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戲曲---北昆

>>>  探索博大精妙的傳統文明  >>> 簡體     傳統

北方昆曲 簡稱“北昆”,是我國古老戲曲聲腔昆山腔的一個分支。主要流行于北京、天津及河北中部、東部一帶。 因長期與弋腔(高腔)聯合演出,故稱“昆弋腔”。辛亥革命后,曾有人稱其為“高陽昆曲”,建國后改今稱。

  昆腔于明萬歷年間(1573---1620)已流傳到北方。 清初, 江蘇的昆曲班社和藝人不斷北上獻技,清政府曾把昆曲稱為“ 雅部”,搬演于內廷。乾隆、嘉慶(1736---1820)以后,被稱為 “花部”的秦腔、徽調、漢調相繼進京,昆曲便逐漸衰落下來; 至道光年間(1821----1850),民間已無純粹的昆曲班社,藝人中一部分返回南方,一部分依附于徽班, 與皮黃藝人合作,后來發展成為京劇中的“京昆”一派;另一部分則采取昆、弋(高腔)同班兼演的方式,向冀中、冀東一帶發展,與當地民間藝人合流,逐漸形成北方昆曲這一支派。

  同治(1862----1874)初年,醇親王奕還,在府邸設立了一個兼唱昆、弋兩腔的王府家班安慶班(后改名恩榮班)。光緒十六年(1890)醇親王去世,恩榮班解散, 大部分藝人回到故鄉,在家鄉活動,并傳授了大批青年子弟。

  原恩榮班昆曲藝人徐廷璧,在離開醇親王府后,到了京東灤州稻地鎮與耿兆隆合組同慶社,在農村進行演出。后來玉田縣也辦起了益合科班,培養了不少著名演員,如霸縣的子弟會,獲鹿的和粹班等。這一時期北京城內的昆曲活動又有所恢復,宣統元年(1909),肅親王善又招徐廷璧、王益友等復組安慶社昆弋班,演出于東安市場東,徐廷璧率班赴京東一帶演出。辛亥革命后,因受北京政局變化影響,活動逐漸減少。有些班社因經濟收入不足,難以維持,而先后解散,只剩下少數班社,偶爾在節日或廟會期間演出。


網載 2013-09-10 20:54:57

[新一篇] 中華戲曲---北京曲劇

[舊一篇] 中華戲曲---北路梆子(雁劇)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