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相關閱讀 |
![]() |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 簡體 傳統 |
“始”與“終”是一組對應詞,聯在一起組詞,絕大部分都是好義。
比如:有始有終、始終如一;還有善始善終、始終不渝,等等。
從中不難看出,求完整、求長久,
至少是使用漢語言文字者的一種根深蒂固的基本意識。
也有例外,“始”與“終”也能組出貶義詞。
比如“始亂終棄”。
按我手頭一本成語詞典的釋義,是指“先是喜愛而加以玩弄,
后來變心就將其遺棄。多指玩弄女性的不道德行為”。
這里有兩個問題讓人聯想:一是所謂“玩弄”,
有很強的中國古代特色。
古時候女性社會地位、經濟地位都不獨立,處在從屬格,
所以無論是亂還是棄,于女性一方,都是被動從之。
因此,貶義成立。
放到今天,男女平等,都是自由戀愛,
要亂也是互亂,很難弄清主從之分。也更談不上誰棄誰。
那種覺得和男人親密一下,自己不是吃虧也是奉獻的女人,
大腦這塊硬盤應該更新。
二是所謂“始”與“終”,說的是個時間概念。
而時間只是我們認知世界的一種方式而已,它是不實的,
根本不存在明確的“始”與“終”。
《楞嚴經》里講,
“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為界,過去現在未來為世”,
我們就憑時間、空間這兩大基本概念去認知大千世界,
一切都在此范疇內進行,不越雷池半步。
可是稍微琢磨一下,就會發現時間并非實有。
具體到男女情事,散了這個好了那個,
過去的散,對今天的合來說,又是一個“始”,
一切因緣而生,怎么說得清哪個是開始,哪個是結束?
都是自以為罷了。這么說起來,始亂終棄在今天,只是個中性詞。
有趣的是,“亂”字本身,除了我們通常以為的貶義之外,
確實就有中性的意思。古時樂曲的開端,叫“始”,樂曲的結束叫“亂”。
由始至亂,叫“一成”。“亂”就是合樂,猶如今天的合唱。
楊葵 2010-09-14 08:17:33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