顯然這既偏離了教學計劃卻又很富創見,因此就應修改計劃重新確定課堂教學的走向。
  由于一些意外問題的出現和特殊事件的發生,由于課堂的開放和學生的充分參與,可能會影響教學進度或教學任務。但是我們必須從全局的發展的眼光看待這一問題。一節課的教學任務完成與否并不影響學生的整體發展,課堂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及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及良好的語文素養。這是學生發展的動力所在也是語文課堂教學的動力所在。故而,在教學活動中,老師要把關注的焦點放在學生的發展上。依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靈活安排、調整教學過程的每一個環節,而不是機械教條的執行課前準備好的課堂教學設計。對智慧沒有挑戰的課堂教學是不具有生成性的;沒有生命活力的課堂教學也是不具有生成性的;沒有思想深度的課堂教學是不具有生成性的;沒有對學生個性充分重視的課堂教學也是不具有生成性的。從學生自主發展、和諧發展、終身發展的高度看,每一節課都應該是不可復制的激情與智慧綜合生成的充滿生命活力的綜合生成的過程。
  總而言之,創造性的使用教材是語文課程改革取得實效的必由之路,是語文課堂教學展現魅力與活力的重要保障。而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取得成功的關鍵在于教師的語文素養和教學能力。語文教師必須不斷加深對語文特性的認識、不斷加深對語文教育的認識、不斷加深對語文教材的認識、不斷強化對語文教育、課程改革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而這又是語文教師得以成長的不二法門。愿所有語文界同仁能與新課程一同成長,與學生一同成長。

中學語文武漢11~14G31中學語文教與學(高中讀本)楊益民20072007
楊益民,山西臨汾一中。
作者:中學語文武漢11~14G31中學語文教與學(高中讀本)楊益民20072007

網載 2013-09-10 20:53:44

[新一篇] 語文教師的語言功能

[舊一篇] 語文教師要強化四種素質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