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加彩瓷的品種分類

>>>  探索博大精妙的傳統文明  >>> 簡體     傳統

青花加彩在自身演化中,技法由單一到復雜,釉上彩由單色到多色,有許多品種。
  按釉上加彩數量劃分,有青花單彩(如青花金彩、青花紅彩、青花綠彩等)、青花雙彩(如青花黃綠彩)和青花五彩等。青花五彩泛指釉上彩數量在三種以上的品種,如宣德時的青花五彩、成化時的一部分斗彩、嘉靖萬歷時的五彩等。
  明代的青花加彩主要有青花加彩、青花五彩、斗彩和五彩等名稱。

1.青花紅彩
  青花紅彩又稱青花抹紅,主要出現于明初永樂和宣德的官窯器上。從青花和釉上紅形所占比重看,有些以青花為主,有些以紅彩為主。如青花紅彩海水海獸紋,有的用青花畫海水、紅釉畫海獸,有的則相反。

2.青花黃綠彩

宣德官窯中有青花黃綠彩盤,外壁以青花勾勒海水紋,加填綠彩,又分飾黃彩游魚四條。這種青花黃綠彩非常珍稀,窯址也未見出土。

3. 青花五彩

青花五彩泛指釉下青花和釉上五彩拼逗繪畫的器物, 但青花五彩習慣上專指宣德制品和后朝的仿品,明后期嘉靖、萬歷的青花五彩簡稱五彩。
  宣德青花五彩采用了多種青花加彩繪畫方法,主要歸納為兩方面:
  (1) 青花勾勒輪廓線,釉上彩在輪廓線內填色。這種工藝演變出成化斗彩。
  (2)青花和釉上彩各自獨立繪畫紋飾的局部,拼逗出全部紋飾。這種工藝演變出嘉靖、萬歷五彩。

4.斗彩
  歷代文獻和陶瓷考古界,對斗彩的含義歧義頗眾,斗彩和其他青花加彩間的區別又往往難以劃清。

  (1)對斗彩命名的不同理解。
  怎樣理解斗彩命名,歷來有三種基本看法:
  認為從工藝方法命名--認為斗彩是由不同釉彩拼逗組成圖案紋飾的方法。
  清乾隆年間《南窯筆記》講了斗彩、填彩和五彩的區別:青花和釉上彩拼逗合繪同一紋飾的稱斗彩;青花雙鉤輪廓后釉上彩填色的稱填彩;用各種單一釉上彩繪畫的稱五彩。用現代的陶瓷理論看,斗彩和填彩是從不同側面講青花加彩,斗彩講的是青花加彩的工藝特征,填彩講的是青花加彩的繪畫筆法。從兩者關系看,斗彩有從大而小三個層次的拼逗方式,填彩是具體筆畫拼逗方式中的一種。
  認為從釉彩顏色命名--認為斗彩是豆彩,即豆綠色的彩,這種觀點又有兩種稍有差異的說法:
  第一種觀點認為豆彩是豆青地五彩。晚清寂園叟《陶雅》中將豆彩理解為豆青地五彩,雖望文生義但還說得通。但把豆青地五彩定名為豆彩,又引申為斗彩,認為斗彩是豆青地五彩則因偷換概念而導致結論錯誤。

 

第二種觀點認為成化斗彩中有一種豆綠色彩,因而稱豆彩。日本陶瓷書刊中講到成化斗彩,都寫作豆彩,理由是"(豆彩始自明成化時期,這是一種柔潤、富有光澤的五彩。其淡綠色彩與蠶豆相似,故亦稱豆彩。"且不論成化斗彩中并無類似于豆綠的釉彩,這種望文生義的結論,抽去了斗彩作為一種特殊的紋飾由青花和釉上彩拼逗而成的本意。
  認為從釉彩繁華命名--民國初許之衡《飲流高說瓷》中將豆彩、斗彩、逗彩分別解釋,認為叫豆彩是因為花紋中豆青色最多,占十分之五六,又認為"或稱斗彩,謂花紋之攢簇有類斗爭。或稱豆彩,謂彩繪之駢連有同逗駢。"許之衡以紋飾的華美和釉彩的繽紛來解釋斗彩,應屬舍本求末了。

 

 


  (2)斗彩的含義
  斗彩,又稱逗彩。"斗"是接合、拼合之意,指釉下青花和釉上彩拼合組成紋飾。斗又通逗,逗有招惹、逗引之意,指釉下青花和釉上彩之間互相呼應配合。
  廣義上所有由釉下青花和釉上彩拼逗繪畫紋飾的都可稱為斗彩,涵蓋所有的青花加彩。
狹義上斗彩專指成化官窯生產的青花加彩器,后代燒制的仿成化或具有成化風格的青花加彩器也稱為斗彩。
  因而我們習慣上稱為斗彩的有兩個要素:
  工藝要索--采用以填彩為主的斗彩工藝,具成化瓷風格。
  時間要素--成化官窯生產和后代的同類產品。

 5.五彩
  在陶瓷史上被稱為五彩的有兩類不同的品種:一種是明后期嘉靖、隆慶、萬歷至天啟早期生產的青花加彩,屬青花和釉上彩結合的復合彩;另一種是明后期至康熙民窯中更為盛行的單一的釉上五彩。因此在命名上,應為青花五彩和釉上五彩。
  明代后期的青花五彩或五彩習慣上專指明后期風格的青花加彩。和明初青花五彩不同的是,明后期青花五彩的青花已退化為配合繪畫的一種釉彩,而失去了構圖的主導功能。 


 


網載 2013-09-10 20:57:28

[新一篇] 震驚唐朝的假冒皇太后一案

[舊一篇] 非典型性“挺武派”―狄仁杰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