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實施中一堂好語文課的標準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已開展很長一段時間了,在經過多種形式的課改培訓后,語文教師對中學語文新課程的理念及其指導思想均有了初步的認識,教師們很快進入了課程改革狀態。各個學校紛紛開設了課改研究公開課,聽課后,我深感課改給語文教學帶來了無限生機與活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角色有了初步的轉變,在課堂上的地位不再是居高臨下的,而是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促進者,正在努力建立一種師生間的互動關系,引導學生在探索新知的過程中獲得知識的體驗。
  然而,欣喜之余,我感覺其中存在著很多問題,現舉其中一節《行道樹》的語文公開課為例。
  這節公開課的簡要環節是:
  1.教師用電腦投影出課題《行道樹》。2.讓學生自由讀一遍課文。3.教師用電腦投影出一組行道樹的圖片。4.讓學生討論行道樹的作用。5.讓學生列舉見到過哪些行道樹。
  這節課能按照新課改的要求,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經驗,改變了過去過分地或單純地讓學生被動地接受學習的形式;能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合作討論。但也暴露了課改中所存在的問題,集中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偏重授課技巧,忽視了教學內容,即偏重“怎樣教”,而忽視了“教什么”。《語文課程標準》對第四學段(7~9年級)的教學目標作了如下的界定:在識字與寫字方面,要求學生“認識常用漢字 3500個,其中3000個左右會寫”;在閱讀方面,要求學生“養成默讀習慣,有一定的速度,能較熟練地運用略讀和瀏覽的方法;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力的語言”。而這堂課表面上熱熱鬧鬧,學生討論占用了很多時間,實際上學生卻沒有多大收獲,學生連一些基本的詞語都沒有學會,連一些基本語句的意義都沒有搞懂。聽課中還發現許多教師利用課件向學生展示教材內容,這本來是值得提倡的,因為這樣形象直觀,既減輕了學習的難度,又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然而問題是在一堂課45分鐘內的絕大部分時間都用來展示課件,導致圖像展示代替了教師的講解,代替了學生的閱讀與思考,教師不寫一個字,學生不讀課本,不記筆記,一些基本的知識點在教學中沒有得到落實。因此,我總覺得這是一種教學浮躁、教風花哨的形式主義,是一種嘩眾取寵的淺薄和低俗,是一些教師迎合教育時尚的抽劣表演。這樣的語文教學,教師當講的沒講,教材該挖掘的沒有挖掘,學生該掌握的沒有掌握,缺少了深度,缺少了厚重,缺少了語文教學應有的文化底蘊和人文內涵。
  二、偏重學生的討論,忽視教師的講解。這堂課學生的列舉和討論占用了近20多分鐘,然而討論的卻是學生并不陌生的問題,他們對行道樹的作用早已明白,至于學生見到過哪些行道樹,也根本不需要花那么多時間作詳細的列舉。而《行道樹》這篇文章借對行道樹的描寫表達作者獨特的感情,作者賦予行道樹以一定的象征意義,學生卻不一定都很明白,這也是本文學習的重點。而教師在教學中對這一問題卻根本沒有涉及。因此學生對本文的內容沒有得到深層次的理解。毋庸置疑,“滿堂灌”的教學確實使學生處于被動的學習地位,束縛了學生思維的發展,是應當摒棄的,但是,講授法作為一種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滿堂灌”并沒有必然的聯系。要知道,只讓學生抒發己見,而沒有教師精當的講解和適時的點撥,不可能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深入;只讓學生想象體驗而沒有教師富于開啟智慧的思想、方法的引導,很難培養出具有創新品格的人才;只讓學生誦讀感悟而沒有教師縝密的思維和亮麗的思想以及優美的語言在課堂上的閃光,學生的心靈世界就缺少了一縷明媚的陽光!
  三、偏重學生的答問,忽視了教師的評價。這堂課在討論行道樹的作用時,幾個學生從不同角度作了回答,可也有的學生放羊似的隨便亂說,很顯然,其中有的回答有道理,有的沒有道理,而教師對每個人的回答都說好。這是不恰當的,教師應對學生的回答作正確的評價,要肯定其優點,指出其不足,使學生有明確的是非觀。
  四、偏重學習的形式,忽視實際效果。在聽課中,在幾乎所有的課堂上,都可以看到小組討論式的學習方式,它的優點是給了學生自主與合作的機會,這說明教師已有意識地把這種形式引入課堂,但是,仔細觀察就可以發現,多數討論僅僅停留在形式上。往往是教師一宣布小組討論,前排學生唰地回頭,滿教室都是嗡嗡的聲音,四人小組里,每人都在張嘴,誰也聽不清誰在說什么。幾分鐘后,教師一喊“停”,學生立即安靜下來,站起來發言的學生一張口就是“我怎么怎么看”,而不是“我們小組怎么怎么看”。小組的合作學習包括小組成員之間的配合、共同任務中的個人分工、小組成員間對所要完成任務的補充和評價等,而我所看到的幾乎所有課堂教學中,學生間的討論只是一種形式,并不具備合作學習中應具備的幾個要素,因而大大削弱了討論的實際效果。
  新課程改革是一場新的革命,它既要求廣大教師樹立新的教育理念,同時也要求教師走進新課堂中去,在實踐探索中不斷總結和反思,在學習——實踐——反思的循環中,進一步全面了解和掌握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這樣才能努力使每一堂課都成為符合課程標準要求的好課。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通過語文的學習,應該在“積累·整合,感受·鑒賞,思考·領悟,應用·拓展,發現·創新”五個方面獲得發展。
  由此可見,一堂好的語文課的標準應從以下幾個方面綜合把握:
  一、課堂教學中能全面發揮語文課程的功能,使之有利于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語文教學應該注重漢語言文字的特點,重視培養語感和整體把握能力。正確地把握文本中提供的知識情感和技能因素,把握編者的思路,認真考慮從哪兒教起,怎樣教,教學中營造適宜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走進文本。教學設計既要走進文本又要走進學生,注意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和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語言積累以及語感和思維的發展,幫助學生在閱讀與欣賞、表達與交流的實踐中,掌握學習語文的方法,增強語文應用能力,培養審美能力、探究能力。
  二、課堂教學中要在保證全體學生達到共同的基本目標的前提下,充分關注學生在語文學習中面臨的選擇,關注個體差異。
  要關注學生的不同興趣、不同表現和不同學習要求,支持其特長發展和個性發展。
  三、課堂教學中積極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其中主要看學生的參與程度、學生的體驗程度和學生的收獲程度。參與程度可以從學生參與學習的狀態、參與品質、參與方式、參與時間、參與廣度、參與效果等幾個方面進行考評。
  具體來說有以下幾點:
  第一,學生是否參與了高水平的認知活動。
  學須有疑。不懷疑,不發問,是不能進入教學情境的,也就不能主動求知。參與了高水平認知學習的學生,不僅能夠解決復雜的、綜合的問題,提出自己有創造性的見解,而且能夠將所學知識應用到新的情境,主動提問、質疑,創造性地解決問題。鑒別學生是否參與了高水平的認知活動,可以考察下述六個指標。
  ①學生能否用自己的話去解釋、表述所學到的知識;
  ②學生主動提問的次數;
  ③學生參與解決的開放性問題數量或一題多解的問題數量;
  ④學生提供多種解題方法或答案的次數;
  ⑤學生的回答有創造性的人次;
  ⑥學生能否綜合運用幾方面的相關知識,解決比較復雜的綜合問題,學生自己解決的綜合問題有多少。
  第二,學生主動參與的時間和廣度。
  學生主動參與了語文學習活動,但只是偶爾一次,或只是班級一小部分學生參與,這樣的課也不能算是好課。衡量學生參與學習的時間與廣度,包括:①學生主動活動的總時間。主動參與的時間應該占整節課的大部分。一般要求學生參與的時間為一半以上,學生參與程度比較高的課,學生參與的時間應該是2/3以上。課堂上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時間長短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果。②學生個別學習的時間。學生的個別學習包括他的獨立閱讀課文、獨立思考和解題,不包括學生的個別發言時間。課堂發言應該算作集體交流的時間。③回答問題與示范的人次。即有多少學生參與了教師的提問,以及準確回答問題的人次。
  第三,學生與他人合作的時間、數量和質量。
  在語文課堂上,學生不應該僅回答教師的問題,或只作獨立思考,而應積極與他人合作。因此“好課”要重視下面兩件事:①學生參與小組學習的次數和時間;②小組學習和討論有實質性的交流。也就是說,學生小組的學習和討論,不應該停留在形式上,而應該對學生的學習確實起到交流想法、豐富見解的作用。通過討論、交流,學生能夠解決問題,或者產生新的想法。
  第四,學生情感投入的程度。
  學生在語文學習的課堂上投入了濃厚的情感,不僅會在課堂上積極思考,下課以后,甚至放學以后,還會自覺地繼續學習,直到完成了學習任務自己感到滿意為止。
  四、考察教師能否重視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編寫的一份報告中,將傳統的教育目標與新的教育目標作了對比,認為傳統的教育目標是按知識——實用技能——態度和能力的順序排列的;新的教育目標則是將傳統的順序完全顛倒過來,按態度和能力——實用技能——知識的順序排列。我們衡量一節語文課,了解教學質量,其核心也應該是考察其能否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否注意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這也是好課與差課的區別之一。

語文教學之友廊坊6~7G31中學語文教與學(高中讀本)張以民20072007
作者:語文教學之友廊坊6~7G31中學語文教與學(高中讀本)張以民20072007

網載 2013-09-10 20:52:09

[新一篇] 新課程呼喚新型的師生關系    ——兼論師生交感互動教學模式及其構建

[舊一篇] 新課程實施中的中小學教師自我評價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